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创造观

2017-02-23 安猪 安猪的思考笔记

我们这些终有一死的凡人是如此奇特。我们每个人都只在这世界做短暂的停留,却从不知停留的目的。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超越死亡


人生如同在迷宫中行走,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且身在局中,幻象丛生。一开始,我们以为人生是一座乐园,随意游玩,不知冬夏,还不时能兑换一些奖品。有时候,它又像一个地狱,不断失败,不断受苦,永远看不到尽头。乐园、地狱、迷宫,这三者有很多类似:占地广大,充满未知,唯一不同的是,迷宫有一个终点,一个你命定要走向的地方,或者一个隐藏着真理的场所。时光流逝,会有越来越多线索提醒你终点的存在:容颜的衰老,亲人的离去,追逐的无意义……终于有一天,你意识到这个终点是死亡。


然而我是不服的。我用思考挑战它:什么可以超越死亡?


答案难寻。身体不可以,财富不可以,名声不可以……死亡就像一道大坝,阻挡了任何妄图冲过它的世俗之物。


那么,精神呢?


无疑,精神是重要的。但,精神是什么?它如此私人,如此难以定义,也如此难以衡量,因此也难以说服我。



人即机器?


去年看了本颇受启发的书:《机器人叛乱》。书名有趣,却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关于认知科学的读物。书中的机器人并非指我们创造的智能机器,而是我们自己。为什么?因为作者指出,人自以为独立,实际却被两种力量所控制:基因和模因。


基因是生存的本能。基因的第一法则是:让自己的宿主健康地活到成年,并尽可能多的繁殖下一代。只有这样,这个基因才能在种群内尽可能地扩散。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看到糖想去吃。这是远古时代留下的本能,因为那时食物缺乏,有上顿没下顿,所以能吃要尽可能吃饱。几百万年过去了,饥饿已经不再是威胁,但我们的大脑还没有这么快改变(基因的变化太慢了),于是,肥胖成为了新的威胁。


而模因是被我们大脑所接受的各种观点,这些观点小至买什么牌子的手机,大至为某种宗教理想而献身,不一而足,塞满头脑。模因是思想的基因,是在人群中传染的文化病毒,它们被宗教领袖、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广告人等等制造出来,传播出去。我们被默默感染,进而欣然接受,把它们纳入自己的心智,并由此来代表我们的身份、品位、归属和尊严。它们如此重要,有时甚至重于生命。


想想真可怕,原来并没有真正自我的存在。存在的,只是原始的欲望,以及无数被植入的思想。你以为自己是一个自主的人,但这一切都是幻象。


然而,绝望中一定蕴含着希望,只要换个角度,我们就能看到新的可能性:


控制人类的力量,必然也是推动人类演化的力量。


这跟奥威尔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奥威尔,《一九八四》


基因和模因控制人类,然而,控制者即推动者,它们推动人类演化,这种演化跨越漫长代际,蔓延整个群体。这是超越个体的肉身束缚和时间束缚的力量,毫无疑问,也可以超越死亡。


由此我们看到亮光,找到出路,并付诸行动。


行动是什么?我无法改变基因(至少从目前的个体层面而言),但是,我却可以创造更有价值的模因。我把它称为:创造新思想


创造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让它以理论、作品、产品或者行动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这些思想丰富这个世界。这是生命个体对世界最有价值的贡献。


如同我在《四个问题》中描述的:


肉身虽然会破败,但创造的思想可以长久地存在。肉身的死亡或永生根本没有意义,它并没有为世界增添什么。但思想却可以感动或照亮另外一个人,如此即完成了传续。


成为创造者,这是唯一一条战胜死亡之路,也是我为自己找到的道路。



如何创造?


首先来看看,创造者的旁边有谁?


人分三种。无知者,解释者,创造者。


无知者不知自己,他们只为生存而活。财富、声誉、别人的眼光对他们至关重要,他们创造物质,绝大部分人碌碌无为,少部分人或许能成为明星或企业家,但这不能掩饰他们无知的真相,他们的本质是恐惧。


解释者解释知识。他们向往知识,却能力有限无法创造只能解释。他们或许能成为作家、公知、政治人物或流行艺术家,但这无法掩饰他们创造无能的真相,因为他们的作品很少能够在五年后依旧有生命力。他们的本质是焦虑。


创造者创造思想,没有其他。


安猪,《除了新思想,没有什么值得追求


在成为创造者的路上,最大的风险不是缺乏创造的技能,而是以解释代替创造,或者,以为在创造,其实是在解释。解释的吸引力太大:产出快,易量产,容易聚集关注,就如同女妖的歌声一样容易让人沉迷而忘记归路。然而,把解释说成创造是一种不诚实的科普,它甚至连廉价的创造都说不上,因为解释不过是把内容咀嚼一遍再吐出来喂给读者,这是工厂的流水线,不是创造。


如何区分解释和创造?


