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9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炸裂与悲壮:饶毅正式举报裴钢院士

雨中红莲 2021-02-11

长按观看关注

视频号

望岳+

来源:综合饶议科学、财新网、人格志(老将)、秦鉴(秦鉴君)等


饶毅:谬误不会因为裴钢一人在中国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超硬核


饶毅

实名举报裴钢院士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前天深夜和昨天中午,饶毅发文正式举报裴钢院士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饶毅开门见山:


兹正式,公开举报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裴钢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涉嫌学术不端。


饶毅举报信最后一句振聋发聩:


谬误不会因为裴钢一人在中国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当今,中国科技界如果还存有一种清流,还存有一种风骨,那饶毅无疑是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就在21日深夜和22日中午,饶毅两次发文,举报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裴钢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涉嫌学术不端。


点击看视频


饶毅,大家想必不会陌生,作为中国科技界最光亮“网红”,当年在北京大学的那篇演讲火爆全网。文末我会为大家再次分享。


21日的夜,中国科技界不平静,可谓炮声隆隆、雷声炸裂。

当晚8点30分,科技部对公布了此前多名院士、教授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的调查结果:

未发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论文有造假、剽窃和抄袭,但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未发现武汉大学教授李红良论文造假,但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未发现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耿美玉论文造假,但论文存在少量图片误用;未发现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论文造假。


曹雪涛、李红良、耿美玉

这五位学术大伽中,耽美玉、李红良、裴钢,就是2019年饶毅实名举报的三名“造假学者”。


此次这个调查主体,由科技部、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组成,可谓分量十足。


这个通报发出两个小时后,饶毅在个人公众号发文,表示已经实名向中科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发邮件,举报裴钢涉嫌学术不端。


而裴钢正是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饶毅向裴钢举报裴钢。举报信一经公开,可谓石破天惊。


