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捍勤:从中国外交官到国际法院法官
图片来源: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纽约时间2020年11月11日至12日,国际法院法官换届选举在联合国总部举行,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同步进行了投票。现任国际法院副院长、中国籍法官薛捍勤女士在联合国大会投票中获得155票,在安理会投票中获得13票,再次连任国际法院法官,任期9年,从2021年2月至2030年2月。此前,薛捍勤女士在2010年6月29日初次当选国际法院法官,并于2012年2月连任至今。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三位中国籍国际法院法官,也是国际法院首位女性中国籍法官,并于2018年2月成为该院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院长。
图片来源: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成立于1946年,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国际法院的重要地位,其法官的选任有着复杂的程序设置和很高的资质要求。国际法院的15名法官由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选举,法官一般任期应为9年,但按规定,第一次当选的15名法官中,应由5人任期3年,5人任期6年,5人任期9年,以便每隔3年由1/3的法官任期届满补选新任法官5人,可连选连任。第一次任期的年数由秘书长以抽签方法决定。在任选资质上要求法官候选人品格高尚并在本国具有最高司法职位之任命资格或公认为国际法学家。薛捍勤法官能从这一系列的任职条件中脱颖而出就足以证明其优秀品格和学术造诣,而多次连任更能凸显出她的裁判水准和学术造诣。
图片来源: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回顾薛捍勤法官的职业经历,不难发现她历经了多次职业转变,特别是从外交官转变为法官。对于这种职业身份上的转变,她认为这种转变对她个人而言只是换了个工作岗位而已,不存在什么角色的转化。这种云淡风轻的背后,是薛捍勤法官数十年的学术积淀和外交官的实践打磨,使她完成了从外交官到国际法院法官的转变。
1955年9月,薛捍勤法官出生于上海,1977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1980年,尚在就读英语专业的薛捍勤就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时报考了北京大学国际法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国际法学家王铁崖先生研习国际法,从此她与国际法学相伴而行。谈起自己的事业,薛捍勤法官总不忘感激王铁崖教授的辛勤栽培和教导。她说,这么多年来,一直是王先生的鞭策激励着自己在学术上努力地攀登。1982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她又转赴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继续深造,于1983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不仅于此,钟情于国际法学的薛捍勤于1991年再赴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于1995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此之后,薛捍勤法官在国内外独著或参与编著了多部国际法学著作。因长期从事国际法研究,她的国际法学功底深厚,基础扎实,为其日后担任国际法院法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与薛捍勤法官的国际法学研究同步进行的是其在中国外交部的工作。1980年至2003年,薛捍勤先后被任命为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科员、副处长、一秘、处长、副司长、司长;2003年至2008年担任中国驻荷兰大使兼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2008年至2010年成为中国外交部法律事务顾问,中国驻东盟的首位大使。在外交部的工作让她有充分的机会接触国际法实务,她参与了与中国相关的众多国际事务,以中国代表团成员或团长的身份参加了国际公法领域的众多国际会议和条约谈判,例如外层空间法、人权、核安全、外交特权和豁免权、民事和刑事事项司法协助、海洋法、国际刑法以及其他与联合国有关的法律问题。在双边关系中,负责重要的谈判,例如与英国政府就有关香港的法律事务进行谈判,与葡萄牙政府就澳门问题进行谈判;关于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的损失的谈判;关于中国与越南之间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北部湾大陆架海洋界限划界的谈判等。在这一系列的国际事务中,薛捍勤法官的国际法水平得到充分的展现,对国际争端解决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积累了大量的国际法实践经验。
因具备深厚的国际法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国际争端解决经验,薛捍勤法官逐渐进入世界国际法交流的领域。2001年,她成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委员并于2007年至2011年连任;2005年成为国际法学会准会员、布鲁塞尔国际法研究院院士;2009年起成为国际法学会会员;2009年至2011年任亚洲国际法学会主席;2010年当选国际法委员会主席。在世界顶级国际法交流平台上,薛捍勤法官多次贡献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在国际法委员会的任职,她能接触和参与大量的国际法的编纂和条约起草工作,进一步拓宽了她的国际法视野,增加了认识国际法的新视角。同时,她的出色表现、能力和品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联合国》
正如薛捍勤法官所说,她从外交官成为国际法院的法官绝非是一个戏剧性的角色转换,而是数十年对学术的矢志追求,是长期参与国际争端解决的经验积累,是广泛的国际认同的结果。面对自己取得的卓越成就,薛捍勤法官却从不居功。2010年初次当选后,她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接受了新华社、央视等媒体的采访。她对记者说,各国对中国候选人的积极支持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进一步发挥积极影响力,这是她当选的主要因素;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光荣,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对国际社会的责任。她始终强调,能到国际法院任职,是一份荣誉,而这份荣誉属于国家和人民。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律政研究院》
虽然长期在国外任职,但薛捍勤法官始终保持对中国法治事业的高度关注。她认为:“国家民族复兴,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不仅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而且还要在解释和适用国际规则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她还强调:“依法治国对国际法产生更大的需求和影响。国家对外利益在扩展,利益矛盾在增多,这反过来对研究和推动国际新规则、新秩序的需求也相应增强。突出的例子便是我国日益增长的海外投资利益,强化我国在国际投资仲裁领域的争端解决能力是当务之急。”“中国在全球治理各项事务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应依托国内法治在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和规则的制定做出贡献。”她还始终保持对中国法治人才培养的关心,多次在国内讲学,为国内学子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并积极鼓励新一代法律人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认识世界,精修外语、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谈及自己耕耘于国际法事业的动力,薛捍勤法官时常感念恩师王铁崖先生说的那句话:“期望我们青年的国际法学者能够尽快地成长,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以自己的专业实力与国际同行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增强中国的声音。”如今,在薛捍勤法官数十年的不懈奋斗下,在国际法院中始终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接力奋斗下,中国的声音必将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嘹亮。
作者: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姜龙
编辑:李高凯
校对:倪娜、台艺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