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世纪的亚洲钢铁产量竞赛

深圳宁南山 宁南山 2022-10-11

一直对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史很感兴趣,最近查询了下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大家都知道建国初我国是一穷二白,我之前已经有一篇文章写了1952年的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相信大家还有印象,可以看这里:

中国工业史--查询了1952年的中国主要工业品产量

这里面我们还可以看一下我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和亚洲大国日本,印度,以及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四个国家对比下,可以一窥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数据是来自各国的官方统计。

为什么要把钢铁工业拿出来比呢,因为观察一个国家的工业增加值,首先我们可以看的是能源和原料输入量,主要就是煤炭,石油,钢铁三项,这里要注意了,由于当时的欧美苏科技水平远高于中国,因此即使我们和他们的能源和原料消耗量一样,也就是说消耗同样数量的能源和原料,他们产生的工业增加值也会远高于我们。

在石油部分建国初的我国是个贫油国,即使是在国民经济已经全面恢复的1952年,石油产量也才43.5万吨,甘肃玉门油田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油田,石油不能自给,还需要从国外进口,这就产生了很大的问题,没有石油的话,规模巨大的汽车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因为你造出来的汽车没有油可以用,而且还直接影响全国的交通物流运输,因为铁路只能承担一部分的货运量。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1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全年完成营业性货运量521.6亿吨、同比增长12.3%,这其中公路承担了75%的货运量,水运承担了15.8%的货运量,铁路承担了9.2%的货运量,而航空承担了0.01%。这可以看出公路运输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石油的缺乏还直接导致规模庞大的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不起来,什么塑料,橡胶,衣服的原料化纤,沥青,润滑油,甚至我们日常用的洗衣液,洗发水,化妆品都会用到石油加工后产生的各种衍生品。我国建国初为啥塑料,化纤工业产量非常低,因为没有宝贵的石油原料。

同样的钢铁工业作为原料,也是广泛的用于军事工业,建筑,电力桥梁等各种基础设施,工程机械,汽车,火车机车,飞机,轮船,机床,电子产品等,因此钢铁消耗量低也能说明一个国家的工业增加值肯定是低的。因此本文看下20世纪中国和主要亚洲国家的钢铁产量对比情况,当然这里把澳大利亚也放进来对比。


1934年钢产量中国5万吨,印度81万吨,澳大利亚52.6万吨,日本384.4万吨;
们可以看到此时中国的钢产量和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都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亚洲呈现日本遥遥领先,澳大利亚和印度第二梯队,中国产量很低的状态,中国的国民政府当时采取的是轻工业优先的路线,其实在我看来如果纯粹从经济角度看,轻工业优先并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是重工业直接关系到国防实力,在当时中国面临日本入侵的民族危机已经非常严重的情况下,重工业不发展起来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钢铁是工业的粮食,军工武器都依赖于钢铁工业提供金属原料。


1935
年钢产量中国25.7万吨,印度87.6万吨,澳大利亚70.8万吨,日本470.4万吨;

这一年中国的钢产量猛增,主要是来自日本在鞍山的昭和制钢,我国东北地区的主权,其实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已经被夺走了很大一部分,九一八之前东北的铁矿几乎100%在日本控制之下(我国的教科书上写着日本人控制了当时全中国96%的铁矿产能),日本早在1918年成立了鞍山制铁所,把铁矿石加工为铁金属,在1933年成立了昭和制钢所,并且把昭和制铁所并入,开始制造粗钢。因此我国的钢产量在1935年出现了增长,但这是一种错觉,并非是我国民族钢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而是日本人的工厂钢产量增加的缘故。

1936年钢产量中国41.4万吨,印度88万吨,澳大利亚83.3万吨,日本522.3万吨;

1937年钢产量中国55.8万吨,印度91万吨,澳大利亚110.6万吨,日本580.1万吨;日本是亚洲最早钢产量突破100万吨的国家,1924年首次钢产量达到100万吨,而澳大利亚则在1937年钢产量首次突破了100万吨。

不过这里不得说一下国民政府从1936年开始筹建的中央钢铁厂,从德国订购了可生产10万吨钢的设备,老蒋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这个如果建成了将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钢铁厂,但因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而不得不中止,但其因为要建厂而送到德国培训的那批人才,日后大多成为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元老专家。下图就是国民政府派出人员在德国学习时的留影,其中靳树梁、王之玺、邵象华)入选了1955年的中国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后来毛鹤年也在198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8年钢产量中国87.5万吨,印度95.2万吨,澳大利亚119.9万吨,日本647.2万吨;

