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浮校长日书千字文95——同学们在环境文化中经历道德体验

2017-12-04 李秀伟 罗浮国附


   相约上午的美好时光,我们一起步入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教育天地。每天,李秀伟校长将如约为大家奉上教育的千字文,如果您愿意,我们每天,不见不散。


罗浮山的行为目标

“道德生长”教育:

童年的游戏(三)


有感于还有不少的人投身单纯读经之路上来,屡屡将教育异化为读书、异化为古礼的训诫,诚已离真实的教育越来越远了。


我们让懂教育的人来说一句话,孔子的这句话可能会被称为教育的总则:

 

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的道,是总归属;在寻道悟道的过程中,坚守德性,依据仁爱,最基础的则是游于六艺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道德教育,乃至教育,对儿童来说,就是一场童年的游戏。当然,游戏有规则,游戏有深浅,游戏有价值,教育游戏不仅仅是动态的、有趣的,也可能是仪式的、神圣的,不是一般理解的小游戏。


那么,引领学生学做人,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培养未来的大师圣贤,虽然有着许许多的美好期望,却很少有人给出道德教育的系统目标和教育路径,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尝试着从九个方面,即“道德标准、道德思维、道德情感、道德审美、道德体验、道德交往、道德评价、道德行为、道德人生”来构建学生的“道德生长”的教育系统,重新定义有道德的人的特征,并试图给出学校教育发展路径。


延伸开来说,“道德生长教育”有这样9个要素(我们今天讲第五、第六个要素,其余将在之后的千字文登出):



5.同学们在环境文化中经历道德体验


学校教育的优劣,是需要环境文化的。孟母三迁,迁的是什么?孟母迁的是文化,迁的也是她内心的坚守,迁的还有她对于孩子课程成为圣贤的坚信。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一个人你要看他是什么人,首先要看他染的是什么颜色。


我们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设计一个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去体验,当孩子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他会逐渐明白应该怎么做。让孩子去组织学生会检查纪律卫生,孩子自己就会明白平时要遵守纪律,注意卫生;让孩子们自己整理宿舍的衣物,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要整理自己的东西;当妈妈来学校接孩子回家,我们让孩子自己把行李提到校门口,孩子就会知道,他们要自己去做这些事情,慢慢就会懂得要孝顺父母。传统的道德品德,无论是孝还是谦,或者是仁或者信,教会孩子这些,首先让孩子去体验。真正的教育,是要设计一件事情让孩子去做。


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教育充满着为学生道德体验而设置的仪式,升旗仪式每周都有,祭孔大典、清明祭祖、重阳敬老、中医葛洪、入队仪式等等,都构成最重要的教育过程,在2017年的学校祭孔大典上,学校的祭孔祭文承载了学校道德教育环境文化的构建,从中可以找到道德教育的密码:

 

维公元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八日先师孔圣夫子诞日,岁在丁酉,节界国庆,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盛世教育继旧开新,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全体同学、老师恭聚论语广场、孔子先师像前,以莘莘学子之情、拳拳教授之心,承至圣先师及诸贤哲大儒之道,尊曾仕强教授及家国天下之理,怀同学少年行大同于天下之法,恭祭夫子诞辰。

学天时习,一日三省;君子务本,孝悌道生长。(学天)

志学志礼,温故知新;君子不器,学而远殆罔。(为政)

尽善尽美,绘事后素;君子好礼,泰山非林放。(八佾)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君子里仁,远游必有方。(里仁)

不耻下问,斐然成章;君子好学,不杇粪土墙。(公冶长)

乐山乐水,文质彬彬;君子之儒,方可以语上。(雍也)

文行忠信,择善而从;君子躬行,述天坦荡荡。(述天)

笃信弘毅,任重道远;君子至德,三以天下让。(泰伯)

逝者如斯,欲罢不能;君子居之,唐棣之华光。(子罕)

雌雉得时,翔而后集;君子儒行,德范于乡党。(乡党)

春风沂水,师生朋聚;君子识人,教学以相长。(先进)

克己复礼,成人之美;君子爱人,举直错诸枉。(颜渊)

和而不同,近悦远来;君子正身,一言以兴邦。(子路)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君子修己,仁智勇为纲。(宪问)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君子谋道,当仁而不让。(卫灵公)

分崩离析,祸起萧墙;君子三畏,不善如探汤。(季氏)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君子无言,四时百物常。(阳货)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君子亲亲,不去父母邦。(微子)

百工居肆,洒扫应对;君子之过,日月食之仰。(子张)

尊美屏恶,为政以德;君子知命,中华梦在望。(尧曰)

今日之罗浮少年君子,藏道于心;今日之罗浮学校天命,时不我待,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谨此上达,慰我圣贤。

伏惟上飨!

 

一以贯之的仪式感,层出不穷的环境体验,最真诚的道德教育是为其中的每一个人设置道德情境,这就是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教育密码。

 

 

 

6.同学们在互助欣赏中分享道德交往


如果一所学校整天盯着学生的缺点,这样一所学校,它的凝聚力很快会散掉的。如果一个班级想要成为全校最好的班级,那么你就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他们互相欣赏,互相帮助,孩子自然就会变得优秀。同样,在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老师之间要这样想:我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我最好的同事。这样,人与人之间是用美德去交往,而不是互相挑剔缺点,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样。对于孩子,每一种批评,都要转化为对这个孩子的尊重,批评也是一种成长。


一种好的文化,在猜忌与排斥中会渐渐消弭,而只有相互的信任和欣赏才会让内在的动力源源不尽。有人说,通往这个世界最好的一张名片就是微笑,微笑来源于对这个世界的欣赏,同样,一个人对于他人的欣赏也会转化成微笑,转化成温暖,转化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道德是在交往中实现的,实现道德交往的过程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欣赏。这种互助和欣赏不是无原则、无条件的,不是泛化的,而是带着对同一类群体内部的相互理解与关注来达成。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校长要知道在你的领导之下,每一个人已经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如果有了问题,那首先是领导者的分工与协调的问题,这样,就能带着最大的宽慰去关注每一位老师的生命状态而不仅仅是工作状态。由此推及,对每一位老师来说,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所任教学科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由于教学设计而在活动,所有的成功在于设计,所有的问题在于设计,这样也同样会产生都于同学们或多或少不可避免而出现的问题的理解与关心。再推及出去,就是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助与欣赏,引领一种“我正在与最优秀的人并肩”的教育氛围,每个同学都因对方的存在而欣慰,而不是排斥,在这样文化文化背景之下,生生之间的道德交往也在实现。


事实上,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最大的苦恼不在于自己一个人的生存,而在于和他人生存过程中的比较心理、区别心理、好恶心理,有的哲学家警告说:他即魔鬼,绝对不是少数人的心理障碍;说的通俗一点,人的最大苦恼是于他人相处中的种种时空利益精神价值的比较与取舍。舍得是了不起的,更了不起的是连舍得之心也没有了,完全“推己及人,以人观己”,突破了这种人为划分等级和优劣的心理状态,就把个体的内心放空了,就让自我与他者共享美好,互助交往。


而作为学校教育来说,达到这种境界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行动,在于放在学校里、在班级里、在学习小组里的合理的分工、互助与合作,只有这样的学习氛围,人人离不开人人,道德交往就在童年印入灵魂深处。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罗浮国附微信公众号

您就可以了解学校的一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