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楼宇烈:传统文化中的安身立命之道


   安身者,寝居安定?立命者,衣食无忧?


《大学》云:“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孟子》云:“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苏轼言:“信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 楼师接:“尽人事者必信命,然后心安而无怨。”


董仲舒言:“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楼师总结:蓄德安身,修身立命。


国安方有家安,家安方能身安。安身立命由己,安身立命以及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360fznmkd&width=500&height=375&auto=0


答问略摘:

  

 问:在您这漫长的岁月中,您觉得到目前为止,您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您的思想又是如何转变的?如何对待自己这个转变及平复自己的心态?


   答:每个人都会有遗憾,而且永远会有遗憾的,到死也会有遗憾的。既然你明白了人总是有遗憾,不可能是完美的,不可能是没有遗憾的,那就接受遗憾,不就也没有遗憾了吗?有遗憾,但是不要把它留在心里面,过去就过去了。借用一句佛家的话来讲,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6088nzp1&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以上视频系楼宇烈先生12月19日北大讲座。

楼宇烈老师北大讲座录音整理

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

一、对“安身立命”概念的一般性理解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今天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一起来讨论“安身立命”这个话题。当然,今天主要要从我们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的角度去看——我们的先人是怎样理解安身立命,怎样来达到安身立命的。我今天下午在给我的博士生们座谈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我说大家怎么来理解安身立命这个问题?大家谈了各种各样的看法。所以对安身立命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现在的人究竟怎么理解安身立命。我从网上搜了一下,我看到这么一个对安身立命的定义:

什么叫安身?有房子住;什么叫立命?有食物吃。所以网上说,这个安身立命的意思就是寝居安定、衣食无忧。这个对于安身立命的解释非常通俗,也非常贴近我们现实的生活。我们现在的人这么来理解安身立命,很现实,是从生活中间来理解的。事实上也是,如果我们仅仅从字面上来看,所谓安身,那就是说首先自己的生命能够得到一个基本的保障,有吃有住,有基本的保障。当然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哪怕我就披一块布、住一个茅草棚,吃上粗粮,那也是有吃有住。那么锦衣玉食,住在非常漂亮的豪宅,也是安身,也是一样可以的。所以简单地来讲,安身就是要让自己的生命有个着落。那我们再分开来讲,立命可能比安身要有高一点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理想。有的人可能是想明白一些道理,有的人可能以为大富大贵就是立命了。因此,“立命”也可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理解。

所以我说“安身立命”这个词说起来比较简单,但人们的理解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可以仅仅从刚才讲的有饭吃、有房子住的角度说,也可以再进一步,有豪华的房子住、有美味的食物吃。这是从这个层次来理解所谓的安身立命。但是我觉得,这个跟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安身立命之道”,还是不太符合的。我们讲的是安身立命之道,不仅仅是我们生命能不够有保障,我们的理想是不是可以得到实现,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我们要探讨的是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安身,什么才叫做真正的立命,怎么样才能够达到安身,怎么样才能够达到立命。这个问题我觉得就比较复杂了。

在我们传统文化里,从为人处事的角度来讲,有我们安身立命的道理;从修养身心的角度来讲,也有安身立命的道理;哪怕仅仅从怎样来保养我们的生命来讲,也有安身立命的道理。即使是从道德这个层面来讲安身立命,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我们今天为什么会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就是因为今天的人不知道从何下手才能够安身立命,也不知道安身立命根本的精神在什么地方。就像刚才我提到的网上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我想大概实际上也是比较普遍的。特别是讲到立命这个问题,怎么才能立命?很多人可能认为就是怎么样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对于当下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命运,总是有很多很多的不满意,所以想去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怎么样来改变这个命运?这又是人们思考的问题。

二、如何看待“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

现在很多人很困惑,常常会问,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活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从哪来的,我将来又会到哪去?这些问题很困惑大家。尤其是我们今天提倡科学精神,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想要搞清楚我是从哪来的,我要到哪去,我为什么要到这来,我这么活着又有什么意义,等等。特别是当自己碰到很多困惑、苦恼的时候,更是会这样来问。现在为什么得抑郁症的人特别多?就是对这些问题想不明白,又总是在想这样的问题。其实刚才我提到的这些问题,其中绝大部分是不需要问的,问了也问不清楚,想也想不清楚。你说我从哪来,那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就看你信哪一种回答了。如果我们拿西方基督宗教的理念来回答,那么我是上帝创造的;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儒家或者道家的思想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也很简单,我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的父母精血的结合就有了我;如果按照佛教的理念来回答,那就是因缘和合的,各种因缘聚在一起就有了;拿一个人身来讲,那就是五蕴身,五个方面的东西合在了一起就有了这个生命体。哪五个方面呢?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就有了生命体。按照科学的说法,那就是一个细胞一个细胞结合在一起,就有了我,人最终化解成一堆碳水化合物了。你说哪个才是对的,哪个才是错的?你说你问得清楚吗?你相信吗?所以我说这个问题有的时候越问越纠结。