上下滑动下面手机屏幕可阅读饶毅举报全文


正式举报林-裴 (1999)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饶议科学 前天

发件人: Transmissome <yrao@pku.edu.cn>日期: Thursday, January 21, 2021 at 10:25 PM至: Gang Pei <gpei@sibs.ac.cn>抄送: <oy@itp.ac.cn>, <mgzhai@mail.iggcas.ac.cn>主题: 正式举报林-裴 (1999)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 裴钢主任欧阳钟灿、翟明国副主任 丁汉等委员        兹正式、公开举报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裴钢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涉嫌学术不端。 这篇文章于1999年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Ling K, Wang P, Zhao J, Wu Y-L, Cheng Z-J, Wu, G-X, Hu W, Ma L and Pei G (1999) Five transmembrane domains appear sufficient for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unctional five-transmembrane domain chemokine recepto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96:7922-7927.        以下简称该文为“林-裴 (1999)”。        这是本人第一次向中国科学院举报该文涉嫌不端,也是本人第一次正式向任何机构举报该文涉嫌不端。        全世界的科学界都公认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七重跨膜蛋白。几百个GPCRs都是这样的。1999年全世界科学界是这样公认的,2021年全世界科学界还是这样公认的。这二十一年来,全世界全部教科书没有一本因为 “林-裴 (1999)”论文而改变共识。        具体被批评的是, “林-裴 (1999)”论文在图3、4、5中显示CXCR4和CCR5两个GPCRs可以只要五重跨膜就能够起功能。对于全世界的共识(七重跨膜起功能)来说,这一发现,如果是正确的,是非常大的突破。因此不可能没有人试图重复。        对于一个重要突破是否能够重复,是验证其可靠性的关键。在“林-裴 (1999)”论文发表21年·之后,没有任何实验室发表了能够重复这些结果的论文,也就是证明了CXCR4和CCR5两个GPCRs只要五重跨膜就能起功能作用。        其中,裴钢实验室就没有发表重复自己工作的论文。        在2020年12月4日上午上海徐汇区的一个法庭上,裴钢承认,他实验室还有第二篇文章,证明CXCR4和CCR5两个GPCRs可以只要三重跨膜、一次跨膜就能够起功能。这一承认可以通过法庭录像证明。        如果CXCR4和CCR5可以不用七重跨膜,只要三重或一次跨膜就起作用,这是生物学界的天方夜谭。事实上,在我当年指出他实验室结果不能之后,裴钢自己也不敢相信,从而不敢发表所谓第二篇论文。他现在在法庭上声称不记得我告诉他我实验室重复了他实验室的工作,那么怎么解释我会知道他有第二篇、没有发表的文章?        在2020年12月4日法庭上,因为我指出全世界没有任何人能够重复他实验室1999年的结果,裴钢用这篇没有发表的文章作为有人重复了的“林-裴 (1999)”的证据。        那么现在就容易验证裴钢是否撒谎:如果他相信第二篇文章,里面既验证了五重跨膜的CXCR4和CCR5能起功能,又发现了CXCR4和CCR5三重跨膜和一次跨膜就能起功能,那么他应该发表这篇论文,而不是不敢发表。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就是他主编的英文杂志,现在还有1999年没有的PLoS One等不用同行评审的杂志,也很容易发表。他应该发表出来。        裴钢如果大大方方把第二篇文章公布于众,我也认为他真相信他的实验室没有人造假。如果裴钢不敢发表他本人已经当庭承认的第二篇文章,有理由推测他自己就怀疑自己实验室有人造假。        如果裴钢继续坚持自己实验室的论文没有学术不端,不用听信裴钢或我个人任何一方的意见,按照国际金标准,非常简单:重复实验,如果能够验证就可以还裴钢实验室一个清白。        中国科学院道德委员会,不用采信任何个人观点看法,应该请第三方重复“林-裴 (1999)”论文。 如果“林-裴 (1999)”论文的结果可以被中国科学院道德建设委员会邀请的第三方严格重复,那么饶毅就应该公开道歉。        如果“林-裴 (1999)”论文是错误的,那么就应该按国际惯例,由裴钢致信《美国科学院院刊》提出撤销论文。        澄清GPCR到底是七重跨膜还是五重跨膜、三重跨膜、一次跨膜起功能作用,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对教育生物学和医学的学生有普遍意义。所有教科书,包括所有中文教科书的标准内容认为GPCRs是七重跨膜起作用。如果裴钢坚持错误,那么就导致中国所有老师在教这一部分内容时的难堪:是按世界标准继续教七重跨膜,还是按中国裴钢一个实验室、“林-裴 (1999)”一篇论文教学生说GPCR是五重跨膜。        谬误不会因为裴钢一人在中国有权势就能变成真理。 饶毅2021年1月21日星期四 晚10:25分    



饶毅称,该论文在图3、4、5中显示CXCR4和CCR5两个GPCRs可以只要五重跨膜就能够起功能,打破全世界的共识,且至今无人重复。他还指,裴钢实验室自己也没有发表重复该结果的论文。


