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丨诗歌里的春天10: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性本爱丘山”,曾经出仕为官的陶渊明为何选择最终归隐田园,在他眼里,春天又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呢?系列节目《诗歌里的春天》第十集《复得返自然》。
又是一个暖暖的春天,草木萌发,绿意盎然,在田间垄头,几根新苗、几亩薄田、几间草屋根植于天地之间,酝酿着春的希望。“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是本真而率性的,在他眼里,功名利禄不值一提,归隐田园才是他永远的梦。陶渊明也曾经出仕为官,但终究难以适应官场的是非错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回归田园,回归自然,尽情享受这上天恩赐的曼妙精致,只有这时陶渊明才能真正领略到人生的价值、存在的意义。
漫步于山水之间,陶渊明醉了,他情趣盎然,诗兴勃发,一首首美妙的田园小诗在他笔下涌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有脱离凡尘的人才能写下这般冠绝古今的文字,作为经典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那么陶渊明经历了哪些令人感怀的人生故事?他生命中的春天又在哪里呢?中南大学杨雨教授带你步入温馨浪漫的春日里,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诗歌里的春天》第十集——《复得返自然》。
公元405年,也就是东晋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份的一个傍晚,在江西九江彭泽县衙的内室里面,忙完公务的县令陶渊明正穿着非常宽松、很随意的家居的便服,然后披散着头发、捻着胡须在房间里面踱来踱去,正在摇头晃脑地吟诵着他最新的诗作。虽然房间是很小也很挤,但是他丝毫不以为意,沉浸在自己的这个诗歌的世界里面。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吏慌慌张张跑进来,一连串地叫着“大人、大人”,陶渊明问“什么事儿啊?”他说,“大人,郡守大人派来的督邮到我们县来检查,现在已经到了县里的驿馆住下了,你得赶紧去拜见啊。”陶渊明这才放下他的诗卷说,“知道了,就这么点小事,你那么慌干什么呀?我们这就去驿馆迎接督邮便是。”说着呀,他就往外走。这小吏紧赶几步拦在陶渊明的面前,他可能觉得这位县令陶大人因为是这年八月份才刚刚上任,到现在才两个多月,可能有的规矩还不是太懂,所以小吏就很小心地提醒了他。他说,“大人啊,您这样去可不行。”陶渊明很奇怪,那还得怎么样?小吏就说,“您还得换上官服、束上带子,然后备好礼品才能去拜见这位督邮大人,否则督邮大人看你这么不尊重他,一生气跑到郡守那里去告你一状,您可就有苦头吃了。”“什么,这样的奸佞小人还要我卑躬屈膝拎着礼品去拜见他。”
陶渊明很生气。小吏一看县令大人脸色变了,也不敢说话,只是拼命地点头,一边的还端出来已经准备好的官服、帽子要请陶渊明换上。陶渊明看小吏这样既为难但是又很坚决的样子,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唉!这个督邮大人在彭泽这个地方其实早已经是臭名远扬,那谁都知道他是奉着太守之命,到各个地方以巡察的名义,其实是耀武扬威,到处去搜刮民财、不可一世。可是彭泽县是一个比较穷的地方,而陶渊明本人的更是清廉得一贫如洗,他拿什么去好好的伺候这位督邮大人呢?难道当一个地方的父母官主要的工作不是好好地替老百姓解决实际的困难,而是一天到晚要看上司的脸色去卑躬屈膝的巴结、伺候上司吗?陶渊明这么一想,一边又是一声长叹,看来我天生就不是当官的料。罢了,罢了,我怎么可能为了区区五斗米的官俸去卑躬屈膝的侍奉这种小人呢?这个官我不当了,明天我就回家种地去。他说这话可不是随便发两句牢骚,说几句怨言,他真的一转身把官印拿出来交给小吏,第二天早上他就离开了彭泽县衙,真的回老家种地去了。
