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锵锵脑科学:北大临床心理博导臧寅垠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深度认知神经 Author 相斌


转载自:深度认知神经   作者:相斌



本期嘉宾  臧寅垠 研究员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导。中国心理学会会员,英国心理学会(BPS)特许心理学家 (Chartered Psychologist, CPsychol)。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


研究领域为临床心理学,研究兴趣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焦虑相关障碍等心理疾病的临床循证干预研究。臧寅垠研究员在中、英、美三国主导或参与了多个临床心理学研究项目,包括于我国地震灾区开展的对成人及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的临床研究。


联系邮箱:

Yinyin.Zang@pku.edu.cn


疫情期间全球心理热线:

010-53466977  

北京时间 13:00 - 22:00  



本期主播:白小白,研究孤独症模仿与动作理解的海外时差党。
文字制作:萤火虫,研究方向孤独症与社交障碍,正在不断探索提高的学术小白。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主播:这次非常感谢臧老师的参与,因为之前我们的节目都是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的嘉宾比较多一些,其实临床方向的嘉宾比较少或者说您是第一位,可不可以给听众朋友更多的介绍一下这个专业的研究内容?


嘉宾:其实临床心理学专业是比较热门的一个专业,但是大家又会觉得这个专业的人比较少,可能因为我们(临床心理学专业)有很多实务工作可以做,比方说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等。这个专业除了科研外,还直接能帮助到别人,所以说我们既可以做实务,又可以做科研。目前我们国家的临床心理学的科研发展相对弱一些,不像我们的认知科学,现在在世界上已经算是比较厉害了。


主播:老师您在临床心理学这个领域,比较关注哪一些异常的群体呢?


嘉宾:我主要做的是焦虑大类的,例如焦虑、抑郁。比方说,我之前一直是研究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也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它的诊断在DSM-IV诊断中是和焦虑一类的,但是DSM-5出版后,它就单独放到创伤类障碍中,就是单独一类了,我主要关注的是创伤相关的或者说在国内它叫应激相关的心理异常。同时,我也做一些强迫症、广泛性焦虑或者是惊恐发作这类的研究。抑郁症不是主要做的,但是由于焦虑和抑郁的共发率非常高,所以也会涉及。


主播:平常您的工作中是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还是患者的治疗部分,或者您更倾向于哪个内容?


嘉宾:我主要关注治疗的部分。我一直做的是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也就是RCT研究,之前做的研究大部分是循证医学的范式。它和目前的主流的范式是差不多的,通过随机临床试验来提供因果关系的证据。国内对于临床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比如循证医学的研究,或者去比较干预方法效果到底怎么样的研究非常少,所以我主要做这方面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是很必要的,举例来说,我们在咨询的时候,我们选择怎么样去治疗、如何帮助来访者,应该讲循证,即应该结合研究证据和来访者的特点,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法来帮助他。但现在国内总体情况是,临床心理学从业者或者咨询师,他会偏向于某一个流派的某一种方法,然后基本上很少通过实证来选择治疗方案,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他们的学习经验。因此在我们国家开展这方面的循证研究是很必要的,也不光是我们国家或者说针对亚洲或是东亚群体,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很有必要的。

* 图片来源:collegechoice.net   


疫情下的心理调适



主播:现在全球面临的新冠疫情,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调试自己的状态或者调整自己的心情呢?


嘉宾: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疫情期间做的一个研究,我们得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结果。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结果,然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在疫情期间做了一个大样本的研究,我们问了国人在隔离期在家大家都做什么?因为也是春节假期,我们给了很多选项,包括刷微博、在家工作、在家打游戏、陪家人、在家里看孩子、干农活等等。同时,我们问了跟健康相关的焦虑问题,比如担心自己是否患病等。总体来说疫情不是一个好事,影响了大家的生活,但我们说多难兴邦,或者说从一个坏事中我们可以有所思考,有所成长。最后,我们也问了大家怎么看待这次疫情的问题。我们发现了特别有意思的结果,我们发现在家工作、在家做一些有益于工作或是去看一些专业书籍的人比在家单纯做特别沉浸式的娱乐活动(比如打游戏之类的),有更少的健康焦虑,与家人有更少的冲突,对于这次疫情有更多正面的认识。我们还做了另一项研究,发现很多人当自己焦虑的时候,会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逃避来应对,这和目前世界上认为对焦虑比较有用的暴露治疗的做法是相反的,暴露治疗也就是怕什么来什么,所以说转移注意力这种方法基本上对一些情绪的问题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这也能引出我下面推荐大家做的事情。若是你面临比较严重的问题,我建议海外的同学们或者华人可以寻求当地资源的一些帮助,比方说一对一的电话咨询,或者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Mental Health Service)。


但是如果你觉着自己稍微有一些心理上的不舒适,但是又还没到需要找别人帮助的情况,以下两种方法是非常推荐的,一个是表达性写作,一个是正念练习。表达性写作,也叫 Expressive writing 或者 Narrative writing。你可以每天花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连续写三天,写作形式不限。每天的写作主题不同,第一天你可以把自己的糟心事写下来;第二天你可以专注自己负性的情绪,并且把它写出来;第三天你可以想一想,看看有没有从你的经历或者是你负向的情绪中发现任何正性的情绪,然后写下来正性的情绪。


另一个方法就是正念练习。一般来说,有佛教、气功或禅学基础的人,对正念的接受度都还不错。正念和冥想不太一样,正念它非常强调接纳这个特点,也就是说首先需要接纳自己的情绪,不对情绪做反应或评价,等接纳了这些情绪后,自己就会平静下来。比方说,可以先从每天5分钟的正念练习开始,大家可以从喜马拉雅或者是一些正念的APP搜索正念练习的资源。


主播:我们了解到老师您这边也给海外的留学生开设了心理热线,可以跟大家也说一下吗?


