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身体给我发出了信号。
上上周在林芝呆了一个星期,本来是旅行,却因为牙疼和胃疼,几乎有一半时间躺在床上。
这几天的经历也让我感受到了身体的巨大惯性。以前仗着年轻,可以忽略身体的感受,不管是重感冒下的工作还是凌晨两三点的加班,都可以扛过来。可如今,只有身体不乐意,我几乎无法做到任何事情。一个在林芝的经历是,当我百无聊赖地躺在床上时,有许多的思考,但几乎都没有记下来。其实我要做的不过是拿出手机,动动手指,体力上完全不是问题,但就是没有那样的意愿。
这时候我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掩耳盗铃。我以为身体并不重要,只要有意志和思维,我就可以行动。但现在看来,显然不是如此。
上周回到成都后,我开始重新感知和修复自己和身体的关系。第一个功课是反思:我对于身体到底有着怎么样的信念?在冥想中,我意识到从小时候开始,这个世界就不断地告诉我们身体并不重要。例如,几乎在所有的学校里,都有一个默认的学科金字塔(或者鄙视链):最高级的学科是语数外,稍差一点的是物理化学,再往下是历史地理,然后到美术音乐,排到最后的,几乎肯定是体育。这就是一个无言的信号:比起头脑,身体是比较不重要的。再往后,中考、高考,理科与文科,再到体育生,都在不断强化这条鄙视链。回想起自己的小时候,其实是一个好动的小孩。因为没有上幼儿园的缘故,天天在院子里和其它小朋友玩。不过,进入小学之后,兴趣也就慢慢地转向到语文数学这样的学科学习上了。这种转向,一方面固然有新学科的吸引力所在,另一方面毫无疑问也跟学校鼓励什么样的好学生是相关的。进入社会之后,这种对身体的轻食毫无疑问更上了一个等级。只要你没病,身体在工作中是完全不考虑的。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你只会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而很少顾及身体的平衡。对身体的忽视会连带带来一个新的忽视:那就是对情绪感受的忽视。有一年,我在大理,和一群老师做工作坊。我问了一个我认为最简单的问题,没想到它却成为了老师们最难回答的问题。我问出来后,明显感到现场气氛沉寂了一下,老师们似乎都呆了,他们好像从来没有被问到过这样的问题。过了一小会,我忍不住打破僵局,邀请一位性格比较开朗的老师回答,她犹豫了一下,才怯生生地说:我感受到现在我正在和其他老师一起在参加安猪老师的工作坊……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的状态。我们的文化不鼓励感受和表达情绪,社会主流崇尚的是理性人(本质是工具人):深刻地分析问题,聪明地设计解决方案,然后清晰地表达出来……看,这里面没有情绪的空间。结果是,我们的感受被封闭的,停止生长了。这也反应到我们关于感受到语言的匮乏上面。如果你问一个人,在刚才的经历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其实,“好”的感受有很多:快乐、开心、愉快、兴奋、好奇、启发、沉浸、幸福、自由、被鼓舞、被支持、被接纳……不好的感受也很多:失望、困惑、沮丧、伤心、痛苦、绝望、怀疑、被排斥……但,为什么我们最后只会说好或者不好了呢?严格来说,好或者不好都不能算是一种感受,而是一种对感受的评价。据说,因纽特人的语言里,关于白色的词语就是四五十种,小雪的白、鹅毛大雪的白,用的是不同的词语。如果一个人也能用同样多的词语来表达感受,那该有多么鲜活。以上大致是我对自己身体和感受的一些反思。接下来,很巧的是,我在这两个月的个人工作中,居然有很大一部分是跟身体有关的。例如,四月份我给自己制定的个人管理目标是12点前睡觉,50%的达成率。到了五月份,我将目标发展成:8点起,12点睡,每天走路7000步,75%的完成率。上个月,我的完成率很差。但这个月似乎开始有经验,也尝到了自律的甜头,截止目前为止,75%的完成率达成得还不错。我为自己的身体管理制作了一个文档,在这个文档中,我首先进行了规划:然后,每天记录实际的进展(有时候会忘了记录,第二天就及时补上):
及时的记录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帮助你收集第一手信息,为接下来的复盘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我发现早晨是我之前一直忽略的一个时间段。其实,如果能在早晨做一些身体热身运动,能够带来一天的好状态。从五月起,我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晨间仪式,仪式包含下面的活动序列:每天醒来后,我会依次完成上述活动,历时大约一个半小时。相比过往起床后就糊里糊涂地工作,现在一个半小时的晨间仪式是奢侈的,但也是充实的,它为我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说明一下:我用Fabulous这个APP来管理自己的晨间仪式(以及其它的重复性活动)。要实现身心完整的成长,除了行动,还需要定期的、有意识的身心觉察。具体来说,我建议你每天做一次完整的身心检查。每天做身心检查是必要的。比较合适的是傍晚或者临睡前,这样我们可以对一天的生活进行比较完整的回顾和思考。关于如何和身体更好相处,你有什么经验吗?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