他的老家在浔阳柴桑,在今天江西九江庐山的附近。这一年十一月份,陶渊明从彭泽县令的任上挂冠归隐,他在彭泽县令任上只呆了短短的80多天,而且这也是他一生当中最后一次出仕。从此之后陶渊明再也不接受官府的任何征召,他从此成了一名真正的田园诗人。从此之后,和他天天朝夕相处的就是山水田园、父老乡亲,每天的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尤其是到了春天的时候是农民最忙的时候,每天是起早摸黑,太阳还没起来,陶渊明已经带着妻子,还有特别小的孩子,还有童仆一起来到南山,也就是庐山附近,开始开垦荒地,经常是他在前面耕地,妻子翟氏跟在后面播种。孩子虽然很小,但是呢也不得不跑前跑后,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农活。虽然这样的生活很辛苦,但是陶渊明却觉得非常轻松,非常自在。陶渊明当然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会辛勤耕耘的农民,他更是一个乐天知命的诗人。他归隐之后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诗来描述或者是记录他田园生活的一些真实的情况,而其中的第一首大约就是写于他归隐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东晋晋安帝义熙二年的春天,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陶渊明集子当中的经典名篇,既是很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农村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陶渊明回归自然之后那种欢喜愉悦的状态。“园田居”是陶渊明在老家的居所,他在第一次出仕之前应该就住在这里,那最后一次从彭泽县令任上辞职回家,他又重新回到了老家——“园田居”。
他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他自称自己从小天性就不习惯迎合世俗的趣味,尤其是那种迎来送往、阳奉阴违的虚伪、投机取巧,他根本学不会,当然他也压根不想去学。倒是天性当中,他对于山水田园有着本能的爱好,有着本能的喜爱,可是“误落尘网中”,他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官场当中。“一去三十年”,白白地耗费了那么多年的大好光阴。这四句诗既展现了陶渊明清高脱俗的本性,又真实地流露了他对于前半生不得已混迹官场的一种深深的厌倦。那我们一般都知道,古代的读书人“学而优则仕”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晋升之路,可偏偏陶渊明用了一个“误”字,说明他的入仕是违背本心、是违背自己意愿的。
其实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穷。根据《宋书》的记载,陶渊明之所以不得不放弃隐居的生活而选择出仕,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亲老家贫”。上有老人要奉养,家里又很穷,所以他不得不出去做官。那么我们可能会有疑问,堂堂大诗人陶渊明怎么可能会那么穷呢?其实我们也知道陶渊明的家世还是很了不起的,他的曾祖父陶侃那可是东晋鼎鼎有名的大将军,而且被封为长沙郡公。根据史书的记载,陶侃的家产也非常的丰厚,一度是“家僮千余,珍奇宝货富于天府。”可谓是富可敌国的豪门大户。可惜的是,陶侃的这一份庞大的家业并没有被子孙后代好好地给继承下来,陶侃有17个儿子,可是像陶侃那样有出息的儿子却很少。尤其是在他去世之后,其中还有几个特别不争气的儿子为了争夺巨额的家产还大打出手,那这一场家庭的内讧使陶侃的这个家族他的家道中落成为必然的趋势,陶家可以说从此是一蹶不振了。到陶渊明的祖父和他的父辈都是寂寂无名,而陶渊明自己出生以后呢,那也是水灾、旱灾天灾不断,到他的晚年还经历了晋宋易代这个政坛的巨变,可以说他生活的大环境就是天无宁日。陶渊明这样性情淡泊的人是很难适应这样一种混乱的政治环境,但是家境的贫寒,又逼得他不得不出去做官。
就在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的时候,他还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抒情小赋——《归去来兮辞》。在这篇赋的序言当中,他也很坦白地交代:“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他一群幼小的孩子要抚养,而家里的米缸一粒多余的米都没有,仅仅靠种几亩薄田也养不活一大家子,所以他才不得不接受他叔父的推荐出去做彭泽县令。因为那个时候做官不仅仅是有一定的薪水,而且还可以靠种植官田来获得一些额外的补助。