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课——传承中华文化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9月8日的下午,高一14班全体同学迎来了第一节人文课。李家声先生应邀前来做“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讲座。
讲座伊始,李家声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意思是在极高的山岗上抖落衣服的灰尘;又在万里的长河中洗涤去脚上的污浊。告诉大家君子当有宏伟气魄、志存高远。这一联诗文,引领我们走入中华文化的殿堂。
讲座共两节课,五个部分。文化是什么?文化,化人,化社会,化国家,化世界。中华文化有美质、普适、大化的特质,她吸纳世界文化之长,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此为第一部分——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关于文化交融发展。“文化之发达是因为有了交流,融合了活水,否则就会成为死水而干枯”。
三四两个部分讲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吐故纳新、科学传承、创新发展中华文化,正如先生所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必须要有如此之担当。
第五部分是结语,先生用简明而精炼的三个字概括了中华文化,一是“真”——天人合一的“大境界”,二是“善”——知行合一的“人境界”,三是“美”——情景合一的“情境界”。
李家声先生讲课声情并茂,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幽默风趣。同学们听得专注陶醉、意犹未尽。
听过李家声老师讲课的人,不叫他老师,而叫他先生。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李家声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矍铄昂扬、沉稳坚韧。他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我不止一次听着心灵颤抖时,觉得先生也不住地颤抖,看见先生脸上眉头眼角嘴角都拧在一起。于是,在讲文天祥临刑时,我盯紧李家声先生放在讲台边沿的手——以细微的幅度剧烈地颤抖着,他举起手来——整只手臂都颤栗——不,全身都使出气力。我分不清那声音是哽咽还是上了年纪的前辈在激动时都会控制不住的自然表现。但我知道,先生是因为对中华文化爱得深沉,所以受到那样大的震动与感触,受到更加酸涩痛苦的心如刀绞。
李家声先生爱中华文化胜过爱自己的生命。他讲,对后死者讲,讲历史、讲看待、讲传承,传承心底里爱得深刻的文化。那是振臂高呼,是对我们的呼喊与召唤。先生用情在讲,用心在讲,用生命在讲!如此真心与赤诚,没有人能不对先生肃然起敬,“迫不得已”地接过这份沉甸甸的期望。楚达老师所说“没有人能拒绝”,或许是如此缘故。
教书育人,言传身教。
——黄凌筱
文化不只是留痕在文物上、书写在课本里,而是能够镌刻山河、雕镂人心的。人创造了文明、传承了文化。文化与人,永远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连的。
非常戏谑,上这堂课前,我甚至不知道我名字中“来”字的本源。现在才知道,“来”和中华文化交融发展息息相关。“来”字的甲骨文,就是一个小麦的象形。而古代中国,北方种粟,南方种水稻,而小麦是通过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由外国传来的,因此“来”是“外来”,而小麦就是“外来”。而中国文字中还有许多这样类似的字眼,从侧面印证了中国积极的向外交往交流。文化发达向来就是有了交流、融合的“活水”,否则就会干枯。中华文化是多元的,是包容的的,在交往中不断吸纳从而进步的,把中华文化割开来,是对文化的大不敬。
——袁来
记得在人文课的开始,李先生引用了帕斯卡尔的一句话——“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苇草者,大葭也,生在水边,风一吹便会折断,是何其的脆弱。就如同人的生命,在自然面前实在过于渺小,稍不经意就要夭折。但人之所以又不同于苇草,就是因为这句话中更重要的一点:我们是“能思想的”。思想给了我们为人的尊严,让本来脆弱的生命变得高贵而伟大。
一个人可以创造思想,而一群人的思想可以创造文化。中华文化的本根就来源于一代代古今哲人的思想,它的核心内涵就是人文。坐在人文班的教室里,传承它,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第一节人文课从这里讲起。”
——陈芊芊
传承,是这节人文课最核心的内容。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同学们将先生所授内化于心,亦有了自己的感悟。
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传承的古文明,不从旁的角度说,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中华文化的优秀了。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中华文化,是我们一生的精神家园。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是该国能够屹立于世界不倒的伟大精神力量。但既不能盲目固步自封,一成不变,也不能一味去学习西方文化而丢掉中华文化的本根、失掉对中华文化的珍视。因此应当以传承为本,以客观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华文化当中究竟哪一部分是超越时空的智慧,是需要留下并发扬的,哪一部分是片面而狭隘的,与现今世界观念不符的。不能忽视现今社会框架,“无脑”的将所有东西都留下来。这便如先生所说了:“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张千一
中华文化真正留给我们的除了史书上的兴衰更迭,更多的是精神、信念、做法、认知。我们不应沉湎于过去的辉煌,也不必对于未知的将来瑟瑟发抖,我们要做的是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我们的灵魂,将读书作用于我们的身心,以饱满的状态面对未来,传承文化。
如果用一段话作结概括中华文化的胆识、境界和担当,我想我会说: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当万死以赴。若可战,便披甲上马;若需守,也愿意做一个丝路上清贫的商道守卫。此身于世间,虽然天生资质有限,未必能像先贤那样立下千秋不世之功,好歹也能不愧对天地自己。
——高艺碹
思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果仅仅是全盘接受别人的看法,那么就有可能沦为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个。先生在课上亦提到了“理性+质疑+开放+求真+求精+发展”的批判性思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在不断质疑和交流中往往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李老师对于中华文明之中的糟粕似乎有独特的见解,比如“奸诈”“暴力”,这是以前诸多有关中华文明的讲座中不曾提到的。这引起了我的思考。难道这两点竟然是中华文明中独有的部分吗?想想最残暴毁灭人性的一战二战都不是中国挑起的,因此与其说奸诈暴力是中华文化的糟粕,不如说是人类整体的劣根。应该将其作为古今中外人类的共性引以为戒。
——周雨霏
真的很喜欢人文课,在这里,可以与各种行家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有可能是“此言甚合我意”的会心一笑,也有可能因听到不同的思想而深入思辨;在有的方面接受了老师更充分完善的思想,也在有的方面更加坚持了自己的观点。无论如何,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人格魅力都深深感染了我们,使我们清楚的知道要塑造怎样的人格、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本期编辑:陈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