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藏发展论坛》2023年第二期目录及摘要

西藏发展论坛 中国西藏发展论坛 2023-07-10


目录


2023.02



摘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特风格、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

陈德平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独特的理论风格,包括真挚的信仰追求、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宏伟的视野格局,这些特点和习近平同志个人的人格品质是息息相关的。从理论维度看,该思想离不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并进一步借鉴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从实践维度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伟大实践与成就是该思想的宏观实践基础,习近平同志个人在全国各地多层次多领域的从政历练是该思想的微观实践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独特风格;理论与实践



      习近平关于新发展理念重要论述的生成语境、理论阐释与时代价值

       牛新星

摘 要:习近平关于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新发展理念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作了系统地、全面地论述,回答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环境、发展目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关于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对这一理念进行唯物史观的理论阐述,展现了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蕴,进而为应对国际国内新环境的变化、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现实要求、推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新发展理念;生成语境;理论基础;时代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的三维解读:历史根源、价值底蕴及实践路径

    陈光军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它根植于党的奋斗历程,是全体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具有深邃厚重的价值底蕴,是我们党取得辉煌成就的动力之源。我们党要继续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现实力量,推进“四个伟大”的实现与发展,为建设强大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精神谱系;价值;路径



         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作风保障*

     曾 燕   大 塔

摘 要:“三个务必”是在深刻把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基础上,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新要求,是对全党的新告诫和新期盼。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 “三个务必”的提出,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和行动指南,也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作风保障。

关键词:“三个务必”;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重要作风保障



“三个彰显”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与安排

王义娜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总体上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在涉及生态文明的章节里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主线,并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其核心精神可以概括为“三个彰显”:十年成就,彰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方位;一张蓝图,彰显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八大金句,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绿色低碳;美丽中国;生态文明



社会治理




数字时代背景下党的创新理论数字化传播探究

周良发

摘 要: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思维方式,也形塑出崭新的文化生成和传播格局。数字时代背景下,党的创新理论数字化传播具有主体构成全员化、思维方式精准化、内容呈现立体化、场景体验沉浸化、渠道选择多样化等新表征。而随着传播生态不断数字化转型,党的创新理论数字化传播也面临传播生态复杂性、资源获取艰巨性、价值渗透浅表化、风险规制滞后性等现实梗阻。为有效发挥数字技术赋能,要从提升数字素养、优化内容供给、丰富方法手段、构建规章制度等方面入手,使数字化传播成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创新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数字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数字化传播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成就与基本经验*

陆 黎

摘 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现代化建设主要经历重启发展、初步探索、快速扩展、全面发展和全面深化五大阶段,并分别在服务机构、服务市场、服务效率、服务重心和服务内容的探索中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现代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基本经验主要在于党的坚强领导、中央财政支持、省际对口支援、自力更生发展、干部队伍建设和资源保护利用。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现代化建设面临新的使命。

关键词: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现代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




创新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传播策略探析

刘建荣 杨正兵

摘 要:移动互联网时代,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发展,需要以网络空间为抓手,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信息传播的第二发展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碎片化、载体多样化和场域虚实化等特征,同时面临着信息技术差异明显、网络舆论复杂多变、网络空间泛娱乐化、网络传播去中心化和话语模式圈层化等现实挑战。基于此,促进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传播,需要推进技术普及、规正舆论导向、拓宽传播渠道、加强话语监管以及促进话语融通。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网络空间;传播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儒家思想源泉*

李双龙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思想文化角度来看,传统儒家文化人性至善的本体论、道德至上的生存论、天人合一的目的论、中和万物的方法论,都是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活水源头。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意义上的思想因素,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化转向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运行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理路



中华共同体文化对中国抗疫斗争实践的影响与塑造(2020—2022)*

臧豪杰

摘 要: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社会进行了三年艰辛的抗疫斗争。中华共同体文化在中国抗疫斗争中发挥着重要文化功能,塑造着中国抗疫斗争的模式、体制、机制、行为。具体来看,家构成了中华共同体文化的组织基础、责任构成了中华共同体文化的价值基础、德治构成了中华共同体文化的制度基础。在塑造抗疫斗争进程中,中国抗疫斗争实践以“家”为细胞实现疫情管控和给予个人以确定性、倡导面对疫情威胁的责任担当和对现代化道路的反思、坚持政府的抗疫主导责任和注重发挥民众主动精神。

关键词:共同体文化;抗疫斗争;家;责任;德治



边疆治理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涉藏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探析*

杨力源

摘 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涉藏国际话语传播体系作为国家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有重要价值。新时代新征程,加强涉藏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要以“亮明中国立场、讲好西藏故事、善于国际表达”为总体要求,以理论基础、符号图像及情感等要素为支撑,不断丰富充盈涉藏国际传播话语内容体系;力争在国际社会掌握涉藏议题设置的主动权,探索涉藏国际传播话语体系表达的有效方式;建设强有力的传播国际涉藏传播话语体系的媒介;加强对涉藏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研究的支持力度。从而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话语体系;对外传播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美丽西藏特色边境小康村建设研究*

徐宁 李亮 图登克珠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地区是主阵地,边境小康村是重点和难点。西藏边境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西藏特色边境小康村潜力大后劲足,正确理解边境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正确把握乡村振兴的五对关系,精准地推进边境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推进边境地区边民增收,建设繁荣和谐美丽西藏特色边境小康村。

关键词:西藏边境;乡村振兴战略;边境小康村



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论蕴涵及其在西藏的实践*

洁安娜姆

摘 要:健康是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连接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受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制约的同时,也鲜明地体现了政党的政治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决定了西藏卫生事业发展的超经济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健康卫生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进入新时代,着眼新发展阶段,将全民健康作为推动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为西藏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以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健康需求。

关键词:健康中国;西藏实践;成就;长治久安;高质量发展




理论探




“晋江经验”的方法论价值和现实应用

黄陈国 周松峰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 “晋江经验”内在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晋江经验”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经验本身的普遍性指导意义,还在于“晋江经验”内在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价值,更在于为实践中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导向、坚守唯物主义原则、科学运用辩证法树立了典范,进而指导人们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现实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更自觉地应用这种方法。

关键词:“晋江经验”;方法论价值;高质量发展



政党和阶级互动视角下的列宁“灌输论”解读

— —以《怎么办?》为中心的考察

岑泽远

摘 要:在《怎么办?》一书中,列宁系统地论证了“灌输论”思想。在列宁对“灌输”的相关论述中,无产阶级政党是主要的灌输者,而工人群众是主要的被灌输者。然而,列宁并不认为双方是主体和客体、主动提供和被动接受的关系。在他看来,政治灌输实际上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人阶级之间双向互动、互相塑造的过程。对工人阶级而言, “灌输”是阶级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诉求,是工人阶级从“自发性”向“自觉性”转化的内在需要;对无产阶级政党而言, “灌输”是承担党的历史使命,进而提高政治斗争水平、确保工人运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灌输论”;《怎么办?》;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政党;“自觉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