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两岸科学家通过双盲实验发现药师佛净土真实存在
特别提示:本文视频是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对开天眼者、能与天神沟通者进行的双盲实验的成果汇报,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不仅有药师佛净土,还有弥勒佛净土(但无法进入阿弥陀佛净土),还有其它许多领域,比如对未来的预测,本文标题只是其中一个成果。
而李教授本人一直未有信仰,保持着独立客观的研究者身份。
视频分上下两集,越往后看越精彩,建议从头认真看起,在wifi下观看。
人体身心灵科学-李嗣涔(上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126lznp9v&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人体身心灵科学-李嗣涔(下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126t8apiy&width=500&height=375&auto=0
现代科学的发展不过一两百年的历程,而宗教的存在已经逾几千年。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对至高而远古的神秘宗教保持至少一份敬畏之心。
附注:双盲实验介绍
最早意识盲试验在科学研究中的的价值的人应该是克劳狄伯纳德( Claude Bernard),他建议任何科学实验参与者必须被分为两类:(1)设计实验的理论家和(2)没有相关知识,因此也不会在观测结果中添加个人对理论的理解的观测者。这种对科学实验的认识与当时流行的启蒙时代的那种认为“科学观测只有由那些在受过良好教育的和对实验完全了解的科学家进行才能产生可观的结果”的观点大相径庭。
在单盲实验中,实验参与者不知道他们是属于被试组(test subjects)还是属于实验控制组(experimental control groups)。单盲实验一般以下这情况:(1)实验者知道实验的全部信息,并且(2)实验者不会在自己知道所有试验情况下对实验结果产生偏差,因此没有必要使实验者盲。但是,可能的风险是实验的参与者在与观察者交流后受到他们的影响,即实验者自己的偏好被传递给了参与者造成实验的偏差。单盲实验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风险,因为实验者对结果的预期可能会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地影响参与者而造成偏差。
在双盲实验中,实验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哪些参与者属于控制组(control group)哪些属于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只有在所有数据被记录完毕之后(在有些情况下是分析完毕之后),实验者才能知道那些参与者是哪些组的。采用双盲实验是为了要减少偏见(prejudices)和无意识地暗示(unintentional physical cues)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于被试者的随机分配(Random assignment)到控制组或者实验组的做法是双盲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部。确认哪些受试者属于那些组的信息交由第三方保管,并且在研究结束之前不能告知研究者。
热门文章回顾
1、80岁程书钧院士公开最新科研成果:癌症、三高竟然最怕这一个字!
长按二维码下载善友筹APP
12
善友筹
● 公益项目零手续费
● 捐款百分百属于发起人
● 善友筹一直在行动,我们只为“善”,关注我们,一起为善付出!
长按二维码关注善友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