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马院

其他

“人生观及其教育相关问题研究” 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7月1日,“人生观及其教育相关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顺利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浙江大学—浙江省)承办。教育部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专家、会议征文优秀论文的作者代表、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编辑、参加浙江省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备课会的教师等200余人到场参会。上午8时30分,开幕式隆重举行。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宋凌云,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翔峰,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总教指委主任委员、“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主持。宋凌云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强调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我们研讨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要紧扣大学生的整体思想状况,在教学内容完善和教学方法创新上推出针对性举措,用新时代大学生们听得进、愿互动、能入心的语言提升育人效果。宋凌云还对高校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的工作以及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给予了肯定。黄翔峰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整体介绍了浙江大学办学概况及学校思政课建设情况。沈壮海回顾了新一届分教指委成立以来推进的一系列创新性工作,介绍了系列学术研讨活动的总体部署和重要意义。主题发言环节,22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围绕人生观教育及其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融入展开主题分享。首场主题发言由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陈大文主持。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余一凡教授分析了“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人生观教育在内容构成及表达方式上的调整优化,指出其稳定性、系统性、时代性、可读性的具体特征;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辉教授从成长成才“总开关”问题的功能向度、胸怀“国之大者”的目标向度、直面人生矛盾的问题向度、崇尚伟大奋斗的实践向度以及整体性构建的关系向度五个向度来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生观教育的重要论述;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淑芹教授讨论了人生观教育的正当性,有理有据地阐明人生观是人的价值性存在方式的内在要求,是人的社会化的客观要求,树立价值观是实现幸福人生的重要条件;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教授发表了题为《对“人,认识你自己”的一点理解》的主题分享,指出主体对人的本质和人生意义的理解构成了人生观的两重本质要素;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东生教授基于对四十年来人生观教育的经验梳理,分别分析了学校教育不同学段中的人生观、“三观”中的人生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人生观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四观”中的人生观的具体内涵;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教授以一个强调、两大症状、三大趋势、四个表现、五大原因概括并分析了数字时代下人的价值选择与主体性建构问题;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斌教授从数字经济时代生存生活方式变革出发,追问数字化生存时代人生意义,并探讨人生观教育数字生态环境的再塑。第二场主题发言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金筱萍主持。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大文教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相关现象及有关问题,提出要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润枝教授着重探讨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人生观的塑造和引领作用,指出要用好课堂“主阵地”,厘清青年人生观的“新形态”,讲透人生的“大问题”;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春晖教授结合学校特点和实际工作,从人生观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融入现状及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抓住教师队伍的主力军、用好课程建设的主战场、拓展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的路径指向;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刘新玲教授对人生观基本范畴之一“人生目的”及其教育进行理论阐释,分析指出人生目的产生于人的需要,正确的人生目的是自然需要和外在需要的辩证统一,人生价值观为人生目的的确定提供依据;长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光焱教授基于对“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人生观”一章的基本框架及其内容结构的梳理,探讨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人生观教育的应然、实然与必然;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嘉教授聚焦当代“饭圈”青年,基于“饭圈”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饭圈”青年的偶像崇拜,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上对“饭圈”青年的人生观进行了具体分析;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建青教授结合对全国一万三千余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探讨了网络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第三场主题发言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董扣艳主持。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习胜教授从青年价值观现状出发,对青年人生观价值观敏感现象进行透视,探讨了价值敏感时代青年人生观的塑造;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云志教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生观的重要论述,从地位作用、价值需要、着力点和实践路径四个方面分析了其核心要义;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牛小侠教授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的“幸福观”,对其形成根源及时代内涵进行了详细分析;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基礼教授以《提升人生观教育的精神层次》为题,对人生观教育从哲学层面进行了思辨性剖析,提出人生观教育要回归到精神教育;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丽探讨了影响一个人人生观形成的关键因素,从而分析了如何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人生观教育;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刘寒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人生价值理论再探》为题,以学生的困惑作为思考起点,对“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人生价值的概念界定做了反思;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卢丽珠立足比较思维,着眼国外青年的价值观,重点分析了国外青年价值观发展变迁的总体趋势、具体表现及影响变量;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伍醒教授基于技术的微变革和人生观教育的微特征,提出“人生观教育微叙事”这一核心概念,在反思教育和叙事中探究教学语言的创新之策。随后,期刊面对面环节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姚明明主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高级编辑陈娟、《思想教育研究》编辑吴钰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编审张永平、《青年学报》主编朱国栋、《中国教育报》(理论版)主编杨桂青、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编辑赵畅、《浙江社会科学》编辑戴道昆等七位期刊编辑,分别围绕期刊的历史沿革与办刊理念、栏目设置及其选题范围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教育教学与理论研究的使命、青年学者科研能力提升等问题提出了参考性强、实用性高的建议。研讨会总结环节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主持。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总教指委主任委员、“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指委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教授从三个方面对研讨会进行总结。首先,会议内容多元,涵盖人生观的思想史、人生观的教育史、人生观的理论、人生观的结构、人生观的现实、人生观的教育、人生观及其教育的比较七个方面。其次,会议主题意义深刻,沈壮海教授高度评价了本次研讨会聚焦人生观及其教育这一关键的问题、教材重要的一章、复杂的理论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为深化这一主题研究提出了工作建议——一是深化基础理论的研究,二是在研究丰富人生实态上下功夫,三是深化关于人生观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四是构建新时代人生观教育的叙事体系。最后,在系列活动要求方面,沈壮海教授对分别对应“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六章开展的六场系列研讨会提出有文、有问、有讲、有集、有推动、有收获这六个“有”的期望。本次学术研讨会深度聚焦人生观及其教育的相关问题,围绕人生观教育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融入展开了深入探讨,会议对进一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促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与研究水平提升具有积极意义。❖编辑:新闻中心
2023年7月5日
其他

开拓视野,携手并进|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第二日

五湖四海、相聚“浙”里,各位优秀学子于抵杭次日正式开启夏令营诸项日程。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第二日精彩速报!开营仪式夏令营开营仪式于7月3日上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均苑3幢521室举行,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主持开营仪式。“求是园中谋真知,启真湖畔好读书”,代玉启老师首先对各位同学的入营表示祝贺与欢迎。随后,代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学校、学院及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同学们在老师讲解中,穿越时空隧道,了解了浙江大学百余年办校史中的辉煌历程与光荣传统;认识了浙江大学立足时代,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跻身一流、走在前列;领略了浙江大学着眼未来,始终坚持使命引领,赓续不辍追求卓越。代老师也以“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思想理论武装和科学方法体系”的学院使命为切入,全方面展示了学院研究领域、师资队伍、科研平台、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情况,以便同学们更深入、更详细了解学院的特色与优势。学院2023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闵超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他从坚持求知若渴、做到知行合一、树牢理想信念三方面分享了在浙大马院学习两年的体会,并介绍了学院提供的学术资源、建设的实践平台、营造的温暖氛围,鼓励在座同学跟随大师脚步,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展现青春本色,奔赴祖国大地建功立业;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拼搏向上的动力与勇气。武汉大学本科生王淑佳作为营员代表发言。她表示,浙江大学办学历史中熔铸的“红色基因”与“求是品格”吸引大家聚集于此,浙大马院凭借深厚的人文底蕴、开放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精神,更是成为众多学子的心之所向。王淑佳同学也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研究者、践行者”与大家共勉,更期待能够在夏令营中,增长知识、收获友谊、启迪智慧。学术报告刘同舫院长作题为《信仰的力量》的学术报告。刘院长开篇指出信仰有不同的层次,其中最高层次即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不能回避“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这一前提性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现在其内涵本质中。刘院长勉励在座同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要将其作为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刘院长用其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案例、生动的语言,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学术盛宴”。下午,成龙教授为大家带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学术报告。成老师沿着“逻辑起点-逻辑主干-逻辑归宿”的线索,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观的新判断,建立在对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之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新体系,涵盖了确认价值取向、发展辩证思维、调整战略目标、思考发展理念、谋划发展布局等多方面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代玉启教授为大家作题为《我们该如何专业地学习研究新思想》的专题报告,聚焦学习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代老师指出学习研究新思想,首先应当明确“学生、学者、学术、学科”的身份定位,坚持为人与为文统一、日常与研究一体。同时,代老师从学习方式、研究角度、学习研究对象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何专业、深入地领会与阐发新思想,指出应当坚持回归原文、原原本本学习,保持距离观察、产生独到思考,多维贯通研究、融汇历史与现实,为大家指点了迷津。学长带你游浙大全体营员在志愿者带领下参观了浙江大学校史馆。现场的学生讲解员依循展厅内“求是溯源”“探求崛起”“调整发展”“争创一流”四个部分,追溯历史,娓娓道来,带领大家回顾了浙江大学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同学们深刻感悟到流淌在浙大办学史中的求是精神与创新品格,并笃志将其融汇于求知求学之路中去。政策答疑为充分回应营员同学们的各项关切,学院也设置了政策答疑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秘书潘颖超老师就考核方式、录取流程等各方面解答了同学们存在的疑问,增进了大家对夏令营选拔及后续报考政策的认识。笔试考核&英文面试第二日,夏令营综合考核进行了笔试测试与英文面试部分,力求公正、合理、客观地评估营员们的综合素质。同学们考前准备充分,在志愿者的引导下,顺利完成了各项测试程序。夏令营紧张且充实的第二日行程正式结束。第三日,营员们将迎来最为重要的专业面试考核,愿各位同学在与老师的交流对话中,展现学识底蕴,发挥出色,取得优异成绩。新闻中心图片:胡昕宁|竺新颖|李慧文字:李慧编辑:张晨雯//推荐阅读//1.相聚“浙”里,一展风采|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正式开营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理论研学·“长三角”篇|浙江大学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生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之上海站(一)3.马克思主义学院干部教育学主题学术论坛第二期成功举办4.“马院青年谈”系列课单等你来约!5.名家讲堂|王树荫:深入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的重大意义
2023年7月4日
其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理论研学·“长三角”篇|浙江大学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生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之上海站(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理想和革命热忱,让我在探求真理的路上有了不竭的精神力量。”7月2日下午,康斯洋同学在又新印刷所“对望”壁画前深深感叹道。又新印刷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梧桐成荫的复兴中路黄陂南路口,是一幢不起眼的石库门小楼。但就在这幢小楼里,《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这里出版,由此遍及大江南北。浙江大学2022级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社会实践团在上海研学的第一站就在这里开始。午后,实践团成员在又新印刷所院内整齐列队,佩戴好团徽,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讲解员说到,又新印刷所收藏了各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是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阵地,是宣传共产主义思想永恒的灯塔。随后,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参观了中共上海区委党校旧址,了解到党的早期理论教育基地的发展历程和斐然成就。过往岁月,风雨飘摇,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艰苦的时代环境中筚路蓝缕,于1921年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百年之后,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集体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重温这段峥嵘岁月,汲取前行力量。参观后,同学们在中共一大会址前合影留念,张宇辰同学在党旗前驻足良久,看着红底金字的入党誓词,他坚定地说:“在中共一大会址参访的经历,让我明白,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辈更应继承早期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在参访完中共一大会址之后,实践团步行前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这个坐落于狭窄弄堂里的小楼,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中国革命的火种在这里悠悠燃起。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分布情况,这些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全面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求是创新,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浙大青年为导向,鼓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子走出课堂,在广阔天地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在长三角地区的生动实践。“我们这次活动,就是希望从中国共产党在长三角地区的生动实践中,感悟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汲取探求真理的勇毅信念,从中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脉搏。”社会实践团领队老师徐晓霞老师如是说。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勇毅前行谱写新篇。社会实践团带着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的苦难辉煌中感悟到的厚重历史嘱托,踏上了属于他们的研学新征程。✦✦文字:谢赫然图片:2022级本科生社会实践团编辑:新闻中心
2023年7月3日
其他

