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起源 解读 龚
3
妈 分享 回
4
1
5
写小说
6
@六镇
7
123456
8
南京李志
9
百度
10
今日热点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起源 解读 龚
3
妈 分享 回
4
1
5
写小说
6
@六镇
7
123456
8
南京李志
9
百度
10
今日热点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观察|官方通报陕西蒲城一职校学生坠亡:事发前与舍友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认定该生系高空坠落死亡
桐城一派|倒在“跨年夜”的龚书记,13个字换来免职调查冤不冤?
比佟丽娅还恋爱脑,怀孕7次流产4次,目睹丈夫背叛却选择原谅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讣告!又一知名女星在家中去世,终年54岁,曾是无数人白月光…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从歼20带无人机到全产业链数字化--制造业的集群与协同趋势
Original
深圳宁南山
宁南山
2023-01-10
今天分享一个想法,篇幅不太多。
一直觉得洞察国家,社会,行业,地域乃至于自己公司的未来趋势非常重要,因为在时代洪流面前,个人乃至于各种组织,其实都会受到影响,跟不上的则会获得较少的利益,而跟得上的则会获得较多的收益。
一直以来观察到的一个各行各业的变化,那就是
集群与协同
不管是一支军队,还是一个公司,乃至于一个国家,构建集群与协同,都将会极大的增强自身的实力。
对于军队而言,从早期的步兵与骑兵协同,到后来的步兵与坦克协同,步兵与火炮协同(徐进弹幕),陆军与空军协同,陆军与海军协同,再到现代战争的空,天,地,海一体化协同作战,兵种越来越多,装备种类越来越多,而协同也在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
在俄乌战场上面,士兵通过无人机侦察目标,迅速的把目标的位置数据传送到后方的指挥官,并且分发到负责攻击的火箭炮系统里面,获得了目标位置数据的火箭炮可以迅速开火覆盖目标,并且开火完毕之后立即撤离,大大的提高了消灭敌人的概率,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性。
而陆军战术分队的指挥官可以通过一个pad实时的在地图上看到己方坦克,装甲车,火箭炮以及步兵小队的位置,同时还能获得无人机,卫星和各种战略战术侦察系统传送回来的敌方态势,做到战场态势透明。
这里面不仅仅是步兵单兵,坦克,火箭炮,无人机,火炮,卫星等单个设备都走向数字化了,而且还实现了全体系链条的数字化,这样才实现了战斗力的极大提升,甚至是成倍的提升。
前不久曝光的我军歼20机群,就是一架歼20带着多架无人机进行攻击,极大的增强了战斗力,这也体现了未来的战力提升方向。
同样类似的思路也体现在公司和行业领域,
苹果公司构建了ipad,iphone,macbook,airpods等一系列的iOS生态设备,这些设备之间可以方便的互联互通,传送数据非常方便,在带给用户方便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强了用户的粘性,大大的促进了苹果产品的销量。
这反应出来的是同样的思路,那就是多种类型的设备互相协同起来,比单个设备实现智能化带来的好处要大的多。为什么苹果的iOS, 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如此难以替代,因为上层繁荣的应用成千上万,跟操作系统一起形成了集群和协同效应,所以作为操作系统的供应商,可以获得长期的利润。
在中国的制造业领域我觉得同样也是如此,
对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千行百业来说,走向云化和数字化已经是公认的趋势,当然这几年由于美国制裁的缘故,因此国产化也是不可逆的大趋势。
目前国内的制造业企业,都在对办公系统和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
例如目前大量制造业的内部沟通除了用电子邮件之外,还有各种在线沟通软件,
像在此次疫情期间全球很多远程办公的会议软件就火爆了起来,像美国的
zoom
,国内的钉钉等,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因为远程办公带来的地理距离提高了沟通成本,降低了沟通效率,而会议的数字化又能够提高沟通的效率,降低沟通的成本。
同时企业也在对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原来产线是不会自动产生数据的,更多的依靠人工录入数据,比如典型的就是质检岗位,传统做法是质检员用眼睛来识别产品是否有缺陷,然后再手工录入数据,在质检岗位数字化改造之后是可以通过摄像头的人工智能能力,来自动识别有缺陷的产品,并且将数据上传,同时还能自动的进行分析统计。
类似的改造还有很多,对于关键岗位进行数字化改造,使得数据能够自动产生和上传,大大的提高了效率,比如仓库里面,通过手工录入箱子的信息改造成扫描枪扫描箱子上的条码,这其实也是数字化。
再比如对工厂能耗占比较高的环节通过更换成智能化设备和加装智能电表,实现能耗信息自动上传和分析等等。
这些改造会新产生大量的数据,因此企业纷纷的部署自己的云数据中心,把数据部署在云上,走向云化,而不再是把数据存储在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中,国内的大型云计算企业例如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都在快速发展,以2021年为例,华为云营收达到了201亿元,腾讯云营收外界估计大约280-300亿元人民币,而阿里云在2022财年营收达到了惊人的1002亿元。
多讲一句,云业务是过去的几年国内新兴的新业务之一,而新兴行业由于人才缺乏往往待遇不错,从事该行业的员工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这一点跟这几年兴起的半导体,电动汽车行业一样,国内的汽车行业就因为这几年电动汽车兴起,不少新势力进入造车领域而迎来了薪资的总体增长,所以看准趋势很重要。
而未来制造业企业也必然会走向数字化的集群和协同,
也就是从单个企业的数字化走向全产业链的数字化,