很多人说这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哲学不就是要问我从哪来我到哪去,人生有什么意义?你来干什么?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高深的哲学问题,但是也可以是一个很普通的门卫问题。比如说我们要进到一个地方去,人就会问你从哪来到哪去,来干什么。这成了一个非常普通的问题。但是我想,像这样的问题,还是少问为好。因为你不知道从哪来也没关系,已经来了,你搞清楚又有什么用?已经是一个事实了,这个事实已经存在了,很多时候问也问不清楚。我们都觉得科学一定能够搞清楚,一定能够准确地回答。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科学能够回答我们今天的问题吗?我想回答不了。没有蛋哪来的鸡,可没有鸡又哪来的蛋?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又有鸡又有蛋,看到的是蛋孵出来的鸡,也看到鸡生出来的蛋,到底谁先谁后怎么来的,其实不用问了。

所以我老讲,中国的文化中有一个很实事求是的回答。《庄子》里面曾经告诉我们:“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所谓这六合就是我们今天这个场合,你看东南西北上下,不是六个方面吗?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空间,这个空间之外的事情我们看不见。我们也不必知道它是什么,我们问它干什么?可以存而不论。等我们将来接触到它了我们再去讨论它,现在还没有接触到。《庄子》还讲,“六合之内,论而不议”。在我们这个空间之内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是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我们可以不去议论,可以存疑。

在过去,我们总觉得什么问题人类都能够知道答案,人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就像上帝一样,因为我们对上帝就是这么认知的,上帝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那么我们人也是一样的,以为我们用科学的精神就可以追根究底、把所有都搞清楚。实际上哪里这么简单。我们过去老是批判那些所谓的不可知论,批判那些不可言说、认为“言不尽意”、语言说不明白这样的观点,我们老批评这个,甚至认为这是缺乏科学精神,是一种神秘主义。那么我请问,到现在我们人类已经进化到今天这个程度,是不是对于我们所生存的宇宙空间的什么事情,我们都知道得很清楚了呢?差得远呢,不知道还有多少我们未知的,甚至于不只是未知,到我们人类终结的时候我们也还不能够知道。所以有一些东西,我们自己去不断地追问,到最后是自我困扰。我们正视现实,正视我们看到的现象;我们根据生活实践,对我们看到的东西,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对待它,我想也就可以了,我们就不至于有那么多的烦恼了。也许有人会说我这个说法是阿Q精神,自我安慰一下,不认识就不去求了,就那么敷衍了事地过去了。但是我想,这才是精神解脱的一个方法,否则的话,你陷进去了出不来,永远解脱不了。所以很多问题并不是可以问到底的。我经常讲,我们过去就认识一个道理,就是所谓的科学精神,科学的精神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最后有很多沙锅打不破,也有很多问题也问不到底。一个再伟大的科学家也会让他的孙子问倒的——当他孙子问他,这个事情为什么是这样啊?他给解释一通;解释完了,这个孙子还是问,那你说的这个又是为什么啊?他就再回答,总会有一个问到他回答不出来的。所以我们最根本的是要面对现实,解决现实的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困惑。

三、对待命运的态度——“尽人事”与“听天命”

关于命运的问题也是如此。人的命有没有?有的人相信有,而且相信得非常的执着,就是一切都是命运安排好的;有的人根本不相信命。哪有什么命啊?全靠我们自己,全靠自己。这两种情况通常是特别常见的。所以你让他立命,怎么来立命?对这个词怎么理解?都有很大的问题。立命,这个“立”字在那,一说出来,那就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但是讲到“命”又好像是先天决定了的。所以对于“命”这个概念的理解,就有所不同。有的认为命是不可改变的,有的认为命完全是可以由自己来掌握的。其实这两种说法,一般人都认为很矛盾,相信命的人就认为命运不能改变;可是有的又觉得命运可以自己来改变。那么命运如果自己可以改变,又该从哪个角度来理解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道理呢?这也有不同。

所以关于“命”的问题,是大家最困惑的问题。而且“命”又跟“运”分不开,我们常讲“命运命运”,“命运”既是一个概念,又可以分开来讲。分开讲,“命”相对来讲比较静态一些,“运”又是比较动态一些。“运”是不断地在转,不断地在运动、变化;“命”相对来讲就是固定化一些,静止的。所以这两个东西又是分不开的,命里有运,运里有命,有动有静,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所以我们既不能够完全不信命,那不行的;可是如果又完全信了命,那也不行。我们讲到命,就是指外在的环境所决定的命和运。比如说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那就有这个时代的命运,生在那个时代,就有那个时代的命运,并且这个是不能由个人来选择的。因为我生下来就在这个时代里,我无法选择。那么时代也在不断地变化,时代的变化,很多情况下也不是一个个人所能去左右的。所以你说你不信命,行吗?但是是不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命以后,每个个人就无所作为呢?那也不是。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努力去变化这个命运,去改变这个命运。

