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盲盒:播下希望,静待花开
感谢您走进我们的展场,
聆听棕地的故事,
了解棕地的现象、本体与未来。
棕地修复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的关注与支持。
小小盲盒,
承载着我们对棕地再生修复事业的深深期盼,
我们期待您:
播下希望,静待花开。
希望您可以为身边的朋友讲述棕地故事,
让更多的人了解棕地、认知棕地,
让我们共同携手走向“棕→绿”的未来栖居!
种子盲盒指南
种子档案
01
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菊科 向日葵属
可用于修复含重金属砷(As)、镉(Cd)、铅(Pb)的污染土壤
播种指南
1.种子先用水泡3-5小时(最长半天),然后拿出晾干
2.翻整土壤,松土深度3cm左右
3.撒上种子,在上面覆盖一层0.5cm左右厚度的薄土
4.发芽前注意土壤保持潮湿
5.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25℃
种子档案
02
万寿菊
Tagetes erecta
菊科 万寿菊属
可用于修复
含重金属镉(Cd)的污染土壤
播种指南
1.种子先用水泡3-5小时(最长半天),然后拿出晾干
2.翻整土壤,松土深度3cm左右
3.撒上种子,在上面覆盖一层0.5cm左右厚度的薄土
4.发芽前注意土壤保持潮湿
5.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25℃
6.花期适宜温度为15-35℃
种子档案
03
波斯菊
Cosmos bipinnatus
菊科 秋英属
可用于修复
含重金属铅(Pb)的污染土壤
播种指南
1.种子先用水泡3-5小时(最长半天),然后拿出晾干
2.翻整土壤,松土深度3cm左右
3.撒上种子,在上面覆盖一层0.5cm左右厚度的薄土
4.发芽前注意土壤保持潮湿
5.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25℃
种子档案
04
凤仙花
Impatiens balsamina
凤仙花科 凤仙花属
可用于修复含重金属镉(Cd)、铅(Pb)的污染土壤
播种指南
1.种子先用水泡3-5小时(最长半天),然后拿出晾干
2.翻整土壤,松土深度3cm左右
3.撒上种子,在上面覆盖一层0.5cm左右厚度的薄土
4.发芽前注意土壤保持潮湿
5.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25℃
6.温度适宜可四季开花,花期结束种子成熟落地后可自播
种子档案
05
紫茉莉
Mirabilis jalapa
紫茉莉科 紫茉莉属
可用于修复
含重金属铅(Pb)的污染土壤
播种指南
1.种子先用水泡3-5小时(最长半天),然后拿出晾干
2.翻整土壤,松土深度3cm左右
3.撒上种子,在上面覆盖一层0.5cm左右厚度的薄土
4.发芽前注意土壤保持潮湿
5.发芽后幼苗保持每日2小时左右的散射光照射,温度18-28℃
种子档案
06
蜀葵
Alcea rosea
锦葵科 蜀葵属
可用于修复含重金属铜(Cu)、镉(Cd)的污染土壤
播种指南
1.种子先用 水泡3-5小时(最长半天),然后拿出晾干
2.翻整土壤,松土深度3cm左右
3.撒上种子,在上面覆盖一层0.5cm左右厚度的薄土
4.发芽前注意土壤保持潮湿
5.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25℃
种子档案
07
牵牛花
Ipomoea nil
旋花科 牵牛属
可用于修复含石油烃的污染土壤
播种指南
1.选择底部有空的透气花盆
2.加入细腻土壤,浇透水让土壤充分沉积
3.均匀撒上种子,稍稍压实不要盖土
4.喷壶喷湿,使土壤表面和种子充分湿润
5.盖上透明薄膜保湿,放在没有光照的地方
6.待种子发芽后揭开薄膜正常光照养护即可
7.发芽适宜温度约为18-25℃
8.适合种子进一步生长的温度为22-34℃
哪款盲盒是您的专属幸运呢?
拿到盲盒只是美好的开始,
让我们共同期待播种后的每一天,
呵护这些可以为棕地疗伤的绿色小生命吧~
2022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棕→绿:不只是颜色变革
Brownfield to Greenfield: More than Changing Color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棕地研究中心
Center for Brownfields Research,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THUCBR)
参展人:郑晓笛
团队成员 :孙一豪,王明睿,刘洁琛,安吉星,王建鹏,朱芷萱
特别鸣谢 :安友丰(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客座教授)、侯德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支持单位 :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支持课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20YFC1807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368)
END
撰稿 | 安吉星
编辑 | 皮俏
审核 | 郑晓笛
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brownfield@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