但是即便是因为贫穷而不得不外出做官,陶渊明到底还是忍受不了“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这样一种卑躬屈膝的官场生活,而毅然地挂冠归隐。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把在官场上的那一段日子比作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鸟,被束缚在一个小池塘当中的鱼,他是那么地思念那个广阔的森林、那个深深的潭水。那这两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还不仅仅只是表达陶渊明对于故乡的思念,更是表达他对于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但是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对于陶渊明而言,他选择自由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他必须亲自参加田地里的农业劳动,他必须亲自下田耕种、开垦荒地,而种田种菜这种体力活恰恰是晋宋时代士大夫名流最不屑的一种生活方式。可是跟迎来送往、无聊的交际应酬相比,陶渊明却宁愿选择这种虽然非常辛苦,也被人看不起,但是却是清新自然的田园生活、农民生活。陶渊明在寒冷的冬天选择了辞职归隐,又在田园当中迎来了他期盼已久的春天。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他有方圆十来亩并不是特别肥沃的土地,他也有八九间很简陋的茅草屋,屋前屋后他种了很多桃树、李树、榆树、柳树等等。一到春天,每当春风吹过的时候,送来阵阵花香、草香、木香,让人身心都是无比的舒畅。当然在众多的植物当中,陶渊明个人最偏爱的当然是菊花和柳树,他有两句著名的诗歌当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很喜欢柳树,在他的屋子旁边还种了五棵柳树,而且他还自己给自己取了一个号,叫五柳先生。那每到春天,柳树青青在春风当中微微地摇曳,那五聊先生那个简陋的茅草屋可能也会因此而显得风情万种吧?到夕阳西下的时候,远远近近的村庄里都会升起袅袅的炊烟,那狗、鸡都回到了各自的窝里面,欢快的叫着,给宁静的小山村会增添很多的生气,勤劳的农妇总是把庭院、把这个简陋狭小的草房也会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既是描写这个山居小屋的干净,同时也有一种象征的寓意,因为他终于能够重返诗人向往的那种悠闲自在的一种生活状态。“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是把官场比作那种羁绊人身心的樊笼,他终于冲破了这个束缚他的樊笼,而重回自由自在的田园。所以这里的自然不仅仅是指山水田园的大自然,更是表明陶渊明心里所向往、所追求的那样一种自然自由的人生境界。陶渊明追求的这个人生境界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别具一格,跟那个时候大多数人都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们可能也知道魏晋时候隐士并不少见,可那个时候绝大多数的隐士都是出身于名门贵族。他们有大片的可以自给自足的庄园,有祖传的土地,也有成群的奴仆,所以他们根本不用亲自去下田劳动,他们可以过着又有钱、又有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他们的归隐是完全不用为生计而担忧的。而陶渊明跟他们不一样,陶渊明跟那些贵族相比他没有任何“拼爹”的资本,他本来出山做官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家里穷,那一旦辞职,连官俸这个重要的经济来源都断绝了,那一大家子的生活怎么办?关于这个田园生活,我们可能也有这样的经验,田园生活你远远地看上去确实好像是美不胜收啊,青山绿水、依依杨柳、艳艳桃李,然后鸡鸣狗吠、袅袅炊烟,可是田园生活你真正自己去过过看,还会觉得那么美吗?那是距离才产生的美。既然田园生活只是远看很美,那么陶渊明亲身经历的农民生活真实状况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啊一言以蔽之,还是一个字——“穷”。那我们从三个角度来看看陶渊明到底穷到什么程度。
