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之“劳育专项” |让调研更具“泥土味”
寒假期间劳育小组开展了丰富的调研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开展志愿服务, 厚植为民情怀”的主题,在党委副书记徐晓霞老师的指导下,小组14位成员结合各自兴趣方向,考虑家乡实际、联系社区、村委等有关基层单位,进行一系列调研实践活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基层工作直面一线人民群众,古就有“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来劝诫人们重视基础,传统基层工作主要由基层工作人员负责,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萌生了志愿工作的亮丽风景线。开春正逢招聘热,小组成员王文欣同学协助村干部发放县工业园的招工宣传单,帮助村民了解招工信息,了解村民就业意愿。初春人文关怀暖,许梦丹同学在1月份挨家挨户给60岁以上的居民送防疫爱心礼包,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实测血氧以及普及血氧仪的使用方法。早春志愿服务忙,王诗涵、王一丹同学纷纷加入家乡志愿团队,为看病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大家在调研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基于海岛基层医疗数字化改革等调研报告。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我国众多在社区治理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以高尚的情怀参与群众事业,是真正的实干者和爱国者,寒假期间小组多名同学深入基层一线,在社区治理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周口市荷花路街道办事处的胡柯辛同学,在配合办事处的日常工作中,深刻认识到社区工作看似事小,实则都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校园路社区的鲍泽林同学利用假期参与社区党员大会关于换届的决议,切身感受了党员的光荣使命。在探寻浙江省乡村振兴的新型道路上,徐倩同学以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郑家村为例,总结实践经验,形成建议意见“十二条”。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在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并总结出几点心得体会,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人民情怀必须厚植于心、工作切忌武断猜测,眼高手低。同时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我们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 | /
★
图文:“劳育专项”实践小组
编辑:新闻中心 李鑫
//推荐阅读//
5.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弘扬西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建德浙大西迁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