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的一则新闻产生的一些联想
《环球时报》6月22日的报道,有一篇文章我觉得提供了一些有趣的信息。
环球是引用了德国媒体《商报》6月20日的新闻,说一份由德国联邦政府旗下的德国联邦安全政策学院(BAKS)发布的战略文件,向德国政府提出了摆脱对中国原材料依赖的建议。这个战略文件要求德国政府把原材料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
根据德国工业联合会(BDI)原材料部门的负责人瓦赫特表示,
德国对来自中国的许多矿物原材料的依赖已经超过了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因此建议德国政府采取措施应对。
根据BDI提供的数据,德国对中国的原材料依赖程度最高的有稀土93.5%,石墨90.4%,铋87.1%,镁79.8%,钻石粉75.6%,锑68.7%,镓60.6%, 锰53.8%,铟36.1%。
其中这个稀土元素总共有17种:
轻稀土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
重稀土包括: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
所以能够看出来,我们连字都不太认识的就是稀土元素。
该战略文件还提到了一个很有战略价值的判断,就是引用了联合国能源署的估计,
到2040年全球锂和镍的需求将比现在增长40倍。
对于德国来说,他们在推行电动车和电池技术升级,对于原材料的依赖是会不断增加的。
德国《商报》的报道还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我们进口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用于制氢的铂,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硅,和98%的稀土都来自一个供应商—中国。这是不可持续的”
布鲁塞尔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的专家说,摆脱对原材料的依赖有三种方法:
1:原材料进口多元化
2:建立本土生产或者回收产品再利用
3:开发其他技术替代原材料。
这篇新闻我看了好几遍,我说下我对此的一些看法,
第一点是全球各区域尤其是西方的政治力量在推动搞区域内产业自主化
背后的原因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接受中国崛起,同样的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例如日本,印度等也不愿意接受中国崛起,
如果不接受那就会产生一些和中国的对抗行为,
典型的就是美国对中国科技领头雁公司的精确制裁和打击,以及对中国开展的全面贸易战,这种行为影响的不仅仅是中美两国的企业,也影响到了全世界,因为美国是长臂管辖国家,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守它的制裁规则。
这会加剧产业经济从业者的不安全感,会尝试远离冲突区域,以降低对本区域的影响。
而这种对抗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到中国完成民族复兴,全球各国都接受了中国这个新老大为止。
这则新闻背后反应的,就是欧洲的政府和智库对于供应链依赖中国也抱有高度的警惕性和戒备,即使他们内心也清楚,其实中国根本不会主动和欧洲打贸易战,也不会主动制裁欧洲,更不要说发生战争了,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内心对中国的戒备心,
所以要实现原材料的供应多元化,而且还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角度,也就是说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就是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
我觉得对于我国各产业上的从业者来讲,也必须要深刻的认识产业链区域自主化这个趋势或者说风险,不要觉得新闻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提到美国的制裁了,或者说新闻上很久没有出现有关华为,中芯国际,海康,中兴,商汤,科大讯飞等公司被美国制裁的消息,就觉得事情是不是缓和了,是不是过去了。
那些没有在ICT一线产业中的公司,也需要认识到这一点,
现在各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千行百业都要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必然会应用到大量的ICT技术,那就必须要考虑到应用这些技术后能否实现企业自主化,要知道美国的制裁是长臂管辖的,如果应用了美国的技术,那就意味着进入了美国的制裁管辖范围内,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风险。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技术和产品就一律不用,相反我认为好的东西当然要用,这样对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是有利的,只是必须考虑到风险和后果在自己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要产生高度依赖和被卡脖子。