在我们先秦的一位思想家荀子曾经讲到过,一个人他能不能够最充分地发展、实现他的才能,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才,一个是时。所谓的“时”就是时机、机遇,也可以说是一个大环境,在某个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命运,你生在这样的时代,遇到这样的环境,这个不是你个人改变得了的。所以一个人他的价值能不能实现,离不开他个人的才能和所遇到的这个时代、时机。荀子就分析,他说这两个可以说一个是主观的,一个是客观的。才能是主观的,因为我可以自己来培养我自己的才能,我努力地学习、深入地钻研,把我的能力不断地提升,这是我自己可以做到的;但是我这样的才能,能不能够得到实现,那要看机遇。这个机遇也很复杂,也就是你这个才能,这个时代根本不想要,你不适应;或者是你这个才能,这个时代很需要,但是缺少一个能够识别千里马的伯乐,这也是完全可能的。所以荀子就讲:“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 (《荀子·宥坐》)这两个东西一定要碰在一起,你的才能才可以得到发挥和实现,个人的价值也就得到体现了;如果你有这个才能,但是遇不到这个时机,那这个才能就埋没了。这也完全有可能。(“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 《荀子·宥坐》)我们历史上被埋没的人才,多得不得了,不计其数。所以有才能的人如果遇不到时机的话,被埋没,可以说是一个正常的事情。但是在今天,很多人可能就会认为,这个都是我们时代造成的,是别人造成的,所以就怨天怨地、怨人怨事,满肚子的委屈、满肚子的怨恨;那反过来,这个时机很好,但是我没有努力,没有去积累我的才能,那既使有了时机,你也实现不了你的价值。所以一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要有这两个方面。我们很多人处在怨天怨地怨人怨事的怨恨中,反而失去了努力地来提升自己才能的时间,时机到了你还是用不上。所以中国古代,首先是“蓄才以待时”,积蓄我的才能来等待时机。(《荀子•宥坐》:“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一旦有时机了,我的才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说我没有遇到时机,可能从某个角度来讲,往往是我们没有抓住更好地积累我们才能的机会。如果我们这么去想,那么我们就不会浪费时间,不会把我们的精神浪费到憎恨、怨恨中去了。其实我们很多的烦恼就与我们老是怨这个怨那个有关。

一个人一生中可能最大的问题,就是遗憾和怨恨。我们老讲,这个人如果一生活得无怨无悔,那这个人生是完美的人生。怎么才能做到无怨无悔?就是要认清楚我们的命和我们人的主观努力之间辩证的关系。宋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苏轼,他说,“信命者必尽人事”,相信命运的人,一定要尽人事。好像这个命运给我规定好了,那么我是不是就等着这个命运?不,我要尽人事,我要尽我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他说这样做了以后,“然后理足而无憾”,从道理上已经充足了,因为我已经尽了我的努力,我虽然信命,但是我已经尽了我的努力,追求没有实现,我也没有遗憾了。因为我已经尽到自己的努力了。这是因为大的环境、大的命运我无法去改变,所以我也不必遗憾,我心安理得了,我已经做到我该做的了。苏东坡这句话我觉得很值得我们来思考。

但是反过来,我们也不要因为我尽了人事了,就可以不信命了,就觉得我既然尽了人事,我就应该实现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是那么简单吗?不是那么简单的。我就在苏东坡的这句话下面,我给他从另一个角度做一个补充。我说,“尽人事者必信命,然后心安而无怨”。所以这两句话合起来是:“信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尽人事者必信命,然后心安而无怨。”无怨无悔,这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我们现在很多问题都出在有怨、有遗憾,所以我们心情非常纠结。信了命不尽人事,觉得好遗憾,我错过了好多机会。即使在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下面,我还可以有很多作为,我的这些作为是可以改变我命运的,可是我没有去做,所以最后会觉得遗憾,错过了机会。可是我们又有很多人觉得,我尽了努力,就应该达到我的愿望,怎么没有达到?就怨天怨地、怨人怨事了。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尽人事和听天命,这两个东西很辩证地看,我个人来讲,从我主观角度来讲,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尽了我应该尽的责任了,我做到我可以做到的努力了,至于最终能不能够实现,很多情况下不是我自己可以决定的。

我们现在可能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没有这个意识,觉得只要我努力了,我就一定可以成功。不是那么简单的。努力是你蓄才,积蓄你的才能,能不能成功,有各种各样的条件,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各样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具备,那就不可能成功。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必遗憾,也不需要怨恨,怨恨谁去?所以我说对于“命”的认识是很重要的。什么叫做立命?其实中国文化,都很重视“命”这个概念。而对“命”的看法,可以说在中国文化中,不管是儒还是道,还是佛,都是辩证地看待。“命”既有不能改变的方面,也有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方面。所以既不是把命看成通过我的努力就可以改变的,也不能把命看作成我无所作为的,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命的,不是这样的。