这一年中国的数据看起来有问题,这个87.5万吨的产量比上年多了很多,但到1939年又是五十多万吨,但是书中写的的确是这个数字,我估计是印刷的错误,中国的产量应该是67.5万吨。

1939年钢产量中国52.2万吨,印度106.7万吨,澳大利亚120.2万吨,日本669.6万吨;

这一年(1939年)印度钢产量历史首次突破100万吨。这样日本在1924年,澳大利亚在1937年,印度在1939年都先后突破了100万吨的钢产量,而我国在建国前钢产量从未突破100万吨。


1940年钢产量中国53.4万吨,印度131.2万吨,澳大利亚132.6万吨,日本685.6万吨;

1941年钢产量中国57.6万吨,印度143万吨,澳大利亚170万吨,日本684.4万吨;
1942
年钢产量中国76.5万吨,印度136.4万吨,澳大利亚179.3万吨,日本704.4万吨;
1943
年钢产量中国92.3万吨,印度142.5万吨,澳大利亚172万吨,日本782万吨;这一年中国钢产量达到建国前的最高水平,大部分产量来自日本控制下的辽宁省鞍山市,但仍未突破100万吨的水平,而日本则在这一年达到了782万吨的惊人钢产量,也达到了日本二战时期的历史巅峰水平,印度和澳大利亚都在100万吨+的水平。

1944年钢产量中国49.1万吨,印度139万吨,澳大利亚161.3万吨,日本591.4万吨;可以看出1944年在美国全面空袭日本本土的情况下,日本的战争潜力已经在急剧下降,

不仅如此,日本的海外工厂也遭到空袭,1944729日,美军72B-29首次轰炸鞍山昭和钢铁厂,此后又多次轰炸,沉重打击了日本的钢铁生产,鞍山昭和制钢的钢产量出现急剧下降,直接导致中国全国的钢产量比上年下降了46.8%

1945年钢产量中国26万吨,印度138.8万吨,澳大利亚141.3万吨,日本208.2万吨;这一年8月日本战败,加上美军的大规模轰炸,设备和厂房被破坏,日本本土的钢产量剧烈下降到200万吨的水平,同年8月份苏军进军中国东北,位于鞍山的昭和制钢被苏军占领停工,有七万多吨的设备被拆走,日本技术和管理人员也撤走了,工厂陷于瘫痪。

1946年钢产量中国1.6万吨,印度131.4万吨,澳大利亚110.4万吨,日本56.4万吨,可以看出如果说1945年日本还能在1-8月冒着大规模空袭组织生产,那么在1946年日本的钢产量就跌到了低谷,下降到不足100万吨的水平。而中国的钢铁产量同样露出了原形,随着日本技术和管理人员撤出鞍山,以及厂房和设备遭到苏联的破坏和拆运,不仅是鞍山,日本在华北地区控制下的石景山钢铁厂,天津,山西等地的钢铁厂都停工,而且连国民党控制下的西南地区钢厂也陷于停滞的状态,因此中国的钢产量剧烈下降到了仅有1.6万吨。这个数字甚至不如一战时期中国的钢产量。

1947年钢产量中国6.3万吨,印度127.7万吨,澳大利亚136万吨,日本94.1万吨;
1948
年钢产量中国4.4万吨,印度127.7万吨,澳大利亚140.1万吨,日本171.5万吨;
1949
年钢产量中国15.8万吨,印度137.4万吨,澳大利亚122.7万吨,日本311.1万吨;这一年新中国成立,鞍山是194811月解放的,经过组织恢复生产,鞍钢终于在1949年恢复生产,1949425日,炼钢100吨的2号平炉恢复生产,炼出鞍钢解放后第一炉钢; 194979日举行的鞍钢开工典礼,标志着鞍钢以奇迹般的速度,进入全面恢复期,辽宁省由于鞍钢产量开始恢复,这一年全年的钢产量达到了11.4万吨,并且使得1949年中国钢产量恢复到了15.8万吨,但此时仍远远落后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