第一,家庭人口众多。陶渊明有五个儿子,但这五个儿子都不怎么争气。他自己写过一首诗,说他的大儿子到了16岁还不知道要好好用功读书,二儿子15岁也不知道成天在忙活些什么。最可笑的是两个13岁的儿子,这两个儿子都是13岁,所以我怀疑有可能是双胞胎,当然也可能是异母所生的孩子。13岁的孩子还算不清6+7等于多少,可想而知,我觉得这都不是用不用功的问题,我深刻怀疑这两个儿子的智商怎么样。那最小的儿子九岁,成天只知道好吃懒做。要养大五个这样的儿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陶渊明的负担有多重。
第二,让他家里的贫穷雪上加霜的是,还遭遇了一场大的火灾。就在陶渊明归隐后的第四年,也就是晋安帝义熙四年,一场大火烧掉了他的“草屋八九间”,一间完整的屋子都没有给他留下——“一宅无遗宇”。这给他本来很穷的生活,当然是雪上加霜了。
第三,经常忍饥挨饿。陶渊明说他自己“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长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斯滥岂彼志?固穷夙所归。馁业已矣夫,在昔余多师。”)这是他日常生活的一个常态。小时候不用说,家里穷经常吃不饱,到老了还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不要说有鱼有肉了,经常是连粗粮都吃不饱。作为一家之长,让全家人都在贫困线上挣扎,其实这也是让陶渊明心里很过意不去的。他曾经在给儿子的一封信当中这样说道,“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如果说陶渊明自己他是一个忧道不忧贫的这样一个隐士,也是一个安贫乐道的诗人,他是可以忍受田园生活的辛苦和贫穷,但是作为一个慈爱的父亲,他唯一不能释怀的,或者说唯一觉得感到歉意的是没有给他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陶渊明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嗜好,那就是饮酒,可是酿酒是需要粮食的,陶渊明经常穷得连米缸里都没有一粒多余的粮食,所以当他犯酒瘾的时候,有时候真的是很痛苦。好在陶渊明虽然穷,但是人缘特别好,即便是隐居在农村里面,他跟村里的这个父老乡亲相处也是非常好。经常一大清早他还没起床,就听到有人敲门,他来不及穿好衣裳,冲过去开门,打开门一看,原来可能就是隔壁的老农拎着一壶酒来看他了,那他可以和邻家的老农一起开怀畅饮,聊聊天气啊,也聊聊世道人情啊,这种日子呢,也让他感觉非常舒服、非常畅快。陶渊明这个人,他心中没有人的贵贱之分,而只有善恶之别,所以到他家来拜访的人,无论是贫穷的农民,还是达官贵人,他都会倾其所有,尽可能地热情款待他的客人朋友。有时候他可能比客人还先喝醉,他就不管客人是谁,他会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不好意思啊,我喝醉了,想睡觉,您先请回吧。一般来说对方无论是邻居还是达官贵人,也不以为意,所以像这样的洒脱率性的事情大概也只有陶渊明做得出来,可能说有才就是任性。
关于陶渊明这种率真洒脱的个性,还有两个被广为传颂的小故事。有一次有一个郡将奉命来请陶渊明,正好碰上陶渊明自己酿的酒熟了,陶渊明把头上戴的葛巾取下来用来过滤酒。酒滤完之后,又把头巾戴回头上,完全不在意等候在一边的郡将,那这份洒脱也只有陶渊明才有。
当时还有一个人——江州刺史王弘因为久仰陶渊明的大名,很想结识他。王弘在当时是很有名气的一个人物,他的曾祖父是东晋著名的宰相王导,所以是典型的出身于贵族门第的这样一个名士,是多少人想去巴结他、想去见他都求之不得的事情。偏偏这个王弘因为仰慕陶渊明的才华和为人,多次派人间接地表达想要去求见陶渊明的愿望,都被陶渊明不冷不热地回绝掉了。直到有一次啊,陶渊明要去庐山,王弘事先得到了这个消息,就私下里跟陶渊明一个很好的老朋友就说,让这位老朋友带上全套的酒具,当然还有美酒,就等在这个陶渊明的必经之路上。陶渊明经过的时候,看到老朋友在这里等候,当然很开心啊,于是就和他的老朋友畅饮一番。喝到半醉的时候,王弘才突然现身,那这个时候陶渊明也不以为意,然后就和王弘、和老朋友一起喝到大醉而归。从此之后呢,陶渊明也就认了王弘这个朋友。
到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我们知道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要登高望远,要赏菊喝酒,可是偏偏这一天陶渊明家里又没有酒了。他是百无聊赖呀,一边踱出家门,坐在菊花丛里一直是发呆。突然这个时候,一个穿白衣服的人来到他们家,自称是王弘派来的使者,专门给陶渊明送酒来了。陶渊明这个欣喜若狂啊,接过酒坛,打开盖子就开始畅饮,这才过了一个痛快淋漓的重阳节。
