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改变命运》:读懂一句“好好读书”背后的艰辛
前言
我不知道多少人看了《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文章被感动 ,至少我是。
尽管目前有反对的声音出来,说它是商业软文,只是记者用力过猛,写出了新闻奖的水平,导致了过度关注。然而,软文也好,新闻也好,我们都无可回避教育资源不均这样一个残酷的社会问题已经暴露在了大众视野里,并刺痛了大多数人。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是中国真正的“全民信仰”,那非高考莫属。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家长文化程度如何,他们都会告诉孩子,你要好好读书,以后考一个好大学。
“好好读书”这四个字,描尽天下父母心,也是实现阶层跃升的重要通路。可是,中国太大,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在教育的基础资源配置上有着天壤之别。在一个西部的农村,很可能有学生一直到高三都没有亲手触摸过电脑;而在北上广,中学里的编程兴趣小组可能已经写出了不少有趣有用的程序。
怎么比?
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更多地获得信息,同时进行更正确的理解,因此,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这正是中国教育的现状。
我们没有理由指责那些在农村的孩子是因为不努力、还是因为太笨才无法通过高考走出大山,他们只是不幸生存在了一个教育资源贫瘠的土壤,这里和光鲜的城市是两个世界,正如科幻小说《北京折叠》描写的那样,两个世界,相互重叠却又相互隔绝,彼此都不能理解对方。
我也是一个从小县城里厮杀出来的孩子,不同的是,我的家庭条件在当地比较优越,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老师。由于父亲思想比较开化,从小就为我买了不尽其数的课外书,我从小学到高中都是接受了当地最好的教育,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的那种。
即使这样,我也只是考上了一所普通的重点大学,至于清华北大,我当时想都不敢想,更没有动过出国的念头。
我高中就读的市一中招收的学生都是全市最优秀的生源。然而,仅我们那个小城市就有12个乡镇,657个村,每个农村中学基本上只有一两个学生考到一中。
然而,就是这一两个,有时都是通过保送录取的。也就是说整个学校都没有人考得上,但学校会争取一到两个名额保送,这个学校最优秀的两个学生即使成绩没到,也会被一中破格录取。
有人说政策已经对落后地区做了教育倾斜,比如清北等高校都会对这些地区降分录取。但是,我初中所就读的重点中学,仅仅一个班,就有一半人考上一中。
即使政策倾斜了,就真的公平了吗?
这批千辛万苦考到一中的农村孩子们,以惊人的刻苦和毅力在学习。我当时和她们住一个宿舍,每天晚上熄灯后,她们还会到楼道里继续学习,即使非常寒冷的冬天,她们也会穿着厚厚的棉衣进行夜战,而我几乎没有熬过夜。
我穿着小城市的品牌衣服,在他们眼里非常洋气。我早早就配了电脑,好多同学人生中第一次摸电脑就是在我家。当他们还不会使用鼠标时,我早早就会熟练的五笔打字了。
这就是一个小县城的“顶配”生活。而我从小在这种生活建立起来的优越感,在我上了大学、到了南京之后竟荡然无存。
大千世界都是分形的结构。
分形是一个复杂性科学的学术名词,简单意思就是说整体和部分的自相似与层级性。
这种分形结构就很好地描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大城市相对小城市就好比小城市相对镇和乡,它们是自相似的。
