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雨品古诗词丨25:白居易《长恨歌》

点击关注 ☞ 喵咪文学社 2021-02-28



中国人爱写诗,也爱读诗。长期读诗的人,不鸣则已,一开口就让人惊艳。长期读诗的人,让人久处不厌,闲谈不烦。在杨雨看来:诗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诗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展翅飞翔;诗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今天请一起跟杨雨老师品读古诗词吧!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今天分享的是白居易《长恨歌》。我们都知道,《长恨歌》里记录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


据记载在当时,会唱《长恨歌》的歌姬,身价都高于同行。白居易,也因为这首长篇叙事诗,名声大噪。不过,这首诗很美,但却很朦胧。


朦胧的是什么呢?正是白居易对待这段爱情的态度。是批判?是同情?还是赞美?我总觉得,白居易自己也没说清楚的。


那么,白居易想说而又不能说甚至是不敢说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还是先从《长恨歌》这首诗来说起。因为这首诗实在太长,我就截取《长恨歌》的开头和结尾部分读一读吧: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我们简要回顾一下。


唐玄宗早年专宠武惠妃,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武惠妃去世,从此唐玄宗陷入情绪的低谷,虽然后宫佳丽无数,却没有一个能让皇帝中意的。直到天宝初年,唐玄宗见到了杨玉环,他的爱情世界才重新焕发了光彩。杨玉环承宠后,被封为贵妃,出入行止用的都是半幅皇后的仪仗,《长恨歌》中说的:“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实在是毫不夸张。


不仅杨贵妃独享了天子全部的情爱,连杨贵妃所有的近亲都跟着沾了光。她的三个姐姐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出入宫掖,势倾天下”。(《旧唐书》)贵妃的父亲杨玄琰累赠太尉、齐国公,母亲封凉国夫人。从兄弟杨国忠更是位及宰相,一手遮天。一人受宠,全家富贵,炙手可热,权倾天下。


《长恨歌》里说到的:“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也完全是写实之词。别人家光宗耀祖靠的都是男子从文习武闯天下,可杨家一门富贵却是由一介女子换来的。


然而,这一切的繁华富贵终结于天宝十四载,也就是公元755年十一月,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发动叛乱,安禄山正是趁着玄宗糊涂、杨国忠专权、唐朝国内民怨沸腾的时机大举南侵,打的便是“清君侧”的旗号,也就是借口诛杀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夺取李唐的天下。


事发突然,朝廷毫无准备,被叛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长安京城,这就是历史上的安史之乱。


此时的唐玄宗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雄姿英发、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的青年君王。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玄宗在惊慌失措中,携最钟爱的贵妃仓皇出逃,扈从他一起出逃的还有皇子皇孙、平素最亲近的王公大臣以及禁卫军等,其中也包括了宰相杨国忠。


跟随唐玄宗逃难的军士一路上怨声载道,他们不敢直接指责皇帝,便把满腹仇恨和牢骚都发泄在杨国忠身上。当唐玄宗一行逃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这个地方时,兵变终于发生:士兵们追杀了杨国忠,并且认为杨国忠已死,他的堂妹杨贵妃也不宜再侍奉在唐玄宗身边。因为一旦天下平定,杨贵妃重新得势,她势必会为杨国忠报仇,那这些将士的身家性命都得不到保障了。因此,军士们杀掉杨国忠后,立即包围了唐玄宗休息的驿站,逼迫皇上赐死杨贵妃。


在这样的生死关头,那位天底下最尊贵、最有权力的男人,却最终无力保护一个心爱的女人。三尺白绫,一代国色天香的美人,就此香消玉殒。


可想而知,这番生离死别一定是让唐玄宗痛断肝肠的。《长恨歌》对这一段的描写也非常震撼:“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贵妃缢死,军士们果然安静下来,继续护持唐玄宗直到成都。后来太子李亨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随着安史之乱被平定,唐玄宗终于可以从成都返回长安。只是,他的身边从此再也没有贵妃相伴,“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沉浸在痛苦思念中的唐玄宗,甚至想到了要延请方士来为杨贵妃招魂,在梦一般的幻觉中,唐玄宗仿佛又看到了那个风华绝代的贵妃,“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然而画像也罢,还魂也好,终究换不回贵妃的爱情,“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梦醒时分的惨淡现实,让太上皇更加不堪承受。晚景凄凉的唐玄宗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相思煎熬中郁郁而卒。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就像是一个传奇,以他们的故事作为主题的作品多如牛毛,白居易的《长恨歌》毫无疑问,是最有名的一篇,也是对后代同类主题的作品影响最大的一篇。后来,名列元代杂剧四大悲剧之一的《梧桐雨》,清代洪昇创作的传奇戏剧《长生殿》就明显受到《长恨歌》的直接影响,剧名都出自《长恨歌》中的诗句。


