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们可以如何迎接死亡?
仅以此文献给前天去世的禤锦科老师。禤老师是我的高中物理老师,教我的时候已经是副校长,却平易近人,没有半点架子。我记得,班上的同学们——包括我自己——都很喜欢他。收到禤老师去世的消息是在今晚八时许,消息由我的母校——广东实验中学——发出。那时我刚吃完饭,离开朋友家,正走在成都的街头上。刹那间,我仿佛又变成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个高中生,过去的点点记忆又涌上心头。于是,决定在这一天写完这篇原来只写到一半的文章(哪怕稍显匆忙),以纪念我敬爱的师长。
摇篮在深渊上晃动。常识告诉我们,我们的存在只是一束短替的光亮,夹在两方永恒的黑暗之间。这两头的黑暗其实并无差别。但人们能平静地接受出生前的黑暗,却不愿(数着每小时4500次的心跳)面对那日益临近的另一头。
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中,傲慢、狭溢、自私的中年官员伊凡•伊里奇得了绝症,疼痛一直折磨着他。当死亡临近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将全部人生都用来追求名誉、外表和金钱,不过是借此逃避死亡必将到来这个不争的事实罢了。伊凡•伊里奇开始对那些毫无根据地说他会康复的人充满愤怒,他们还要让他这一生的错误继续下去。在和自己的内心深入交谈之后,他清醒地意识到:他死得如此糟糕,正是因为他活得如此糟糕。他的整个人生都错了。为了逃避面对一死,他竟然没有让自己好好活过。
如果某个夜晚,魔鬼悄悄跟着你进人到你最为孤独的孤独之中,对你说:“你现在过的以及你曾经过的这些生活,你将不得不再过一次,且会无数次重复过这样的生活,这种生活不会有任何新鲜之处,但这生活中的每一个痛苦,每一个欢乐、每一个想法与叹息,每个小到微不足道或大得无以名状的事,都会重新回还往复,都以同样的连续性,按同样的顺序重复——甚至这蜘蛛和这林间的月光,甚至此时此刻以及跟你在一起的我,都这样重复。存在的永恒沙漏不断上下翻转,而你也只能与之相随。你这微尘一粒!”这时,你会跌坐在地上咬牙切齿地诅咒对你说这话的魔鬼吗?或者,你曾经体验过那一美妙的时刻,这样回答他说:“你是神,我从未听说过比这更神圣的话。”
更多的早睡早起,以及每天基本的运动;
每隔2-3天至少和朋友进行一次深度的对话;
每天有思考记录,每周两篇公众号文章。
掌控生活:实践自律而灵活的生活方式;
建造村落:广泛连接和深度对话学习者;
持续创造:每天有思考,每周有文章,每月有产品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