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爆料!懂王的反败为胜之路

觉得好看要关注的 赛雷话金 2021-02-15

大家好,我是全网最会唱歌的金融雷。双十一过去没多久,想必小伙伴们这两天收快递收的手都酸了吧。与此同时,直播带货也迎来了重量级大爆发,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次暴富的机遇,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雷雷就和大家聊聊风口浪尖上的直播带货要第一时间看到更多有趣的金融视频,也可以关注雷雷在B站账号:赛雷话金,感恩~


↓↓↓点击观看赛雷话金视频版↓↓↓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610437125391302663

(视频时长12:25

旋转横屏观看效果更佳哦~)



×××××××××××××××××××××××××

【以下是视频文字版】

视频开头有一段懂王的脑洞小剧场,算是雷雷逗大家一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开视频看一下,那么我们说回正题———直播带货。虽然现在直播带货被吹的不得了,什么“下一个风口、高科技领域、暴富的机遇”。看似是一个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出来的高新产业。但其实他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甚至可以说是一门祖传手艺。唯一的区别是,每个时代的带货模式,都会根据现有的传播平台进行变化。


我们说远一点,像通信落后的古代,想要做到全国性的宣传覆盖,那就只能选择大的KOL(意见领袖)来达成口口相传的效果。比如苏轼那首《惠州一绝》,就放话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完全可以视为古代带货模板。先是给荔枝定调,惠州一绝,然后开始放话。荔枝好吃啊,大家都去吃啊,吃了想当岭南人,不吃不是岭南人。直接把荔枝推销成一个全国性的明星水果。让星推官苏轼欲罢不能的荔枝,你还不试试?

当然,有文采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小品牌蹭不到大的KOL,做不到全国性的覆盖。那怎么办呢?于是他们选择下沉,下沉到群众中去,用一种非常浮夸的方式吸引潜在用户的眼球。比如天桥底下的卖艺人,一边胸口碎大石一边推销大力丸。这是什么?活脱脱的带货啊。还是现场直播。


就在你眼前,咣当一锤子,石头碎了人没碎,硬不硬?巨硬,这是真正的老铁。老铁给你推销大力丸,买不买,必须买。接着老铁当场和你拜把子,直接给你买一赠一,效果简直爆炸。所以说起历史直播带货其实历史悠久。


等到电视出现之后,这种带货模式终于进阶成完全体,浮夸的演技通过电视平台全国放送,霸占了不少我小时候宝贵的看电视时光。典型代表就是【南非真钻八心八箭,是财富的象征,是爱情的象征,现在看到的朋友们有福了,限量100份!原价九千九百八,现在破盘价九九八】有印象的小伙伴可以扣个一。没印象的扣对不起雷雷我没有童年我小时候光顾着写作业没时间看电视,我马上买你的全套十九本书赎罪。


哈哈哈,说回正题。其实仔细想想,电视购物和直播带货都一样,都是利用真人展示的煽动性和视频比静止画面更加真实直观的优势,再配上一点点的优惠去狠戳人类贪小便宜的心理。


但不管直播带货说的怎么天花乱坠,本质上还是销售,最终的落点还得是货。消费者关心的是什么?是质量,是价格,是能不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现实是残酷的,捡漏是不存在的。大多数的商品就是低价低质,高价高质,直白一点说就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在市面上价格都差不多的前提下,怎么样把货卖出去,就得看主播的本事了。


几个头部主播,都是语速像加特林一样特别快,”123,上架开始抢!好没了~下一个”,用超快的语速和超大的音量强奸你的脑子,让你一直跟着他的语言节奏走,不多思考直接下单。


更夸张一点的,就开始演一些小尬剧,玩弄别人的智商。就像某音很火的某老板某哥之流动不动来个吵架打架撕合同砸手机之类的效果还挺好,我看挺多人吃这套的,其实所谓的商家也就是他们自己团队的演员。这些场景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当年劳斯丹顿侯总的破盘价和收音机里差点跟主持人打起来的拉菲集团的张总呢?每次强忍着恶心看完他们直播,就会多出来一套用脚趾头扣出的复式小平层。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大的疑问只有一个,直播带货会一直这么红下去嘛?雷雷的观点是不会。在看透直播带货的本质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直播带货这个产业,无论他现在有多么火热,无论多少明星路人下场投身其中,他都不会是一个可持续的的行业。一场直播带货,往小了说。就三方:买家、卖家、带货主播。对于买家来说,我单纯买个东西,但是在看直播的过程中被洗脑,冲动下单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要么根本用不上,要么买了没法用,最后花钱买了个寂寞。

这样看受益的好像是卖家。但事实呢?卖家在直播间里也不过就是一把儿韭菜。品牌方付给主播的钱一般分两块,坑位费和佣金。大家可以想成是底薪和提成。大的主播自带流量,谁都想蹭。那想蹭的人太多排不过来怎么办?很简单,价高者得,砸钱。


