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记忆 | 从财会改学日语 占座儿占出“吴越同舟”
徐敦信
曾历任亚洲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日本大使。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我的童年是在民族危难和社会动荡中度过的,但幸运的是,我成长在新中国。
▲ 老扬州街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进入了家乡最好的一所学校——扬州中学,她在江苏乃至全国都是很有名的,一直到现在都是。我很庆幸自己能在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里接受基础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的学习,还包括“如何做人”,这方面对我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1956年考上上海复旦大学前,我已经在南京建筑系统做了三年的财会工作,考大学时我本来填报的第一志愿是经济类专业,结果没考上,于是服从分配学起了英语。两年后,再一次的服从分配则直接影响了我的一生。
那是在1958年,有一天领导突然通知我和其他几位同学,说:“组织上决定调你们去北京学习。”到了北京我才知道,其实像我们这样调来北京大学学习的同学,不仅有复旦大学的,还有北京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广东、福建的,也就是全国好几所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大家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了这里。
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我们知道,因为当时我国的外交工作碰到了一个实际问题,就是缺乏非通用语的翻译人才。这里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 1957年1月,周恩来访问匈牙利。
1957年底,中东某国的外宾来访,周恩来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当时外交部没有自己的阿拉伯语翻译,于是临时借来北京大学一位副教授做翻译。而就在欢迎仪式上,由于这位外宾讲的是阿拉伯语方言,翻译听不懂,结果场面十分尴尬。
也因为这件事,周总理当即指示外交部要建起自己的非通用语翻译队伍。于是,全国各地有关的高等院校迅速行动起来,把挑选出的在校生统一集中到北京大学,就这样我成了其中的一员。
那时学什么没有双向选择这一说,也没有让我们填志愿。学校开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当场就宣布了名单,谁谁谁学什么,宣布我和另外9位同学学日语。当时听了以后一下子也反应不过来,不知道是按照什么标准分配的。
后来一回味才明白过来:语言这个东西跟社会、历史都有关系,我们调来学日语、阿拉伯语、印尼语、印地语、波斯语的,大体上都是过去学英文的学生;学蒙古语、朝鲜语的,基本都是过去学俄语的;越南话、柬埔寨语,就由过去学法语的学生学。
▲ 徐敦信大使(左)与日本前首相曾根康弘在一起
突然宣布要我们学日语,不少同学心里不痛快。那时我们和日本还没有邦交文化,中日关系处于比较对立的状态,再加上日本侵略中国的那段沉痛历史,所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情感上,大家对日语都不会有什么好感。
虽然没有什么心理上的准备,我也并没有感到怎样别扭,主要是因为,既然这是国家的需要,我当然应该服从,这也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特点:服从组织分配。
再者,不管是像我这样的调干生(工作以后才上大学的),还是比我小三四岁的高中毕业生,重新分配后大家又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这跟学英语不一样,学英语他们有基础,我没有,而现在改学日语,大家都是从零开始,所以我学好日语的自信心更强了。
▲ 徐敦信大使与夫人王月琴
那些年在北大,大家学习非常刻苦。有一个细节,由于宿舍里常有人进出,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到校图书馆去自习。北京大学的图书阅览室环境非常好,座位宽敞,每个人都有一盏台灯,大家进去后,都非常安静,专心做功课。
不过由于学生很多,座位一般都不够用,彼此熟悉的同学就时常互相帮忙给占个座儿。有一位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过来的女同学叫王月琴,我们是同班,她要是早到了就会给我占个位,把书包放那儿,有时我早来了也帮她留个位子,这样就很自然地接触多了,学习上的相互关心和帮助也多了,慢慢彼此有了好感,后来我们成了终身伴侣。
我们两人都来自于南方,我是江苏人,她是浙江人。在日本的时候,日本朋友跟我们开玩笑说:“一个吴(江苏),一个越(浙江),你们是‘吴越同舟’啊!”这个“吴越同舟”的意思就是“同舟共济”或“风雨同舟”,“同舟”不假,不过吴、越那时可是对头,我们俩不是,所以也就拿来当玩笑听听罢了。
- END -
文字 | 《听大使讲故事》
讲述者 | 徐敦信
图片 | 网络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倾听外交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