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还能怎么逆袭?

2016-12-16 孙圈圈 同话财经

我是典型的80后,刚工作的时候,中二愤青一枚,经常跟朋友一起吐槽社会,其中吐槽次数最多的,是生不逢时。

 

为什么呢?


90年代后期到2000年初时,外资大举进入中国,人才变得稀缺,外企工资远远高于国企、民企,而那个好时代,被70后们赶上了。

 

几年后,外企在华高速发展,那些70后们,迅速跻身管理层,开始管理我们这帮80后。


那时房价没起来,个个有房有车无贷的70后们,隔三差五出国转悠。

 

而80后呢?毕业赶上房价猛涨,中国经济发展却开始放缓,上面顶着身处壮年的70后,下面又上来了更加敢拼的90后,不进则退。

 

年轻人,真的越来越难了。是这届年轻人不行吗?

 

是时代不一样了。那个时代,你只要让自己嗨起来,去拼搏,总会有结果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了。

 


一、时代更替,却是逆袭的时机

 

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还有逆袭的可能吗?个体的故事未免太特殊,借鉴一下企业的发展吧。最近看到诺基亚回归的新闻,就聊聊手机行业。

 

还记得摩托罗拉吗?毫无疑问,它是模拟手机时代当之无愧的老大,正是它发明了真正的手机。然而,在模拟手机迈向数字手机的时候,它却被木工厂出身的诺基亚逆袭了。

 

而此后的诺基亚,在功能机迈向智能机的时候,又被乔布斯的苹果逆袭了。

 



倘若还处在技术决定一切的时代,诺基亚是拼不过摩托罗拉的;倘若用户还在介意谁的电话更扛摔,苹果是没有什么机会的。


正是因为时代变了,赛道换了,这才给了后来居上者逆袭的机会。

 

对我们也是一样,如果社会一成不变,所有人必须在同一赛道、跑向同一目标,那么作为晚进场、又没有好装备的年轻人们,还有什么机会可言呢?

 

比如,正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崛起,使得一些年轻的写作者,可以不再受雇于传统媒体、在体制内论资排辈,而是能够借助平台、直接收获一大帮读者。

 

只要一个时代允许新的可能性发生,机会就依然还在。只是,通过野蛮生长、比拼努力时间来逆袭的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策略性地成长,才是逆袭的唯一可能。

 

那么,什么才是策略性成长呢?

 

二、关注价值衡量标准的更替

 

既然逆袭往往来自于赛道的更替,那你就应该知道,现在比的是什么,也就是,衡量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比扛摔,我之前用过的诺基亚,被我从六层楼摔下来,都完好无损,而现在,iPhone从写字台掉地上,我都吓得不轻。

 

手机只用来打电话的时代,扛摔很重要,但现在,手机的电话功能只占很小比例,我们几个月就换一次手机,扛摔真没那么重要了。

 

对一般人来说,很难提前预知价值衡量标准的变化。但是,即便做不了提前预知的那个人,至少我们可以做变化发生之后最先感知到的人,而不是最后被变化淘汰的那个人。




做企业如此,个人发展亦然。

 

有朋友出去读MBA之后回国,跟我感叹说:世道艰难啊,公司的老板们,都是之前出去读的MBA,回国进500强,待个几年,业绩做得还可以,就升高层了。一样的学校毕业,我为了找个还可以的工作,都拼得头破血流的。

 

前些年,外企蓬勃发展的时候,海归是有极大优势的,因为有海外背景,能够更好地适应西方企业文化,更好地跟高层沟通。而现在,外企的发展放缓,人才需求变少了,高层也几乎都本土化了,所以同样能力的前提下,海归的优势没那么明显了。

 

这个时候,去读MBA然后回国进入外企,这条路的性价比,确实大不如前了,因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不一样了。

 

再说咨询,此前有位经验丰富的同事,对方法论有种宗教般地崇拜。有次客户指出一个问题,说他们公司情况特殊,无法套用某个工具,要进行修正。她回答说:我们是这个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公司,这就是我们的方法论,不能改的。

 

客户回答:可我买的不是方法论,是你们的定制化咨询服务。

 

咨询公司刚进中国的时候,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是提供先进的方法论,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咨询的价值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现实问题,价值衡量标准变了。

 

社会的价值衡量标准变了,如果我们还是循着前人的成功道路继续走,当然会觉得艰难,当然会走不下去。

 



所以,永远要对未来保持敬畏感,才能感知价值标准的更替。不妨走出去,跟你所处行业的资深人士、你的老板、你的客户聊聊这样的问题:

 

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些目标有什么痛点?