南京是一个准一线城市,而我的另外三个舍友,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我悲哀地发现,我和她们之间的差距,比我高中的乡镇同学与我的差距甚至还要大。我基本就是代表了我们小城市中最顶尖的学生,是怀着骄傲来到这里的,而她们,都是班里考得不太好的,所以才考到我们学校。她们的同学,出国的大有人在。她们眼里退而求其次的学校,却是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城镇中学眼中的人生巅峰。
我在北京有个朋友,她是中科院的硕士,当她从北京一家著名的独角兽公司辞职后,去北京一所小学任数学老师。
我终于明白了。
北京小学的师资力量,全部都是名校毕业,而我们城市的小学老师呢,大多数是师专毕业的,甚至一些农村的小学老师,不过中学毕业。到了一些贫困地区,这种现象更是残酷。
差距不只是教师的文化水平,还有教师的视野,甚至品德与素质,正如《屏幕》那文中所形容:
“我曾在北大遇到过一个农村娃,他说老师有时醉醺醺的,总爱让他们自习。在那个“零一本”县,很多学生都听得出,老师讲错了。有老师晚自习布置测试卷,直到高考,卷子没有讲评,连标准答案都不曾发。”
再看看刘慈欣在《乡村教师》中对农村状况的描写:
“穷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里的人们对现状的麻木。记得那是好多年前了,搞包产到户,村里开始分田,然后又分其它的东西。对于村里唯一的一台拖拉机,大伙对于油钱怎么出机时怎么分配总也谈不拢,最后唯一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是把拖拉机分了,真的分了,你家拿一个轮子他家拿一根轴……再就是两个月前,有一家工厂来扶贫,给村里安了一台潜水泵,考虑到用电贵,人家还给带了一台小柴油机和足够的柴油,挺好的事儿,但人家前脚走,村里后脚就把机器都卖了,连泵带柴油机,只卖了一千五百块钱,全村好吃了两顿,算是过了个好年……一家皮革厂来买地建厂,什么不清楚就把地卖了,那厂子建起后,硝皮子的毒水流进了河里,渗进了井里,人一喝了那些水浑身起红疙瘩,就这也没人在乎,还沾沾自喜那地卖了个好价钱……”
从师资力量到社会土壤,一个天一个地,真的能凭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命运吗?纵然这些农村孩子24小时不休息的学习,那又如何?和一个原地打转不停行走被蒙了眼的驴子有什么不同呢?
知识改变命运。可是,优质的知识却昂贵得让大多数中国人无法触及。
二八法则放在这里也适用,80%的资源掌握在20%的手中,而80%资源中的80%的优质教育资源又掌握在了20%的20%的手中,顶端的师资也只有少数人拥有。这是我们内心中“教育焦虑”的重要来源:我们不惜成本抢着学区房,在微信群里对老师们阿谀奉承,无非就是因为我们默认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同时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在这“不平衡”中获益的一方。
那些从小接受了优质教育的孩子,会学又会玩,似乎不怎么用力就能达到其他学生拼了命也达不到的高度,被教育匮乏地区的孩子称之为“天才”。
哪有什么天才?在这个语境下,“天才”这个词只是对教育不平衡状况的一种讽刺。
一个考入清华的北京学生原话是:我从小家境较好,接受的比较好的教育,考入清华也是理所应该的事情。
试想,一个孩子,小学老师都是中科院,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还有外教教授英语,父母又可以带他游遍世界各地,暑假随便就报个国外名校访学夏令营,这样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差到哪里呢?