很多人认为,佛教是让我们安命、听命的,佛教不是讲因果吗?所以命早就被决定好了,佛教是让我们安于命,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宿命,命运是早就决定了不能改变的。佛教究竟是不是这样的?不是的。我们如果去看一本书,《了凡四训》,我们到很多庙里,结缘赠送的书里面都会有这本书。这本书里讲了一个明代的文人,叫袁了凡,他写了四篇文章教训他的子女,所以叫做《了凡四训》。第一篇讲的就是命运不是不可改变的,命运是由你自己来立的,命由己立。他写这篇文章就是告诉人们,是有命,但是这个命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他讲了他自己的故事,他说他刚生下时请了一个算命先生给他算命,这个算命先生一推算他的八字,说这个孩子命相比较薄,身体也不太健康,所以大概活到50岁就死了,生命也就那么短,而且没有子嗣的,说他能够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就很好了,安分守己,平平淡淡地过一生。他的母亲听了,后来告诉他你一辈子就是这样的命运,你自己好好地认同这样的命运。所以他也一直很安分守己,接受这个道理。后来他遇到了一个禅师,佛教的禅师,这个禅师看到他这个人非常本分,非常老实,做事非常认真,做人非常善良,同时感觉到他精神状态不是那么振奋,就问他怎么回事。他就告诉了禅师算命的结果。这个禅师就说,不对啊,按照佛教的理论来讲,你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种这样的因就会结这样的果,所以改变你种的因就可以改变你结的果。这个道理一说,袁了凡就明白了:命运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我怎么做就会得到一个什么结果。于是他就觉得自己应该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要多多做善事。他用一个办法来督促自己。用什么办法?钉了一个小本子,每一页上都画了很多小方格,然后今天做了一件事情,觉得自己良心上过不去,不应该这样做,就画一个黑点;今天做了这件事觉得很快乐,对别人也有帮助,就点一个红点。这就是我们历史上讲的“功过格”。开始的时候,黑点多,慢慢地,红点越来越多,他的心情也越来越开朗,身体也就好多了,健康了。原来说他活到50岁左右,结果他活到70多岁;本来说他没有子孙,结果生了两个儿子。命运改变了。所以命运并不是那么死的,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当然这也是从一个角度来讲的,因为因果的关系,有很多是必然的,也有很多是偶然的。那么像袁了凡生活的年代,相对来讲社会比较稳定,所以几十年里面,他通过这种努力可以改变命运;如果他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他即使是这样做,可能一个炮弹就把他炸死了,他的命也是改不了的。但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命运不是自己不可掌握的。

那么道家讲养生更是这样来强调了。养生靠别人吗?我们现在很多观念,都认为养生靠营养,不是的,要靠自己。道家在养生里面讲,“我命在我不在天”(《抱朴子内篇•黄白》)。所以中国文化非常强调,由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自己来掌握自己命运,也离不开大的局势、大的局面、大的命运的制约。所以也不能因为我尽了努力,但没有达到理想,就怨天怨地、怨人怨事,那也不行的。我们现在很多人,接触的都是非常简单的教育,也就是只要我努力了,就可以改变我的命运。我们现在进行的很多成功学的教育就是如此。举一个例子来讲,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定会讲他自己怎么奋斗努力,最后成功了。于是我们很多人学了这样的成功学,就认为只要凭我的努力,将来一定会实现我的理想,改变我的命运。其实没有那么简单。一百人学成功学,将来可能只有一个人成功,九十九个人没有成功。可是这个胃口是吊在那里,九十九个人还是吊着这个胃口。结果可能还鄙视这一个成功的人,用另外的眼光看他;而自己没有成功,就去怨天尤人,或者自己心里很难过,过不去。有很多人开始反省了以后,就觉得我们今天这种成功学的宣传和引导,其实是在毒害大家。所以说成功学是毒学。可能成就了一个人,可是伤害了九十九个人。因为成功学没有告诉他,我成功了不一定你就能成功。其实可以坦率地说,我成功了不见得你就可以成功,因为我们的条件不完全一样。如果不是这样来讲,而光讲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这个问题是很多的。

四、理想与现实

另外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单纯的理想主义教育,也让我们对现实社会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怨恨和不满。理想和现实永远存在着差异,存在着矛盾。在现实中,很多事往往是不理想的;很多理想的东西,由于各种各样的条件,在现实中也无法实现,至少在当下是无法实现的,条件成熟的以后可能还能够实现,但是当下不一定能实现。我们也不能够把社会想成永远是好的。社会现象中善恶是离不开的,有善就有恶。去找到一个这个社会中一点污点都没有的事物?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近代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常常会觉得事物的发展永远是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得越来越美好,而不太会想,这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好的进步了,坏的也在进步;善在进步,恶也在进步。或者甚至于更严重的,恶的东西比善的进步得还快。这就是中国人的老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来看问题。当然我这样说不是鼓励一些人专门去做坏事,我们作为每个人来讲,都应该努力地求上进,让自己越来越完美。但是我们个人的完美,并不能阻止整个社会发展的双向性。所以当近代讲进化论的时候,在人们心目中,渐渐都觉得事物的发展永远是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完美到完美的。当我们沉浸在这样的理念中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他就写了一篇文章,说进化不是那么单向的,进化是“俱分进化”的,这个社会是善也进步恶也进步,善也进化恶也进化,而不是那么单向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要看清楚我们的社会,不能够只从一个角度来看。事实上社会正是因为永远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才需要我们人不断地去改进,不断地去完善。但是我们又要有这样的认识:再努力再完善,也永远达不到我们理想中的十全十美。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那你永远会生活在痛苦中。这样的说法,并不是让我们去同流合污,不是让我们主动地跳到大染缸受熏染,我们作为一个上进的人,就应该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一朵洁白的莲花。我想我们现在很多的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使得我们今天的人对什么叫安身,什么叫做立命有了很多模糊的认识。