 

你所看到的,这个行业跟过去有什么不一样了?

 

我们这个行业最关键的岗位是什么,跟过去有什么变化?

 

这个行业如果未来被颠覆,可能是什么?

 

三、去增长最快的地方

 

既然一直在说手机,就继续说吧。根据IDC的数据,2016年第三季度,OPPO和vivo这两大兄弟品牌,出货量已经是中国市场前两名了,超过苹果、华为、小米。

 

如何做到的呢? “农村包围城市”。如果你是在北上广、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最畅销的手机可能是苹果、华为、三星,但除了这几个地方,其它三线到六线城市,最畅销的基本都是OPPO和vivo,可以去网上找一下手机出货量数据在各个省市的分布。

 

为什么这个策略可以成功呢?

 

因为在这些领域,农村的增长率高,所以,尽管起初的市场规模没有城市那么大,但是增长快速,加之农村市场竞争没那么激烈,能够快速占据较大的份额,因此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随着市场规模的高增长而逆袭了。

 

所以,逆袭的关键,是找到高速增长的领域。




之前的一个客户,某家物流企业,高管团队有好几个85后,这是我见到的第一次,客户高管的年龄比初级咨询顾问的年龄还小。为什么可以做到?

 

因为这家公司过去几年一直飞速增长,极度缺人,很多人一个岗位上只干三个月,就马上被晋升。但这两年,增长缓下来了,后来的一些年轻人,机会就没之前那么好了。

 

那么,如何去看高增长领域呢?

 

首先,是人。


观察一下,你周边那些最优秀的人,辞职之后去了哪里?你所在的行业,人才素质相比之前,是在上升还是下降?这个行业的猎头,他们是否在不惜成本地挖人?

 

其次,看技术投入。


如果一个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很大精力,那通常来说,这个行业是有前途的,因为说明各家公司的老大们都看好未来,知道现在的高研发投入将来是收得回的。

 

相反,一个行业普遍不愿意在技术上面投入,而是维持现有的产品技术不变,那通常是因为老大们看到衰落的迹象,所以采取了保守策略。 

 

四、思考,将知识和经验发挥到极致

 

如果已经找到新的价值衡量标准,也找到高速增长的领域了,接下来的问题是,靠什么逆袭?

 

靠经验吗?如果这个世界还像多年前的体制内一样,靠经验、论资排辈,那还有年轻人什么事儿呢?

 

我曾经写过一篇如何解决问题的文章,里面提到,解决问题的套路跟维修工修理空调的套路是一样的。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维修工的问题解决能力不是最强的呢?毕竟他天天使用这个套路啊。

 

因为,他们用的是经验,而不是思考。




他们只知道依赖操作手册(知识)和过去情况(经验)来做事情,并不知道这背后蕴藏着什么解决问题的套路。但是,最初设计那个操作手册的人,他是懂得如何解决问题的。这是操作工和工程师的差别。

 

所以,同样都解决了问题,但你靠的是经验,还是思考,这是有本质差别的。

 

不要把经验不足,当成懒得思考的借口。

 

很多人遇到跟过去不一样的问题时,总会说:这是因为我没有经验,我要努力攒经验。然后,就一头扎进去,不断去学习,但是,经验永远攒不完,因为你不会天天遇到同样的问题。

 

所以,想要逆袭,你需要先判断一下:我现在缺乏的,真的是某个领域的经验,还是最核心最底层的思考能力?

 

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人为变化而焦虑、为没赶上的好时代逝去而痛心,但也都会有人为变化而做准备、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而兴奋,关键是,你想做哪一个?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g03556lqmrl


本文作者孙圈圈,前外资咨询总监,现创业,公众号圈外(id: iquanwai)。聚焦思维/沟通/学习/职场等方面的方法论,“LinkedIn”专栏作家。


往期文章推荐:

新华社十问:巨额民生资金到底去哪了?

数模推算,中国房价牛市会死在哪年?

死亡税率是当前经济持续低迷的真实原因

经济学解释:一生要谈多少次恋爱才能结婚?

你真的要认命成为那98%的人么?

曝光中国经济统计数据背后惊人真相

马云演讲实录:成功靠情商,不败靠智商

一文看懂中国楼市未来10年

中国人为什么活成了这个孙子样?

华为内部解读:任正非最厉害的秘密

一个电话她的1亿元就这样被骗光

中南海都该知道的融资难真相

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哪个王八蛋整垮的?


——. END .——


若您觉得本文对您有价值

请转发朋友圈并推荐给您的好友!


本公众号投稿信箱:674290@qq.com

欢迎转发!留言!投稿!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