相聚“浙”里,一展风采|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正式开营

为了增强全国优秀大学生对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认识和了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选拔一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怀有兴趣、有志报考我院硕博研究生且学业优异、研究潜力较强、综合能力突出的优秀本科生,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3年7月2-4日,举办“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今年共收到来自全国138所高校485名优秀大学生的报名申请,经过资格审查,择优选拔了来自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90名优秀大学生参加此次夏令营。为顺利开展此次夏令营各项活动,面向营员提供更好的引导服务,学院召集、选拔、形成了一支优秀研究生志愿者团队。志愿者们以充沛的工作热情完成了通知发布、联系对接、物资准备等各项前期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只待营员同学们的到来。7月2日中午12:30,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汇集于美丽的西子湖畔,陆续抵达紫金港国际酒店。在志愿者指引下,营员同学们完成了签到、材料递交与核验、入营物资领取等报到程序。学院更贴心地为同学们准备了防暑药品,保障大家顺利参营。随后,在志愿者的悉心引导下,同学们入住酒店。经过短暂的休整,傍晚17:30,营员同学们齐聚酒店三楼大厅用餐。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大家于欢迎宴上进行了温馨的破冰活动。同学们互相认识、了解,交流生活、学业情况,志愿者们也为其初步介绍了浙大马院的优势与特色。开营第一天的舟车劳顿与喜悦激动,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未来两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还将进行学术讲座、校园游览、综合考核等多项日程,更多精彩敬请期待!新闻中心图文:李
2023年7月3日
其他

马克思主义学院干部教育学主题学术论坛第二期成功举办

6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干部教育学研究生主题学术论坛第二期在成均苑2幢107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涛教授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聘副院长陈宝胜教授主持。干部教育学专业同学参加此次论坛。李涛教授的主题分享包括了导言、建国前中苏干部教育历史回顾、1949-1976年中苏教育交流概述和结语四个部分。一、导言在导言中,李涛教授分享了依附发展的理论模型,用来解释苏联对中共干部教育的影响。李涛教授指出,依附发展模型指的是世界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中心—外围”层次,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经济的外围,受到发达国家的剥削和影响。苏联的干部教育模式对于中共干部教育工作的影响就是基于依附发展模型而展开的。二、建国前中苏(俄)干部教育历史回顾李涛教授指出,在建国前中国和苏联在干部教育工作的多个方面都有较为深入的交流。例如,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所创立的黄埔军校聘请了许多苏联军事顾问作为教官,而苏联教官给黄埔学员带来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后来这批黄埔军事干部成才的关键。李涛教授也比较了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在同苏联交流中的不同特点,他指出,在建国前,中共与苏联的干部教育交流主要是在理论和精神上的交流与学习,而南京国民政府则是受到苏联的武器和装备援助。三、1949-1976年中苏教育交流李涛教授指出,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6年中苏教育交流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聘请了大量的苏联教育专家,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经验,并模仿苏联建设了干部教育体系;其次,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了新中国创立的第一所新式高等院校,为党和国家的干部队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我国大量派遣留学生前往苏联学习,留苏人才归国后迅速成为我国教育科研和建设的主力军,在国内各条战线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四、结语在结语部分,李涛教授指出,苏联模式对我国干部教育工作的影响要辩证看待。要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独立思考自力更生,从而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干部教育体系。\
2023年7月2日
其他

“马院青年谈”系列课单等你来约!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理论研究成果积累、实地调研素材储备,动员青年学子,精心设计、打磨微课,推出“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形成“青年议二十大精神”“青年谈浙江新征程”两大篇章,以青年视角深入浅出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八八战略”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宝贵经验,并力图以系列宣讲的广泛传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课单总览第一篇章
2023年7月2日
其他

理论之光|俞鼎:科技伦理文化:真善美的辩证统一

作者简介俞鼎: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此刊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27日
2023年6月29日
其他

第二十九届DMB(登攀)节丨“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之“青年谈浙江实践”篇章回顾之二

马院青年谈立足青年视角、传播思想先声、奏响时代强音筑牢理论根基、肩负专业担当、凝聚信仰力量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理论研究成果积累、实地调研素材储备,动员青年学子,精心设计、打磨微课,推出“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形成“青年议二十大精神”“青年谈浙江实践”两大篇章,以青年视角深入浅出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八八战略”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宝贵经验,并力图以系列宣讲的广泛传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6月16日-6月26日,“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连续播出。20讲内容现已全部推出,受到广泛关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第二篇章
2023年6月28日
其他

第二十九届DMB(登攀)节丨“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之“青年议二十大精神”篇章回顾之一

马院青年谈立足青年视角、传播思想先声、奏响时代强音筑牢理论根基、肩负专业担当、凝聚信仰力量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理论研究成果积累、实地调研素材储备,动员青年学子,精心设计、打磨微课,推出“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形成“青年议二十大精神”“青年谈浙江实践”两大篇章,以青年视角深入浅出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八八战略”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宝贵经验,并力图以系列宣讲的广泛传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6月16日-6月26日,“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连续播出。20讲内容现已全部推出,受到广泛关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第一篇章
2023年6月27日
其他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届优秀毕业生就业分享会顺利举行

为帮助2022级硕士研究生认清升学、就业形势,明晰发展规划与职业选择,实现高质量升学、就业,6月19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届优秀毕业生就业分享会在521教室顺利举行。2023届7位优秀毕业生应邀为大家分享经验,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晓霞老师出席会议,2022级硕士研究生班班长张哲晖主持会议。01张璐2023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入职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上路就是意义,现阶段要把握好时间,早点确定就业方向,努力提升个人能力”
2023年6月2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第二十九届DMB(登攀)节丨“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之“青年议二十大精神”第9讲、第10讲、第11讲

马院青年谈立足青年视角、传播思想先声、奏响时代强音筑牢理论根基、肩负专业担当、凝聚信仰力量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理论研究成果积累、实地调研素材储备,动员青年学子,精心设计、打磨微课,推出“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形成“青年议二十大精神”“青年谈浙江实践”两大篇章,以青年视角深入浅出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八八战略”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宝贵经验,并力图以系列宣讲的广泛传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本期带来——第一篇章“青年议二十大精神”第9讲胡学如《青年有为“不躺平”,奋勇拼搏正当时》第10讲张一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理论之光|张彦: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凝聚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突出强调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并号召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规律与根本特征,为我们在新的时代征程上赓续历史文脉、汲取文明智慧,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指明了根本价值遵循和前进方向。1.赓续历史文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不仅镌刻着一个民族来自何处、去往何方的变迁史,更蕴含着民族何以持存、何以兴盛、何以创新的精神命脉。作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在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创造的,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标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持续创新者,当代中国文化的积极开拓者、践行者。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同我国传承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与广大人民习以成风的行为价值习惯相互契合、融通,既深刻改变了中国,又在中国大地上不断丰富。“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要素、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色,造就出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2.人民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主体,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最根本的力量人民是创造中华文明的主体力量,在艰难曲折、艰苦拼搏和新益求新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论是千年的文明赓续,还是近代百年来的艰苦拼搏,都已经深刻证明,中国人向来都把对文化的自觉自立自信当作民族持存与发展的核心要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立场传承和坚守中华文明,在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确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实现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全面认知,强化人民群众对文化生命力、文化感召力与文化影响力的高度认同。那么,如何准确认识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性质与定位?具体来说,第一,人民是积极有为的文化创造者。回首中华民族千年发展史,无论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还是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人民是文化发展舞台的“剧中人”,也是“剧作者”。回眸党的百年奋斗史,无论是构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始终依靠人民、团结人民、引领人民。第二,人民是历史性与空间性相统一的文化实践者。文化的表达、传承、发展,都需要在人的现实生活和具体实践之中反映。从文化的历史维度来看,每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中国人,都是滋养于中华历史根脉、浸润于传统文化气韵、传承于民族精神禀赋之中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都是文化历史基因的“活”的载体,文化自信自强是广大人民对中华文明承继与创造的自豪,也是对中华传统价值体系的坚守。从文化的空间维度来看,人民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不仅表现为对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对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海纳百川的包容与接纳;既是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中博采众长、融通生成,又是在培根固本、抱诚守真中不忘初心、守正创新。第三,人民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最终享有者。文化为人民所创造、在人民的现实实践中生成发展,因此,人民理所当然是文化的享有者、裁量者。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文化建设发展质量的最终标准。近年来,一大批深受人民喜爱的文化产品火爆“出圈”、广受好评,“红色旅游热”“考古热”“非遗热”百花齐放,“国风”“国潮”万紫千红,原本安静躺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散落在广袤大地上的民间艺术、绘制在古书典籍里的诗词画卷利用新的科技、新的表达形式再度焕发出逸态横生、浓姿百出的鲜活魅力,人民切实感受到了高质量文化产品所带来的生动力量。守正开新,气象万千。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关注人民精神文化需求高品质、个性化的新特点,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自内心的深度认同和自信。3.坚定文化自信,汇聚人民力量,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人民的精神面貌是否积极、文化情感是否充盈、文化信念是否坚定是评判文化自信是否深入的关键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将国家、民族与社会的现实追求升华为人民对文化的自信自强。从内到外发挥精神信念与思想意识相联结的文化合力,让人民在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中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自信果敢、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将理想信仰之光、科技创新之魂、富民强国之梦共同汇聚为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之力。首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在伟大的中国实践中创立和传播中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承托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又融汇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统智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晶。坚定文化自信就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互融通,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把这种结合深入其生活文化的每一细节,筑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群众基础,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辉煌。其次,开放包容,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在中国大地上融通殊方精华。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沧桑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一大原因就在于其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始终以广阔胸怀接纳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将之融入自身,不断进行消化、融合与创新。今天,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要坚持从中国人民社会交往的现实情况出发,拓展世界眼光,以广袤海纳的胸怀汲取人类文明中的一切有益成果,创造出凝聚中华文化精髓、映照中国人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与世界进步潮流相融合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不断拓宽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交流互鉴的多元渠道,加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加深相互理解和彼此认同,让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互信互敬,在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历程中奏响世界文明更加绚烂的华美乐章。最后,坚持守正创新,谱写当代华章,在赓续传统中创造我们时代的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华文明传承千年而不断推陈出新,历经无数时代变革而始终独领风骚,既保存了历史传承的精华,又彰显当代人的价值风貌,体现着千年来中国人民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与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坚持守正创新,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在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正、理论之正、制度之正和文化之正的基础上,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脉中汲取深厚滋养,开辟和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守正创新,还要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积极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持以新的技术手段、新的表达方式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时代内涵,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激发人民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的主动精神,为创造新时代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加澎湃昂扬的精神动力。作者简介张彦: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此刊发表于《光明日报》2023年6月26日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第二十九届DMB(登攀)节丨“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之“青年谈浙江实践”第8讲、第9讲

马院青年谈立足青年视角、传播思想先声、奏响时代强音筑牢理论根基、肩负专业担当、凝聚信仰力量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理论研究成果积累、实地调研素材储备,动员青年学子,精心设计、打磨微课,推出“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形成“青年议二十大精神”“青年谈浙江实践”两大篇章,以青年视角深入浅出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八八战略”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宝贵经验,并力图以系列宣讲的广泛传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本期带来——第二篇章“青年谈浙江实践”第8讲姚宇凡《共富路,看浙江》第9讲王佳妮《诗画乡村:千万工程绘制美丽浙江》第8讲《共富路,看浙江》内容提要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涌现了无数传奇人物、硬核成果、创新典型。2021年5月,浙江又被赋予了一项新的示范改革任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溯源三条浙江道路,探索浙江共富实践。主讲人介绍姚宇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第二十九届DMB(登攀)节丨“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之“青年谈浙江实践”第6讲、第7讲

马院青年谈立足青年视角、传播思想先声、奏响时代强音筑牢理论根基、肩负专业担当、凝聚信仰力量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理论研究成果积累、实地调研素材储备,动员青年学子,精心设计、打磨微课,推出“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形成“青年议二十大精神”“青年谈浙江实践”两大篇章,以青年视角深入浅出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八八战略”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宝贵经验,并力图以系列宣讲的广泛传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本期带来——第二篇章“青年谈浙江实践”第6讲钟源《“八八战略”新征程,数说“双碳”新时代》第7讲卢紫梦《“八八战略”与人民的双向奔赴》第6讲《“八八战略”新征程,数说“双碳”新时代》内容提要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杨大考。要深刻认识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整体概念,既需要企业建立“碳账本”,也需要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积极行动,汇聚起实现“双碳”目标的磅礴力量。本党课结合“八八战略”,从国家政策到浙江生活,讲述了双碳目标在浙江的具体实现,呼吁青年学子在做经济发展的享受者的同时,也应争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让绿色低碳成为新时代最响亮的主旋律。主讲人介绍钟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第二十九届DMB(登攀)节丨“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之“青年谈浙江实践”第3讲、第4讲、第5讲

