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笑容暖、颜值高、仁心仁术,这个民进支部了解一下?

民进网 2020-09-0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浙江民进 Author 浙江民进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今天(8月19日),是第二个“中国医师节”。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白衣天使们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为患者医治病痛,真是辛苦啦!小萱在此向所有医师致敬!


在咱民进,也有相当多的会员是医务工作者,建立在医院里的民进支部也不在少数。

当基层组织建设主题年“遇上”中国医师节,小萱请来浙江民进的小伙伴儿,为您讲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支部的故事……


2019年8月6日,晴。


当我扛着相机踏上义乌这片土地时,内心涌动的是一种莫名的兴奋。


义乌,我国首个县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历程中坚持信念、守望梦想,从“鸡毛换糖”起步发展成为了“世界超市”,不仅给当地青年提供了发展平台,也给全球青年带来了机会。据说在这里,你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就可以把优质商品卖往全世界。


我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义乌市东部、毗邻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其余6所附属医院均在省会杭州,浙大四院却是全国首家异地办医的著名大学附属医院;而这家医院的民进支部,也是民进浙江省委会所有直属基层组织中非常特殊的一份子,是目前唯一设在杭州之外,且成立时间最短的支部。

此行的目的地——年轻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眺望远方,可以看见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着。在义乌这片创业创新的热土上,一切都充满着朝气。


提到民进浙大四院支部

就一定要先来认识这三位民进会员



陈亚岗,1959年出生,1987年加入民进。浙大四院首任院长、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民进中央委员,民进浙江省第八、九届副主委,浙江省第十届政协常委,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

光阴流淌,难免碰撞出种种奇妙的巧合。

2004年的盛夏,我作为“新丁”进入民进省委会机关,承担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编写《之江韵——民进浙江省基层组织建设撷英》,采访当时担任民进浙大一院支部主委的陈亚岗。记得从走廊尽头逆光走来的他,高大俊朗,行色匆匆——那一幕,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次访谈,也是我对民进组织、民进人最初的、鲜明的认识。15年过去了,又到了民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岁月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只是少了些意气风发,多了些沉稳儒雅。恍惚间,过去与现在仿佛重叠在了一起。

2009年,在著名大型三甲医院浙大一院担任了12年副院长的陈亚岗,主动请缨到义乌筹建浙大四院并担任首任院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拓荒者”,并由此开启了奔波于杭州、义乌两地之间的“双城”生活。

陈亚岗(右六)的背后,是即将矗立起的浙大四院门诊大楼。2014年10月30日,经过5年规划和建设,浙大四院正式开诊运行,从此在义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十年坚守,十年耕耘。陈亚岗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的理念,带领大家以“创新”为抓手,以“实干兴院”为路径,用“均质化”理念打造全新的服务模式,肩负起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双重重任,重塑了义乌乃至浙中地区不少老百姓就医体验,带动了地区医疗技术发展。

2018年高分通过JCI标准认证后,浙大四院成为继浙大一院、浙大二院、浙大邵逸夫医院之后,浙江省第四家通过JCI认证的省级医院,更是浙中地区首家。

 

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标准被称为全球医疗界的“金印章”,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认证模式。

浙大四院取得的长足发展世人有目共睹,但陈亚岗说,他的目标不是打造所谓的“超级医院”,而是“让义乌当地百姓在突发状况下,能在家门口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医院应该担当起的责任,首先必须是“雪中送炭”而绝非“锦上添花”。譬如脑卒中发生后,脑组织超过一定时间即发生坏死,而发病后的4.5小时堪称黄金治疗时间窗,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到医院就诊和治疗,治疗时间越早,患者预后相应越好。



在浙大四院,脑卒中病人从接诊到诊断再到溶栓治疗,整个过程能够保证在1个小时之内完成,大大提高了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描述对浙大四院的印象,我想没有比“人情味”更恰当的了。这是对每一个个体细致入微的关怀与尊重,最终形成了一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氛围。陈亚岗说,工作应该以“情”为重,充分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不断传递爱和温暖:“首先要对员工好,员工才会对病人好;病人好了,医院也就好了”

浙大四院开创性地在义乌提出了“一对一”诊疗服务,强调患者的隐私权保护和知情权保障;优雅静谧的“双城咖啡馆”,则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了休息放松的空间。


陈亚岗倡导建立的“医路相伴”志愿者团队,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开创了义乌区域医院志愿者服务的先河。图为陈亚岗(中)带队看望长期在医院担任志愿者的大伯。


今天你微笑了吗?


