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献分析 | 缓解气候变化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

原文题目:Macroeconomic and financial policies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原文作者:Signe Krogstrup、 William Oman

原文期刊:IMF Working Paper

关键词:气候变化、宏观经济政策、金融政策


一、研究背景


气候变化是人类现在和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如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也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议题。气候变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包括海平面上升、洋流、降雨变化、极端气候事件等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经济的运行,包括破坏财富、收入及增长的锐减和波动、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整个社会经济体系转向低碳(low-carbon economy),在这个过程中单独依靠专门的环境气候政策难以有效应对,必须将传统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工具纳入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当中,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

二、主要内容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对环境气候变化的研究做了总结和分析,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工具、金融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他政策工具,文章还对不同政策的混合与协调使用进行了说明,并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经济政策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分析了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市场失灵的表现包括“公地悲剧”和搭便车问题、时间不一致和短视问题、治理问题、不完善资本市场、规模经济和市场势力等;政府失灵的表现包括搭便车问题、集体行动的困境、利益集团捕获以及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等方面。文章根据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最新进展,罗列了各种可用于缓解气候变化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表1)。具体来看,财政政策是最传统的支持缓解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包括价格政策(税收和补贴)、公共支出政策和公共担保三个方面内容:通过征收碳税和碳交易的形式实现对碳减排成本的计量和定价;公共支出政策可通过公共投资以及PPP模式推动相应的绿色产业和项目发展;公共担保政策则有助于缓解绿色企业和项目的融资约束。金融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资产定价因素中纳入环境和气候因素,并在相应的宏观审慎框架中纳入相关因素;对金融机构的改革,减少其短视因素,改善机构治理;发展绿色金融证券等工具。对于货币政策,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并不包含气候和环境治理的因素,但相关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可应用于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包括在大额资产购买计划和合格抵押品框架中纳入气候和环境要素,此外,货币政策创新工具包括在经济衰退期实施绿色QE,推行信贷分配制度,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其他缓解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工具还包括排放标准规制政策、产业政策、政策性金融工具、会计核算工具、贸易政策、土地利用等。

表1. 应对气候变化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工具

在考虑气候变化因素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方面,Grubb. et al(2014)提出了一个三支柱框架:规制和参与(regulation and engagement)、市场和定价(markets and prices)和策略性投资(strategic investment),分别对应三个方面的政策路径,即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碳资产定价(carbon pricing)和技术政策(technology policy)。三大支柱分别对应了不同的经济学思想领域:规制和参与对应的是行为经济学思想,重点关注相关的能源标准和政策推动消费者选择更好的能源利用消费形式;市场和定价对应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着重关注绝对和相对能源价格的决定;策略投资对应机构和演化经济学,关注的是长期的策略投资。文章认为,政治经济学因素是成功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关键。经济的低碳转型对于传统部门来说会造成一定的利益损失,而后者往往作为重要的利益集团形成一定的游说力量。此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往往还会导致国家之间以及一国内部不平等现象的加剧。

原文摘要:

Climate change is one of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of this century. Mitigation requires a largescale transi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apidly growing literature on the role of macroeconomic and financial policy tools in enabling this transition. The literature provides a menu of policy tools for mitigation. A key conclusion is that fiscal tools are first in line and central, but can and may need to be complemented by financial and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s. Some tools and policies raise un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policy tool assignment and mandates, which we describe. The literature is scarce, however, on the most effective policy mix and the role of mitigation tools and goals in the overall policy framework.

文献分析:

王文蔚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

王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张宇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绿金动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是国内首家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型、国际化的研究院,2016 年 9 月由天风证券公司捐赠设立。研究院前身为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 2011 年 9 月,研究方向包括绿色金融、气候金融和能源金融。绿金院是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并与财政部建立了部委共建学术伙伴关系。绿金院以营造富有绿色金融精神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智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