马院青年谈立足青年视角、传播思想先声、奏响时代强音筑牢理论根基、肩负专业担当、凝聚信仰力量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理论研究成果积累、实地调研素材储备,动员青年学子,精心设计、打磨微课,推出“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形成“青年议二十大精神”“青年谈浙江实践”两大篇章,以青年视角深入浅出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八八战略”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宝贵经验,并力图以系列宣讲的广泛传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本期带来——第二篇章“青年谈浙江实践”第3讲竺新颖《发展辩证法:打造生态经济新发展模式》第4讲于小淳《探源浙江大地精神富矿,争做精神富有先行者》第5讲陈柳依《从生态农业看绿色浙江,每一笔都靓丽》第3讲《发展辩证法:打造生态经济新发展模式》内容提要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八八战略,扎实推进“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为破解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给浙江带来的难题所提出的解决思路。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发展中最大的辩证法。浙江省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转型阵痛的耐心坚决转变经济发展思路,践行以“两山理论”为引领的绿色发展观、打造“绿色GDP”式绿色政绩观、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绿色生产方式、实施“节约型社会与生态补偿机制”的绿色生活方式。浙江省高度重视绿色浙江理念,坚持高水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打造新时代生态文明高地,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主讲人介绍竺新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第二十九届DMB(登攀)节丨“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之“青年谈浙江实践”第1讲、第2讲

马院青年谈立足青年视角、传播思想先声、奏响时代强音筑牢理论根基、肩负专业担当、凝聚信仰力量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理论研究成果积累、实地调研素材储备,动员青年学子,精心设计、打磨微课,推出“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形成“青年议二十大精神”“青年谈浙江实践”两大篇章,以青年视角深入浅出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八八战略”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宝贵经验,并力图以系列宣讲的广泛传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本期带来——第二篇章“青年谈浙江实践”第1讲古丽米热·艾尼瓦尔《踔厉奋发绘就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第2讲唐小岚《寻“浙”里颜色,绘青春绚丽之花》第1讲《踔厉奋发绘就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内容提要浙江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本节微课从浙江探索出发诠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离不开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激励青年一代不断解锁坚持奋斗的精神密码,让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在中华大地迤逦铺展。主讲人介绍古丽米热·艾尼瓦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23年6月22日
其他

第二十九届DMB(登攀)节丨“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之“青年议二十大精神”第7讲、第8讲

马院青年谈立足青年视角、传播思想先声、奏响时代强音筑牢理论根基、肩负专业担当、凝聚信仰力量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理论研究成果积累、实地调研素材储备,动员青年学子,精心设计、打磨微课,推出“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形成“青年议二十大精神”“青年谈浙江实践”两大篇章,以青年视角深入浅出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八八战略”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宝贵经验,并力图以系列宣讲的广泛传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本期带来——第一篇章“青年议二十大精神”第7讲卢紫梦《藏在五毛钱里的中国式现代化》第8讲余晴《我们这十年:自我革命》第7讲《藏在五毛钱里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电力发展历程即中国追赶式现代化的缩影,是不依赖于任何国家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主讲人介绍卢紫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2023年6月21日
其他

第二十九届DMB(登攀)节丨“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之“青年议二十大精神”第5讲、第6讲

马院青年谈立足青年视角、传播思想先声、奏响时代强音筑牢理论根基、肩负专业担当、凝聚信仰力量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理论研究成果积累、实地调研素材储备,动员青年学子,精心设计、打磨微课,推出“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形成“青年议二十大精神”“青年谈浙江实践”两大篇章,以青年视角深入浅出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八八战略”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宝贵经验,并力图以系列宣讲的广泛传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本期带来——第一篇章“青年议二十大精神”第5讲敖钰婷《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第6讲李慧《胸怀天下的中国智慧: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优越性》第5讲《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内容提要跳出历史周期率是关系党千秋伟业的一个重大问题,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第一个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实践又给出了“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从窑洞对到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探索越来越深入,答案越来越明确,理论越来越清晰,实践越来越自觉。主讲人介绍敖钰婷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2023年6月21日
其他

第二十九届DMB(登攀)节丨“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之“青年议二十大精神”第3讲、第4讲

马院青年谈立足青年视角、传播思想先声、奏响时代强音筑牢理论根基、肩负专业担当、凝聚信仰力量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理论研究成果积累、实地调研素材储备,动员青年学子,精心设计、打磨微课,推出“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形成“青年议二十大精神”“青年谈浙江实践”两大篇章,以青年视角深入浅出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八八战略”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宝贵经验,并力图以系列宣讲的广泛传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本期带来——第一篇章“青年议二十大精神”第3讲胡柯辛《致青年水手们》第4讲陈昱安《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山水迢迢》第3讲《致青年水手们》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谈到“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上勇毅的水手,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他们敢为人先,踔厉奋发,守护着“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主讲人介绍胡柯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2023年6月20日
其他

毕业季|鹏程万里遥相忆,归来仍是少年心

毕业啦GRADUATION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届毕业生2023年6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届博士毕业班和硕士毕业班集体游访了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和紫金港校区,踏遍求学时光的步步足迹。GRADUATION之江校区青藤缀逸叶叶心碧湖流光郁郁香一袭粉领际会钱塘绿草如茵送别离红墙相映道往昔爱马学子新征启航求学时短贵相知弹指韶华两年期求学壮志历久弥坚祝各位毕业生前程似锦,未来可期!GRADUATION紫金港校区求是创新初心不改灿若星辰的浙大人有你,有我南大门前挥手告别说过再见就一定要再见捧原典悟章句前路漫漫常伴书香滑动查看更多萍聚或萍散,山水有相逢鹏程万里遥相忆,归来仍是少年心祝大家毕业快乐!记得常回家看看!编辑:新闻中心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第二十九届DMB(登攀)节丨“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之“青年议二十大精神”第1讲、第2讲

马院青年谈立足青年视角、传播思想先声、奏响时代强音筑牢理论根基、肩负专业担当、凝聚信仰力量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理论研究成果积累、实地调研素材储备,动员青年学子,精心设计、打磨微课,推出“马院青年谈”系列宣讲,形成“青年议二十大精神”“青年谈浙江实践”两大篇章,以青年视角深入浅出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八八战略”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宝贵经验,并力图以系列宣讲的广泛传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本期带来——第一篇章“青年议二十大精神”第1讲程凌洲《毫厘之功,坐标中国》第2讲竺新颖《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踔厉奋发新征程》第1讲《毫厘之功,坐标中国》内容提要毫厘之功,成为了中国式现代化追梦路上的青春特色:海航六师老兵、国之重器背后的老浙大人……一代代“20+”年纪的青年丈量出具有“中国式精度”的自立自强之路,今天青年一代的我们更要坚定以青春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主讲人介绍程凌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理论之光|皇甫鑫: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着力点

第6版:理论周刊。来源:浙江日报编辑:新闻中心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名家讲堂|王炳林: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6月12日下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第46期在成均苑3幢502会议室顺利举行。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原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受邀作“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主题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所所长段治文教授主持。学校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马院师生4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王炳林教授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理论阐释。首先,王教授就“新境界”与“新飞跃”如何划分问题进行了独到解读,提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创新思想是新飞跃,十九大以来的新发展是新境界。紧接着,他深入分析了“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要求。进一步从唯物论、民本思想、辩证法、社会理想等思想论证中国古典哲学若干基本倾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之处,进一步论证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并且特别指出了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其次,王教授深入分析了世界观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强调“六个必须坚持”既是世界观方法论又是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又以此指导实践。再次,王教授从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等多维度全面剖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9条内容的逻辑框架及其内在关系。在提问环节中,师生踊跃发言,提出“如何理解从文化自信自强到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转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整体性解读”等问题。王炳林教授针对师生的问题和疑惑给予了逐一解答和宝贵指导。讲座最后,段治文教授从“理论阐释、理论智慧、理论运用”三个方面对讲座进行了总结。本次讲座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还为同学们的科研选题指引了方向,令大家受益匪浅。段治文教授也由此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读文献,把握好理论脉络,同时强调学术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阅读文献,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创新能力。图文:张晓委编辑:新闻中心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毕业季征集令丨留下你的熠熠星光

忽而又夏乘一缕暖风奏一曲骊歌忆一路繁花“毕业是千百万个夏天的故事”我们在夏天遇见又在夏天告别在浙里你我并肩研途璀璨那就留下记忆里的点点星光吧#01「寻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理论之光|代玉启:“浦江经验”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在“浦江经验”20周年的重要时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浦江经验”作出重要批示,充分彰显了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和“浦江经验”的现实意义。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要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必须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浦江经验”,这既是转变基层社会治理观念的时代需求,更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历史主动的精神气质。“浦江经验”的发展缘起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浦江下访接待群众,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浦江经验”由此形成。当时,浙江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流动人口增加、社会阶层分化、环境污染严重等新情况、新矛盾,基层政府职责不清、管理缺位、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也导致社会矛盾激化。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增多,信访热点问题十分突出,浦江县就是典型。群众上访的严峻形势迫切呼唤领导干部寻求群众工作形式和方法上的突破。在习近平同志的倡导推动下,浙江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信访,带头搞下访,连续多年带队到信访问题比较突出、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县市区,采取提前公告的形式下访。《浙江省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的出台、“五级大接访”机制的推行,“预防在源头,化解在初始,息访在县域”信访生态的形成,标志着浙江由此建立并推广领导下访接待群众制度。“浦江经验”是“一举多得的有益创举”,不仅有利于检查指导基层工作,促进基层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利于培养干部执政为民的思想作风以及把握全局、推进改革发展的能力,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改善优化党群干群关系。如今,浦江从“信访大县”化身为全国信访工作先进县,“浦江经验”也从浙江走向全国。“浦江经验”的丰富蕴涵秉持群众史观,坚持人民至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和为政得失的重要窗口。群众有信访诉求,领导干部就应该千方百计去排忧,扑下身子去解决,切实履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庄严承诺。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深入群众,才能及时发现百姓的痛点、难点;直奔基层、直面群众、直击矛盾,才能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变“群众访我”为“我访群众”的“浦江经验”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史观。坚持直面问题,注重求真务实。信访工作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化访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决杜绝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的现象。基层是群众信访的源头,又是解决信访反映问题的关键。当基层没有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时,就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身入心入,带头到信访问题多、矛盾突出、工作滞后的地方下访接访,直面群众、现场应考,亲自讲政策、教方法,作示范、抓督查,带领基层干部共同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把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树立系统思维,实现综合治理。每一次下访都是一次调查研究,及时调查研究,才能提出治本之策。领导干部主动下访,既是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及时就地化解矛盾问题的重要手段,又是了解社情民意、听取意见建议,研究问题化解办法的重要途径。在信访工作中,群众诉求多种多样,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各级职能部门往往各管一块、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因此,许多难解的上访问题都需要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手笔”。领导干部要秉持系统观念、全局思维,“一盘棋”布局、“一条心”推动,跳出信访看信访、跳出信访抓信访,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有效降低解决问题的制度成本,充分发挥党委集中领导和统筹兼顾的优势,在真解题、解难题中打通矛盾化解的最后一公里。“浦江经验”的时代发展20年来,从浦江的破题到全省的实践,再到全国范围的推广,“浦江经验”熠熠生辉,闪耀着治理智慧,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造福的历史主动精神。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这一好传统好作风,需要跳出信访工作看基层治理,推动“浦江经验”迭代升级,展现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新形象、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气象。传承好“浦江经验”,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以“浦江经验”为代表的一系列基层治理模式迭代升级,要进一步深化信访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数字化探索,以制度巩固创新成果,以法治保障规范有序,以数字赋能网上信访。弘扬好“浦江经验”,要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领导干部要在直面矛盾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进一步提升主动服务意识,积极转变基层社会治理观念,从基层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基层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努力在切实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在真正化解矛盾上做文章。践行好“浦江经验”,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践行“浦江经验”与“大兴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汇集民心民情民意民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群众工作中检视问题、修正错误,在调查研究中找准药方,在联系群众中赢得民心。作者简介代玉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青年学术工作坊|黄其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问题

