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科生啊,太惨了

浪潮工作室 浪潮工作室 2019-05-17


体验过文理分科教育的学生会懂,在中国,文科生受歧视的程度,可能和婚恋市场上的属羊女博士差不多。


最近的自主招生最严规定,更是给文科生们当头又来了一棒子。自主招生标准收紧,高校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缩招,而缩招首先就拿文科生开刀。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今年就压缩了文科自主招生的计划。武汉大学等高校也减少了文科招录的人数[1]。


另外,今年格外激烈的自主招生中,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的证书基本成了招生的标配,然而参与竞赛的学科,没有一个是文科。备受歧视的文科才子们,本来打算靠自主招生找回些面子,现在不太可能了。


文科生也很绝望啊,他们眼中的自己,可能是诗词歌赋风花雪月的才子。可在别人眼里,他们就成了反面典型,读书时成绩差,报志愿选择少,毕业了出路窄,就业后工资低。文科生究竟做错了什么,要受到这样的歧视呢?



1952年,文科断子绝孙



提到文科生的辛酸史,1952年的院系调整是绕不过去的一件大事。


1950年6月8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来自苏联的专家阿尔辛杰夫带来了他的“苏联模式”。他认为苏联高等教育的特色就在为国家培养工程师、医师和农业专家这样的专门人才[2],而不是文科生这种大而无用的人。


阿尔辛杰夫的这套理论奠定了中国大学院系调整的基调,也决定了未来几十年文科专业在中国的命运。尽管执行之初就有高校教师反对这种一刀切的政策,但是许多文科专业还是被直接砍掉[3]。


2015年10月13日,四川省成都市,即将改造的成都铁路棚户区中的小洋楼。据介绍,该楼房建于上世纪50年代,提供为支援修建西南铁路的苏联专家居住。苏联专家不仅支援了中国的工程建设,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制度 / 视觉中国


社会学就是其中一个。在简单粗暴的苏联专家眼中,社会学不属于科学,既然跟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的,二者只能取其一,姓资还是姓社,就看你砍不砍社会学了。


50年代,中国成了全世界文科生数量最少、文科教育比重最小的国家。文科、财经、政法这三个科类合起来的学生数比例从1952年的22.5%,降到了1957年可怜的9.6%[4]。


与此同时,理工科那边又是另一番景象。高等工业学校1947年仅18所,院系调整后新设了钢铁、地质、化工等类学校31所,短短十年,工科学生所占比重从1947年17.8%涨到1957年37%,几乎翻了一倍[4]。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机械工程馆。在当年那场院系改革中,各大高校的理工科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 视觉中国


经过1952年院系调整,全国20多个社会学系只剩下两个,分别在中山大学和云南大学,第二年最后这两个也被取消了。


南京大学的社会学系1949年就被并入政治学系,政治学系在1952年又被取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多名学者被迫离开,潘光旦、费孝通去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两位名气极大的学者已经是结果非常好的,其他的教授要么转去教地理、外文,要么转行政,甚至有人直接被扫地出门[5]。


图为费孝通三兄弟旧照,费老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在1952年的改革中无奈离开了清华大学,后于1982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 视觉中国


院系倒闭,学者四散,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在中国内地真的断子绝孙了。


心理学也没好到哪去,仅仅是因为它“资产阶级的出身”以及与“唯心论”的字面联系而不受待见,除了师范类院校有教育心理学的科目,综合性大学里只剩北大和南大还留着心理系。而南大心理系1952年后也没有再招生,1956年并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6]。


北大的心理系也非常坎坷。按苏联专家的理论,心理学既然研究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最后沦为哲学系下面的一个教研室,却成了全国唯一一个心理学教学单位。


表面上看只是院系调整,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切割对学科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1952年开始,北大心理系本专业相关的课程少得可怜,哲学系课程占了大半,如“逻辑学”、“哲学概论”,甚至俄文。


2013年11月26日,一位老人在读俄文书。她年轻时曾跟随前苏联芭蕾舞专家学过芭蕾,做过芭蕾演员和教员 /  视觉中国


原来的专业课程不上了,文科都学什么呢?政治课增加得最多,课程占比甚至超过了专业课。1957年和1959年,为了响应当时“联系实际”的号召,才增加了医学心理学和劳动心理学两门专业课。


同样被贬为“资产阶级人文学科”的人类学,得感谢远在苏联的莫斯科大学把体质人类学归到了生物学下面,所以复旦生物系得以保留一根人类学独苗。只不过,这根独苗是披着理科的外衣才生存下来的[7]。


2018年10月12日,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现貌。得益于其把体质人类学归到生物学体系之下,复旦生物系当年才能够延续人类学的研究 / 视觉中国


直到80年代,文科才恢复重建,但重建谈何容易。正像费孝通所说,一门学科固然可以挥之即去,但不能招之即来[8]。



被毁掉的文科专业



熬到20世纪90年代,文科院系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中国兴起了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热潮,没有文科专业说不过去。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场潮流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灾难。