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你的“创造物”在十年后是否还有价值?


真正的创造像晶体一样坚固,能抵抗时间的侵蚀。一个事实是:我们热爱的艺术作品,或者我们信任的科学理论,都至少熬过了二十年以上的检验和批评。相较之下,你还记得十年前的流行歌曲、网络热词又或者网络名人吗?


用大的时间尺度去评估一切,就会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事物是稀缺的,就如同沙中之金,蚌中之珠,猪中之安猪。世间上的事业大多琐碎且易朽,只是被社会模因控制下的当季流行色,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无有常态。


理解到这个事实,我们就能把精力聚焦到最重要的几件事情上。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


查理芒格是专注的典范。他是巴菲特的合伙人,他们管理着超过两万亿的资产。作为世界最顶级的投资人,他的投资方式与众不同:他会花非常大的精力去研究少数几家企业,一旦他看好一家企业,他会下非常大的赌注,并且通常会长时间持有该企业的股票。


但我不认为这是“有性格”,更准确的说,这是一种“知识的品位”。查理芒格花费数十年时间建立了他的投资分析工具,这套工具融合了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一百多个思维模型,并在投资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正因为拥有更丰富和深刻的知识,他才能更有自信地判断一个公司的长期价值,将赌注放在少数几个有长远价值的投资上。


然而,品位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建立自己的知识品位,你需要耐得住寂寞。



与寂寞共舞


我去年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来自于神话学家坎贝尔。他在读法国文学博士的时候,找到了自己学科外的真正感兴趣的领域,于是:


我和学校当局商量说:“我不要再回去做那方面(法国文学)的研究。”我已经达到学位要求的必修时数,只剩下论文写作而已。学校不批准我改变研究方向的提议,因此我对自己说:去他的!我到树林中读了五年的书。我没有拿到博士学位。我学习不为任何事物而活。我自由自在,毫无责任牵挂,那真是棒极了。


那是1929-1934年的事,一共五年时间我住进纽约上州伍兹塔克的一个小破烂空房,然后便一头栽下去。那时我做的事只有读书和记笔记。


我不知道这五年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但我深信自己可以再多过一阵子那样的生活。有一次我在一个小柜子最上面的抽屉中摆了一张一美元钞票,我知道只要还有那一美元钱在,我便不致于缺乏资源。那感觉真是太棒了。我完全没有牵挂,一点儿都没有。那种生活真令人兴奋一一写日记,试着找出自己要的是什么。我现在仍保存着当时的日记。当我再翻开看时,我自己都无法相信。


坎贝尔,《坎贝尔生活美学》


这个故事呈现了一个伟大的品质:寂寞。


坎贝尔问过一位年轻人:你能不能忍受十年的默默无闻?


我们的社会和教育不鼓励默默无闻,它们更鼓励我们去赚钱、去消费、去成为网红,或者去做大家眼中的好孩子。这些道路看起来都更安全更容易被认可,但别忘了,越多人选择的道路也意味着越平庸的道路。


寂寞是什么?就是有勇气去走那条少有人走的路。


多读一流学者和艺术家的传记,只专注于真正重要的几件事,适当远离人群,学会不仅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也要生活在诗的世界中。


如同诗人里尔克所说:


我们最需要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时期不遇一人——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



小结


如何成为创造者?


很简单。首先,学会辨别。辨别自己是在创造还是在解释,并学会放弃追逐那些平庸的机会。然后,学会寂寞。让知识生长,融合,并内化成你的品位。


泰戈尔说过:


神从创造中找到他自己。


这句话对我们凡人也同样适用。我们从创造中找到自己,由此而超越死亡,成为自己的神。





PS.


去年生日,我谈论有趣。今年生日,让我来谈论创造。


昨天过得太开心,因此生日的文章晚了一天。幸运的是赶上了公号赞赏功能的开通,请大家多多用行动来鼓励我。


动笔于2017.2.22,完稿于2017.2.2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