5月24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工作坊第33期在成均苑3幢502会议室顺利举行。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其洪老师应邀作“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问题”专题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所长刘召峰老师主持。黄老师就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十五个主题进行了详细剖析。在“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与世界体系的关系问题”方面,黄老师强调了关于世界体系的起源是一还是多以及其建构的核心内容等问题在理论内部发生了分歧,需要重新回顾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论述,反思当下新世界格局的构建。接下来,黄老师提及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构问题”。他不仅剖析了生态马克思主义以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与詹姆斯·奥康纳为代表的两大阵营,还进一步提出要深入探究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生态正义的讨论、女性主义的生态哲学、马恩生态思想的异同比较以及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具有生态主义维度等问题。在“马克思的金融理论与金融资本主义批判问题”中,黄老师指出了几个可供分析的方面,一是全球性金融与一国范围内金融的本质区别;二是全球性金融背景下劳动者、生产者、消费者乃至资本家的个体地位;三是全球性金融是否蕴含着革命的可能以及它与共产主义的关系。随后,黄老师又围绕着“马克思的机器思想与对人工智能的反思问题”,提出不仅要思考强人工智能与生命结合是否可能及其所引发的伦理问题,还要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释人工智能时代下“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等概念产生的新变化。另外,黄老师还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把握“马克思的正义观与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问题”,一是要探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反思马克思的正义观过程中所存在的方法论缺陷;二是要分析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内在于还是外在于生产方式的;三是要判断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属于政治哲学还是伦理学;四是要思考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否有低阶、高阶之分;五是要深化对凯·尼尔森关于马克思的正义观阐释的批判。针对“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与生活美学建构问题”,黄老师认为应当进一步思考生活美学与一般美学在主客体、建构途径等方面的差别,明晰生活美学的建构界限,回应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具有美学向度等问题。此后,黄老师就“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对数字资本主义批判问题”指出,要注意“数字资本”与“一般资本”、“数字劳动异化”与“一般劳动异化”的区别。黄老师还根据“马克思的法权思想与资本主义法权批判问题”,强调了深化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他提出,要不断发掘黑格尔与马克思在法学层面的具体环节差异,探究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非政治秩序的样态。接着,黄老师针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革命主体的重构问题”,强调了需要着重关注的学术热点,一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革命主体的方法论是辩证法、分析哲学还是其它;二是不同的革命主体之间是否可以形成稳定的联合;三是如果革命主体可以形成稳定联合,是否需要统筹组织的领导核心。在关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实践智慧的复兴问题”讨论中,黄老师认为应当进一步关注实践推理的形式化问题,理解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理论的内部差别,分析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在何种意义上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思想,又对其进行了怎样的改造。除此之外,黄老师还围绕着“媒介资本主义与符号批判问题”、“空间生产与城市批判”、“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微观权力批判与身体理论”、“对新冠疫情在资本主义世界大流行的哲学反思”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讲解,并针对性地分析了其中的重点问题。最后,黄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本次讲座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还为同学们的科研选题提供了方向指导,令大家受益匪浅。刘老师鼓励同学们开阔学术视野、打好学术基础,“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观点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创新能力。新闻中心
2023年6月8日
其他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之江论坛”征稿启事

“之江论坛”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致力于打造具有历史厚重感又不乏当代风范的“之江论坛”,提升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必将继续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积极贡献。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而言,心怀“国之大者”,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既是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的主题主线,也是“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拟于2023年10月27-29日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之江论坛’”,邀请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青年以文赴会,共襄盛举。一、主办单位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协办单位《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浙江学刊》编辑部《治理研究》编辑部三、论坛时间和地点2023年10月27-29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紫金港校区)四、论坛主题本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子问题:1.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2.人类文明新形态基本理论问题研究3.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关系研究4.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研究五、参会论文要求1.请将参会论文和回执(参会回执.docx)于2023年9月10日前发送至邮箱1310377362@qq.com。2.邮件标题:第三届之江论坛+所在院校+作者姓名。附件标题:所在院校+论文题目+姓名。3.参会论文须为概念清晰、逻辑严谨、行文流畅、具有原创性。字数8000字以上,文章格式要求参见《马克思主义研究》。六、奖项设置为鼓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子的创新作品,本着公平公正原则,参会论文经专家评审后,拟评选:一等奖1名:奖金3000元,颁发荣誉证书二等奖3名:奖金1500元,颁发荣誉证书三等奖5名:奖金1000元,颁发荣誉证书对遴选出的优秀论文,推荐论坛协办刊物发表。七、其他说明论文入选名单将于2023年10月9日前在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公布,同时以电话或邮件通知入选者,敬请关注。论坛统一安排食宿,会议期间与会学生的往返交通费、住宿费(10月27、28日两晚)及餐饮由主办方承担。交通费限火车硬座、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需提供往返车票报销凭证。八、拟入选论文选拔原则、入选数量1.选拔参会论文的总原则为政治立场正确、研究主题相关、行文逻辑清晰、谨遵学术规范,未发表作品优先。若有青年学者(讲师或博士后)投稿参会,可斟酌挑选特别优秀者参会。2.预期选拔30篇参会论文,每个论题7-8篇左右。九、会务联系人李老师:0571-87075330;0920385@zju.edu.cn王老师:0571-87075330;3190102409@zju.edu.cn崔同学:1310377362@qq.com编辑:新闻中心
2023年6月5日
其他