五、真正的安身立命——蓄德以安身,修身以立命

我们讲到安身立命,怎样才能安身,怎样才能立命?它的根在什么地方?怎样才算真正的安身?怎样才叫真正的立命?是不是我们有饭吃有房子住,就安身了?可以,这是安身了,但是这个安身能长久吗?是根本吗?不是。我们安身的根基在什么地方?如果要从根本上来解决的话,我想我们安身的根基,就是蓄德。我们只有蓄了德,才能达到真正的安身。其实一个个人来讲是如此,一个家庭来讲也如此,一个国家来讲也是如此。过去很多人家的门上都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忠厚传家久。忠厚就是一种德行,我们要想这个家庭能够代代相传、继承下去,我们一定要以忠厚来做人,来待人。只有把这样的德行发挥起来,我们的身才会得到真正的安,否则的话都只是暂时的。我们刚才念了《大学》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里面也处处告诉我们,德是根本。它告诉我们,“德润身”、“富润屋”。德可以把我们的人装扮得非常好,润泽我们的身体;而富能够润屋,使我们居住的房屋显得非常的漂亮。所以德是根本,德行的积累、德行的实践是我们安身的根本。有了德,天时地利人和都会朝这来聚集,我们各种各样的事业才能够成功。所以《大学》里面有那么一段话,“有德此有民”,有了这个德行,那么百姓都往你这来来靠拢;“有民此有土”,有了民就有了土地;“有土此有财”,有了土地就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东西;“有财此有用”,有了财我们才可以去使用它。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所以我们刚才说,有吃有穿有住就是安身了,但这个安身是不牢固的,不是根本,根本的安身是要让我们安身于德,有了德,我们这个安身才能是稳固的。

总结一下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的安身:我们有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德行,又不断地来提升我们的德行,不断地完美自身,这才能够得到一个真正的安身之地。所以我们要安身,就要使自己的德行完美,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安身立命之道”的“安身之道”。蓄德,积蓄我们的德行,积累我们的德行。这个德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他人的一种付出。在这些德行里面,在中国的文化中,非常强调两个字,一个字叫做“诚”,一个字叫做“敬”。我们为人处事离不开这两个字。诚和敬。诚是什么意思?就是让我们做人诚实、诚信、诚意、不自欺,不妄为。敬,敬畏、尊敬、不放逸、不怠慢,做人要守规矩,做事要守规矩,要有敬畏心。我们不仅要敬畏自己,也要敬畏他人,更要敬畏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不能马马虎虎。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两个基本的品德的话,那他会活得心安理得的,他才真正得到了安身之地。所以我们安身不是仅仅的吃饱饭穿暖衣有房子住,这些是否也是安身的方面?是。但是如果我们做了一个没有德行的人,我想这些东西很快就会丢失的。那么这些东西丢失了,也就是你的身还不安。所以中国文化中从这样根本的做人道理上讲,告诉我们怎么才能够达到安身。

怎么样立命呢?我想用《孟子》里面一句话来讲,我们给他简略一下,“修身以立命”。孟子讲,人怎么来立命?要修身。修身就是不断地完善自己。所以从根本上来讲,立命跟安身是一致的,也是要从德行上着手。在刚才念的《大学》里面,我们也念到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里面提到“修身”这个概念。这个修身的概念,无论作为一个人还是作为一个人群,都是最基本的。所以讲完这些,最后一个结语是什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根本。从天子一直到普通的老百姓,都要把修身放在最根本的地位来思考。所以这个立命,当然要从修身这个角度来考虑了,只有通过修身才能够立命。所以它又跟安身结合起来了。立命不仅要为自己立命,还要为他人来立命。我们大家都知道,宋代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张横渠,他有四句教,第一句是“为天地立心”;第二句,“为生民立命”,已经提出了“立命”这个理念了。这个立命不是为个人立命,是为生民立命,也就是为老百姓立命。也就是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更要帮助老百姓,改变他们的命运,让大家生活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中,有一个更好的幸福的安详的生活家园。那么从个人来讲,就是要通过修身来树立自己这样一个对命运的认识,同时也要教育大家来认识怎么样才能够得到这样一种命运的状态。所以不管是安身也好,立命也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它都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存,不是仅仅从个人生命状态的改变来思考的,而是一个具有广阔心胸的、为天地众生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想只有这样广大的心胸,才能够让我们活得坦然,活得安详。

六、治心病——师天地、心广大

其实我们的很多病,我看到我们北大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大夫在一次演讲中间,讲到了北大的很多新生,数据有没有扩大我不知道,但是量很惊人,我们的新生有40%多是得了“空心病”。我也不知道空心病是什么,我想是不是就是心没了,或者是心没有着落了,越想越不明白人活着有什么意思,或者是让很多的问题把自己困惑了,得不到解答,抑郁了,自闭了,等等吧。这样一些病的产生,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人太自我了,想什么问题就只想到自己,没有一个广大的心胸。拿过去的话来讲,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胸怀,想的都是自己的忧乐,没有去为天下的忧乐来思考。

还有慈悲的精神。我们佛教讲慈悲。慈悲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慈悲的精神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们如果有这样的心胸,那么个人的一些不幸,个人的一些遭遇,又算得了什么?这个我讲的是佛教。刚才我讲的那句话,是我们宋代范仲淹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整个的中国文化,就是要让我们学习天地万物的德行、品德,尤其要学天地那种广大的心胸。天地是具有最广大的心胸的,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是一个广大的包容精神。我们常常讲“天覆地载”,天在上面盖着,地在下面拖着,万物就在天地之间生生不息。但是天绝对没有因为我不喜欢你,我看不顺眼,我就不覆着你了;地也没有因为我看不上你,我就不载着你了。所以我们常常用广大、无私来描述天地的德行。“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用这样的心胸去看待一切事物。有那样广大心胸的一个人,他还能因为这一点点事情,那一点点事情不释怀?纠结?不会的。

