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存在的智慧:奥修至美的语言,深刻而令人醒悟(六)

奥修 与心灵有约 2023-04-17

耶稣说:在你兄弟眼睛中的微尘,你看得到,但是在你自己眼睛里的横梁,你却看不到。(注:别人的小过失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大过错却看不到。)

  当你抛弃你眼睛中的横梁,你就能够看清楚,而能够抛弃你兄弟眼睛中的微尘。




在一棵树旁边静心,静心冥想星星、河流或海洋,在人来人往的市场静心,什么话都不要说,不要判断,不要使用文字,只要看。如果你能够使你的知觉很清楚,如果你能够很清晰地看,每一件事就都被达成了,一旦这个清晰被达成,你就能够去看你自己。

  自我了解发生在一个清楚的头脑,不是发生在一个充满知识的头脑,不是发生在一个充满着好或坏的判断的头脑,也不是发生在一个充满着美或丑的头脑,而是发生在一个没有话语的头脑。自我了解发生在一个没有话语的头脑。它一直都存在,你只需要一个清晰的头脑去察觉它,好让它能够被反映出来;你需要一个象镜子一般的头脑,好让那个反映变得可能。一旦这个发生了,你就可以帮助你周遭的人,在这之前是没有办法的。



唯一能够成长的方式——不要怀疑,也不要信心而生活,只是很单纯地生活,自发性地,带着觉知。这就是真正的信任,真正的信任并不是说要信任一个别人。这就是信任生命:不管它带领你到哪里,不要有怀疑,也不要有信心,你只是跟着生命走,很天真地走。



社会创造出一个压抑的头脑,一个否定生命的头脑,一个反对快乐的头脑。社会非常反对性,为什么社会那么反对性?因为加果你允许人们有性的欢乐,你就无法将他们转变成奴隶。那是不可能的,一个喜悦的人无法被当成奴隶,那就是社会的诡计,只有悲伤的人能够被转变成奴隶。一个喜悦的人是一个自由人,他本身具有一种独立性。



涅盘只能够是一个礼物,而不能够是一项交易,它不是生意,你必须为了纯粹的喜悦而将它给出去,你不应该有任何动机想要从它得到任何东西。如果你带有想要得到任何东西的动机,你就无法帮助任何人,事实上,你本身还需要接受帮助,你还没有被解放,你还没有到彼岸的通行证,你可能会误导,你还不能引导。



 在较低的层面,耶稣的陈述是对的,那个陈述是给一般人的:「要求,它就会被给予;找寻,你就会找到,敲门,那个门就会为你打开。」但佛陀是在对须菩提讲话,他刚好就是在说:「要求,它就不会被给予,找寻,你就找不到,敲门,那些门就会变成万里长城,它们将永远不会打开。」记住,那个差别是因为听众不同的缘故。耶稣是在对普通人讲,而佛陀是对一个非常不寻常的人在讲。



我对理论不感兴趣,我对哲学也不感兴趣,我的兴趣在于存在的提升。当我说一些事,这只是用来把你引导到一个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真理,当我使用语言,这只是用来把你引导到一个沉默的世界,当我主张什么,这只是用来暗示你那些不可言喻的事,我的话并不是真的要表达什么,它们只是用来暗指一些无法表达的东西。

  以一种同理心的心境来听我的话,因为唯有当我们的心互相交感,你才会敞开心灵,让我所说的话流入你的内心,在你的内心开花。如果种子进入深处,它终将会开花,当花开的时候,你就会知道那些我已经说了,但是又没有说出来的东西。



如果我预先决定要怎么样来行动,那么当那个片刻来临的时候,我的整个人就无法充分地活动,因为有了那个决定的存在,所以我只能模仿,只能遵循成仿效先前所作的决定,这样我将会变虚伪,我没有办法很真实,因为我没有办法全然放开来行动,我将有一个蓝图来告诉我应该如何行动,而我必须按照它来行动,这将是一个由观念所主使的行动,而不是整个人、整个存在的行动,不论成功或失败,其实不管怎么说都是失败的,因为整个人并没有完全投入——我将无法感觉到我所预期的那种爱的感觉。



一旦你成长了,你就知道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欲望,不然的话你将永远无法辨别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欲望。欲望永远都是疯狂的,需要永远都是明智的,如果你抗拒你的需要,你将会自毁,如果你的欲望继续升高,你也会自毁,这两者都是自毁的,如果你继续否定你的需要,你是在自取灭亡,如果你继续增加你的欲望,你也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自取灭亡。