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20期)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不应辜负了这个时代,必须以不辍之笔耕“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此,特设立“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栏目,分享本学院教师和科研人员阶段性的学术成果,以期鼓励理论界的交流和对话。“人体解剖”与“猴体解剖”的辩证关系论刘同舫《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3期文章摘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形象化地提出了“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经典论断。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将资本主义社会视为研究主体和参照坐标,对前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外在反思。就文本的具体言说语境与核心解释框架而言,马克思运用这一外在反思方法旨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力图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形态演进与变化的内在联系。这一方法不仅包含“通过现在可以理解过去”的思想,还包含“人体解剖”不能代替“猴体解剖”以及“猴体解剖”和“人体解剖”不能相互否定的辩证意蕴。马克思“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方法为追溯历史原相、求索历史规律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指导。论价值规律的历史性丁堡骏;姚志才《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年第1期文章摘要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是在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规律理论的科学成就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科学革命而建立起来的,理解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关键在于把握马克思商品和价值理论的叙述形式、体现在商品和价值理论中的辩证法以及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但后来的经济学家,或误解了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对于价值规律历史性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在澄清相关误区的基础上对有关见解进行评析,强调了价值规律的历史性。正确认识价值规律的历史性,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共同体的重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审视严松《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1期文章摘要共同体概念表征着人类对“共同善”美好生活样态的精神追求与现实实践,构成了传统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审视,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消解了共同体的最初样态,而且建构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虚假的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一种超越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形式重塑了人类共同体生活的基本样态,形构了习近平共同体思想的话语体系与实践样态,从而在理论上批判了西方式现代化对共同体消解的现实,规避了西方现代化进程对共同体消解导致的种种现代性问题的弊端;在制度上建构了一种共同体的生活方式,满足了人们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社会制度需求;在实践上推动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建构,诠释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共同体向度与价值实践。人类共同体的历史演进及其21世纪面向桑建泉;刘同舫《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文章摘要从历时态视角考察人类步入“一体化”世界之后的共同体演进范式,是在时代变局中廓清人类共同体未来走向的重要逻辑理路。新航路开辟以来,倚靠生产方式的疯狂扩张、等级交往秩序的强制确立和“普世价值论”的霸道推广,资本逻辑打造出人类共同体的资本时代。之后东方世界的普遍觉醒与有力反抗,推动人类共同体进入新的两极对峙时代,资本逻辑的合法性在强力质疑中不断流散。冷战结束之后,人类共同体生发的命运与共趋势愈发强劲并持续至今。当代人类正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检审共同体演进机理进而扬弃资本逻辑,即从生产方式、国际秩序、价值共识等维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人类共同体演进的21世纪面向。党的二十大报告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维度代玉启;于小淳《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2期文章摘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值得不断学习和研究的经典范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和定位指向,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站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格局视野。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内容,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运行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工作体系、推进话语创新、焕发工作生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青春叙事与时代表达的集中呈现——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代玉启;董智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文章摘要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彰显出鲜明的“青春”气息。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充分把握其中蕴含的青春叙事与时代表达。这一报告充分阐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其语言具有典型的青年风格,充分展示了党的“青春”特质;其论述充分展现了青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团结奋斗、信仰如磐又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象。通过坚持和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多方协同教育引导青年、激发青年自律自强,能够筑牢中国共产党长治久安的根基。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应然、实然与必然代玉启;刘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文章摘要历史主动精神表征历史主体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积极状态。唯物史观既强调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又强调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是一种实践能动性,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成为能够生发真正的历史主动精神的哲学沃土。从应然角度看,历史主动精神以个人、群体和社会为逻辑主体,以生产性主动、建设性主动和创造性主动为逻辑内容,呈现主体性、主动性和历史性的逻辑特征,是从理论逻辑对历史主动精神进行的考证。从实然角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折不挠、不懈奋斗,源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文明史中贯穿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中激荡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苦难辉煌中迸发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从历史逻辑对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现实确证。从必然角度看,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中国共产党过去取得伟大成就、当下化解风险挑战、未来实现伟大复兴,是从价值逻辑对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求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机制创新代玉启;姚乃文《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文章摘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永葆青春的关键所在,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政治底气和政治品格。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具有本质契合性、目标贯通性、方向一致性、联系有机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使命引领机制、理论指引机制、组织领导机制、精神感召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持续推动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时代新征程,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引领效力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日本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若干认知成龙;张乐《国外理论动态》2023年第1期文章摘要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和日本两国共同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为开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而不懈奋斗,引起了日本学界的高度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怎样的辉煌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又何以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有什么突出特点?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提供怎样的经验启迪?对于这些问题,日本学界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诸多观点和看法。系统梳理和分析日本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对我们开阔理论视野、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劳动及其独特性审视成龙;陈继旭《理论导刊》2023年第5期文章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劳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劳动价值的遮蔽,以劳动为主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资本主导现代化的发展和超越,彰显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离不开对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坚持、劳动素质的提升和劳动分配难题的破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劳动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为依归,不断增进劳动者福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使崇尚劳动成为价值共识。新时代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的旨向要求与经验启示张彦《人民论坛》2023年第8期文章摘要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思想引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举措。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五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把握其时代旨向、政治旨向、人民旨向和实践旨向相统一的内在结构,以及思想引领、学用结合、以上率下、重视实效的原则要求,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五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坚持突出“集中”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形式、不忘“学习”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牢记“教育”是学习教育的重要目的,有助于新一轮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围绕主题、提质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领导核心。元宇宙的意识形态规训批判——一种阿尔都塞式的分析进路张彦;杨思远《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文章摘要元宇宙描绘了打破现实时空之维、接合虚实二元的“超未来”性社会形态,创造出杂糅现实世界、虚拟世界、拟态世界的多维空间。在朝向元宇宙的媒介发展过程中,“身体-主体”隐喻、实践的“虚拟-现实”隐喻、“自由-规范”隐喻等一系列意识形态隐喻不断生成。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批判考察了社会再生产中诸意识形态“唤问-规训”的实现机制,将其方法论范式导入元宇宙的分析视野中可以发现,元宇宙逻辑下虚拟空间与拟态仿真成为可能,人的主体性沦为了意识形态唤问中非经验的绝对之思、非实在的指称代词和非自我的他性认同;实践活动堕化为了意识形态的技术欺骗、虚拟生产的异化模式和知识劳工的生产之源;自由成为了虚实重叠的空白假象、自在自为的意识悖论和国家机器新形态的规范自觉。破解元宇宙中意识形态规训困境,媒介发展需以人的全面复归与自由解放为最终目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个前提性思考张彦;陈炜枫《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2期文章摘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表述被首次提出。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需要明晰3个前提性问题:一是在“什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思考中明确“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呈现形式,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又深刻回应时代之问的理论创新方向;二是在“什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考中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是在“为什么行”的思考中明确“两个结合”和“六个坚持”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奥秘,是永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规定和重要基础。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议题设置的意义、逻辑和建议张彦;蒲菁斐《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年第1期文章摘要系统、及时、切实地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是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政课的重大使命和应有之义。教学议题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深入领会、精准阐释二十大精神并将其融入教学议题设置意义重大、十分必要。紧扣二十大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学议题设置,必须把握好知识与价值、求同与求异、阶段与连续、具象与抽象等四对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加强一体化典型教学案例的研学和组织、建设一体化思政课教学议题库、健全一体化思政课教学议题机制、以实践教学作为贯通一体化教学议题的有效举措,统筹推进二十大精神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资本论》的历史哲学意蕴付文军《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文章摘要马克思是历史哲学领域中的旗帜性人物。在对以“永恒论”为基调的“一般历史哲学”的“批判性拒绝”中,马克思推出了以“发展论”为核心的“批判的历史哲学”。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遵循了哲学服务历史的基本取向,并沿着两条并行不悖的路径稳步推进了他的“历史之思”:一是依托于唯物史观的分析范式,深入物质生产领域探掘了历史的本质与规律,二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武器切近现代工商业实践格局,洞悉了资本主义的前景和命运。据此而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竭力探掘社会历史的根源并展开对资本主导下的经济运行规则和文化道德机制的实质性批判,确证了以生产方式为基础、以人类解放为核心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历史哲学运思路向。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就是一种基于实践的历史性批判,它在回应“时代之问”中完成了关于人类“历史之谜”的哲学思考。这种历史哲学以“世界历史”为基本定向,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实现了对“当代的自我阐明”,开辟了历史哲学的新境界和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方向。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转向及复合特质付文军《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文章摘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的中国式现代化,它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寻求的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共产主义为最终旨归、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中国特色的实践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与“中国实践”的有机对接,它迅速完成了从“西方”到“东方”、从“注重工业”到“全面推进”、从“外生学习”到“内在创新”、从“顺序串联”到“同步并联”的逻辑转向。中国式现代化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底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面型的现代化,是“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兼顾中国利益和世界发展的科学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着复合性的辩证特质,它妥善处理了个人和集体、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中国和世界的辩证关系,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指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方案,又是世界人民摆脱贫困和危机并走向更加高级、更加文明的社会形态的有益借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继续推进,人类文明必将迎来新的辉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于“跨越—稳定—超越”的三维阐释付文军《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文章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道路。“跨越—稳定—超越”的三维阐释框架可以科学地展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又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承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时代使命中保证“跨越”之后社会状况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道路,也是在理论和实践的交互中实现“双重超越”并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有效对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典范,是“跨越—稳定—再跨越”的否定之否定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勠力同心共筑美好家园、实现民族复兴的科学道路,也是引领中华民族稳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样板”。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考辨付文军《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3期文章摘要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走向国富民强的科学抉择。基于世界现代化的实践史,可分别从时间、价值和实践三重维度深入挖掘其理论内涵并澄清它与工业化、西方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始终秉承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展开了对资本现代化的历史性分析和实质性批判,并极富远见地勾勒了未来现代化的情形。马克思的现代化设想在中国得以落实,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结合具体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引领中国人民迈入现代化行列的成功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应对世事变化过程中的睿智之举。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在朝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上,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并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集中力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开辟新境界。在“内”与“外”的深度交融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付文军《国家治理》2023年第8期文章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历程表明,这既是一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现代化求索之路,又是一条在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交互中不断对外开放的新型现代化之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体现了高超的辩证艺术和辩证智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不仅要系统地把握自立自强和对外开放的关系,还要积极建构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在“中”与“西”、“内”与“外”的辩证张力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的分工理论及其世界历史意义彭双贞《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4期文章摘要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其分工理论的“诞生地”。特殊利益、共同利益与虚幻共同利益的矛盾是“虚幻共同体”的本质特征,而分工的发展是造成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分离和虚幻共同利益的根源。通过辩证考察个体与共同体关系、批判性呈现共同体虚幻形式、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展开了对分工的前提性反思,确认了分工的文明与异化的双重面向,并提出“消灭分工”的现实道路。只有消解受资本逻辑主导的分工的异己性质,充分发挥分工的历史进步作用,使之成为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普遍交往的桥梁,重建共同利益,才能破除共同体的虚幻形式,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联合体”。在命运互联的现代世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于提示出生成人类真实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抓手”在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更为自主、更加公平、更高水平的国际分工体系。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批判路径余根雄《学术交流》2023年第1期文章摘要当今,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出了学术化、理论化怪象,甚至妄图构建一个有牢固哲学根基的虚无主义历史观体系。因此,以哲学的态度深入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中实为必要。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为这一批判提供了理论基点。现实性是历史的哲学维度。历史的现实表现为历史本质与历史现象的统一,表现为历史规律展开成实体性内容的过程,表现为主客体之合力的结果。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根源就在于历史之现实的“迷失”,主要表征为:历史认识中,非批判的经验主义;历史阐释中,非反思的唯心主义;历史评价中,非客观的形式主义。然而,仅从黑格尔“半科学”的历史观出发还不足以完成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彻底批判。马克思从历史的前提、历史的动力、历史的目的三个维度超越了黑格尔的历史观,从而为科学把握历史的现实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基。知识转向: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哲学的分裂风险与应对思路潘恩荣;孙宗岭《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2期文章摘要基于经济史视角的机器换人“常识”深藏着技术哲学新的分裂风险。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哲学需要继承现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纲领的精神,在机器换人“常识”的经济史理解基础上打开“技术黑箱”,引入《资本论》的技术史视角批判和反思机器换人“常识”,进而找到新的认识论和推理逻辑问题,即“机器如何接受并重现人类能力的知识”——技术知识论。借鉴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思路,技术史与经济史如同技术哲学的“内史和外史”,没有技术史的技术哲学是分裂的,没有经济史的技术哲学是瘦弱的。马克思早期工资理论的构建与拓展——基于1844—1848年经典文本的考证卢江;郭采宜《政治经济学研究》2023年第1期文章摘要工资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既是马克思转向经济问题研究的现实基点,也是马克思构建劳动价值论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核心内容。与《工资、价格和利润》以及《资本论》中的成熟工资理论相比,马克思早期工资理论具有二重性特征,一方面它带有较为明显的古典经济学色彩,另一方面它又指出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阶级对抗的矛盾,从而为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雇佣劳动与资本》《哲学的贫困》和《工资》遗稿等文本中,马克思着重分析了工资的决定机制、工资的竞争机制、最低工资、工资与经济危机等问题。重新理解马克思早期工资理论,不仅能够客观再现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准确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生成逻辑。技术变迁、平均利润率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2006-2020年290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卢江;郭子昂《上海经济研究》2023年第4期文章摘要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推导出的劳动生产率公式在数理理论逻辑上囊括了技术变迁、平均利润率与劳动生产率三个指标之间的多种变化关系,技术变迁如果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它是进步的,反之则是退步的;技术变迁如果导致平均利润率上升,那它是可行的,反之则是不可行的。马克思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认为进步的技术变迁在总体上是不可行的,置盐定理、罗默定理则认为所有的技术变迁都是可行的。为了检验理论的适用性,利用中国290个地级市15年的面板数据对劳动生产率公式蕴含的各种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技术变迁与平均利润率均对劳动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且技术变迁对平均利润率存在负向影响,这为马克思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提供了现实支撑。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来说,需要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在促进数字经济转型、改善收入分配效应、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判断力赵永帅《河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文章摘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政治判断力。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与政党本身的先进性,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局势关系的新变迁、主动遵循中国与世界发展历史的新进阶、与时俱进开辟指导思想抵御风险挑战的新境界。在准确把握变与不变、历史与当下、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中,中国共产党以直面问题的分析研判能力、历史主动的把局定势能力和理论创新的自觉自为能力,提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判断准度、政治判断高度和政治判断深度。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继续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外交领域的政治主动,担起百年大党的使命与担当,彰显百年大党的胸怀与智慧。新闻中心资料收集及整理:谢雨欣编辑:
2023年6月2日
其他

名家讲堂|林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思想及人学革命

5月18日下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第45期在成均苑3幢502会议室顺利举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锋受邀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思想及人学革命”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龙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和硕博研究生40余人参加此次讲座。
2023年6月1日
其他

青年学术工作坊|高超:正确理解和坚定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5月29日上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工作坊第34期在成均苑3幢510会议室顺利举行。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中心专职研究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副主任高超应邀作了题为《正确理解和坚定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副所长方瑞老师主持。讲座伊始,高超老师提出了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支持者在肯定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解存在分歧的问题。针对这种现状,他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问题在讲座中层层递进地和与会师生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与交流。高超老师通过区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问题的三个层次,梳理归纳学术界、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问题作出回答的四种观点,以及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理解的一次重要转变,强调了“是否以实证的自然科学为典范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对当前国内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不以实证的自然科学为典范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一立场提出质疑。为解答以上问题,高超老师分析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不是实证科学”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与论证方式,通过总结学者文献归纳出导致这种观点形成的三方面理解问题:一是如何理解科学的研究对象的问题,二是如何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功能的问题,三是如何理解实证科学与诸哲学思潮的关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高超老师分别列举了每一方面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并通过对这些具体表现形式的逐一剖析反驳了认为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实证科学的观点,阐明了以实证科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之典范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就是实证科学,也必须是实证科学。接着,高超老师对为什么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以实证的自然科学为典范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作出了三方面阐释,并由此提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所应遵循的三条原则。他认为,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是因为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指出我们应坚持针对论敌批评“有的放矢”的原则。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都是以自然科学为典范来理解“科学”概念的,并在这个意义上追求自己学说的科学性;因此我们应坚持尊重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看法的原则。最后,目前能够得到普遍承认的“科学”概念只能是以自然科学为典范的,脱离自然科学的典范意义去谈论“科学”,至少在目前是没有意义的;强调我们应坚持界定“科学”概念的非特设性原则。讲座最后,高超老师设想了将数学应用到马克思主义中的一种可能的形式,并认为实证化、数量化应当是马克思主义未来发展的方向,引导和鼓励大家投入到将马克思主义实证化、数量化的工作中去,以科学家的身份和信念发展马克思主义。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讲座内容与高超老师积极展开交流讨论,高超老师对同学们的提问逐一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大家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获益匪浅。编辑:新闻中心
2023年6月1日
其他

理论之光|刘同舫: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不断谱写人类文明发展新篇章。促进不同文明命运与共。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世界历史的形成,是资本在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推动的结果。但由资本推动形成的世界体系,从一开始就具有不平等性,并不能均衡地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资本逻辑支配下的世界市场体系、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深刻危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秉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主张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依托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通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互利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消弭南北差距,推动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打造更加牢固的利益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推动人类在相互联系、彼此依存中不断增进整体利益,推动全球生产力更加均衡发展,推动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有力促进不同文明彼此平等、命运与共、休戚与共。促进不同文明合作共赢。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进程,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伴随着较早完成工业化,资本主义文明形成了“以我为尊”“以我为主”的心态,在处理“我”与“他者”的关系上更强调竞争多于合作、对立多于统一。零和博弈、冷战思维、“脱钩断链”等思维和做法,正是造成当下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剧的重要根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尊重文明个性,积极寻求文明共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这为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扩大同其他国家利益的汇合点,把自身发展与世界各国发展统一起来,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提倡在公平公正基础上的良性竞争,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用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用协商对话取代对立冲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打造的是一个容得下各国共同成长和进步的世界,将有力促进不同文明合作共赢、和合共生。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通过殖民扩张实现资本原始积累,通过对外战争转嫁自身发展的种种危机,通过推行所谓“普世价值”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深重灾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追求和支撑。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世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自由民主”,不存在唯我独尊的“普世价值”,把本国价值观强加于人只能增加动荡,按意识形态划线极易造成冲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自主选择,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建设的是一个能够承载不同形态文明、能够兼容多样现代化道路的世界,必将广泛凝聚价值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共同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作者简介刘同舫,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此文刊发于《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2日
2023年5月22日
其他

