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另辟蹊径”到底难不难
先回顾旧文
这里强调过一个概念,天赋异禀不如另辟蹊径,其实不仅仅是职场,创业,连科研也是如此,最近的诺贝尔生物医药获奖的那个科学家,励志故事没少刷屏的那个,人家搞的mrna技术长期不被主流学术圈看中和认可,甚至遭到名校开除羞辱,但这种另辟蹊径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你说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智商爆表,真的天赋异禀,在那个圈子里混到那个位置的,哪有不是天才的。但真要出一些革命性成果,往往需要另辟蹊径。
回到这个话题,其实天赋异禀和另辟蹊径也不是冲突对立的,有些人就算天赋异禀,也需要另辟蹊径才能证实自己,比如TK教主,如果呆在医院也许也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医生,但是和现在这样的收入能力和职场地位来说,可能就很难企及了;比如少年天才罗迪,如果不去搞github项目,上个普通大学毕业后找份工作也许也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工程师,但比起他现在的收入能力和生活水平,大概率要降个档次。我们常说的换赛道,其实就是让自己能在一个更容易出头的领域,来证明自己,实现跃升。
然后回到每日凡尔赛的话题,我立了一个人设,叫做近曹者富,这个人设貌似还挺有生命力和说服力,我讲过从入职场起,身边的同事,朋友,业内好友,客户,读者粉丝,事业成功,职场精进的比比皆是,其成功率远远大于整体社会成功的概率和业内的平均成功概率。(当然,必须承认也有翻车的,陷入破产境地,乃至深陷牢狱之灾的也是有几个的,甚至还有英年早逝的,以及如日中天的时候被属下毒死的。不过这部分话题恕不展开)。那我简单总结一下,在整个我的职场过程中,所接触的这些各种成功案例之所以这么多,恰恰是因为,我一直在走另辟蹊径的路线。
从20多年前,别人都在追逐外企的时候,我偏偏选择互联网,那么第一批互联网人,当然就成长的很快。
我做过个人站长的统计服务,那个年代的草根站长,可以说都是另辟蹊径的典范,很多人在传统职场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机会,月薪两三千很底层的普通人,通过接触互联网,通过流量经营实现了人生逆袭。
那么在绿盟,接触了一堆各行各业凭借兴趣和热爱转型的技术大牛们,眼瞅着他们都实现了职场飞跃。
然后是百度,百度第一批产品经理哪有什么学历和背景,很多都是传统职场转过来的,很多连本科学历都没有,(对对对,比如榜一大哥高少星)共性是喜欢研究搜索,研究互联网的流量构成,那时候中国能知道什么是产品经理的都很少。而且那时候百度是什么,是创业公司!不是行业巨头!
再往后去搞小游戏领域,当时第一批做页游的都是被传统游戏产业看不上的草根开发者,第一批做手游的也是,在端游眼里根本不入流么,这也叫游戏?然后看着游戏圈的朋友们各个冒出来,当时身边多少刚起步的游戏人,眼瞅着他们从0开始做到月流水过亿,哪有什么资历和背景,都是行业小透明杀出来的,因为赛道新,资深的人才看不上,他们才有机会。
再往后我跑新加坡来了,当时没少被嘲讽,现在被吹成了先见之明。但我鼓吹出海这个事,却是一贯的,包括很早就投资出海社区,这其中又见证了多少另辟蹊径成就事业的故事。
自吹了半天,为了说清楚一件事,“近曹者富”这个人设,恰恰是建立在不断鼓吹和身体力行,所谓“另辟蹊径”的路线,然后才结识和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快速成长和逆袭的故事,甚至这些都不是一个圈子,不是一批人,但都是靠“另辟蹊径”,实现了个人价值。
很多人会说,你讲的都是幸存者偏差,你不过是运气好,时代好,那个时代有机会,现在怎么办。
关于幸存者偏差,是的,确实也存在,但是概率真的不会骗人,当年随便拉的身边朋友群,各个都是业内小透明,结果十几年下来跑出来一堆上市公司创始人和高管,比我穷的屈指可数,哪说理去。
哪个时代都有机会,那么多人经历了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为什么当年他们选择了别的路线,马后炮怎么说都对,当时机会好,但现在的机会你看得到么?不要说看得到不,就算别人跟你说你信不。
我十几年前微博上说移动互联网,以安卓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会碾压功能机,移动互联网会诞生新巨头的时候,微博评论不少小可爱觉得我是大放厥词,坚决不信。当然,我微博销号了,你不信我也没辙。
我前几年说新能源汽车会碾压传统汽车的时候,评论区不也是一片嘲讽么。
我说出海都说了多少年了,多少老板说再等等,再等等,等到铁拳糊脸才着急,早干嘛去了。
几年前我和冯老师都说过考研意义不大,早点找工作是正路,冯老师比我说的更激进一些,当年多少人听不进去,杠起来就是没学历不好找,这不最近很多人明白过来了,现在读完研发现还不如当年本科好找,对不对。
其实另辟蹊径的路线一直都有,但是如果你认知跟不上,你思维跟不上,你只会去从众,去跟随所谓大众的判断,你就永远都只会埋怨自己运气不好。
那么,如何发现“另辟蹊径”的机会呢?
下面是付费内容,付费的目的,呃,就是不想在评论区看到各种小可爱。
还有,付费内容会在一天之后复制在我的知识星球里,星球用户可以免费阅读,无需付费。(老规矩废话一句,因不可抗力删除则不会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