这就是坑位费,也就是所谓的出场费。要是真遇上个能把自己带飞的也就算了,但问题在于有些主播其实根本没那么高的人气,数据都是刷出来的,结果小品牌卖家就被数据忽悠瘸了,咬牙凑出了一大笔坑位费就指望蹭个大主播的热度好好赚一回,没想到卖的不好,坑位费白花。去年,好像就有个卖皮草的,找水果台的主持人带货,坑位费将近80w,最后一件也没卖出去,品牌方亏到吐,哭惨了。


而有些主播选择不要坑位费,只收佣金。这个才是真的坑。之前那个坑位费,虽然名字里带坑,但根本不能算坑,顶多算个洞。你情我愿,你馋我的人气,就别管我是真的还是刷出来的。但是佣金这里还藏猫腻就不厚道了,现在市面上正经带货分佣的流程是这样的。直播结束一段时间内,比如24-48小时,会拉一个清单来统计销售额,然后根据销售额算分佣。分佣通常不是一次给齐的,会按百分比结算,例如90%第一次给,剩下的10%十五天后结算。


本来挺正常的一个销售分成,但是有了一个时间差,就被玩坏了。因为分佣的结算时间通常在2天内,而大部分商品其实是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发现问题了吗?假设我去带货,就卖了1万,分佣按行业内常用的20%算,就挣2000。但如果我去刷单刷到100万、分佣20万。回头让刷单的全部退货,刷货需要付出百分之20的成本,也能白拿16万。不过这种情况很少会有属于典型的杀鸡取卵,口碑砸了以后没得做。所以比较常见的是主播和品牌方合谋刷数据。

比如主播实际销售额1万,刷到100万,但实际只拿1万的分成,也就是2千。但对主播来说,对外就可以宣称自己卖到过100万,好给下一个品牌挖洞。或者这个大主播平时都卖到100万,但这次出了些问题,就卖到50万。他就刷到100万好维持住自己的身价。


回头跟厂家按50万的实际销售额结算。看似是双赢的局面。品牌有了好看的销售额,而主播也能趁势抬高了自己的身价。但这是虚的,是刷出来的。品牌方没有真正把货都卖出去。只得到了卖得红火的感觉。一个带货直播间里,买,买不到最需要的;卖,卖家又赚不到钱。买卖双方都不是赢家,最后得利最多的其实是带货方。这不是很畸形嘛?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于电商的贡献,应该是减少供应链当中的环节,使得产品以更高的性价比到达用户手里。但是直播带货的兴起却让这个环节中多了一个中间商。高额的佣金最后会分摊到用户头上,而买到手的东西要么低质低价货不对板要不就是库存清仓,这实际上是一种倒退


就像前几天被爆料的辛巴燕窝事件,虽然说辛巴在直播间一再叫嚣要倾家荡产打官司,但是在我看来只是再一次的收割韭菜智商而已。他所卖的所谓燕窝的生产标准是“风味饮料”而生产厂家生产标准甚至都没有燕窝制品。蛋白质含量标注为0 就这样的燕窝再便宜你敢吃嘛?你花了几十块钱买了燕窝看似捡了个大便宜但其实只是买到了一盒糖水,那到底直播带货是让你吃亏还是捡便宜呢?


当然,现在直播带货还是一派盛世,越来越多的人下场直播带货。头部主播比如薇娅、李佳琪一夜甚至可以赚到一个亿。这个数字看起来太有诱惑性,就连各路明星也不拍剧了,纷纷跑去直播。这样的狂欢让我想到了当年最早的团购网站,大家一起付钱去低价拼一个商品,也不管实际需不需要,反正便宜,买到就是赚到。


2010年初我国第一家团购网站上线,到2011年8月,团购网站的数量就超过了5000家。是个互联网公司就在玩团购。5000多家团购网站啊,一顿乱战,为了抢用户拼命地压低价格,但是价格太低又无法保证质量,用户被骗一次之后就不再团购了。最后怎么样呢?彻底凉了。现在你还能叫出来的团购网站还有几家?


回看直播带货行业这些年,你会发现,消费者一直是被推着走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没有让生活更便利,反而让韭菜变得更好割了。不管是大力丸、还是南非真钻,到底是消费者想买再看到产品,还是先看到产品再想买呢?

那回归到最初的问题,作为消费者来说,我买的真的是我需要的吗?对商家也一样。直播只是一个供你展示的平台,不是包装修饰商品的工具,不能因为互联网的便捷,就失去了做产品的本心,不能因为直播带货是个捷径,就跳过打磨产品的过程。

长期可持续的购买行为其实是以使用为主导的。可能短期内,消费者会因为冲动和贪小便宜买一堆不需要的东西。但是当冲动消费回归理性以后,最终还是会选择按需购买的。所以一定有一天,直播带货模式也会从这场狂欢中冷静下来。而那时拼的就是商品的真材实料了。可已经习惯走捷径的商家还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吗?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场直播带货留给商家的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


一集不够看?你还可以看看这些

【蚂蚁推迟上市,马云的危机有多大】


【一逛超市就乱买,背后的真相你知道吗?】


【都叫东印度公司,哪家最正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