理论之光|代玉启、俞鼎:高校思政课也要调研驱动

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了思想遵循和方法指引。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讲好思政课,应比以往更注重对社会现象和学生状况的本质探寻与规律总结,常态化开展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反哺课堂的调研驱动式教学。
2023年5月18日
其他

心理健康教育系列|金真皓:心理障碍及心理问题的识别

不负韶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在成均苑2幢107室举行。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金真皓老师应邀作“心理障碍及心理问题的识别”专题报告。✦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理论之光|张彦:新时代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

新时代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在内容和开展方式上,是一个逐渐深入和扩大范围的过程,体现了党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培养什么样的党员”等问题的持续思考。回顾和把握新时代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的目标、原则和经验,有助于党员干部有效开展新一轮主题教育。1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理论之光|陈晓伟:三个维度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省域实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在“八八战略”的科学指引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省域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大量前瞻性、引领性的探索,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地方经验。党内民主引领推动人民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内民主的发展对于人民民主的发展具有价值引领、程序示范、保障推动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以党内民主引领推动人民民主,形成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协同互动的生动局面。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强化党内民主。浙江发展党内民主,始终牢牢把握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持续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制度。一方面,浙江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重点发扬党内基层民主;另一方面,浙江持续健全地方党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致力于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完善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全委会讨论决定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制度,市县党委、政府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全委会投票表决和征求意见制度等,充分保障了党对浙江改革开放事业的坚强有力领导。以完善党领导人大制度为引领发展人民民主。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2004年5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全省首次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会后还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自此以后,每届省委专门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浙江人大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了人大任命干部“两项评议”制度等具有浙江辨识度的一系列制度成果,为新时代浙江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法治建设保障促进民主建设民主是法治的基本目标、价值追求和衡量准则,法治则是民主的内在要求、保障手段和实现途径。浙江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与法治建设有机协同、相辅相成,走出了一条以法治建设保障促进民主建设的道路。以健全法治为基础完善民主制度。“八八战略”提出之际,浙江正值经济转轨、体制转变、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的发达催生政治权利的更高诉求,社会矛盾的增加呼唤民主制度的有效供给。健全法治是克服一系列“成长的烦恼”的基础工程。历届浙江省委科学高效推动地方立法工作,修订或新制定了如《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一批旨在加强市场民主、企业民主、基层民主等的地方性法规,比较集中地规定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群众民主权利。以法治政府为关键保障民主权利。“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浙江的法治政府建设在政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评价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效,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政务公开方面,浙江积极创新渠道载体,不断扩大政务公开内容和范围,先后出台实施“阳光规划”“阳光工程”等制度规范,成为全国首个完整公布权力清单的省份。在推进民主决策方面,浙江积极探索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有效形式,坚持群众路线民主决策,通过出台实施《健全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的规定》等,不断提升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在推进民主评价方面,浙江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自2004年起在全省范围内每年开展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主要标准的民主评议政府工作等活动,有力促进了民主监督的发展,实现了政民有效互动的良性循环。以法治教育为途径培育民主精神。浙江历来高度重视推动法治教育,突出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等重点群体和关键领域。浙江坚持把领导干部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纳入法治浙江建设考评体系和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综合考核范畴。强化农村基层普法教育,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农村配备法律顾问,加强对基层群众的法治教育宣传,以法治引导基层规范民主秩序、保障民主权利。制度创新激发驱动民主创新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动力和途径,人民民主的进步发展必然伴随着政治与行政体制的改革创新。浙江结合自身实际,在省域层面推进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促进行政民主。“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纵向和横向双向维度推进政府职责体系改革,不断优化政府职能,推动促进行政民主。在纵向维度,浙江以实施“强县扩权”“强镇扩权”等改革为抓手,为基层政府充分赋权赋能。在横向维度,新世纪以来,浙江先后于2002年、2003年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动行政审批改革持续深化。近年来,浙江在全国率先推行“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并于2021年迭代升级为“数字化改革”,有效提升了公共行政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以基层治理创新为动力发展基层民主。基层治理创新是基层民主创新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浙江的基层治理创新十分活跃,诞生了“三治融合经验”“后陈经验”等一系列基层治理创新的制度经验,基层民主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创新公民政治参与制度以民主促民生。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仅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以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为核心的民主促民生的制度安排,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等,以地方立法的方式推动运用民主办法解决民生问题,有效建立了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关联机制,是新时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作者简介陈晓伟,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此文刊发于《浙江日报》2023年5月8日
2023年5月8日
其他

理论之光|楼俊超: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

冲锋在前勇担当》,刊发于《光明日报》2023年1月4日
2023年5月4日
其他

马克思主义学院干部教育学研究生主题学术论坛第一期顺利举办

4月1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干部教育学研究生主题学术论坛第一期在成均苑2幢107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潘恩荣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导师陈晓伟和干部教育学专业全体同学参加。
2023年4月28日
其他

喜报!我院“学习贯彻二十大 踔厉奋发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团荣获学校优秀实践团队!

踔厉奋发新征程”寒假社会实践团在全校384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评浙江大学2022-2023学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9期)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不应辜负了这个时代,必须以不辍之笔耕“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此,特设立“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栏目,分享本学院教师和科研人员阶段性的学术成果,以期鼓励理论界的交流和对话。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依据: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发展刘同舫《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月16日
其他

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十八)暨《资本论》研读与科研能力提升(1)

3月1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读书会第十八期(《资本论》研读与科研能力提升第1期)在紫金港校区成均苑3幢521室举行。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杨东篱和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文辉分别作了题为《文化资本、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和《第一卷序言浅析》的分享,刘召峰教授作为与谈人点评了上述两篇论文。近百名校内外师生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文化资本、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杨东篱副教授首先介绍了论文的摘要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在本世纪的兴起使得文化资本概念引起了学界的浓厚兴趣。文化资本可以被理解为通过主动再生产实现既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增值进而影响既有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变化的多种形式的文化资源。我们可以用文化资本来概括当前文化经济语境下文化的现存状态,但这一概括也产生了评价文化价值的困惑。从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角度看,文化的资本化否定了文化的原生态价值,否定了人对文化的需要,否定了真正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创造的价值,还容易导致文化霸权的形成。然而,在考察文化的资本化进程及其中文化价值的变迁后,我们发现,文化的资本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仅仅通过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其完全否定也有失偏颇。由费瑟斯通提出并在我国学界引起热议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似乎可以为公允地理解和评价被资本化的文化提供思路。一、文化资本与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杨东篱副教授在梳理了马克思、布尔迪厄及此后对于文化资本的理解并将之概括为四种类型:将文化资本理解为文化的能力、将文化资本理解为是文化的价值、将文化资本理解为是文化的资源、文化资本的复合性内涵。在此基础上,杨老师将文化资本理解为是通过主动再生产实现既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增值进而影响既有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变化的多种形式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本为文化赋予了资源性、主动再生产性、增值性和结构性。它实质是文化被资本化的结果。最后,杨老师从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角度对文化资本化对于文化的发展带来的后果进行了反思,认为文化的资本化给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四个方面的后果:首先,否定了文化的原始价值。其次,否定了人对文化的需要。再次,否定了真正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创造的价值。最后,容易导致文化霸权的形成。二、文化的资本化进程与文化价值的变迁杨东篱副教授将文化的资本化进程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文化作为文化典范的时期。从古代、近代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中叶成熟的文化产业类型出现之前,这一时期对文化的精神性、教化功能以及对自由创造的强调使得前工业社会时期的文化通过确证人的自我精神力量实现了对自然的超越,进而完成了对人生存意义的肯定,由此体现出超越于经济基础的文化典范的性质和品格。第二个时期是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时期。文化与产业的结盟同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工业革命的成功是分不开的。文化的物化性、消费性和产业生产性使得工业社会的产业逻辑深深渗透进了文化的生产和创作中。文化中充斥着“浙裂”的、非理性的情绪,对人类理性的尊重和弘扬荡然无存,但其表面的花哨新颖与夸张怪诞却层出不穷。形式上的不断更新与内容上的疲软、雷同使得文化失去了前工业社会中的权威性与典范意义,成为被物化、被消费、被产业化生产的文化产品。因此,与前工业社会中文化作为超越于经济基础的文化典范不同,工业社会中的文化是一种与经济结盟的文化产业。第三个时期是文化作为文化资本的时期。文化与资本的融合是贝尔所划分的后工业社会出现的现象。文化的象征性、资本性、霸权性和跨国运作性使得后工业社会的资本逻辑深深渗透进了文化的生产与创作。文化的实质内容被抽空,连工业社会中"断裂"的、非理性的情绪都荡然无存,更不要说前工业社会对人类理性的尊重和弘扬,在形式上显得随意、荒诞却又充满了象征与指示。内容的被抽空使得文化不仅不具有前工业社会中的权威性与典范意义,而且连工业社会中的原始产业性质也被弱化了,后工业社会的文化完全与经济融为一体,成为具有象征性、资本性、霸权性和跨国运作性的文化资本。三、文化资本化语境下诠释文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思路杨东篱副教授针对文化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某些观点对当代的“文化资本化”重新作出反思:首先,文化的资本化虽然否定了文化资源作为原生态文化时的文化价值但它创造出了文化的新形态。其次,即使是对文化能指的需求也是一种文化需求,文化的资本化实际上创造出了人对文化的新的需求形态。再次,文化的资本化更新了生产和创造文化的方式,使其更加民主化。最后,文化的资本化虽然有形成文化霸权的危险,但这一点并不能被绝对化,因为文化通过信息科技实现的广泛的生产与创造的民主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抵制甚至阻止文化霜权发生的,无论是在国际关系层面还是社会生活层面。然而,依鲁兹所说的批判也是必须的。不过,这种批判不应该着眼于道德化角度的文化是否异化与洗化的问题,而更应该关注文化资本化的现实效果。文化的资本化一方面带来了文化活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民主与自主,但另一方面在现实中确实容易形成文化的能指拜物教。如前所述,在文化资本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文化能指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渗透也愈来息广泛和深入,以至于人们对现实利益的崇拜与追求在某种意义上演变成了对文化能指的崇拜与追求。这种崇拜与追求就是能指拜物教的体现。能指拜物教构成了文化资本化真正值得批判的后果。除此之外,文化能指拜物教造成的文化活动一定程度的异化、文化能指的过剩造成的文化、政治、经济危机的可能隐患等也是值得关注的文化资本化的负面效应。但我们不能放弃对这些弊端的纠正,更不能因此就否定文化资本化语境下文化的其他积极作用,否定文化的全部价值,甚至否定文化存在的意义。目前,通过产业化方式对历史文化资源做出的保护性开发就可以被看作是纠正文化资本化弊端的尝试和努力。同时,文化的资本化也赋予了文化资源性、主动再生产性、增值性和结构性等各种特征。这使得被资本化的文化为当代社会生活带来了新的文化形态、新的文化需求、高度民主与自主的社会生活与国际政治。不过,在现实中,文化资本化带来的优点与弊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来都是深刻而复杂地纠缠在一起的,或许这才是当前文化资本化语境下文化价值评价产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作为知识分子,以历史阐释者的姿态对这样一些复杂的现实问题做出抽丝剥茧,正本清源的努力既是履行职责和使命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日常生活,这或许也可以被看作是某种程度的“日常生活文化化”。刘召峰教授点评对于杨东篱副教授提出的“文化积累”概念:“文化资本可以被理解为通过主动再生产实现既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增值进而影响既有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变化的多种形式的文化资源。”刘召峰教授认为这一定义没有区分文化产品的再生产和文化产品的资本主义再生产,有泛化“文化资本”之嫌。对于杨东篱副教授提出的“文化资本为文化赋予了资源性、主动再生产性、增值性和结构性”的观点,刘召峰教授认为这一观点可能过度强调了资本的作用。刘召峰教授根据《资本论》的观点,做出了自己对于“文化资本”概念的马克思主义解释:资本不仅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而且渗透到精神文化领域;不只是物质生产,而且是精神文化生产也资本主义化了。具体说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主体雇佣劳动者,与少数人控制的文化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产出的精神文化产品被资本家占有。即精神文化生产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控制。因此,研究文化资本,就要考察精神文化领域产品的生产、流通是如何资本主义化的。刘召峰教授以劳动产品与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结果的商品的区别作为对比,指出要区分精神文化生产与精神文化产品的商品化、精神文化生产与流通的资本主义化,指出如果混淆上述区别,就会导致将精神文化生产的资本主义化视为永恒化。对于杨东篱副教授提出的“文化积累”概念:“积累起来的文化使文化能够遵循已有的文化规律和模式,被迅速容易普遍便宜地生产出来,这些积累起来的文化就是文化资本。”刘召峰教授指出,文化的累积意味着会有新的文化产品创造加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资本。但人类社会一直处于文化积累过程中,如果把文化积累起来就是文化资本,那么似乎可以说文化一直处于资本化进程中。刘召峰教授还就“文化剩余价值”的概念指出,文化剩余价值应是文化领域雇佣劳动者的报酬与创造的价值的差额。对于杨东篱副教授提出的文化的资本化给文化发展带来的四个方面的后果,刘召峰教授提出质疑:首先,文化资本不能否认文化的原始价值以及人对文化的需要;其次,如果文化产品商品化,应该会有更多的文化交流,因此文化资本不能否认真正的文化交流;最后,文化资本化之前是否也存在文化霸权?文化资本化之前的文化霸权与文化资本化之后的文化霸权有什么关系,特别是有什么区别?对于杨东篱副教授提出的文化资本化第一时期的文化的精神性、教化性和第二时期的物化性和消费性,刘召峰教授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化都应具有上述特点,因此上述特点不足以成为区分不同时期的文化的特点。对于杨东篱副教授认为资本与文化融合只发生在后工业社会时期的观点,刘召峰教授提出质疑,认为资本的渗透不应是在逐个领域中渗透,而应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领域同时渗透,程度不断加深。刘召峰教授还指出杨东篱副教授文中使用的“拜物教”仅仅是在“崇拜”的意义上使用的。刘召峰教授就“拜物教”概念的考辨推荐了吴琼的《拜物教/恋物癖:一个概念的谱系学考察》。《资本论》第一卷序言浅析张文辉首先介绍了写作这篇论文的相关文献:聂锦芳教授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发表了论文《遭逢危机之际向马克思请益——重读〈资本论〉第一卷〈序言〉和〈跋〉》(以下简称《重读》),围绕《序言》中马克思提到的“铁的必然性”等论述,提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是所有国家不可跨越的必经阶段的观点。丁堡骏教授和刘泽在《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年第4期发表论文《为资本全球化游说,还是为共产主义宣言?——重温〈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兼与聂锦芳教授商榷》(以下简称《商榷》)则认为马克思在《序言》中宣示了共产主义。一、社会统计对资本主义灾难的揭露对于《重读》提出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生产方式的变革,它也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治理方式的建制,由此会产生很多以往不曾有过的机构、行业和业务。”“资本制度的‘进步仍然是无可怀疑的’”事实上,当时英国的社会统计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的同时存在造假的现象。但马克思引用这些社会统计的结果并不是为了赞美资本主义建制了全新的社会治理方式,在马克思看来这些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带有科学性的社会统计也不足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是无可怀疑的、是具有“铁的必然性”的不可跨越的阶段。二、资本主义灾难的“铁的必然性”《重读》提出马克思在表述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更迭的序列和过程时只使用“大体说来”的谨慎判断,而在论及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时使用“铁的必然性”的说法。但事实上在《序言》中“大体说来”这一说法也被马克思用来表述资本主义。“铁的必然性”这一说法只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向德国读者发出的提醒:虽然资本主义生产规律在德国所引起的劳资对抗的发展程度上目前还较英国低,但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抗的加剧、工人阶级遭受残酷剥削的灾难必然会随着资本主义在德国的发展而到来。三、看待资本家和地主的辩证态度根据马克思在《序言》中提到的“自由的科学研究”,《商榷》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是有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阶级性的研究,因此不是自由的科学研究。但“自由的科学研究”应该是指不因私人利益影响而主动放弃科学性的研究,因此,马克思的研究是具有无产阶级阶级性的自由的科学研究。正是因为马克思的研究是不偏不倚的“自由的科学研究”,他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无产阶级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同时对资本家和地主的态度仍是客观的、辩证的:对统治阶级既不盲目乐观又不要求统治阶级个人对他们无法超脱的社会关系负责。四、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时代的标志《序言》中提到的“决不要在这上面欺骗自己。正像18
2023年4月14日
其他