1950年和1951年我国没有统计数据,
1952
年钢产量中国134.9万吨,印度160.3万吨,澳大利亚157.7万吨,日本483.9万吨;建国后我国决定全面集中资源恢复和改建鞍钢,19503月,中苏签订《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恢复和改建鞍钢技术援助协议书》,大批苏联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始进驻鞍钢,指导技术改造与产能升级,这个时间比一五计划开始的时间还要早。不仅是鞍钢复产和扩大规模,全国各地的钢铁工业也开始发展,下图是1950年的鞍钢工人在工作。

1952年辽宁省钢产量达到94.1万吨,而全国其他地区的钢产量也达到了43.9万吨,总计134.9万吨的产量超过建国前194392.3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

我看了下1952年的全国钢铁工业分布,辽宁省以94.1万吨的产量占全国69.7%,排名全国第一位,辽宁产量的92%来自鞍钢,另外像本溪煤铁公司(后改名为本溪钢铁公司)也生产了2.1万吨特钢。

山西省钢产量9.22万吨,全国第二位,占全国6.83%

山西省的钢产量主要来自太原钢铁厂,也就是今天的太原钢铁集团。1952年该厂炼出了中国第一炉不锈钢。该厂是山西军阀阎锡山所建,19348月动工,当时名为西北炼钢厂,于193710月投产,是一家联合钢铁生产企业,不过遇到了抗战全面爆发,后来被日本占领,抗战胜利后重新回到中国手中。

该厂解放前最高年产钢为1.6万吨、铁4.3万吨,后我国邀请苏联专家到厂指导,194910月,马尔塞夫等8位苏联专家抵达太原,帮助山西的工业建设,其中3人被派至太钢工作,后来到山西的苏联专家逐渐增多,帮助扩大生产,太原钢铁厂也被列入了156项大工程之一。


上海1952年的钢产量达到7.14万吨,占全国的5.3%,排名全国第三位,

上海的钢铁厂是上海钢铁公司的两个厂。

其中上海钢铁公司第一厂前身是日亚制钢株式会社在193811月建立的吴淞炼钢工场。1949年上海解放后,该厂定名为上海钢铁公司第一厂,下图是1948年的上海钢铁一厂。

上海钢铁公司第三厂,公司前身是和兴化铁厂,始建于民国2年(1913年)3月,并于1919年投产,初期只生产铁,1922年改名为和兴钢铁厂,是解放前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厂,由于受到一战结束后的铁过剩,以及来自美国进口竹节钢的降价冲击,还有第三次江浙战争军阀混战的影响,且得不到国民政府的资金支持,因此经营几经浮沉和股权变化,终于在1935年重新开始生产,到1937年抗战爆发时两年时间炼钢2万吨,年产量达到1万吨的水平,逐渐走上正轨,然而遇到抗战爆发,虽然联系了英国和德国两国总领事馆疏通关系悬挂国旗,并且张贴德国和英国领事签名的布告,试图伪装成外资企业,但最终还是被日本人摸清,最终霸占,抗战胜利后回到中国手中。

既然有一厂和三厂,那有没有二厂呢?当然有,上海钢铁公司第二厂的前身是亚细亚钢业株式会社黄兴路压延工场,19422月开始修建,这是中国第一家钢线材工厂,看名字也知道是日本人建的。不过这家厂并不炼钢,而是生产线材(例如钢丝绳之类)的之类的钢材的。

另外上海解放前还有家民族工业炼钢厂,叫做上海炼钢厂,是清朝时期成立的上海第一家钢铁厂,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第一家钢铁厂(有争议),最开始是江南制造局旗下的炼钢厂,后来独立建制为上海炼钢厂,抗战爆发时先迁到汉阳,再搬迁到重庆,成为了今天重庆钢铁公司的一部分。


天津1952年的钢产量达到6.98万吨,占全国的5.2%,排名全国第四位,

天津的钢产量主要来自天津钢铁厂,也就是今天的天津钢铁集团。前身是1935年日本在天津开办的中山钢业所,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接收日本人经营的包括中山钢业所在内的多个钢铁厂,成立天津炼钢厂。

河北1952年的钢产量达到6.61万吨,占全国的4.9%,排名全国第五位,

北的产量主要来自唐山钢铁厂,也就是现在的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公司。唐钢始建于1943年,也是日本人建的,当时名叫“唐山制钢所”,到19453月陆续建成炼钢工场、轧钢工场、机电工场,主要设备也逐步安装到位。