我们以为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是“纨绔子弟”,曾天真的以为“有钱人家”的孩子喜欢灯红酒绿的堕落,然而现实是:人家不但处处比你优秀,也比你更努力。
但是,这只是中国极少部分精英家孩子的生活现状,而相当数量落后地区的孩子,他们在学校接受不到好的教育,可能回家还要忙农活。他们的未来黯淡无光,是因为现实遮住了他们的眼界。
家庭差距,环境差距,这些都已无法改变。但是,技术能够撕破罩在中国农村头顶上的暗夜,透进希望的一点亮光,把他们托到更高的海拔,看到更远的地方。正如古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为知识的大众传播创造了载体,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也正在做同样的事情,甚至,它产生的影响将会比书籍更加深远。
直播教学的效果在《屏幕》一文中已经交代得非常详细,名师们的风采已经感染了孩子们,并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从连本一都没几个人考上的学校,通过跟随成都七中的直播课,已经有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数成功考取了本科。考上清北的比例,甚至超过了一些三线、二线城市的中学。
这批孩子,真真正正的被技术改变了命运。他们无疑是幸运的,身处山中,却和全国顶尖的成都七中成功连接,成为七中课堂上的一名学生。这也证明,他们并不笨,只要能给他们最好的资源,他们能做到的不比城里孩子差。
当大众对直播的认识还停留在美女主播、游戏、娱乐中时,而直播其实还有着更多的“打开方式”,能够创造除了娱乐之外更多的社会价值,为社会发展创造了“增量”。
靠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来弥补城乡之间教育的巨大差距,未必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但的确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尝试,技术确实能够带来更加普惠的价值,而这种价值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其实,在科学知识传播这条路上,科学社区集智俱乐部已经走了很久了。集智俱乐部于2003年由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张江创办。出于对学科的热爱,他将科学带出了高校围墙,在咖啡厅做公益学术讲座,和社会各届人士交流学术,并吸引了很多学者加入,从而凝聚了相当数量的粉丝。
但是,这些远远不够,受益的还只是北京地区的学者,很多外地粉丝只能望京兴叹。仅有极其少数的人会坐飞机来北京参加活动。
于是,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我们一起创办了“集智学园”这个商业公司。只为了更好的让知识得到传播,可以福利到全国热爱科学、热爱探索的学子。
大多数课程都是免费,但是也有一些收费课程,因为在北京运转公司需要很高的成本,只有通过商业获得运营成本,才足以支撑更多公益课程,也可以招募到专业的人士将课程做的更加有品质。
因为仅仅是直播还不够的,精品的课程需要反复打磨。
创立初期,集智学园邀请了集智俱乐部一些学者录制了一系列课程,包括复杂性科学、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数据科学等。目前学园共上架271个课程 ,其中绝大多数都记录了如今前沿的复杂系统、人工智能等相关理论与技术,其中不乏优秀名师的课程。
最经典的还是张江老师本人在北师大讲授的《复杂性思维》。
通过十几年在集智俱乐部高密度的公开分享,通过对各种不同身份的人讲解科学,张江的老师的授课技巧已经炉火纯青。张江在学校里被称为“最不会被逃课的老师”。
我听过他的课,确实名不虚传。
他的学生们几乎无一逃课,从第一节课,到本学期最后一节,课堂上的人数是不变的。而且,他的课堂上,没有学生玩手机,全部都抬头沉浸到张老师的课堂中。学生们总是被张江京腔味儿的段子逗的前仰后合。
我很想把这个精彩给完整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北京高端学府最前沿的课程。于是,在2018年上学期,集智学园邀请读书人一起随堂录制了张江的全部课程。
效果惊人。
这个没有彩排,没有预演的课程一气呵成,甚至学生的互动提问都非常精彩。课程共16节,张老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配合丰富肢体语言,又紧跟社会热点,从蚂蚁聊到宇宙,从分形到涌现,一个个复杂的科学名词被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解释的通俗易懂。
为了让视频可以以更好的形式呈现出来,我们特意征集了集智俱乐部很多志愿者添加了字幕。
《复杂性思维》精选片段
课程上线之后,果然大受欢迎,很多学生因此产生了对复杂这个学科的兴趣,并立志于报考北京师范大学。
除此之外,集智俱乐部和腾讯研究院一起发起的AI&Society学术沙龙,也全部直播。
我们会继续在知识分享的这条路上探索,因为,这是我们的使命,集智学园在2019年会继续上线更多名师的课程。
欢迎观看张江教授的经典课程《复杂性思维》,见证名校师生的智慧与风采。
课程链接:http://campus.swarma.org/gpac=135
或点击阅读原文观看~
作者:张倩
编辑:Yiri
关注集智AI学园公众号
获取更多更有趣的AI教程吧!
搜索微信公众号:swarmAI
集智AI学园QQ群:426390994
学园网站:campus.swarma.org
商务合作和投稿转载|swarma@swarm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