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诗意且浪漫
Alisa这两天一直安安静静的坐在位子上,调了斑斓的颜色,细细的在描画两只准备元宵晚上挑出去显摆的灯笼。看这平时风风火火的辣妹子安安静静的坐在那儿,一笔一笔的细细涂抹,办公室里,慢慢就有了些浪漫的味道。
元宵晚上是一定要出去浪的。
多不容易啊。你看那些古代女子平时三步不离闺阁,更何况是夜晚。但元宵节这一天可以破禁,女孩子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尽情享受欢娱。
何况是现在,哈哈哈哈......
Alisa画着想着,突然就乐了起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之号,来自于道教,最早是一个祭神的日子。南宋《梦粱录》里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既是神道赐福,凡人自然也身心愉悦。何况天官喜乐,为了投神仙爱热闹的雅好,我们如何也得使了劲儿的高兴一把。
福禄、前程,虽颠倒梦想,也杳难求获。倒是愉神愉己来得简单,以至于元宵灯会自汉有始,跨唐宋、越明清,直达当今。灯会时,火树银花,灯帐千盏,更有以彩灯扎成的“鳌山”,鳌为上古神龟,扎灯成鳌,极指灯山之盛大。据南宋《武林旧事》所载,每岁元宵节,在杭州“宣德门、梅堂、三间台等处临时取旨,起立鳌山“。最大的鳌山据说有叠至十三层的。以此巨灯放出大光明,自然吸引万人观灯。
而元宵放灯,照见人间百态,为的都是乐在当下。怀想宋人的元宵节,灯灿如星,佳人如云,春水初生。人人争先恐后出门望月、观灯、谈情,美的人眼花缭乱、浮想联翩。试问,元宵节不出来玩儿,做人跟做条咸鱼有啥不同?
《大宋宣和遗事》记载“那游赏之际,肩儿厮挨,手儿厮把,少也是有五千来对儿”。说这汴梁城里至少有五千对青年男女,在众目睽睽之下,毫不顾忌地手拉手、肩并肩的卿卿我我。
这五千对儿之外还有个姓张的小子,运气好捡到一张红绡帕子,帕上写“囊里真香谁见窃,鲛绡滴血染成红。殷勤遗下轻绡意,奴与才郎置袖中。”下面还有一行小字特别注明“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请待来年正月十五夜于相篮后门一会,车前有鸳鸯灯是也。”来年元宵夜,张生赴约果见车一辆,车前挂鸳鸯灯,车里端坐一绝美佳人。于是两人牵手而去,远涉江湖,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事实上,古代很多的诗词佳作和爱情故事都与元宵节有关。只是风花雪月,情爱无常,大团圆固然好,偶尔有点儿缠绵悱恻的爱恨交集,想一想,唱一唱,亦是千古流芳。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元宵节快乐
华润五丰 供港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