理论之光丨段治文、孙冲亚:浙江改革发展中的历史主动精神

历史主动精神是指人们在深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正确研判自身所处时空条件和历史方位,自觉适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大势,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科学谋划历史宏图、主动开辟未来和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状态。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一种正向功能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自觉生成的精神样态。历史主动精神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历史智慧,是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中的精神形态,实现的是历史实践论与历史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史观的精神要义内置于主体的劳动实践之中,在明确历史本质基础上赋予主体一种历史自觉性。四十多年浙江改革发展的实践,正是这样一个尊重历史规律、把握历史主动、开拓历史新篇的生动案例和典型样本。四十多年前,浙江被称为典型的“四无”省份,没有土地优势、没有资源优势、没有能源优势、没有国家扶持优势。当时,浙江人口是全国的3.8%,而土地面积仅为全国1.1%,所谓“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多地少的矛盾极为突出。同时,浙江人均资源拥有量更是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居全国倒数第三。在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情况下,短短几十年间,浙江经济总量从全国十几位跃升到如今的第四位,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之所以能,这其中与自觉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弥补物质条件不足是分不开的。第一,自觉认识、总结和提炼,主动激发和引领来源于民间的精神动力,这是浙江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首要体现。浙江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极为重视民间生长出来的内在精神动力,并且做到主动认识,深入总结和提炼,以此进一步做到自觉激发和引领。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浙江人形成了以“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后来,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为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浙江人又创造了“新四千精神”,那就是“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浙江省委高度重视来自民间的社会精神力量,早在2000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在浙江省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对浙江精神进行了概括,总结出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十六字精神”。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世情、国情和省情的巨大变化,尤其在党的十六大之后,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又有了很多新进展,浙江精神所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浙江精神的内涵也迫切需要充实。为了迎接新的变化,也为了提升新时期浙江人的形象,增强浙江人的忧患意识和拼搏意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了总结“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新要求,并亲自撰文进行了阐述,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概括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浙江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赋予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进一步赋予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新内涵。因此,不断自觉认识、总结和发扬浙江精神,主动激发和引领浙江人民群众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成为浙江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成为浙江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首要体现。第二,主动顺应形势、把握机遇,自觉认识风险、防范风险,并自觉将机遇把握与风险防范相统一,这是浙江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关键体现。善于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抓住发展机遇、回应现实挑战,是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宝贵的历史主动基因。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机遇进行了新的阐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党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这其中深刻展现了把握历史主动的精神态度:主动,体现在主动把握机遇,主动认识规律,自觉将机遇把握与风险防范相统一;主动,体现在机遇把握中认识风险、防范风险、稀释风险;主动,体现在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中维护机遇、延长机遇。这种精神风范在浙江改革发展中也有体现。比如,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发展迭代更新,经济全球化日益扩大,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中国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这些均给浙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同时,在这一时期,浙江又清醒认识到面临着许多困难挑战,因为浙江提前进入中等发展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引发利益格局变化,阶层分化日渐明显,社会矛盾有所增多;“发展起来以后”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比“不发展”时面临的困难更加严峻复杂,这对浙江各级党委和政府构成了艰巨考验。如何继续深化改革,续写浙江奇迹,这对浙江而言是一项难度系数空前的时代课题。尤其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变化,更加要求浙江再次创造出新的体制机制优势。“八八战略”正是在充分的问题分析以及机遇认识和把握中提出来的。在“八八战略”建构和部署过程中,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树立“三种意识”,包括:提高全面实施对外开放的战略意识;增强抓历史机遇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树立不进则退的竞争意识。这一切反映了共产党人在新世纪主动把握历史大势的精神品格。正因此,浙江从适应全球化,实行“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的“走出去”战略,到2012年实施“浙商回归”这一“头号工程”,再到2022年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浙商新坐标”,正是在这顺势应变中,浙商保持了中国式现代化商业群体中的领头雁地位,浙江改革发展也沿着共同富裕先行和现代化先行健康发展。因此,自觉顺应形势,把握机遇,并将机遇把握和风险防范相统一,进一步应变局,育新机,这是浙江改革发展中历史主动精神发挥的关键体现。第三,全面部署和主动推进展现系统性思维、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战略布局,这是浙江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核心体现。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和从战略高度出发解决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战略思维是指人们能够从宏观、长远、实质上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思维,反映出主体在历史实践中自觉掌握历史规律、把握发展大势的主动精神。善于运用战略思维有利于涵养战略格局、增强战略定力。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唯有在战略上判断准确、谋划科学,党和人民才能在战略上赢得主动。浙江将“八八战略”作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正是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在发展动力问题上,坚持将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上,以实现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目的;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上,坚持实现绿色发展;在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上,提出了“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开放理念;在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上,坚持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村镇规划、教育文化、社会福利等多方面深入;在发展方向上,提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进一步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先行和现代化先行“两个先行”的战略方向。因此,在对浙江存在的问题和自身优势高度自觉基础上,主动全面部署系统性和全局性战略布局,这是浙江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核心体现。第四,自觉引领和坚决破除制约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这是浙江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体现。浙江发展做到了乘势而上,乘势而上体现的是人们自觉引领历史潮流,在把握历史规律中勇往直前的意志与魄力。把握历史规律是乘势而上的前置性动因,只有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才能深化人们对历史方位的清醒认知,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积极破除制约浙江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是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为了着力解决浙江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习近平同志在主政浙江期间就采取一系列了重要举措,推动形成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良好发展局面。一方面,坚持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经济,围绕发展主题深入推进省属国企改革。另一方面,顺应市场化改革趋势,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文优势,使得民营经济占据了浙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大部分。然而,社会上关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是否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及“是否会以牺牲社会主义公平为代价”的质疑声始终没有消失。针对这一情况,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就曾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高度明确指出:“正是因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形成了我省的体制机制优势。”事实表明,正是积极破除制约浙江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促进了知识、资本、技术、劳动、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保证了浙江改革开放始终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坐标前进。因此,自觉引领和坚决破除制约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体现。第五,自觉提升和不断增强执政本领和能力,这是浙江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保证和根本体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执政基础,主要是党依靠谁、依靠什么执政的问题,包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以及经济基础、社会基础等。对于地方党委来讲,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把认真贯彻党中央精神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以此不断增强执政本领。2004年,习近平同志根据浙江省的实际,提出了“巩固八个方面的基础,增强八个方面的本领”的重要思想,这就是著名的党的建设上的“八八战略”。其内涵首先是致力于巩固八个方面的基础,即:致力于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体制基础、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其次是不断增强八个方面的本领,这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的本领,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本领,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干事业的本领,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本领。与此同时,长期以来,浙江还极为重视深入实践中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期间就倡导“三个跑遍”,直接联系群众,他说:“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曾经用一年多时间跑遍了浙江90个县(市、区)。而在发展面临新形势遭遇新困难的时候,领导干部要千方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好措施、好办法,深入群众,问计于民。他说:“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多了,情况了然于胸,才能找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作出正确决策,推动工作落实。”正如李强总理在2023年十四次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所说:“坐在办公室里碰到的全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因此,自觉提升和不断增强执政本领和能力,这是浙江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保证和根本体现。正是靠着自觉认识、提炼和激发社会精神动力;自觉顺应形势、把握机遇、防范风险;主动推进全局性整体性战略;自觉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主动增强执政本领和能力,由此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发挥历史主动的精神力量,才使得一个物质条件并不优越的浙江成为共同富裕先行和现代化先行的样板。可以说,历史主动精神的充分发挥和综合发力是浙江改革发展取得成就的重要经验和关键所在。作者简介段治文: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孙冲亚: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启真新论”//推荐阅读//1.理论之光|楼俊超、韩庆祥: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理论之光|刘同舫:必须坚持人民至上3.理论之光|刘同舫: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理论之光|代玉启: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要把握三个着眼点5.理论之光|傅夏仙:制度重在可操作性
2023年4月8日
其他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2022-2023学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汇报展示会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紧密结合我校“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扎根铸魂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寒假期间,在学院团总支的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下,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圆满完成2022-2023
2023年4月6日
其他