嘉宾:是的,我们北京大学心理认知科学学院开通了心理热线,热线电话是:010-53466977。最开始主要是针对国内,随着海外疫情的发展,我们就很快上线了海外热线服务。我们跟清华、北师大、首师大的4个热线被新华社放到他们官网上,翻译成四国语言对海外华人开通,开通时间是北京时间下午1点到晚上10点。非常欢迎各位海外的学子、海外的华人,当遇到一些情绪或者心理问题,或者跟疫情相关的问题,拨打我们这个热线寻求帮助。



繁忙又充实的研究生活



主播:提到北大,大家就比较想了解老师您在北大的工作状况是怎么样的?


嘉宾:这个很乐意跟大家分享,因为我是去年10月份开始北大工作的,回国前一天还在美国上班,回来之后在北大的感觉是真的忙,或者说国内和欧美的工作状态是很不一样的。


来北大以后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同学们,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和他们的能力是非常好的,也看出来同学们的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像我们这个专业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有很多转专业的同学,像我们实验室就有好几位,从别的专业转过来,或者是修双学位,或者是想在硕博期间转方向的也好,大家的能力都非常强。这些同学有非常好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加上我们中国人又比较尊师重教,是非常可爱的一群同学,这点是感触非常深的。


另外一个感触就是真的非常忙,因为北大除了做科研之外,还有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北大是非常注重教学质量的,我回来作为评委去观摩了青年教师大赛,我感觉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老师和同学们有不同的需求;加之给青年教师的培训也非常丰富。总体来说是主要是这几个感受,反正比在国外真的要忙很多。



认识自我 越早越好



主播:您作为临床心理学这个方向的老师,您会给我们心理学在读的同学,或者说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伙伴们,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嘉宾:对于年轻的同学们来说,如果你对临床方向有兴趣,或者说作为年轻人来说,我非常建议大家能多观察自己,提高的自己的觉察能力。我遇到过一些同学,他们都有些后悔,觉得对自己的兴趣发现的晚了或者是怎么样的,如果能更早的开始去了解你自己,或者去认识你自己,就可能更早的做出一些自己比较认可的选择,当然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在国内的话,我们有同学打过一个比方,在初高中之前,大家的学习像短跑或者说是在赛道上赛跑一样,终点非常清楚,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路径。等到了大学之后,你的人生的方向就像是大海里的一条船,没有赛道了,你的方向也需要你自己去掌握,你要开到哪里,你要怎么开都需要你去掌握,而不是像赛道那么清楚的,也没有明确的终点。很多同学在这个情景,或者说在转折的时候,就会有些不太适应,或者说当他意识到他要开船的时候,可能就会惊慌等等。这个也可能跟我们之前的学习或者之前教育的理念有关系。所以我非常建议大家可以早早的认识你自己,或者开始尝试着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了解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长处加兴趣点在哪里,那可能就是你今后可以花费大量时间和脑力去从事的一项工作。

* 图片来源:Unsplash       


体力和脑力一样重要



主播:那就进入到我们最后一个环节,想要了解一下,您平常一天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嘉宾:一天的生活嘛,最近我天天去办公室工作,从早上大概9:00到然后工作到下午6:00,回来以后要陪小朋友玩,一直要陪到小朋友睡觉,大概要10点多。如果体力还够的话,就可以再稍微做点正事;如果体力不够的话,可能也就休息了,或者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我这个人还算比较会调节自己,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其实对于各位,可能听众很多都是博后或者研究生阶段的同学,我非常建议大家提升自己的体力。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如果大家对事业比较有追求的话,不管是我见到的特别成功的人士,或者是我们认为的大牛也好,他们除了脑子好用或者是智商高,他们精力也是非常旺盛的。


举个例子来说,我在宾大的老板,他是在整个临床心理学界都是非常知名的、非常厉害的学者,今年已经82岁了,还是每天都工作,每年还要在各个世界做 Workshop。像我老板这样的人精力真的是非常旺盛,对自己的工作还有极大的热情。可能我们的热情没有他们那么大,但我们也需要在社会上立足,或者希望在自己的领域做出点东西,也还是要展现出我们能力的。所以不管你是有部分被迫还是真的很热爱,都非常建议大家能锻炼好身体,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更好的应对今后的生活。有一个比较好的身体和比较好的作息都十分重要,这是我个人的感受,十分推荐给大家。


 学习资源

正念练习的相关资源:

  睿心冥想  APP

  Insight Timer  APP




美工制作:静玲,有心理学背景的新传小白,希望永远好奇,不负心中热爱。
本期排版:白小白,研究孤独症模仿与动作理解的海外时差党。



11本孤独症领域私人书单送给您

李红教授浅谈如何成为优秀研究生

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孤独症专题推文汇总

张喜淋研究员|2019年度美国心理科学学会学术新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