因为没有企业是在产业链上孤立的存在的,尤其是大型企业,上游的一级,二级乃至更底层的供应商数量可能多达几百家甚至上千家。
这些企业的数字化系统能够协同起来,将会产生巨大的收益,
例如在总机组装生产企业发现的零部件质量缺陷数据和告警,能够以统一的格式传送回供应商的系统,则供应商可以快速的获得所有的必要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做出快速的反馈。
而反过来组装厂需要的供应商产线的关键信息,例如产量,质量波动等数据,也可以通过统一系统及时获取,因此下游的生产厂家可以更好做排产计划,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同时及时满足订单按时交付。
全产业链的数字化从企业的层面来说,可以实现和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联动,实现更高水平的质量管控,成本控制和订单按时交付,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而如果从国家的层面来讲,产业链在地理上的集聚本来就是中国制造的一个优势,而如果在数字化领域也能形成全产业链集聚的态势,则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也减弱新兴的印度,越南等低人力成本国家对我国制造业带来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对于中高端制造业国家产品的替代能力。
然而目前这些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要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第一是各个企业使用的数字化系统是不一样的,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在和不同公司的人开远程视频会议时,每个公司使用的会议软件都不一样,以至于我的手机里面装了很多种不同的会议软件,有的还是市面上不太常见的。
第二是在走向数字化的过程中,由于这些企业大小,规模,能力,以及决策层自身意愿和重视程度的不同,对于数字化的投资,以及数字化的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别,而这样的差别必然会影响到全产业链数字化的发展和效果。
有的企业本身规模就很小,本身也不是从事IT行业,因此很难有大量专业IT人才在职,所以需要能够简单的方法走向数字化,也就是不需要专业的IT人员也可以实现数字化建设。
第三是协同的问题,因为各个企业的数据某种意义上都是其核心信息,能够愿意在多大程度上开放和合作取决于多种因素,因为全产业链数字化是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够高质量的完成。
目前国内已经有大型软件企业推出了全产业链数字化协同的软件平台,下游主机制造厂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上游几十家供应商接入,实现生产,零部件供应和质量数据的同步和快速响应,同时不管是工厂自己,还是上游的供应商员工,都可以在该软件平台上自行低代码开发应用,通过托拉拽的方式开发出行审批、安全作业、点巡检、备件管理等
应用。国内有的主机制造厂,通过钉钉低代码开发简易的MES系统(制造业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然后分发给上游的供应商使用,价格仅千元水平。
可以说数字化走向更高水平的协同,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我国相对于全国各国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14亿人的庞大市场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制造业集群,如果能实现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协同,将会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最后想说一下,集群与协同能够增强实力,快速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一点可以说是普适性的。
我一直觉得我们个人应该多和不同的人交换信息,多请不同的人坐下来聊一聊,一起喝杯茶,这个人可以是你隔壁部门的同事,可以是你已经离职多年的老同事,可以是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不要觉得这个人以后和自己可能没有交集就觉得没必要,即使以后真的没有交集,但是很多时候在交谈中获取的信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在抖音上也关注了一些粉丝较多的网红,各种类型的都有,发现不少人都在粉丝逐渐增多之后,就去杭州出差甚至就直接搬到了杭州,我想这跟杭州的网红产业发达有关系,在那里有各种专业的人才,有完善的带货产业链,这样不管是招聘人才还是寻找货源都很容易,而且还有不少各种形式的线下交流,可以和很多高手线下喝茶喝咖啡沟通,这样可以快速的交到朋友,获取灵感和找到资源。
对于企业也是类似的,如果观察我国的制造业分布,会发现往往呈现集群的态势,也就是上下游的几十家,几百家乃至几千家企业高度的聚集在一个区域,形成协同的效应。
这几年我们一直关注的半导体产业,上海就开始呈现集群发展的态势,芯片制造厂,上游的设备厂,材料厂,EDA软件,以及芯片设计公司等都纷纷在上海新建工厂和研发中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其一是缩短运输的距离,其二是降低沟通的成本,
每个在企业工作的都知道,不管是高层领导,中层主管和基层员工,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时间用于内外部沟通,而即使是内部各部门的沟通成本也非常高,A部分的数据往往不愿意随便对B部门开放。这个沟通成本在对外部的时候就更高了,例如产品出了质量问题,方案有了疑问都会涉及到和上游供应商沟通,这个过程往往耗时耗力,而且还会有信任问题,这时数字化协同能够节省大量的沟通成本,提高效率,及时获取真实的数据信息,换言之,全产业链走向数字化是把集群和协同推向更高的水平。
以上是一点对于趋势的想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