马克思主义学院“献礼二十大,青春心向党”微党课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3月3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献礼二十大,青春心向党”微党课大赛决赛在成均苑2幢一楼100报告厅顺利举办。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晓霞,学院讲师团指导老师张立程,德育导师陈晓伟、方瑞、王晓梅莅临现场并担任教师评委,讲师团团长陶梅、副团长张璐担任学生评委。活动由学院2022级本科生金哲汗主持。2022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现场观摩此次活动。本次比赛历时四个月的筹备与选拔,得到学院各年级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通过评委老师的层层筛选,最终有十篇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各位参赛选手为师生们带来一场生动且全面的现场展示。1选手风采展示▲《绿色之江,数说“双碳”新时代》——钟源(2022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钟源同学以北京冬奥会的碳中和为引,向听众层层递进地展示了“双碳”的内涵、“双碳”的必要性,条理分明地向听众们梳理“双碳”发展线,最后以浙江行动为现实论据,展示了中国在推进碳达峰中和过程中的努力与成就。▲《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山水迢迢》——陈昱安(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陈昱安同学从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区别讲起,在世界视野中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创造,在历史发展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贡献,在中国具体实践中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密码。▲《藏在五毛钱里的中国式现代化》——卢紫梦(2022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电的使用是现代文明的卓越成就,卢紫梦同学以中国电价的稳定为切入点,以小见大,通过详实的案例和数据多维度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不依赖于任何国家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踔厉奋发新征程》——竺新颖(2022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竺新颖同学选择越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宣讲主题,以越剧的历史发展与代际传承为宣讲主线,通过分析越剧在新时代的推陈出新,号召身处新时代的青年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在身体力行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毫厘之功
2023年4月6日
其他

名家讲堂|冯刚: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基本内涵与当代青年修养

为激发学生学术兴趣、提高学生科研能力、营造浓厚学术氛围,3月30日晚,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第45期暨浙江大学研究生会“学思践悟”第四期在紫金港西区成均苑2幢100报告厅成功举办。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作“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基本内涵与当代青年修养”专题报告。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主持讲座,近百位师生到现场聆听。讲座伊始,冯刚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的一段话作为开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2023年4月3日
其他

研究所动态|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所召开支部理论学习与教学研讨会议

3月3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所在学院107室举行了本月研究所支部理论学习与教学研讨会议,研究所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上,党支部书记、研究所所长段治文教授围绕如何开展理论学习作了具体讲解。他指出,要聚焦四个主题,更好地将理论热点全面融入教师日常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一是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坚持”,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胸怀天下、改造中国、改变世界的雄阔器局。二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体系。从历史经验和中西比较中吸取智慧,体现中国共产党观势谋事的战略定力。三是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重点,从党的最新文件中提出的12个方面梳理提炼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思想精髓。四是坚持党的自我革命这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从学理上回溯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的探索历程,从“三个务必”中领悟“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成功密码。在支部学习环节,各位党员根据上级党组织下发的学习材料,结合自身思考谈了心得体会,几位教师作了发言。张立程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支部副书记,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研究所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尤云弟老师说:我们身处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要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何惧老师认为,思政教师既要重视学习理论,读好“有字之书”,更要投身实践,读好“无字之书”。孙冲亚老师认为,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体悟,山河破碎时人民利益必然无法保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一切前提是国家利益不受损害。会议还结合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研讨。董海樱老师介绍了上学期“纲要”课学生评价的情况,并就下一阶段与学校艺博馆开展合作、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进行实践教学谈了工作思路。随后,赵文心、丁乙两位老师分别作了教学展示,汇报了各自目前的教学情况,在场其他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展示进行了充分点评交流。图文: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所编辑:新闻中心
2023年4月3日
其他

研究所动态|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举办新老教师座谈会

3月2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举办新老教师座谈会。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学者马建青教授和研究所青年教师进行了座谈。随着青年教师增多,目前研究所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60%,而且多为入职不到3年的博士。如何促进青年教师更好地适应新岗位,积极实现角色转换,尽快成长,是研究所和党支部十分重视、青年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继去年成功举办新老教师座谈会后,今年再次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马老师和与会的青年教师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马老师结合最近发生在部分高校教师中的典型案例,对青年教师在做人、做事、做科研三个方面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鼓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针对部分老师的问题,马老师分享了自己从理工科学生转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历程与体会,谈及自己28岁担任德育教研室副主任、32岁担任教研室主任时的心态,分享了在27岁创建了中国高校最早的心理咨询机构之一“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20余年的经历,激励青年教师要有理想志向,要勇于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把教学科研服务结合起来。给与会的青年教师以很多启发和鼓励。座谈会由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代玉启教授主持。★文字:潘一骁编辑:新闻中心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十七)

3月1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第十七次读书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均苑3幢521室举办。本次读书会由丁堡骏教授、刘召峰教授领读,围绕“资本的积累与原始积累”这一主题,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第二十三章至二十五章进行剖析。校内外百余名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刘老师首先结合目录,带领大家了解了第二十三章的逻辑结构。在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中,马克思首先讨论了资本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随后,马克思讨论了当资本构成发生变化,即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资本的可变部分相对减少,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增加时的资本积累。“简单再生产不断地再生产出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同样,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或积累再生产出规模扩大的资本关系:一极是更多的或更大的资本家,另一极是更多的雇佣工人。”随着资本构成的变化,资本的可变部分相对减少,意味着可变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这意味着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产业后备军的扩大,马克思在第二十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中便提及了相对过剩人口和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指出了资本构成发生变化对劳动力再生产、人口再生产产生影响。基于此,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在前四节理论叙述的基础上,马克思在第五节中提供了详实的历史材料,来说明其所揭示的一般规律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刘老师还特别指出马克思的修改。在如今《资本论》的通行版本中,第二十四章和第二十五章是第七篇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法文版《资本论》中,这两章独立成篇,名为“原始积累”。接下来,刘老师带领大家阅读了第二十三章的核心内容。在第二十三章第一节,马克思揭示了在资本构成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积累总的特征。马克思首先从双重的意义上对资本构成进行了剖析。“资本构成”这一概念的前提是对资本进行“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划分。资本构成包括资本的价值构成和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方面来看,资本的构成是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或者说,分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总额的比例来决定的。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来看,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来决定的。”为了表达二者之间密切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凡是简单地说资本构成的地方,始终应当理解为资本的有机构成。”投入一定生产部门的许许多多单个资本,在构成上或多或少是不同的。把这些资本的一个个构成加以平均,就得出这个生产部门的总资本的构成。最后,把一切生产部门的平均构成加以总平均,就得出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的构成。马克思强调,“劳动力的再生产实际上是资本本身再生产的一个因素。因此,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马克思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家“错误地把积累同剩余产品中整个资本化的部分由生产工人消费或转化成追加的雇佣工人混为一谈”,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而买者购买劳动力的目的,“是增殖他的资本,是生产商品,使其中包含的劳动比他支付了报酬的劳动多,也就是包含一个不花费他什么,但会通过商品的出售得到实现的价值部分。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还总结了作为所谓“自然人口规律”的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规律,即“资本、积累同工资率之间的关系,不外是转化为资本的无酬劳动和为推动追加资本所必需的追加劳动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这只是同一工人人口所提供的无酬劳动和有酬劳动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积累的本性,决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受他自己双手的产物的支配。在第二十三章第二节,马克思说明了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生产资料的量比推动它的劳动力的量相对增长,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即资本价值的不变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或资本不变部分的那个价格要素的相对量,同积累的增进成正比,用来支付劳动或代表资本可变部分的另一价格要素的相对量,一般同积累的增进成反比。资本可变部分比不变部分的相对减少,或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只是近似地表示出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构成上的变化。马克思还分析了资本的集中和资本的积聚。积累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对劳动的支配权的不断增长的积聚,另一方面,表现为许多单个资本的互相排斥。已经形成的各资本的积聚,是它们的个体独立性的消灭,是资本家剥夺资本家,是许多小资本转化为少数大资本。资本所以能在这里,在一个人手中膨胀成很大的量,是因为它在那里,在许多人手中丧失了。这是不同于积累和积聚的本来意义的集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发展,竞争和信用——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也以同样的程度发展起来。在一个社会里,只有当社会总资本或者合并在唯一的资本家手中,或者合并在唯一的资本家公司手中的时候,集中才算达到极限。通过建立股份公司也可以把许多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资本融合起来。在第二十三章第三节,马克思探讨了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资本积累最初只是表现为资本的量的扩大,但是通过前两节的分析可以看到,“它是通过资本构成不断发生质的变化,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组成部分而实现的。”资本的组成部分的量的变化表现在人口规律上便是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事实上,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发生作用的人口规律。抽象的人口规律只存在于历史上还没有受过人干涉的动植物界。”刘老师强调,马克思的人口规律与马尔萨斯的人口规律的根本对立在于,马克思是联系生产方式来理解人口规律,而不是抽象谈在一切生产方式下都适用的“人口规律”。马克思还特别强调了工人人口的过剩是相对过剩,是相对于资本增殖的需要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劳动生产力越是增长,资本造成的劳动供给比资本对工人的需求越是增加得快。工人阶级中就业部分的过度劳动,扩大了它的后备军的队伍,而后者通过竞争加在就业工人身上的增大的压力,又反过来迫使就业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的摆布。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迫使它的另一部分无事可做,反过来,它的一部分无事可做迫使它的另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这成了各个资本家致富的手段,同时又按照与社会积累的增进相适应的规模加速了产业后备军的生产。”因此,只有就业工人和失业工人联合起来,才能“消除或削弱资本主义生产的那种自然规律对他们这个阶级所造成的毁灭性的后果”。在第二十三章第四节,马克思谈到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包括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和停滞的形式。随后,马克思剖析了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即: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马克思还指出了资本主义的特征:不是工人使用劳动资料,而是劳动资料使用工人。马克思还强调了资本积累的二重效果,即资本主义积累的对抗性质: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在第二十三章第五节,马克思提供了详尽的历史资料,包括:1846-1866年的英格兰、不列颠工业工人阶级中报酬微薄的阶层、流动人口、危机对工人阶级中报酬最优厚的部分的影响、不列颠的农业无产阶级、爱尔兰等,用以佐证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随后,刘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了第二十四章的内容。在第二十四章,马克思揭示了原始积累的秘密: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马克思还在这一章阐释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具体过程,揭露了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指出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充满了暴力和雇佣劳动者的苦难:要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充分表现出来,要完成劳动者同劳动条件的分离过程,要在一极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在另一极使人民群众转化为雇佣工人,转化为自由的“劳动贫民”这一现代历史的杰作,就需要经受这种苦难。马克思还指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了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会被消灭,这就是否定之否定。“靠自己劳动挣得的私有制,即以各个独立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为基础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即以剥削他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所排挤。”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资本家被剥夺,工人阶级的反抗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主义被消灭,就需要重建个人所有制。最后,丁老师特别强调了马克思的辩证法。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因此,“把经济范畴按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来排列是不行的,错误的。它们的次序倒是由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同表现出来的它们的自然次序或者符合历史发展的次序恰好相反。”这也是马克思并未在一开始就论述原始积累,而是按照原始积累在资本主义中的作用,把原始积累放在第二十四章来论述的原因。刘老师还特别强调了马克思在第二十五章中阐述的重要观点:资本不是物,而是生产关系。马克思通过皮尔先生的例子,指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财产,不是资本。它们只有在同时还充当剥削和统治工人的手段的条件下,才成为资本。”借此,马克思批判了政治经济学家的头脑中的“资本”。最后,丁老师和刘老师再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勉励全体同学通过读书会的契机,有针对性地读书和批判,与学术大家对话,实现思想自立,努力完成“学生”到“学者”的身份转换。图文:崔晨茜编辑:新闻中心
202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