1990年,国家启动“211”工程,从全中国各地挑选出了100多个高校,一起分130多亿元的建设经费。僧多粥少,只能给最高最壮的孩子吃肉,优先给办学规模大、需求更大的综合性大学打钱。


最近因为樱花频提热搜的武汉大学,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院校 / 视觉中国


什么是综合性大学,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有个硬指标,需要有效覆盖6个及6个以上学科门类。


想要学科门类多,这太容易了,主要有两条路:一种就是像浙大一样,吞并周边的专门院校;另一种就是自体繁殖。不管自己行不行,先申报学科点、招老师招学生。相当一部分综合性大学就这样由理工科大学匆匆改造而成[9]。


2012年03月29日,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装修豪华的古籍阅览室。西溪校区就是原来的杭州大学,文科实力强劲,后来和浙江大学合并了 / 视觉中国


学校是升级了,同时也诞生了一批低水平文科专业。不需要器材场地投资就能扩张的文科,尤其是名头挺起来好听管理类专业,这时候就成了热捧的对象。不过这样速成的专业,想想也知道水平如何。


当然,一心只想增加学科门类的理工科大学并不在乎这些,大面积扩建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文法学院”,很可能是从原来的马列、思政公共课改造而来,大大节省了成本。


当代知名作家刘瑜,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任职副教授。1993年12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12年被分解为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在这所百年名校中,其办院历史并不算很长 / 视觉中国


2004年,南京邮电大学成立社会科学系,前身就是政治理论教研室、马列教研室和社科部。华北电力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厉害,从马列教研室、社科部分裂出了法学、文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各种文科专业。


匆匆办学带来的恶果就是文科院系都像后妈带来的孩子,爹不疼娘不爱,生存状态极为恶劣。


2016年,厦大中文系教授、博导王诺发表公开信,抗议文学博导要先交学校2.9万元/人的经费,然后才能招生的政策。多数人文学科,导师没项目、学生不参与、穷的叮当响,却要跟理工科一样交钱。


2005年4月22日,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校园。985大学里,这么寒酸的“大楼”。文科有多穷,你看懂了吧 / 视觉中国


王诺老师抗议的大背景,就是中国高校里文科普遍太穷。2017年4月,75所部属高校公布了2017年经费预算排行榜,倒数的10所大学除了北京化工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全都是文科类院校。


要知道,大学分配经费是以重点学科为指标,一共286个一级学科,平均每个一级学科可以获得3.4亿经费,但文科仅占60个左右。此外,中国设有国家自然科学奖,而文科的国家级奖项近乎没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2012年2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摘得500万元大奖。文科生想拿五百万奖励,只能指望学莫言拿诺贝尔奖了 / 视觉中国


钱是第一生产力,没经费意味着学者收入低,文史哲研究者在学校宿舍里苦苦煎熬几十年很常见。


文科学生就更苦了。众多文科专业中,最典型的就是公共管理,这个理工科大学最常开设的注水专业。2000年,中国开办公共管理专业的院校仅57所,截至2017年,高校数量已经达到476所。


热火朝天开起来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专业的学生学了什么、将来能做什么。公共管理本来是外国针对第三部门或者非营利组织开设的专业,而在中国说到公共事业,可能你想起的是妇联这样的事业单位,完全对不上号[10]。


专业设置的莫名其妙,找工作也难找。爸妈或者亲戚听说你念公共管理,就盼着你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然而根据统计,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公共管理学生,能找到这种“对口”工作。而且这个专业也没有给他们考公务员带来优势,反而是没有专业技能带来了限制[10]。


2018年12月2日,北京,在呼家楼中学考场,国家公务员考试前考生正在抓紧时间进行复习。在中国,考上公务员就有了“铁饭碗”,每一年都有大批有志青年报考 / 视觉中国


如果这还不能打击到文科生的就业信心,现实还可以更残酷。2017大学各专业就业排行榜,就业率高、薪资和满意度较高的专业全被理工科包揽,比如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电气工程等等;相反,前景黯淡的专业除了生物工程,历史学、音乐表演、法学专业都挤满了文科生[11]。


文科生真是太惨了,不仅大学里待遇差,出来找工作也是一鼻子灰。



歧视从中学开始



经历了上世纪的两场高校改革,文科生终于成为了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弱势群体。


其实何止是大学,从高中时期起,文科生就受到鄙视。这也难怪,我们的文科生学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文科。


或许你还记得你的高考语文试卷,无非是死记硬背古诗词、揣度人意阅读题、抄来抄去写作文,经过大量应试技巧的重复练习,不用思考,完全凭肌肉记忆就可以答题。文科特有的历史地理政治三门课,大概也是这个模式。


