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影响因子已出,对中国科学家意味着什么?| 科学人
美国时间6月13日,汤森路透集团发布了2016年度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 Reports,JCR)。在本年度最新收录的11990份科研期刊中(其中SCI覆盖的自然科学领域为8778份,SSCI覆盖的社会科学领域为3212份杂志),中国的学术期刊收获颇多。相比2013年和2014年分别收录的162份和173分SCI期刊,2015年有185份中国杂志被SCI收录,其中16份为新收录的期刊。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6份新入围的中国期刊中,中科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刚刚入选SCI索引,就以8分的影响因子荣登综合类期刊的第5位,与Science、Nature等百年老店相提并论。而中国科学院旗下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响因子提升至14.812,稳居亚太地区生命科学类学术期刊首位。
中科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为中国第一份英文版综述性期刊(季刊)。主编为白春礼,常务副主编为蒲慕明,各学科副主编分别为:薛其坤【数理科学】、高松【化学科学】、施一公【生命科学】、周忠和【地球科学】、逯高清【材料科学】、郭雷【信息科学】。图片来源:www.cnki.com.cn
国家科学实力飞跃
毫无疑问,中国整体的科研水平的提升是这次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提升的首要因素。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科研经费和SCI索引的国际论文发表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相比之下,期刊的进步远远没有科研的进步那样令人瞩目。但整体的科研体量摆在那里,进步,仍然有路可循。
不过,期刊的进步与科研的进步之间并非线性关系。在真正开放的科学界,科学家可以用脚投票,让质量欠佳的期刊出局。期刊的进步与科研进步之间的关系,更多是在于后者带动了整个学界管理水平、中国学术影响力、审稿人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而科研期刊整体水平的提升,与整个国家的科研体制、科研环境和科研影响力密切相关。
这次相比中国入围SCI期刊从162份上升到185份,更为瞩目的是《国家科学评论》的异军突起与《细胞研究》的大放异彩。前者顾名思义,是以综述类文章为重要方向的期刊。用该刊自己的官方语言来讲,“NSR定位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中外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成就,深度解读重大科技事件、重要科技政策,旨在展示世界(尤其是我国)前沿研究和热点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代表性成果,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让该刊综述和发表的我国前沿研究得到广泛引用,前提无疑首先是中国的科研成果得到世界各国包括中国自己科学家的关注,其次是发表的综述、原创研究的确能体现成果中的最尖端之处。前者需要国家科学影响力做背书,后者则与期刊管理水平相关。
《细胞研究》的雄起也同样与科研体制的支持与进步有关。有关《细胞研究》的进步已有多人研究,此处就不赘述。但让我一直很感兴趣的是一个细节,《细胞研究》主编、时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的裴钢,在2006年担任主编后,将时任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副主编的分子生物学博士李党生引进回国,请其出任常务副主编。
《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2016年第一期封面刊登了
46 32579 46 15264 0 0 2961 0 0:00:11 0:00:05 0:00:06 3081国科学家对于狗起源的最新研究。
之所以要专门提及这一点,因为在中国传统科研体制下,主编因为有学术头衔(主编的职务往往是兼职)在学术共同体中还比较有地位,而许多专职编辑则没有这么幸运。在这种情况下,要请回一位大腕担任全职编辑,这恐怕需要相当大的体制性支持。
要国际化,不要政治化
提到《国家科学评论》,让人不得不对比一下与其师出同门的《科学通报》。后者的英文版(Chinese Science Bulletin)虽然多年来一直位居SCI综合类刊物(最新的影响因子是1.789,列第17位),但并没有取得过如此卓越的成绩。《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的编委中包括了上百位院士。笔者举这个例子,绝无贬低这些院士水平的意思,而是说,在国家整体科研影响力偏低、期刊影响力孱弱的情况下,这些院士编委自己的论文和综述,恐怕也会优先投往他处。上百位院士编委这一点本身不能确保科学期刊具有足够大的影响力,也说明在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学界,行政的力量本身并不能确保研究质量和影响力。多年来,科技部、中科院、中宣部等部委多次发文要求科研机构评估时不要唯国际期刊马首是瞻,要鼓励科研成果优先在国内发表。但没有证据表明,这次SCI榜单体现出的中国科技期刊的进步,与这些行政命令有关。如果说有关系,恐怕更大的在于这些国家政策对国内期刊同步给予的资源支持。实际上,近年来取得显著进步的期刊,主要是与国际期刊出版集团合作的期刊,也往往是各自所在的出版单位集中资源支持的对象。