第二点是我们一直说汽车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但其实汽车业对于德国乃至于欧洲来说也是支柱产业,甚至可以说是命脉产业。
从德国和欧盟对原材料供应的评估来看,他们尤其提到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于锂金属和镍金属的需求,当然了主要是前者,因为镍是用于三元锂电池如镍钴锰酸锂(NCM)和镍钴铝酸锂(NCA),而磷酸铁路(LiFePo4)是用不上的。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国,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全球镍储量约为9400万吨,其中印尼占据了22%,约为2100万吨,稳居世界第一。
当然了,三元锂电池里面还有钴元素,而磷酸铁锂电池里面是可以不含钴金属和镍金属的,比亚迪目前的电动汽车使用的刀片电池就不含,至少比亚迪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是这么说的。
所以有时候技术路线的选择,未必就单纯的考虑技术,也是要考虑原材料供应和成本的。
欧洲人和德国人都如此的关注电动汽车,这也可以说明汽车产业对于欧洲经济的巨大支撑作用,因为如果整车制造没有了,那么上游的零部件产业也会随之逐渐的崩塌,尽管这个时间可能会很漫长,但是这种长期逐渐的走向产业衰落也并不是好事。
另外有意思的是,欧盟委员会主席还提到了制氢工业和太阳能电池也需要中国的铂和硅材料,这两个产业和电动汽车的共同点是,构成了欧洲碳中和大战略的一部分,欧洲人现在是非常的关注绿色环保和碳中和这个议题的,相应的产业经济和能源结构也会朝着这个方向调整。
关于制氢工业,我国网络上有大量的关于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讨论,也就是日本的氢能汽车路线和中美欧的电动汽车路线,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明确的主流技术路线了,但是实际上氢能产业中美欧并不是就会放弃不做了。
下图是2021年8月的新闻,中石化总裁马永生就已经明确说氢能是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核心,2021年要建100座加氢站,“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加氢站1000座,五年初步计划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作为能源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中国石化有丰富的氢气生产和利用技术优势以及生产经验,在氢能产业链的关键材料和基本化学品方面也具有优势。同时,公司有3万座加油站,拥有发展氢能业务的网络优势。公司已提出建设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目标,未来将抓住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将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核心业务加快发展,大力推进氢能产业的布局。”马永生说。
他表示,中石化“十四五”期间发展氢能的思路有:
一是规划建设加氢站1000座,加氢服务能力达到20万吨/年。
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规划累计制氢产量超百万吨。
三是聚焦氢能交通领域和绿氢炼化。
其中,在氢能交通领域,要建成全国最大规模的氢气制备、储运及加注网络;
在绿氢炼化领域,要促进炼化企业转型脱碳,实现炼化行业绿氢利用规模全国最大。
通过以上努力,争取“十四五”末,公司年减排二氧化碳1000万吨以上。
在谈及公司加氢站的建设情况时,他透露,中国石化目前(2021年8月)已累计建成加氢站20座,在建10座,准备开工30座,审批报建20座,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河南、川渝、华中等重点地区。
中国石化正全面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建设,已在加氢站、制氢技术、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公司2021年有氢气年产能力超39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1%左右。在燕山石化、广州石化、高桥石化、海南炼化建有4套氢纯化生产装置,
其中燕山石化生产的99.999%高纯氢气保供北京2022年冬奥会。
不只是中石化,中石油也在搞氢能源,尽管在节奏上比中石化慢了一些。
其背后的原因是,氢气的生产,储存,运输和给车辆加氢,和石油公司的产业链有相当的相似度。
所以说尽管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中美欧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路线,但这并不代表氢能汽车开发就停止了,对于中国这种大国来说会持续的投入开发氢能。
而氢气不管是制造,还是在氢能源汽车里面的使用,都需要用到铂金属作为催化剂,因此氢能源汽车的发展会带动对铂金属的需求。
这里说下我对氢能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看法,