2017年6月25日,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高考文科状元在看自己曾经的历史教科书。书上满满的笔记是文科生们必须熟记在心的重要知识点 / 视觉中国


“人的思维强行纳入某一种固定的、不可置疑的、刚性的模式之中”,正如钱理群教授阅读高考语文试卷后发出的长叹:“我感到生命的窒息。”


高中文科的初级难度,让优秀的孩子更不屑于学习文科。难怪高中理科生会鄙视文科生,“两眼一闭,只是个默写机器”。


另外,并不热衷文化课学习,又有一定成绩要求的艺术和体育特长生们,也经常选择文科。比如,2017年湖北省高考,文科班的艺体特长生是理科的2.88倍。这也可从侧面说明,文科确实相对容易。


2014年2月22日,北京,雾霾天,北京电影学院艺考生戴口罩参加复试。并不热衷于文化课学习的艺考生更多会青睐于选择文科 / 视觉中国


可以说,并不是文科生天生差,而是好学生用脚投票,蜂拥去了理科难度更低的文科,相对更容易的文科则容纳了更多成绩不好的学生。


当然,不是所有选择都是考生自己决定的,也有老师和家长的影响。不过,老师和家长建议甚至逼着孩子选理科,是因为他们比孩子们更早的看清了现实。


2014年07月21日,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一家暑期学生补习班里,一名正在上课的数学老师。在中国由于“理强文弱”的思想,一直流传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 / 视觉中国


不妨看下2017年北京高考录取情况,理科录取率达32.4%,而文科录取率仅有15.6%,不到理科的一半。即便是北京人想考清华北大,文科的录取率也只有理科的一半。2017年,清华北大在京理科录取率约为0.75%,而文科录取率仅约为0.45%。


结果就是,高中文理科生比例严重失调。2017年高考,安徽理科考生有29.6万人报考,而文科考生只有20.3万人,比例约为3:2,这个比例在湖北约为5:3,在黑龙江甚至可以达到3:1。


学理科更容易上大学,跟大学的文理科专业数量有关。2017年全国高校本科506个专业中,文科专业只有不到200个,其中相当一部分专业“文理兼收”,而且集中在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等热门专业。


说白了,理科的热门专业只招理科生,而文科的热门专业都有文理兼收的机会。


第十七届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本次大赛参赛人数近5000名,是历次大赛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竞争如此激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竟然还只是自主招生认可的理科竞赛中,说服力相对比较弱的 / 视觉中国


而且,选择文科,你基本就告别了各种高中奥赛项目。而没有奥赛成绩,在很多高校那里你连自主招生报名资格都拿不到。


至于文科的论文和竞赛,那就非常没有公信力了。高校一般要求省级刊物以上发表论文,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这些刊物基本是公开要价。文学类的省级刊物2000字符要价900元,若再花上500元,还可以提供论文代笔。


2010年2月1日,厦门,“作家韩寒”。现在文科自主招生含金量最高的竞赛,居然是韩寒赖以成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 / 视觉中国


想靠其他偏门上大学就更难了,就算你懂些历史会点古文又能怎么样?2009年,一位考生在写甲骨文高考作文轰动了全国,这可比古文难多了吧,可惜他作文只拿了6分。


高考之后,确实有大学发现了他的才能,他被破格录取到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甚至,他还得到了返聘教授的专人指导,待遇比一般硕士都好。


你以为这是一个不被理解的文科天才被人发掘,成为学术新星的故事吗?并不是,两年之后,导师嫌他没水平、太浮躁,竟然一气之下辞职了。看来野路子也走不通。


选择了文科,你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当你自招没有名额,高考选不到好专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可能会理解妈妈当年为什么跟你说“学文科,我打断你的腿”。




[1]中国新闻网. (2019). 40余所高校启动自主招生 多校取消文科招录计划

[2]包丹丹. (2013). 1952年院系调整再解读. 教育学报, 9(2).

[3]徐晓楚. (2010). 真的是“苏联模式”吗?——对20世纪50年代初院系调整的一些思考. 高等理科教育(6), 15-18.

[4]项建英. (2011).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的缘起. 教育学术月刊(7), 28-31.

[5]李刚. (2003). 大学的终结——19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 中国改革(8), 36-37.

[6]余佳. (2013). 新中国心理学知识体系的重塑1952-1966——以北京大学心理专业教学活动为例. (Doctoral dissertation).

[7]杜靖. (2008). 1895—1950年间的中国体质人类学研究与教学活动述略. 人类学学报(2), 182-190.

[8]费孝通. (1994). 略谈中国的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1), 2-8.

[9]别敦荣, & 徐警武. (2000). 我们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兼论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研究(6), 92-96.

[10]杨艳东. (2013). 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思考——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 高等理科教育(1).

[11]麦可思研究院. (2017). 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网易新闻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 | 邱小奕

图片编辑 | 苏打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