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松:艺术在科技实验室里起舞

有初文化 有初记 2021-09-26



一万年以后的人类会是什么样子

🤔


或许一万年对于我们来说很长,但在宇宙的维度里它其实仅是昙花一现。如果科技可以让人类的生命得以延长,那么生命的意义是否将会重新定义?艺术是否也会变得有所不同?


📽




 

周松


1982年生于江西鹰潭。职业艺术家,现生活于北京。2002-2006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现为江西省政协委员、天津画院签约画家、南昌航空大学客座教授、江西师专客座教授、鹰潭市青联副主席。


个展


2009年  “周松个人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7年  “未来虚境:周松-艺术科技融合展”, 北大资源文创-千年时间画廊,北京。


部分群展 


2016年   意大利都灵第12届Paratissima博览会,意大利。
2017年  “法国大皇宫艺术沙龙展”,法国巴黎大皇宫;
2017年  “第十一届意大利佛罗伦萨双年展”,意大利;
2017年   “中青年写实绘画作品邀请展”,嘉德艺术中心,北京;
2017年   跨越大洋“智造——中国当代艺术展”,秘鲁,智利。
2018年   “第三届国际双年机器哲学大会”,维也纳大学,奥地利;

2018年    “涌现——中国当代艺术展”,多伦多艺术中心,加拿大;

2018年    “境现——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德国。





周松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思考生命的本源是什么。他通过绘画载体让大家看到鲜活的生命体。当面对至亲的意外死亡,他是无措的,彷徨的。

时间淡化伤痛的同时,他对生命有了另一种感的前面是生,生是鲜活的,绚烂的,它充满了抽象的节奏感。”


 《现场NO.5》布面油画  90x90cm 2005


这种抽象的节奏感在他的早期作品《现场No.5》《兵·泣》等绘画中体现得十分充分,在这些无序复杂的结构中,看似悲伤,其实是表达对生命的敬畏。

 


 《一颗红心NO.8》布面油画  120x80cm 2013


破碎、分散、放射这些视觉感受在周松的绘画中经常可以看到。支离破碎的虚像结合超写实的手法,它更像是超越现实的梦境。对生命的思考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命题,由宏观而微观,由生到死,从完整到碎裂,在表象的背后进行着能量的转化。




影像作品《虚镜》片段


尼采认为19世纪的欧洲是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从某种意义来说,它和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有些相似。在这个科技占有主导优势的时代下,人工智能正在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人类的欲望也加重了对科技的迷恋。我们试图在科技的“虚境”中找寻现实世界中得不到的回应。

悲观厌世,不如诉诸于艺术。这也正是周松作为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回应。艺术家虽然无法脱离他所在的时代,但是可以在时代下保持清醒,让梦与真实都在现实世界中留下痕迹。


《逆时空》布面油画  190x130cm 2014-2017


“每个人自身都是带有能量的,我们自身的结构在宇宙当中都具有唯一性。”





周松很喜欢抛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比如机器与人类在未来和谐相处的可能性。人类的肉体非常脆弱,未来我们的器官和结构很有可能会“再进化”。


假设人类有一千年的寿命?

假设人类的精神是可以用代码植入的?

当生命可以得到延续的时候,艺术是否会颠覆现有的艺术?


《熵阵》布面油画  150x150x210cmx4 2018

《熵阵》布面油画  150x150x210cmx4 2018


时间之矢构成熵[shāng]的永恒。“熵”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所提出,“熵”是无序的度量,是混乱无序的状态。当它体现在艺术上时,艺术的界限就变得更加模糊。当没有任何规则的时候艺术的历史也很难继续。

“一个鸡蛋打碎,就是熵的过程,无法逆转。”


《新创世纪》布面油画  510x250cm 2017


在《新创世纪》中,我们看到一种生命周而复始的状态,画面所呈现的虚像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它消解我们过往的历史,重建对未来的展望。我们在这些机器身上看到了人性,像人类一样的痛苦与不堪,而人类的躯体却像纪念碑一样立在背景里。这不禁引发人们对这个宇宙的思考,为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宇宙是一片荒芜而不是生机盎然?


也许我们只是身处在几十亿年漫长历史中的一个临时舞台上罢了。


《熵No.8》布面油画  200x200cm 2015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大数据、AI、人工智能、数字虚拟等这些新名词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未来。作为万物标尺的人类本身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科技与生命体之间仍有许多未知的可能。科技带给艺术的不仅仅是新媒介的使用,它并不能绝对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科技、艺术、哲学交互延展,且似乎都在发问:是什么在延续生命的定义?


 👇

 Y.C.J 


Y.C.J 在做什么?


谭平:“瞬间即永恒”


吕敬人:设计四十年,做人的道理都在做书里了


Y.C.J  

以艺术视角探索未来世界 



合作/联系我们

zoudapeng@youchu-art.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