欲望和需要之间的差别永远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没有人能替你决定什么是欲望,什么是需要,只有你的知觉可以来衡量,某件事对某人而言可能是一个需要,但是对另外一个人来讲可能是欲望,所以无法给你一个特定的答案。

  只能这么说:需要最保守的定义是当你没有它,你就不能存在,而它最终的决定在于一个人的知觉,但是那个知觉也不能当作永远的决定,因为某些事今天可能是一个需要,而明天却变成一个欲望。此刻它是一个需要,但是下一个片刻它可能成为一个欲望。一旦在你里面有一个正确的知觉,一旦你知道你的头脑和它狡猾的方式,一旦你知道了你的自我,以及它增强自我和支撑自我的方法,你就会知道那个差别。



一个人如果内在比较少,那么他就会用较多的外在来取代,他的心会继续发散出去,但是不要抗拒你的发散,不要抗拒你外在的自我,从你内在的种子下功夫,使它成长到一个高度,然后那无意义的外在就会自动崩溃。一旦你知道了内在的财富,外在世界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跟它相比;一旦你知道了内在的喜乐,外在的享乐就显得很愚蠢,所有被称之为娱乐的东西就显得没有价值、没有存在的意义;一旦你知道了内在的极乐世界,你就知道那些一般为人所知的快乐或喜悦只不过是在自我欺骗,但是你无法预先知道,除非你知道了内在的快乐,否则你不能这么说,如果你这么说的话,那只是在欺骗你自己。



拒绝性的宗教也必须拒绝爱,因为有了爱之后,性很可能会随之而来。但是就我所了解,如果性没有被拒绝,而透过正向的成长被转变,那么就不必去拒绝爱,你可以很有爱心。除非你有爱心,否则没有从性中心释放出来的能量就无法被利用,能量如果没有从性中心发泄,又没有经由爱来发抒,那么这些能量就会变得具有破坏性。



一个感觉型的人不用理智来生活。当然,心有它自己的理智,但是它是不用理智生活的。如果有人问你:你为什么爱?如果你能够回答为什么,那么你就是一个头脑导向的人;如果你说:我不知道,我就只是爱。那么你就是一个心导向的人。



我们可以穿行于尘世之中而又超脱于它。我们喜欢走在令人愉悦的大街上,没有任何问题,那就走在令人愉悦的大街上,但是,不要执著其中,如果你执著于其中,抓住不放,那么,你自己就会变成众人皆可踩踏的人行道了。



一旦你能在某个时刻体验到创造的源泉就在你自身,从而将整个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那么,你改写自己命运的机会就来到了。



如果你想理解一样东西,你应该成为它,这是唯一的方法。比如,如果你想知道爱是什么,你必须成为爱。如果你想知道真相是什么,你必须成为真相。只有当你成为它了,你才能体验它,否则你只是知道它的定义。



当你无所限制的本性陷入了你有限的身体中的时候,欲望就产生了。正是因为欲望,才会有灵性的追求,因为欲望想要变得无所限制。如果这个想要无所限制的欲望在追寻无意识的表达形式,我们就称之为世俗的物质主义生活;同样的欲望,如果它在追寻一个有意识的表达形式,那么,我们就称之为灵性的生活。但是,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前者是闭着眼睛追寻的欲望,后者是睁着眼睛追寻的欲望。你必须选择其中一个。所以,你愿意选择闭着眼睛还是睁着眼睛行走?答案很明显。即便你睁着眼睛走路,还是会碰到陷阱和障碍,但是,如果闭着眼睛走路,你甚至连路都找不到。



如果你能了悟生命的本质,你就了悟到这个宇宙所有值得了悟的事情,因为整个宇宙本质的运作方式就是生命本质的运作方式。你不需要为了解开宇宙的奥秘而四处去探索宇宙。如果你向内看,并且了悟生命本质的全部,那么你就了悟了生命的所有可能性。 

我专注的是生命,而不是天堂。这是一种不受欢迎的说法,但是我认为上师应该倾其所有地努力去帮助寻道者向更深处去探寻,而不是给他答案。


以上是我看了很多奥修的书,自己精选出来的精华,如果喜欢的话请随喜转发和赞赏,谢谢支持,感恩遇见。


文章来源:《与心灵有约》编辑整理

官方微信账号:shangminq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