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2019
回首2019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扎实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浙江大学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方案》
《马克思主义学院“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
聚焦一流、改革创新、内涵发展
各项工作收获亮眼成绩单!
扎实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分级分类抓好工作落实。
学院班子及时制定院级主题教育工作方案,抓好个人自学和集中研讨,采取座谈会、问卷等多种形式组织调研,查摆差距不足。主题教育期间已完成整改任务13项,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制定长期整改任务14项。
学院基层党支部结合实际做好各项工作,开展各类专题学习、主题党日活动74次,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保证主题教育全覆盖,切实提升主题教育实效。
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韩庆祥作题为《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专题报告
组织全体教职工赴浙江省法纪教育基地
开展正风肃纪警示教育
组织全体学生赴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并进行微党课宣讲
组织多场师生调研座谈会
学院领导班子带头讲党课
各师生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
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推进教学改革。在四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全面推行“专家大报告+教师重点专题讲授+学生研究性学习+现场教学”的“四位一体”整体性教学改革模式。2019年共开展专家大报告活动15次,覆盖学生2600余人。现场教学活动39次,覆盖学生4100余人,达历史之最。
完善教学体系。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与实践” 课程;出版《一体化推进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浙江大学“概论”课的改革探索》教研成果,编写《党的创新理论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系列教材。
创新备课机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第五届“纲要”课四校联动集体备课会和首届“概论”课多校联动集体备课会;各门思政课每月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改革成效显著。学院立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课题2项,校级教学改革课题立项1项。教学改革情况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媒体报道30余次。
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进课堂
组织开展各类现场教学
思政理论课被多方报道
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二等奖
刘召峰
“砥砺前行七十载,奋斗成就中国梦”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三等奖
指导教师:刘召峰
第三届“我心中的思政课”
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胜奖
指导教师:张立程 傅夏仙
浙江省“我最喜爱的高校优秀思政理论课老师”
第一名
段治文
浙江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组
特等奖
尤云弟
浙江大学唐立新教学名师奖
段治文
“浙江大学优质教学奖”二等奖
刘召峰 尤云弟 王晓梅
“浙江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赵 坤
学院教学优秀奖
刘召峰 尤云弟 王晓梅 许丽萍
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一等奖:尤云弟
二等奖:赵 坤 高 永
三等奖:庞 毅 王晓梅 朱培霞
优化人才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
优化选配机制。成功举办首届青年学者论坛,吸引优秀青年学者加盟。2019年学院引进全职教师8名,其中包括“百人计划”1名;遴选人文学院历史系1名教师,培训后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新增11名思政人员兼聘为思政课教师。
改革评价机制。学校单独成立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2名教师成功晋升教授,1名教师成功晋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副教授。探索按教学科研类和教学宣传类分类设置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
完善培训机制。选派教师参加省部级及以上培训11人次,校级培训14人次;选拔教师到美国、德国、香港参加专题培训3人次,支持1名教师到中宣部挂职锻炼;举办院级“育人强师”骨干教师培训等各类专题培训3次。
加大激励力度。大幅度提高新引进教师岗位津贴标准和科研启动经费额度,提高教师科研奖励标准。
首次举办浙江大学启真青年论坛之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青年学者论坛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马建青
国家“万人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
张 彦
浙江省“万人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
张 彦
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
董海樱
浙江大学奖教金
王东莉
浙江大学“第六届师德先进个人”
刘召峰
浙江大学“201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优秀指导教师”
张立程
浙江大学2018-2019学年优秀研究生德育导师
方 瑞
院级先进工作者
付文军 王晓梅 尤云弟
董海樱 王东莉 杨赟悦
完善科研机制 取得丰硕成果
科研项目实现“量”与“质”的双重突破。2019年度学院共新增科研项目21项,立项经费约400万元(约为2018年度立项经费的2倍)。2019年学院教师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共青团中央项目1项。
高水平科研论文与专著迭出。2019年学院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共103篇,其中权威期刊文章7篇,A&HCI收录1篇,一级期刊文章26篇(为2018年数量的2倍),核心期刊与CSSCI期刊文章43篇,出版著作14部。
科研激励机制日趋完善。制定《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激励办法》,修订《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奖励办法》和《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宣传咨政类成果奖励办法》。
学术活动百花齐放。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3次,举办各类读书会44次,其中马克思主义大讲堂9次、学术沙龙4次、青年学术工作坊9次。
理论宣传工作成果丰富。学院教师承担各类重要宣讲任务达146场;在各类报刊媒体上发表理论宣传文章22篇,其中《人民日报》1篇、《光明日报》3篇。
开展各类学术活动
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文章奖(全国仅18篇)
“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六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刘同舫
论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成 龙
著作《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
“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等奖
刘召峰
著作《学科贯通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种解读》
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
招生规模逐步扩大。继续实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计划,录取16名优秀营员为2020级研究生。通过“硕转博”方式招收2020级春博生3名,并首次招收2020级直博生2名。
科研水平日益加强。实施研究生科研奖励和支持计划,7名学生共计8篇论文获得2019年研究生科研奖励,共有10项科研项目完成立项。支持学生参与国内学术会议,11名学生获得经费支持。
社会实践成效显著。建立南湖革命纪念馆、义乌陈望道故居等基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荣获浙江省、浙江大学多项大奖,是历年最好成绩。
博士研究生海外交流率达到100%。全额资助博士研究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交流学习。
2019届硕士研究生首次就业率达100%。1位同学考取中央选调生(浙江大学2019届共5名),4位同学考取省市选调生,4位同学到西部就业。
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传播中国声音,组建师生团队开展跨文化交流
浙江大学2019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
优秀组织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年浙江省高校师生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
十佳团队(第五名)、“最佳风采奖”
浙江省暑期社会实践百强团队
浙江大学201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十佳团队(第八名)
学院赴浙江建德、嘉兴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浙江大学201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论文
学院赴浙江建德、义乌市暑期社会实践团论文
浙江大学2019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团
2019年浙江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9年浙江大学优秀党支部
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
2018-2019年度“浙江大学先进团支部”
学院研究生团支部
第十一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
“最佳职业规划之星”
赖嘉俊
2018年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韩 煦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视野下的道德回报机制论》
2018-2019年度浙江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
程 丙 陈婧洁
2018-2019年度浙江大学优秀学生团员
潘颖超 方兴蒲 鲍铭烨
浙江大学第七届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素能大赛三等奖
马晓媚
浙江大学2019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张 帅 潘颖超 李文霞
鲍铭烨 袁丹林 李 硕
感谢有您
回顾2019
学院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征程中收获了累累硕果
展望2020
让我们一起
站在学院“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上
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zjuma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