从技术和产业角度来讲氢能汽车的成熟度是不如电动汽车的,
不仅是电力早就在人类社会大量应用了,而且电力驱动的车辆实际上在人类社会早就大量应用了,比如地铁,火车,各种电动摩托车等等,电力设施也非常的完善,制约主要是来自电池技术的发展。
氢能源汽车目前面临的问题,包括成本高(不仅是氢能汽车加氢气的费用和加油的费用差不太多,而显著的高于电动汽车,建加氢站也贵),缺乏氢能输送和储存系统,以及对氢气爆炸安全性的担忧问题,其实都是技术和产业成熟度不足的表现。
因此中美欧都选择电动汽车,本质原因还是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原因,如果两个赛道带来的收益差不多,人类一定会选择先把容易的赛道的钱赚到,但是这不代表就会放弃氢能源汽车的发展。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氢能源汽车一共有1000多辆,同时30多座加氢站在背后服务……涉及到北汽集团、宇通客车、中通客车、福田汽车、苏州金龙、中国重汽等车企,
大国都是多条腿走路的,只是会按照成熟度有先有后,未来电动汽车会持续大发展,首先崛起替代燃油车,但是氢能源汽车也一定会有一席之地。
只是两者的比例是多少,要看两条赛道的长期技术发展实际情况。
我们回到德国,和德国和欧盟政府官员的担忧不同,德国企业界却在依然持续的投资中国,根据《经济观察报》6月25日的报道,
德系三大豪华车制造商BBA(奔驰宝马奥迪)同时在中国举行新工厂的投产或奠基仪式,这是过去十几年中未出现过的事。
从6月13日至6月28日,奔驰、宝马、奥迪相继宣布在中国迎来电动车规模化生产阶段。
6月13日,还没上市的奔驰最新电动车EQE在下线,成为北京奔驰投产的第400万辆整车;
6月23日,宝马在华迄今最大的投资项目——沈阳里达工厂投产,该工厂具备100%生产电动车能力,BMW首款纯电动中型运动轿车——全新BMWi3已在该工厂顺利投产;
6月28日,奥迪在华首个专门生产纯电动车型的生产基地——奥迪一汽全新PPE工厂将在长春奠基,预计2024年投产,年产能15万辆。
这三座工厂的投资分别高达119亿元、150亿元和358亿元,值得让人高兴的是,宝马和奥迪的工厂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这么大手笔的投资显然对于振兴东北是有帮助的。
注意,这三家德国车企在华扩张的都是电动车。
其中里达工厂是宝马集团在华历史上单项投资之最,建成后使得沈阳宝马的产能达到年产83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宝马生产基地,并且沈阳将被打造成宝马全球汽车出口基地,这个意义就非常不一样了。因为之前跨国车企在华制造的汽车主要是供给中国市场使用的,下图是沈阳里达工厂的照片,该工厂占地面积高达2.9平方公里,位于著名的沈阳铁西区。
看来和德国官员们的担忧不同,德国的企业家们相比之下更信任中国,这背后当然也是有原因的,除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和技术的成熟外,
中国还放开了汽车合资公司的外资股权占比,
2021年1月18日,一汽集团与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奥迪)、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宣布签署协议,宣布成立新合资公司奥迪一汽。其中,奥迪及大众汽车集团将持有合资公司60%的股份,这成为奥迪在中国的第一家控股合资公司。
从2022年2月11日起,宝马集团宣布,其在华晨宝马所持股份由50%提升为75%,华晨中国间接持有剩余25%股份。
能通过股权占比的上升挣到更多的钱,哪个企业不爱呢?
增强中国的“万有引力”
这个万有引力包括中国的市场,中国的技术,中国的产业链,
只要你的东西比别人的好,比别人的有竞争力,就会形成万有引力,即使用行政力量也无法抵挡这种力量。
美国之所以敢对中国等多个国家搞高科技产品禁运,就是因为它的工业品确实技术和生态上领先,以至于你不得不用,甚至它还能把不准你用当做制裁手段。
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后,我们当时也是非常担心,觉得25%的关税一加我们的东西就没办法卖到美国了,但是四年来的事实证明,即使加征了25%的关税,对美国出口还连续创新高,这就是一种竞争力强带来的万有引力,你使用行政力量加了税,美国的进口商和消费者依然被中国制造吸引。
特斯拉在中国建厂也是类似的,生生的用中国的强大制造能力把特斯拉从美国制造变成了中国制造,2021年特斯拉一半的车是在上海制造的,特斯拉的产能被中国吸走,而这又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的引力作用。
为什么我们对外资,只要不是落后的,重复建设的过剩产能,都欢迎来中国设厂,而不是担心其把中国本土产业挤垮了?我觉得是一样的道理,外资只要来了,我们就有办法让其扩大本地化采购,带动中国产业链的全球产能占比,这会增强中国的引力作用。
我觉得这种也适用于中国和德国,或者说中国和欧洲之间,只要中国的力量大到像一颗恒星,那么周围的行星即使有各种担忧和不情愿,也是不得不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着恒星转的。
只是现在的世界本来是有一颗恒星的,那就是美国,他们显然不愿意接受双恒星的世界,实际上我也觉得双恒星系统感觉稳定程度不如单恒星系统,
也许这个世界只有有一天美国变成了一颗大行星,才会最终的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