中国近代有一位人物曾国藩,我想大家都知道,曾国藩的儿子身体不太好,身心都有病。曾国藩给他儿子写信,这个大家可以在网上找一下《曾国藩家书》,里边记载了这些信。在一封写给他儿子的信里,他说,你身心都不健康了,怎么办呢?他说你“治心病”,治你的心病,“以广大二字为药”,你不要吃什么药,你打开心胸,要像天地一样有广阔的心胸,包容一切,很多的忧郁、纠结就没有了,所以“治心病以广大二字为药”;紧接着一句话,我们现在人可能都不太能够理解,他说“治身病,以不药二字为药”。不吃药为药。我们现在人大概已经习惯了有病就吃药了,但是他说你要“以不药为药”,为什么?这就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我们要尊重每个生命自我修复的能力,不要处处都去靠外力。外力有没有用处?有,但是外力在治好这病的同时,可能也就会给你带来另外一方面的弊端,是药三分毒嘛。曾国藩就那么给他儿子讲这个道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一个人德行的培育,第一位榜样就是天地万物。人的德行都是从天地万物学来的,我们要学习天地万物的品德来完善我们的人格。刚才讲了我们向天地学它的无私,学它的广大;我们也学万物,万物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水。老子讲“上善若水”。上善就是最好的善,最高的善,就应该像水一样。为什么我们说水有那么好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你看水它多谦虚,它总是往下流的,它不是往上走的,所以它总是谦虚的;水灌溉了大地,浇灌了万物,它从来不求回报,润泽了万物,不求万物的回报,这个品德值得不值得学习?水从来都跟大家打成一片,跟万物打成一片,它不把自己固定成一个什么样的形状,然后要求大家都这样,没有,它是随器而赋形的,流到一个方形的容器里就变成方形的,流到圆形的东西里就变成圆形的,是随顺万物,不要求大家都跟我一样,恰恰是我要跟大家一样。在过去,水的这种“不器”的品德,被看成是一种君子的品德。所以《论语》里有一句话叫做“君子不器”。因为器就是有形状的一种东西,是固定的,是方的就是方的,长的就是长的,圆的就是圆的。可是如果有包容性的话,就不会用自己这样的特征去排斥其他了,而是能够包容。所以水的包容性很大。水又是最柔弱的,可是我们都知道一句成语,“水滴石穿”。水那么柔弱怎么能滴穿最坚硬的石头?就因为水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专心一志的精神,它如果滴两滴不滴了,过了三五天再滴,什么时候可以滴出来?今天在这,明天在那个地方,能滴出来吗?正因为它是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又专心一志的,所以最柔弱的水能够滴穿最坚硬的石头。水的品质很多,我们讲到孔子也是一样的,孔子遇水必观。走到水边上,他总是要站住看一看,思考思考,向水的品质来学习。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多了,万物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多了。一颗小草,这首诗人人会背,中国人都会背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看看这个小草的精神,坚强。你把我烧光了,明年春风吹又发。所以从小草里也可以学到一种精神。至于从竹子身上,我们可以学到的更多。有那么一幅联,上联是:“未出土时已有节”,我们去把竹子的根刨出来看看,全是节;下联是:“及凌云处尚虚心”,竹子长得再高,中间也是空的。我们一看,谁都知道是描述竹子的。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怎样来认识这样一副对联呢?不是说它描述竹子真是逼真,而是,我们在这个对联里学到的是做人的品格。未出土时,它还埋没在底下,还没有任何的名望,在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应该怎么样?要有气节,我们要守住气节,像竹子一样,没出土的时候就全是节气;那么当我们出土了,飞黄腾达了,我们应该怎么样?也要像竹子那样,虚心,谦虚。所以中国人注重从万物中学到做人的根本的品德。

我们说人不能够忘恩,人要报本,报恩。我们教育孩子,拿什么来教育?告诉孩子,“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你看看乌鸦都知道,它生出来的时候是靠老乌鸦去觅食来喂养它,现在老乌鸦飞不动了,那么小乌鸦就要去觅食来喂老乌鸦,乌鸦懂得反哺,这就是报恩。“羔羊跪乳”,我们看小羊吃它母亲的奶是跪在那吃,有礼貌,懂得礼,懂得尊重。中国人的眼光应该这样远大、广博,要从天地万物中间去观察、提炼出那些做人的根本道德。对于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圣贤,我们中国用什么话来称颂他们呢?大家如果到孔庙里去看看,必然会看到两个匾额,一个是“万世师表”,这谁都知道,孔子是千秋万代的师,做老师的表率,模范;再一块匾,称颂他什么?“德配天地”。就是我们如果有像天地一样广阔的胸怀,还有什么不能够包容?所谓的修身就是要把我们的身修得能够像天地一样那么广阔、广大。只有这样,我想我们的安身立命才能够有它深刻的内涵,才有它长久的生命力,才能够真正达到我们身心的健康、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七、明分、知止