尽管事实明显,但非议仍重。在前不久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主管单位发布了评估权重更高的A类期刊榜单,在自然科学领域,不用说其中大多数为英文期刊,而攻击者则指出这是“学术领域的自我殖民化”、“全面西化、自由主义化”。
当然,由主管单位列出标准名单这种做法本身的确值得商榷,但需要商榷的,并非是这些榜单体现出“全面西化、自由主义化。”遗憾的是,这些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指责,终究让评估主管单位暂停采用A刊名单。我们期待着暂停采用的理由是数目字标准化管理被小同行的学术自治所取代,而不是学术标准示弱于政治指责。这一点,对于中国期刊的真正自强同样重要。
影响因子传播先行
《细胞研究》的雄起,与其和自然出版集团的合作也密切相关。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的重要一环,是通过自然多年耕耘的科学传播资源和网络,向世界各国的数千名注册记者推广《细胞研究》的研究成果。
多年来有关科学传播的经验研究表明;科学家从媒体对自己研究的报道中收益良多。这方面最早的研究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991年发表的一项以1978-1979年该刊所发论文为数据进行的研究,该研究表明;如果《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某篇论文被《纽约时报》报道,一年内它被引用的次数将增加72%[1]。值得指出的是,这些被报道的研究获得更高引用并非因其本身的科学价值更高。同一研究选取了《纽约时报》1978年罢工期间已经被选用报道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与其他论文做比较,由于罢工使得这些写好的文章没有发行到读者手中。研究表明,这些没有发行到读者手中的被报道的论文与对照组相比就没有获得更高引用。
应用同样方法的其他研究发现包括Nature、Science和美国医学会期刊(JAMA)等更多科学期刊论文被美国其他全国性和地方性媒体报道后,其引用数都比未被报道的对照组高,而《纽约时报》的报道造成的引用变化与其他媒体相比并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2]。这说明,媒体报道提高科学影响力这一点,并非局限在个别优秀科学期刊和最精英的大众媒体中。随后的其他研究显示,论文被制作成新闻稿发放给记者,即便不考虑被什么媒体报道,都会带来2倍多的下载量和引用数[3]。
《纽约时报》今日科学板块内容。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非常遗憾,迄今为止,中国绝大多数科技期刊都没有形成常规的科研新闻发布机制。常规向各国科学记者发布新闻的,大部分与国外的期刊出版集团有合作的期刊。在2007-2011年间,中国科协曾经组织科协主管的多份科技期刊,举行与大众媒体交流的“科技期刊与媒体面对面活动”。虽然活动并不持久规范,虽然参会媒体主要是科协跑口记者,但笔者的研究同样显示参与活动的期刊中,做了新闻发布的论文其引用率仍然显著高于没有做过新闻发布的论文。遗憾的是,2011年后这一活动不再进行。而参与该项目的期刊在中国科协停止行政指令和经费支持后不再坚持此事,也足以说明中国期刊的管理经营水平和资源实力有待提升:虽然研究和参与经历都表明收益,但一旦停止经费支持则不再为此有益的项目分配资源。
除了传播自己期刊发表的科研成果外,学术期刊开办新闻、专访、评论等版面来提升影响力也已经成为优秀学术期刊、特别是综合类期刊的趋势。这些综合栏目对期刊影响因子的促进,则主要体现在学科细分和学科交叉齐头并进的当代学术界,报道评论性内容极为有助于吸引跨学科研究者的关注。在这方面尝到最大甜头的《自然》出版集团,更是在Nature多个专业子刊中坚持这一方针。这次SCI榜单中大放异彩的《国家科学评论》,其快速提升的影响力,无疑也与这些多样化的栏目设置有关。期待更多中国学术期刊和科研院所,能认识到科学传播的重要性,通过主打科学传播这张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苗伟山是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
(编辑、排版:Sol_阳阳)
参考文献:
[1]Phillips D P, Kanter E J, Bednarczyk Bet al. Importance of the lay pres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medical knowledge to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J]. The New EnglandJournal of Medicine, 1991, 325(16): 1180-1183.
[2]Kiernan V.Diffusion of News about Research [J]. Science Communication, 2003, 25(1):3-14.
[3]Chapman S,Nguyen T N, Caroline W. Press-released papers are more downloaded and cited [J]. Tobacco Control, 2007, 16(1): 71.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2016年度《期刊引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