白居易如此用心良苦地写下了《长恨歌》,那么他对这段爱情故事到底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这就要说到他极其矛盾的内心了。


表面上,他是和大多数“正常”的诗人一样,是持批判态度的。批判唐玄宗沉溺于声色之中,荒废朝政,直接导致了奸臣当道、朝廷混乱、国家动荡、百姓遭殃。“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刻画的就是这样一个不理国事的昏君形象。


但是,实际上呢?白居易曾经将自己平生所作的诗篇划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其中白居易自己最为看重的是这四类中的那一类呢?是讽喻诗。


他希望通过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抨击不平,对统治者进行批评规劝。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卖炭翁》就属于讽喻诗。可是,白居易自己呢,偏偏没有把《长恨歌》归到讽喻诗这一类,它被白居易归到哪一类里去了呢?归到了“感伤”一类。


白居易自己解释“感伤”诗的时候说得很明白,是被他所见所闻的一些故事所感动,有感而发写成的诗歌。这就是白居易心中的矛盾所在啊!本来是时刻提醒自己,要将唐玄宗作为一个反面教材,警示后面的君王,但越深入了解,越被他们的故事所打动,并且油然而生一种哀伤的情绪,这才是“感伤”诗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我们也知道,白居易生活的时代离唐玄宗的时代相隔半个世纪,那么,是什么促使白居易写下《长恨歌》呢?应该说,这首诗的诞生还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它需要一定的天时地利人和几个条件的促成。


先来看看天时地利。元和元年,也就是白居易三十五岁这年,白居易被任命为周至县尉,县尉的主要工作是主管一个县的司法、治安、赋役等等,官职很低,事情却又很繁杂。但周至县也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这里离杨贵妃被赐死的马嵬坡也很近。因此,让他更深入地了解了民间对李、杨爱情故事的细节渲染和态度,像道士寻访为杨妃招魂、仙山玉妃与唐玄宗使者的问答、七月七日长生殿盟誓等民间传说,都成《长恨歌》的重要创作素材。


再来看人和。在周至县尉任职期间,白居易结交了一批好朋友,其中就包括了后来为《长恨歌》作传的前进士陈鸿。根据陈鸿《长恨歌传》的叙述,他们这一群朋友经常相聚游览仙游寺等名胜古迹,酒余饭后经常会谈到唐玄宗与杨贵妃这个话题,有一次,他们一位共同的好朋友王质夫特意给白居易敬酒,并且劝他说:“一个旷世绝代的故事,必须得有一位旷世绝代的奇才才能写好它,否则的话,再好的故事最后终究会被埋没,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乐天(白居易字乐天)你就是我们心目中的那位旷世奇才,你的‘深于诗、多于情’,当世无人能及。请你写一首诗,将这个故事好好地传下去,可以吗?”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长恨歌》,但可能很少有人仔细读过《长恨歌》前面的这篇《长恨歌传》。说实话,我每次读到这篇《长恨歌传》的时候,都觉得要好好感谢陈鸿、王质夫这些好朋友,因为,没有他们对白居易的了解与欣赏,没有他们这么郑重其事地邀请甚至是托付,我们的文学史必将缺少一篇旷世名作,而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也必将缺少一段曲折动人的经典叙述。


而且,我一定要重重地强调一下王质夫对白居易这六个字的评价:“深于诗、多于情。”


因为只有一个深于诗的诗坛奇才,才有可能在一个老调重弹的故事里翻出新意来,而“多于情”,才能真正回归人性本能的情感欲望、情感需求,让政治归于政治,让爱情回到爱情。白居易显然正是这样的一个深情之人。


