查看原文
其他

载入史册!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完成首台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


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医院在心外科、麻醉科和手术室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下,在医院新大楼成功开展首台心脏直视体外循环手术,揭开了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纪元的崭新篇章,也是献给伟大祖国母亲生日的一大贺礼。




医院赵聪院长第一时间对手术的成功表示祝贺,对心脏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所有参与团队的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赵聪院长表示,这是一个值得大家记忆的好日子,这是体现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事件!希望大家为同事点赞!为医院增彩!


多科协作 

护航25岁患者生命



这次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是一名25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萌萌(化名)。萌萌先天性心脏房缺,从小就容易感冒、呼吸道感染,20多岁以后,萌萌开始气急、心悸、乏力。医生告诉她,她的病情随着年龄会加重,中年以后会有心房颤动、心房扑等心衰的可能,甚至有死亡的风险,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萌萌的房缺类型属于上腔型房缺,不能进行微创的介入封堵术,只有采用心脏外科开胸手术进行治疗。


在常规正中切开胸骨入路损伤较大,为了让萌萌术后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我院心脏外科手术组从微创和美观角度出发,经过前期院内协调和多次术前讨论的基础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同时,我院为萌萌启动了多科会诊:体外循环、麻醉、超声、术后重症监护等根据各自专业特点都做出相关预案,制定了经右胸第四肋间小切口途径、股动静脉外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进行心内直视补片修补巨大缺损的方案。在人员、设备、物资、院感、科室信息化等方面,医院进行了预运行,全力以赴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7:00,心脏外科欧阳辉主任来到病房,再次梳理了手术前准备,在了解到病人禁食禁水达到标准后,握着病人的手鼓励她放松、勇敢地面对手术。



7:42,麻醉开始,为保证患者安全,本次手术麻醉科采用了多种国内最前沿监测手段,监测技术创伤小,效费比高,可连续动态监测患者心功能,脑灌注、麻醉深度,保障患者达到最优的血流动力学、容量负荷及麻醉深度,有效的避免了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术中知晓。



9:22,手术开始,在手术过程中,心脏外科通过一流的术中食道超声设备,在全麻后进行再次的超声扫查。并可在心脏复跳后立即评估手术效果和评价心脏功能,有效的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经过紧张而又熟练的心内操作后,成功地修补了巨大上腔型房缺。心脏自动复跳,术中食道超声显示修补确实,心功能良好


13:25,在多部门的分工协作下,手术顺利结束。


16:00,萌萌清醒,拔除了气管插管。“手术做完了吗?没有异常感觉啊?”这是萌萌醒来后的第一句话。这时床下的胸腔引流瓶中还呈现淡淡的红色,基本没有引流。病人的化验显示,血球压积达到了38%。


至此,在没有使用一滴库血的情况下,真正地完成了一台微创、小切口、未输血的心脏手术。


本次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成功,填补医院在心脏外科手术方面的空白,也为医院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医院各科室纷纷

对此次手术的成功表示祝贺




心血管内科陈新云副主任说:


心脏外科手术的开展为心脏超声团队也带来了考验和发展契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配合临床的工作,通过多学科合作让科室的内涵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耳鼻喉科王中亮主任说:


有了开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心脏手术开展起来,祝贺心脏外科、麻醉科、手术室。


消化内科杨杰副主任说:


祝医院越来越强大,为医院的发展自豪。


超声科马小娟主任说:


祝贺心脏外科、麻醉科、手术室以及所有参与团队的医护人员,祝贺医院新突破,新发展,愿医院越来越强!


推荐阅读


【中西医声】打麻醉药会让人“变瓜”,到底有没得科学依据?
【中西医声】牙龈出血是它们在“捣鬼”,3招还牙一张舒适的“床”
【中西医声】耳朵响、听不清、头晕?那你可能突然耳聋!
【中西医声】饭后百步走,活到99?医生戳穿那些豁你的饭后养生大法
【中西医声】还在用“网红”鼻塞喷剂?看完这篇你肯定要哭西流!
【中西医声】还在用这3个错误方式洗脸?小心脸越洗越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