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朴初与丰子恺的一幅茶漫画故事

2017-09-13 倪乐长 民进网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丰子恺先生以创作风格鲜明的减笔漫画享誉海内外,他的作品取材于日常生活,无须浓妆艳抹,只略加勾画而成。手法别致,独具魅力。

丰先生一生创作的漫画作品题材丰富,包罗万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了茶事,堪称脍炙人口的茶漫画。

赵朴初居士与丰先生相识较早,甚为投缘,对其诗画交融的漫画作品推崇备至,并为丰先生漫画的结集出版多有关心。然而因种种原因,朴老一直无缘收藏丰先生的漫画真迹。

直到丰先生去世多年后的1981年冬天,新加坡高僧广洽法师前来北京,与朴老相见,闲谈中说及此事。陪侍广洽法师的丰先生幼女丰一吟女士正在场,广洽法师便问一吟能否赠送朴老一幅丰先生的漫画,一吟欣然应允。

然而一吟女士心中思忖:自己虽在父亲生前一直随侍左右,因此受连累而被抄家,手中竟没有父亲的画作,但想起她的女儿小明倒保存有爷爷的漫画。于是一吟征得小明同意,在其藏品中选了一幅寄赠朴老。

巧的是这幅赠与朴老的漫画便是一幅绝妙的茶事图。

这幅丰先生题名为《松间明月长如此》的画作,仿唐代大诗人王维《山居秋暝》诗意而作。王维的原诗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丰先生的画作画面是秋夜月明之时,一株苍劲的古松树下,一对夫妇悠闲地坐在一张方桌两边,一个孩子凭着曲折的回廊。三人正在欣赏远山近水。

这幅画的风格一如丰先生的其他漫画,线条简洁明快,画面清新自然,寥寥数笔勾勒出了一个情趣盎然的古诗境界。

我们不知道丰先生当年创作此画时是否想到了茶道,但他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确实把中国传统茶道的底蕴表达得淋漓尽致。因为在画中的方桌上,丰先生特意勾画出了一把茶壶,画中两人正在品茗。

此壶一添,凭空增加了许多意境,真可谓画龙点睛。

中国传统茶道历来讲究饮茶环境,认为茶性恬静淡泊,品茗宜优雅安静之所。

明人徐渭在《徐文长秘集》中说:

“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泉白石,绿鲜苍苔……”

此画正合如此。

画中两位世外高人于秋月下,松石间,悠悠然相对而坐,品茗闲谈赏景。既透露出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与真情,又忘却了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人与自然相得益彰,融为一体,饮茶之人融化于茶的美妙与自然的节律之中,而这正是中国传统茶道所追求的情景合一、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从整幅画来说,意境深远,自然山水美韵洋溢,一把小小的茶壶,尽显天籁之声,体现出空灵寂静、契合自然的大道。难怪古人云:

“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茶一杯。”

因此,这幅《松间明月长如此》的漫画虽不是专门描绘茶事,却蕴含了如此丰富的茶道精神,以至于我们分不清,是一把茶壶使整幅画的古诗意韵尽显无遗,还是画的深远意境更好地解释了中国传统茶道精神?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吧,正是所谓: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更有意义的是,朴老收到此画后,非常高兴。他欣赏再三,又为此画赋五绝一首:

明月松间照,天伦物我均。

抚兹一幅画,感君三代情。

他在复信中将此诗附赠一吟,除致谢意外,还说此画借观三年后当原璧奉还。

一吟收信得诗后也是欣喜不已,美中不足的是这首诗写在信纸上,字太小不能悬挂观赏。她想,朴老长于诗词且书法名扬海内外,何不求其将此诗写成条幅,二美兼得。于是在1984年,一吟写信给朴老说了这一想法。

不久朴老即回信说,已将此诗写成一张与画同宽之斗方,一同裱成立幅,并说三年之期已满,画将璧还。果然不久,这幅漫画由朴老托人从北京带到上海还给了一吟。

不同的是,原画已装裱一新,且在画的下方,新加了朴老亲笔书写的那首五绝,题诗之后尚有一段长跋,详细说明此事的缘由:

“余爱子恺先生护生画,曾向一吟同志乞其集外遗稿。一吟商之其女,以此画见怡,盖曩年恺翁为外孙女所作者。余报以此诗,且言将璧还。今已留观三年,当践宿诺矣。遂题诗而寄归之。”


恺翁漫画,早有盛名;朴老诗书,堪称大家。两美兼之,可谓一绝了。

(本文原刊于拙风文化网)


延伸阅读



赵朴初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人。他曾参与发起创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担任过民进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



丰子恺

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等。与赵朴初、叶圣陶、郑振铎等民进老一辈交往甚密。


推荐阅读


开学啦!跟您推荐一套好教材


赵朴初:识得信心不二  千花满载而归


“茶篓子”赵朴初的茶禅诗


【佳话】赵朴初的家风:“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民进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