22日中午,饶毅再次发文,对前一天举报内容中的一些不准确说法做了修正。


补充:不反对用/咨询诺贝尔奖得主 调查裴钢实验室论文

饶议科学 昨天

发件人: Transmissome <yrao@pku.edu.cn>日期: Friday, January 22, 2021 at 1:14 PM至: Gang Pei <gpei@sibs.ac.cn>抄送: <oy@itp.ac.cn>, <mgzhai@mail.iggcas.ac.cn>主题: 补充:不反对用/咨询诺贝尔奖得主 Re: 正式举报林-裴 (1999)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 裴钢主任欧阳钟灿、翟明国副主任 丁汉等委员
为方便贵道德委员会工作,补充几点:
1)第一作者应该姓凌,不姓“林”,更正。据传其中文名为凌坤。如果这样,那么涉及的文章应该简称为“凌-裴(1999)”;
2)需要重复的核心是要按“凌-裴(1999)”的文章,用同样变异的基因,也就是编码的CCR5受体缺乏同样72个氨基酸(从第36位的亮氨酸到107位的甘氨酸),CXCR4缺乏从第43位的异亮氨酸到114位的缬氨酸(见原文的图1)。用其他的GPCR不能算,用CCR5和CXCR4基因的其他突变种也不是重复原文结果,必须严格用按原文描述的基因;
3)重复的实验是原文图3、图4、图5。“凌-裴(1999)”一文号称五重跨膜的突变蛋白功能与正常的蛋白质几乎一模一样。需要重复的是两个突变基因的三个实验,一共六个实验;
4)按国际惯例,如此重要的突破性结果,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不能重复,裴钢应该致信《美国科学院院刊》提出撤稿。
5)如果不能重复,是有人造假,还是有无意的失误,需要有专门调查。一般来说,无意可以失误一个、两个实验。如果用失误解释六个实验(两个基因三个功能检测实验)出错,非常难以被接受。应该专门调查第一作者和其他知情作者。应该查笔记本。二十年前的笔记,确实不容易查,可能没有了。但在裴钢实验室有第二篇相关的、但没有发表的情况下,应该好查:问裴钢为什么不发表第二篇三重、一次跨膜GPCR的文章,问第二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为什么不发表这第二篇文章。其中蹊跷,有可能被揭示。当然,出现撒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别是有人在法庭都敢于被录像记录在案地当庭撒谎。
6)裴钢的博士后导师Robert Leftkowitz当年把“凌-裴(1999)”论文投稿给刊物,他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贵道德建设委员会请他主持调查,或者咨询他国际惯例和程序,虽然他们有师生关系,我不反对。同理,我也不反对2012年诺贝尔化学家得主Brian Kobilka主持、参与或咨询贵道德建设委员会的调查。
为什么要认真调查?因为今天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挑战:中国科学院内有人试图通过歪曲的过程和程序,放走学术不端,这种调查有严重后果,它起的作用等于是定义“中国科学界永无造假”。中国科学院在上次调查过程中,从来没有找过我,据说还有很多正常的国际惯例的程序也缺乏。放跑一个人两个人看起来小事,当“小事”是范例的时候,就是很大的事情。
饶毅
2021年1月22日中午1:10补充



饶毅的坚毅举报,不仅在中国科学圈再次炸裂,也引爆舆论。


昨天,知名时评人老将在公号人格志发文感慨:


作为一位学术粉,我不想用太多理性文字描述这篇战斗檄文。我完全被饶毅勇敢无畏的精神感动到难以自持,同时,也被其中清晰的逻辑归谬法征服到坚定信赖饶毅。


饶毅,这就是个盖世的孤胆英雄!


试问在中国,还有哪个混学术圈的,敢去实名举报裴钢这样顶级学术权势人物,得有多牛逼。


裴钢,仅凭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前校长这两个身份,就以副部级和院士的两个标签,在权学领域处于金字塔顶端。


在学术行政化的体系之下,只要懂得学术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梯度,就一定会明白,在裴钢这样人物背后的权学盛宴上,可以坐着怎样的权势人物。


对此,我不想过度解读。有兴趣的,可以梳理裴钢的权力关联图,拆解出裴钢的社交网络图,我相信,几乎所有做学问的人,都会认定,这是他们惹不起的人。


但是,裴钢虽刚,饶毅更义。


饶毅这样的举报尽管无奈悲壮,但是,他制造的举报议程设置,却注定会推动这件事走下去——裴钢需要自证清白,第三方必须为这样正义之战进行终极审判。



知名时评人秦鉴君则在公号秦鉴发文评论此事时回顾了饶毅光明磊落的经历:


饶毅,其实13年前的初心,本是踏踏实实做一番事业啊。


他青年成名。早在1994年,就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任教并领导独立实验室。2004年,又成为(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7年,饶毅放弃在美国一路顺风的事业,回国发展。


他创造了一个纪录。


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个在美国取得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后,回国全职工作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