葛巾漉酒、白衣送酒这两个小故事充分体现的是陶渊明这种洒脱、率真、自然的性格。那这种虽不富裕但是却无所谓贵贱、等级差别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大概也反映了陶渊明所喜爱的那种“复得返自然”的理想境界。正是这样一种自由自在、自然的隐士状态才让陶渊明毅然决然地跟官场化清了界限,也是他此后还曾经数次拒绝官府征召的一个动力,他安心的感受着一个读书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官员向农民、向田园诗人的这样一种转变。我觉得也许从古至今,再没有一个伟大的诗人能够像陶渊明这样身兼农民和诗人两重身份,非常真切地感受着农间的春夏秋冬、寒暑冷热的变化。
陶渊明毕竟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农民,他还是一个具有独特的审美眼光和创作技巧的诗人,所以他也能够经常从艰苦的农业劳动当中超脱出来,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审美的态度去反观田园生活的美好,反观田园当中自然的春天。尤其是每到温暖的暮春时节,田园里的播种、开荒也完成的差不多,脱去了笨重的冬服,换上轻便的春装,陶渊明也会兴起要去踏青赏春的兴致,那这首《时运》就反映了陶渊明在踏青赏春之后的一种心情状态。“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那这首诗还化用了《论语》当中的一个典故,这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呢,孔子和他的一群学生围坐在一起,孔子就跟他学生们说,你们轮流来说说你们各自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吧?其中就有一个学生就抢着说,那我的才能足够管理一个大的国家,当一个大国的国相是没有问题的,那另外一个学生的稍微谦虚一点,说我的能力管理一个小的国家,当一个小国的“总理”大概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最后轮到曾点,孔子就说,曾点你的理想是什么呢?曾点当时正在鼓瑟,他不慌不忙弹完一曲之后,站起身来说,我的理想就是能够在暮春三月,穿上非常轻便的春服,和五六个青年人、六七个小孩子一起在沂水里面自由自在地沐浴、游泳,然后又来到舞雩台上吹吹温暖的春风,然后一起哼着轻快的歌儿,走在回家的路上。
曾点这么一说完,孔子不但没有批评你的理想很平常,反而是会心地一笑说,我的理想跟曾点你是一模一样的呀!孔子为什么会表扬曾点呢?因为曾点描述的这一番暮春三月的生活状态正是孔子所追求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默契相处的一种状态,也是他倡导的礼乐治国想要达到的一种境界。陶渊明在《时运》这首诗的序言里面这样说道,“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说明他和孔子一样,最高的人生理想就是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能够和谐相处,怡然自乐的状态。
沉醉于自然当中的陶渊明,虽然不得不经常独自一个人去踏青赏春,但他却拥有无数隔代的知音,他有两个超级“真爱粉”,一个是唐代的李白。李白曾经这么说,“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何日到彭泽,狂歌陶令前。”李白连做梦都梦到来到了五柳先生陶渊明家门口,他还梦到陶渊明亲手种的那五棵柳树已经粗壮的可以挂住马鞭了。他来到彭泽县,和陶渊明一起把酒言欢,痛饮狂歌。而李白的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明显是受到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影响。那陶渊明另外一个超级粉丝就是宋代的苏轼,苏轼甚至公然地宣称,从古到今所有的诗人,他都无所偏好,独好渊明之诗。在苏轼看来,连李白、杜甫和陶渊明相比都算不了什么,苏轼甚至还和了一百多首陶渊明的诗,说明他已经把陶渊明当成他诗歌学习的老师和典范。那李白、苏轼之所以愿意为陶渊明献上他们的膝盖,顶礼膜拜,其实就是因为陶渊明笔下的诗句,他的人格气度,他的风骨气节无一不呈现出这样一种真率、自然、自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