归结起来,我想其实也是很明白的,中国的文化是反求诸己的。安身立命不是去靠别人的,不是靠一些外在的东西,而是靠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自己内在的生命意义的体现。所以我想,对于“中国文化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许许多多的方面去认识它、诠释它、理解它,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实现它。但是我想,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来讲,那就是要我们向自己求,向内求,来完善自己。只有把自己完善了,我们才能够安身立命。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我们经常讲人文精神,什么叫人文精神?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就是一个自我认识的文化精神。认识我们人自己,来规范我们人自己的一切言行举止,来奉献我们作为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所谓的“人文”,在《周易•贲卦》的系辞里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它先跟“天文”相对来讲:“刚柔交错,天文也”,天所呈现的现象是一种什么现象?刚柔交错或者阴阳消长,那就是天文。天的变化,天象的变化呈现的就是这么一个状态。接着就讲了,“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的特点是什么?人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文明以止”。这个“止”是什么意思?就是止在此处。也就是说,在宇宙万物中,每一个东西都有它自己应该停止的一个位置。也就是《大学》里引《诗经》的一段话:“缗蛮黄鸟,止于丘隅”,一只小鸟飞飞飞,飞到最后它就停到了一个土丘的一个角上去。然后就假借孔子的口来了说,孔子说你看连一只小鸟都知道自己应该停在什么地方,那么做一个人,难道就不应当知道自己该停在什么地方吗?这也就是刚才讲的,我们向自然万物学习,一个小鸟都知道的,那我们做人呢?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有一个身份,做你这个身份该做的事,就是你的止处。所以底下就讲了,“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你有这样的身份,就有这样的责任,你应该停到站到你这个身份地位上去,然后做你这个身份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止”的含义,很明确的。“止”就是要我们每个人都懂得自己是一个什么身份,自己应当认同这个身份,自己应该根据这个身份应尽的责任义务去做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止”。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个“止”呢?让每个人来认同自己的身份,让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身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尽的职责、应该遵守的规范,通过文明,“文明以止”。那么什么叫文明?我们刚才讲文明是跟野蛮对着的,野蛮是赤裸裸的,文明是经过修饰了的。一个野蛮人光着身子就出来了,一点也不稀奇。可是我们人不能像动物一样,光着身子就出来了,我们就需要修饰一下,穿上一件衣服。那时候没有衣服先裹上一片树叶,也是的。人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进入了文明时代。“文”就是文饰,就是修饰;文饰到了一定程度上,我们就开始做一个理论上的归纳总结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礼乐教化,礼仪教化。因此,怎么样让一个人懂得止于何处?那就通过文明的教育,通过礼乐的教育、礼仪的教育。因为礼仪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我是父母,那就应该生而有养,养而有教,“养不教父之过”,这是你的天职;那我是一个子女的身份,子女应该尽什么样的职责?作为子女来讲,就是应该敬重父母、孝顺父母、养育父母。通过这样“礼”的教育,让我们每个人都懂得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应该尽的职责和应该遵守的言行举止规范,这就是人文。“文明以止,人文也”。紧接着后面还有一段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我们观察刚柔交错的天文,就可以看清楚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察时变”,时就是四时,四时的变化,春夏秋冬。那么“观乎人文”呢?明白了“文明以止”的道理,那我们达到一个什么结果?“以化成天下”,让天下人都懂得这个道理,都能够遵守这样一种责任和义务,如此,必然能形成一个有序的、和谐的社会。所以人文的含义是这样的含义,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的精神。什么叫人文?不是我们现在简单说的人文学科。哲学、宗教这些属于人文学科,不是那么简单的意义,是一个很深刻的道理,是让人懂得怎样做人,怎样才算人,做一个人应该明白自己的身份,关系,也就是跟其他人的关系,然后让自己懂得我必须按照我自己这样的身份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去尽自己应该尽的职责。所以怎么才能安身立命?你如果根本不懂得自己是一个什么身份的人,自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话,你在家里面也安身不了,你在社会上更安身不了。所以每个人必须要明白自己在社会上的身份,在家庭里的身份,在单位里的身份,自己严格按照这样的身份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自己该尽的职责。这个不是来限制你,这个恰恰是让你在这样一个整体的环境中间,整个社会中间,跟人们能够和谐相处,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