但是,这样一位破纪录的学者,却活成了国内学术圈的“另类”。


他不喜欢复杂人际,也不喜欢行政职务,更愿在科研和教学中投入更多精力。


而眼里揉不得沙的他,对国内科研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他的声音越来越刺耳:


“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某些人拉关系重要。”


“在我回国前,我就亲眼目睹几个老院士,围着一个处长赔笑脸。”


做了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后,他开始力行招聘职称改革。


“我们国家在很多学科上,长期以来都是贱卖职称,比如说博士后回来以后,就直接做正教授、研究员,而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是从助理教授做起。……贱卖职称看上去对招聘来的人很好,但实际上对好的人缺乏鼓励,对混饭吃的人缺乏压力……”


这样的批评,其实是对他这样的回国学者“开刀”。


为此,他推行了新制度,“回国博士后,必须从助理教授做起。”


这当然得罪了很多人,他们就明枪暗箭说他坏话,但饶毅也无所谓:


“要改革,就不能怕得罪人。”


2013年他发声说:比起创新我们更缺乏的是坚持,希望科体改革能让教授不再热衷当院士。


还有一次,两位院士邀请饶毅参加大会,并让他出任神经科学分会场中方主席,可谓给足饶毅面子,但饶毅竟然一口回绝:


“我一贯认为科学家之间的会议小型才有效,这种大型、科学上低效的会议,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经费、败坏风气。”


而在推动科研教育体制改革之外,饶毅也不遗余力推动科学文化传播。他一直坚持为科学网供稿,创办移动新媒体《知识分子》。


“目的就是推广科学文化传播,让更多的人过上智识生活。”


有意思的是: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原来被很多人看好的饶毅竟落选了,当中排在基础生物组第一的正是舒红兵,那位武汉病毒研究所美女所长的丈夫。


结果出来后,饶毅对相关方面表达感谢,并发文声明:从此不再参加院士评选。


“宣布从此不再候选院士,就是为了证明给年轻学者看,不做院士照样可以挺起腰杆。”


这一年,他写了这样一篇万字长文:《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


长文里,饶毅高度推崇两个人,一个是张昌绍,一个是屠呦呦。他俩就是青蒿素的奠基人。


“张昌绍和屠呦呦做出的贡献,在我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获得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


时间能够证明一切。2015年10月5日,无缘院士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有句用滥了的话这样说:


在乌鸦的世界里,洁白的羽毛是有罪的。


何况,浑身是刺的饶毅,还想清洗掉那些乌鸦。


此次饶毅激愤发炮,我并不意外。他就像堂吉柯德一样,孤身以战。他的背水一战,在于他背靠的是真理,是真金不怕火炼。


他的不退,是为我们这个民族坚守底线。


基辛格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那一部分,保护的很好。


保护,不止是冲锋。那种“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的冲锋不是守护,守护更难得的是不退、是死战不退的坚毅。


也许很多人说,这样的人,只能是硬汉才做得吧?


真正的坚硬,不是来自体格的魁梧、性情的剽悍,而是内心的温良,和人性的光亮。


下面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他那次北大精彩演讲。



本文结尾引用施一公的一句经典且精准的评价:


饶毅是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现代鲁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顽童。


无论你是否喜欢他,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启蒙中国社会,也注定留下重要影响。


支持饶毅,请转发、点赞。


延伸阅读


"京城老炮":钟南山不是终南山
为强奸犯民警洗地,这特么的还是人吗?
“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这是什么官场情节?
这些底层小人物的人生悲歌,让我无法保持沉默
死心吧!坏人是不会变好的
耍特权的王主任卢书记好大的官威!
谁在传播恶毒的谣言?
2021年第一位脑残专家出现了
人类绝大多数的灾难,恰恰是自以为最聪明的群体造成的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赞赏

真心感谢每位打赏的朋友
公众号商务合作请加微信2150111或加qq2150111
留言请理性讲技巧
未关注,不上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