1950年改为“唐山钢厂”, 1952年唐钢率先在全国试验成功“侧吹碱性转炉炼钢法”。该炼钢法具有冶炼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设备简单、耗能低等特点,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被授予“国家级发明”。唐山钢铁厂由此被誉为共和国钢铁工业转炉的故乡


重庆1952年的钢产量达到4.8万吨,占全国的3.6%,排名全国第六位。

重庆的钢厂主要来自重庆钢铁公司,该公司是抗战爆发时汉阳铁厂为主,另外有湖北大冶铁厂(1913年建成,隶属于大冶铁矿,汉冶萍公司下面有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是一家联合钢铁生产企业)、上海炼钢厂、汉口六河沟铁厂(1911年建成)搬迁到重庆后合并而成,抗战时期生产了大后方90%以上的钢,后来发展为重庆钢铁公司。

1952年初,重钢承担了轧制成渝铁路的505公里线路所需全部钢轨的任务,并于同年5月完成生产任务。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派代表专程来厂颁发一等奖奖状,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重工业部颁发的第一张奖状。

当然除了以上之外,还不得不提建国初北京的钢铁工业,1952年,石景山钢铁厂实现生铁产量34.2万多吨,比解放前30年的总产量还多了5.6万吨,在鞍钢之后位居全国第二。

但是注意这个石景山钢铁厂当时并不能生产钢,只能炼铁,所以未能纳入全国钢产量统计,但从规模来说,该钢铁厂并不小,到1952年底,石景山钢铁厂职工总数由1949年的5067人增加到12297人。

这个石景山钢铁厂始建于1919年,当时北洋政府官方成立了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石景山炼厂,但因为一战结束后钢铁价格暴跌,加上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混战,很快就停建,后日本1937年全面侵华后占领该厂并开始炼铁。

石景山钢铁厂后来发展为今天的首都钢铁公司。


所以总体来看,在建国初集中资源恢复鞍钢生产的情况下,

1952年辽宁一省的钢产量占到全国的69.7%

而华北地区的天津,山西和河北三省的钢产量也占到全国的16.93%,华北是仅次于东北的全国第二大钢铁基地;

而其他上海和重庆也是钢产量分别达7.14万吨和4.8万吨的工业城市,这两个城市合计生产了全国8.9%的钢。

不过我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虽然辽宁,山西,上海,天津,河北,重庆六省市都在生产制造钢铁,而且日本虽然在建立的钢铁厂这么多(唐山,辽宁,天津,北京,上海等),

但建国初国内各大钢铁厂的中国技术专家还是来自民族钢铁厂训练出来的,尤其是以1936年筹建的中央钢铁厂为班底(中央钢铁厂因为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而停建),送到德国培训,回国后在抗战时期的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各个钢铁厂成长起来的技术专家,后来在抗战胜利后负责接收沦陷区的各个钢铁厂,这批人员也是接收和学习苏联钢铁技术的主力,我国的钢铁冶金院士,也是出自这些民族钢铁工业训练出的人才,应该说我们的奋力抗战,为民族工业保存了希望。

我们接着看,
1953年钢产量中国177.4万吨,印度153.1万吨,澳大利亚185.9万吨,日本650.2万吨;这年中国钢产量超过了印度,同时我国在1954年以222.5万吨的钢产量超过了澳大利亚的217.9万吨,仅次于日本跃居第二位。

1957年钢产量中国535万吨,印度174.2万吨,澳大利亚284.9万吨,日本1257万吨;这一年我国一五计划完成,钢产量超过了500万吨,已经超过了澳大利亚+印度之和。

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1957年中国的钢产量从1952年的全球第十八位上升到了全球第九位,其中光是辽宁省就达到338.2万吨,是建国前全国钢产量最高水平(92.3万吨)的三倍以上。而国内其他省份钢产量也达到约197万吨,也就是即使不算辽宁省,其他省份的钢产量也已经是建国前最高水平的两倍以上,这显示了一五计划对中国工业化规模之大。

但这年中国钢产量仍然不到日本的50%,只相当于日本1936年的钢产量水平,不过也比建国前1934-1949年最高也只占日本钢产量12.5%大幅提高。不过1957年之后中国走了一些弯路,钢产量最终赶上日本要到20世纪九十年代,差不多四十年后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