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王任叔出使印度尼西亚期间的几件事
作者简介
马兖生 新中国首批外交大使夫人,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高级顾问、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
王任叔(文学家,笔名巴人)于1950年8月出任我国驻印度尼西亚首任特命全权大使,1952年2月离任。他是新中国派出的首批大使之一。
二次大战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印尼等国先后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获得民族独立,并先后同新中国建交。我国同印尼建交后,很快派出大使,努力发展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王任叔在40年代曾住在印尼,同印尼的人民和华裔、华侨同吃同住,抗日反荷,并肩战斗,印尼人和华侨都亲切地叫他“巴人伯伯”。所以,他被任命为新中国首任驻印尼大使后,印尼人民和在印尼的广大侨胞无不欢欣鼓舞,热切期望两国的友好关系得以顺利开展。
当时印尼总理兼外长哈达在接受王任叔为中国驻印尼大使的复照中曾说:“王先生对印尼事务之熟悉,使我国政府深信他将成功地为贵我两国新关系带来相互的利益。”
1950年,毛泽东签发的中国驻印尼大使任命书。图源:《档案春秋》
8月初,王大使到任不久,就向印尼总统苏加诺递交了国书,双方都表示,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将有助于增进两国的友好合作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有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与此同时,雅加达的广大华侨和华裔为庆祝两国建交,同时也欢迎曾和他们一起并肩抗日反荷的老朋友重返印尼,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欢迎会,到会的人数超过预期。群众大会在雅加达华侨办的中华中学广场上举行。广场上人山人海,成千上万的人们欢欣鼓舞,高举“庆祝中国印尼两国建交”“欢迎王大使莅任”的横幅,有的还举着毛主席像和苏加诺总统像。群众敲锣打鼓,跳起秧歌舞、红绸舞,广场上一派节日的欢乐气氛。
一个国家的大使到驻在国上任,受到驻在国人民和侨民如此大规模的欢迎,这在世界外交史上是罕见的。当然,这不仅是对个人的欢迎,而是反映了印尼的人民群众和广大爱国侨胞热烈欢呼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以及中国、印尼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衷心拥护发展两国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王大使在欢迎会上发表了热情的讲话,介绍了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勉励侨胞珍惜、爱护并加强同当地人民建立的和睦友好的亲密关系,实现世界各民族的平等与合作。
王任叔(左)与作者马兖生(即:夫人)在宴会上。图源:《档案春秋》
王大使到任后不久,便同印尼政府开始两国互设领事馆的谈判。谈判进行顺利,印尼政府很快便同意我国在雅加达设总领事馆,同时在爪哇东部的泗水、苏门答腊岛的棉兰、西里伯斯岛的望加锡和加里曼丹岛的巴厘巴板设领馆,我方很快便派出了总领事和领事。
王大使在1951年底回国述职,1952年2月离职,他在印尼的一年半时间里为建立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往来逐步增多。王大使热爱印尼这个国家和人民,他十分同情和关心印尼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疾苦有很深刻的体会。
王大使初到雅加达时,驻在国没有为大使提供房子,他只得暂时住在旅馆里。那时,在雅加达,最大的旅馆是“东印度旅馆”。这是一所豪华的大旅馆,过去只供荷兰殖民主义者享受,印尼人民只能来这里做奴隶,伺候殖民主义者。
过去,荷兰殖民主义分子吃饭时,要用大批爪哇奴隶伺候。爪哇人都穿沙笼(用一块布缠在下身,像一条直裙),头上用头巾裹起,但都打赤脚,领头的一个端着一个大盘子,上面堆满白米饭,接着便有16个同样装束的奴隶,排列成一行,每人端着一个大盘子,分别堆满了鸡、羊肉、鱼、咖哩牛肉、猪肉、蔬菜、水果、葡萄干、干果仁、八宝饭等等,按顺序走过主人和客人面前。主客都往自己盘子里装满种种好吃的,一顿饭能吃上一两个钟头。
印尼独立后,爪哇人不再是奴隶,而成为印尼工人。有一次,王大使在“东印度旅馆”餐厅吃饭时十分感慨地说:“过去印尼的一般人民用香蕉叶包一点米饭、一根小辣椒就是一顿饭,有时连这点也吃不上。”
王任叔对印尼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著有《印尼社会发展概观》等专著。图源:《档案春秋》
1969年,他到东南亚研究所工作后,着手写印尼历史。他不顾年老体衰,刻苦钻研甲骨文。“文化大革命”中,他在受到残酷的迫害时,仍坚持写印尼历史。他在遗言中写道:“不完成这部印尼历史,总觉得对不起印尼人民。”他在遗嘱中写道:“我死后,将我火化,一部分骨灰撒在印尼的大海中,我始终怀念印尼人民。”
1979年,在他死后七年,终于得到平反昭雪。1985年,他的《印度尼西亚古代史》这部遗著出版问世。1990年,中、印尼两国外交关系终于又恢复了。
-End-
文字 | 《当代中国使节外交生涯》 第一辑
作者 | 马兖生
图片 | 除标注外源自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