顺便说一句,在写《长恨歌》的时候,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还是一个未婚男性,作为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早在二十九岁的时候就已经进士及第,名满天下,却一直拖延到三十七岁的“高龄”才在朋友的撮合与家人的逼促下成婚。很多学者推测,白居易晚婚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对他苦恋十多年的初恋爱人湘灵念念不忘,并且做了多方尝试想要娶湘灵为妻,最终因为母亲的坚决反对而无奈放弃。白居易有许多诗就是为这段初恋而写,33岁的时候,他还写过一首《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是何等的悲怆啊,冬至是一年之中黑夜最长的一天,可是在这寒冷的漫漫长夜,他和湘灵相隔千里,他们都是那个可怜的“独眠人”。白居易这段缠绵悱恻的爱情经历,他的好朋友当然是知道的,所以他们对白居易才会有“多于情”的评价。深情、多情的诗人,在那个诗坛风流的大唐王朝,简直就是稀世珍品了。


所以,我总是忍不住极其主观地想象,假若唐玄宗地下有知,恐怕也会感激“深于诗、多于情”的白居易、感激白居易身边这一群懂得诗、懂得爱的朋友吧?因为他们,这一段旷古绝恋,才得以被记录和流传。


让我们再回到《长恨歌》的主角身上来。世人谈到唐玄宗和杨贵妃,大多关注的是杨贵妃的美貌,而唐玄宗呢,自然是被她的美色迷惑。但《长恨歌》里并没有过度渲染杨贵妃的美貌,白居易只是讲唐玄宗如何专注地爱杨贵妃一人,诗里是这样写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但《长恨歌》最重要的篇幅全部给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绵绵不断的孤独与追忆之情:“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也许我们忍不住会问,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之中,除了美貌之外,到底是什么,在维系着他们十多年不变的爱情?一个后宫佳丽三千的君王,美貌还是吸引他的唯一标准吗?


答案,同样可以在《长恨歌传》里找到痕迹:“非徒殊艳尤态独能致是,益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


“先意希旨”,那是怎样的一种智慧呢?不等对方将想法说出来,就能先行按照自己揣摩到的意思去做,而与对方未曾表达的想法又是如此地不谋而合。


这种智慧,《长恨歌传》以卫道士的口吻评价为“善巧便佞”,什么意思呢?是说,杨贵妃长期曲意迎合帝王夫君以维持自己地位的狡黠。然而唐玄宗绝对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何况后宫三千,又有哪个不是曲意逢迎只为争得君王一顾的盈盈佳丽呢?


所以,我理解的“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应该是智慧和爱情完美融合的神奇会心,那是一种很微妙很神奇的力量,直接进入对方心灵的最深处,盘踞得扎实而稳健,足以使相爱的人将所有的世界挡在身后,足以让帝王放下身段,甘愿将一生沉浸在这样的世界里。


这是特异女人才有的神奇力量。杨贵妃用尽了所有的力量和智慧去珍惜她的缘分,这样的“用尽全力”才能使她具有“不可形容”的“先意希旨”的魅力,让她成为唐玄宗生命中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爱人,拥有了一位大唐帝王长达十多年的独一份儿的爱情。


也许很多人会将李、杨之间的爱情当成是英雄美人恋的绝版,可是,如果隐去大唐皇帝与大唐贵妃的光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纯粹的女人和一个纯粹的男人之间一段纯粹的爱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的爱情,在当今社会都是稀世珍宝,并不要说,是在爱情贫瘠的中国古代。


或许,这样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让白居易不忍心简单粗暴地冠以一个“红颜祸国”的帽子吧?白居易曾经自诩“一篇《长恨》有风情”,很有一些将《长恨歌》当成压卷之作的意思了,连“长恨”的诗名,也隐隐包含着悲剧时代、悲剧爱情带来的浓厚感伤。


张爱玲说过,世间总有一个角落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世间之所以容不下唐玄宗和杨贵妃,只是因为他们太不平凡。


因此,我总愿意这样一厢情愿地假设:如果历史给李隆基一个机会,他一定会像温莎公爵一样,将帝位禅让给他的继承人,然后携着他命中的女人,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彼此温暖着度过余生。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