那么我们如果看不到自己的身份,跟他人搞不好关系,这个结果会怎么样?结果是人们看你不顺眼,看不起你,你自己也纠结得很。所以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我们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论基础,它让我们明白,我们的人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它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根本的精神。它告诉我们安身立命是离不开我们现实的生活状态、生命状态,同时我们要更进一步地去深入和超越现实的生活,将生命提升到安身立命的程度,中国文化告诉我们,这个根本到底在什么地方,根本的途径是怎样的,应该把安身立命建立在一个什么基础之上。所以,除了从现实的,让我们生命得到安定、有吃有穿有住的角度之外,还要明白它的道理——怎样才能够让我们吃、住、穿能够得到一个最根本的保障。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人,似乎是身也安得很好,命也立得很好,但是就因为缺德,最后落到一个什么下场?这活生生的例子太了多。你能说他没有安身,没有立命吗?他的安身、他的立命可能让我们很多人羡慕得要死,但是就因为他缺德,不知道自己修身,落到一个家破人亡的地步,落个子孙万代都没有脸见人的下场,可悲。所以我们不能够仅仅从很表面的角度去理解,吃饱穿暖就够了,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个长远的根本,而且一定要让我们从个人的安身立命提升到一个家的安身立命,提升到一个国的安身立命。国家都不能安身立命,还会有你个人的安身立命之处吗?没有了。所以安身必先安家,安家必先安国。反过来国安了才有家安,家安了才有身安,这是双向的关系。我们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个人狭隘的,个体生命的安身上面,要大小结合,大小互动。正因为如此,才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这样一种中国传统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国家可以抛弃小家。不要以为中国文化中讲孝,仅仅是停留在家里面,为了国、为了天下可以舍小家。中国文化是由近及远、由己及人这样去推衍的,绝对不是狭隘的只讲私情的。反而,正是在这种“私情”中体现了一种无私的精神,要让这种精神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最充分的发扬。我们很多地方常常会用父子的关系去诠释官民的关系、君臣的关系,很多人不理解,这是不是一种很落后的理念?为什么要用家庭里面父子这样的关系,去诠释社会上官民的关系和君臣的关系?其实这个原因就在于,在父子这样一种似乎是最私的关系里面,却包含着一种最无私的精神。因为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偿地付出,永远是不求回报地付出。同样,子女对于父母,也应该是无偿的、无私的。所以说我们是要发扬这样一种精神。我们之所以把官民的关系诠释成父子的关系,就是希望有这样一种无私的精神在这里面得到发挥。可是我们的一种错误的引导,或者错误的理解,变成了好像做父母官可以作威作福地欺负子民,在实践中也产生了许多极端的、偏离了正确方向的理念和做法。不是的。这个不是我们所要诠释的一种精神。它实际上是要发扬最私的关系中最无私的精神。中国的文化绝对不是只停留在私人上、个人上的,是要由己及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做这样一种诠释和推广,把对子孙的爱扩展到整个的群体中间。因为在中国人的理念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所有的人民跟我都是一母所生的同胞,是兄弟姐妹,所有的万物都跟我是同类,我们都是天地所生,所以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还要爱他人的父母,还要爱万物,不能够仅仅为自己来考虑。这种精神,我想也可以来帮助解决我们今天很多思想中的纠结。

八、“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我们今天社会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把一切都商业化。商业社会讲究资源的流通,讲究市场的交易,但是我们不能够把一切的社会现象都商品化,做商品的交易。现在这个商业化的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我们把什么问题都要跟商品交易、等价交换联系起来,甚至于在道德理念上也这样要求,你给我多少钱,我给你多少责任义务。商品交易可以这样,等价交换,但是在道德上面,不行。道德的要求就是无偿的付出。所以这个德,不是一个交换的东西,德就是一种付出。作为道德的原则来讲,中国汉代有位哲学家叫做董仲舒,他有一句名言,我想这是道德文化、道德理念的一个根本精神。他说的什么话?“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做该做的事情,是不应该讲功利的,道德就是不计功利。就是一个责任义务的担当和责任义务的实践、付出。有没有回报呢?应当有,但是这个不是我去尽这个责任义务的前提,我不是为了得到这些回报才去尽这个责任和义务,这个回报应该是社会来回报的,社会如果对这样一些尽了责任义务的人有一个公正的回报,这就是一个公正的社会。所以回报是由社会来回报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你真正这样做了,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会崇敬你、敬仰你,这就是最大的回报。可是如果我们在道德这个层面上来讲权利义务,讲功利,那就不是道德了。所以我觉得董仲舒这个作为道德原则来讲,是不可动摇的,道德就应该坚守这样的原则,“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我们应该具备这样一种对于德行的认识。德行可以说既是内修,也是外养的,是奉献的一种精神,我们只有打开胸怀,才能够解决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讲,不如意的、看不顺眼、令我烦恼痛苦的事情,才能够消除。一定要有这样的胸怀才可以。你觉得自己付出了,一定要有所回报,一定要有等价交换,那么当你得不到这个回报的时候,就有可能会怨天怨地,怨天尤人。我们的文化是告诉我们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管住自己。我们对人的认识,是一种自觉的认识,自己来管好自己。不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就在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中也应该是如此。我觉得我们今天既缺少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自我认识、自我约束,更缺乏在跟生存环境、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中的自我认识、自我约束。我们现在对于这样问题的认识,我觉得还很肤浅。为什么?因为我们觉得征服了大自然,实现了我们人类理性最大的威力,可是我们没有想过,你这样的不自律,不自己约束自己,你是征服了自然,可是结果呢?你是丢失了自我,丢失了对人的自我的信心。我们现在有多少人能够自信自己的身体很好?大概很少。我们都要去靠检查,看看我血压多高,血糖多高,我们才放心,才知道我身体很好或者我身体不好,还有哪一个人有这样坚定的自信,自信自己?我们已经成了我们自己发明的那些所谓最先进的科技的奴隶了。所以人类一定要认识自己,一定要管住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间是如此,在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如此。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安身立命。好了,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圣贤教育

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千呼万唤归孝道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华孝道,

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上善若水,与爱同在 




本平台为爱神新月老师搭建

发心弘扬中华孝道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

故取名曰"千呼万唤归孝道"


◎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千呼万唤归孝道"此名学习到中华传统孝道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等幸福指数,一切内容皆由爱神新月老师编辑整理,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习共进步吧!





尊敬的仁者:

关注公众号可每日聆听语音学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做好中国人,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帮助您家庭幸福,夫妻甜甜蜜蜜,孩子健康成长,您若想了解网站上更多课程节目,敬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观看全集《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