2018年,刚刚卸下院长职务的陈亚岗被中国医院协会评为全国优秀医院院长,为他20余年的医院管理职业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点。如今的他,更多地回归到“医生”的身份,治病救人,传业授道,“站好最后一班岗”。除此之外,陈亚岗则继续着他的“双城”生活,他笑着说,闲下来一些,是该弥补亏欠了10年的家庭和妻子了。





上图为上世纪九十年代,陈亚岗参加浙江民进医卫服务队赴山区义诊;下图为卸下院长职务后,陈亚岗在浙大四院门诊。时光流转,他面对病人时的那份专注却从未改变,这或许就是他作为一名医者的“初心”。




金旭东,1951年出生,1989年加入民进。浙大四院麻醉科顾问,副主任医师,曾任浙大一院麻醉科副主任,人称“金爷”。

知道我要去浙大四院,许多人跟我说,一定要找金爷聊聊。起初我还有些纳闷,但聊完之后,果真觉得十分受教。

民进浙大一院支部是省直成立时间最长的支部之一,包括退休会员有近百人,既是浙江民进规模最大的支部,也是浙大一院最大的民主党派支部。从事党派工作多年,尤其曾经带领这样一个支部屡获殊荣,陈亚岗在倾力筹建浙大四院的同时也敏感地意识到,一定要在即将诞生的医院里尽早成立民进支部。于是,他积极寻求浙江大学和医院党委的支持,从优秀的年轻医生中陆续物色发展了4位民进会员。

根据《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的规定,“会员人数五人以上的可成立支部委员会”,而正是由于金爷将自己的组织关系完全从浙大一院转到了浙大四院,才让成立支部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

2017年1月12日,民进浙大四院支部举行成立大会,成为民进浙江省委会直属的第60个支部,是医院首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民主党派支部。

从事临床麻醉工作近50年,金爷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凭着过硬的技术,他在退休之后不仅受到医院的极力挽留,还有不少民营医院向他递来了“橄榄枝”。但他一概婉拒了:“陈院长在筹建浙大四院的时候,就向我提出了邀约。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来!”

“打造一流的医疗水平,推崇均质化服务理念,拥有倡导奉献的公益特性。”这是陈亚岗在浙大四院开业前一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正与金爷的想法不谋而合。尽管在浙大四院,他没有担任任何的行政职务,薪资等各方面条件也远不如民营医院给出的优厚,但金爷说,“干了一辈子,还是希望能在公立医院里,踏踏实实地做点事”

金爷的日常,大抵就是“宿舍—手术室”两点一线。他甚至没有在员工食堂吃过饭,基本都是在一台接着一台的手术间隙中,在那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餐厅里草草解决。手术室这条长长的走廊,他已经数不清走了多少遍。

俗话说“开刀去病,麻醉保命”,麻醉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做好相应的抢救治疗,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一个无痛舒适的手术过程,说是病人手术中的“生命保护神”一点也不为过。在手术室里,金爷就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简单的手术,他悉心指导年轻的麻醉医生;复杂的、难度较高的,通常就得由他亲自“上阵”,主刀医生才会觉得有底气。

正在进行的是一台剖宫产手术,金爷(右二)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密切关注着患者的生命体征。


准备,麻醉,复苏......金爷带教澳大利亚籍外科实习生Tim Clancy,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也是一位外籍人士。


在浙大四院,医护人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公益活动蔚然成风,金爷自然也不例外。这些年,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各类志愿活动中,其中让他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参与“母亲微笑行动”。

微笑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表情,可是对于唇腭裂的孩子来说,这个人类最美的表情生来便与他们绝缘。“母亲微笑行动”就是为唇腭裂患儿提供免费矫正手术和治疗的公益行动,发起人韩凯恰好就是金爷的老同学。“既然老同学来叫,那就去吧!”金爷哈哈大笑。

这一去,去到了贵州,去到了青海,去到了新疆。尽管参加“母亲微笑行动”都是利用休息时间,不收取任何报酬且一切费用均由志愿者个人承担,但金爷依然乐此不疲,甚至把妻子也“动员”成了志愿者。金爷说,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所有患有唇腭裂的孩子,特别是那些贫困偏远地区的患儿也能拥有微笑的权利和生命的尊严。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群众做些事,心里感到非常满足。





上图为2016 “微笑行动”走进义乌,金爷在浙大四院为患儿进行术前筛查;下图为金爷远赴新疆为患儿实施手术。

年近七十的金爷,有着岁月洗练的从容淡定,也有着洞悉世事的睿智豁达:“趁着身体还好,底下也还没有第三代的牵挂,只要医院需要,我就愿意继续留下来。一家年轻医院的成长需要时间,而这个过程或许会很漫长。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去吸引人、留住人、培养人,特别是年轻人,要让他们安下心来。”

我们的谈话数次被来自主刀医生和手术室护士长的询问打断,而金爷总是如数家珍,仿佛一部行走的麻醉学百科全书”。



邢如新,1981年出生,2013年加入民进。浙大四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博士,浙江民进医卫专家服务团副团长,民进浙大四院支部主委,人称“老邢”。

见到老邢的时候,他形容憔悴,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就在前一晚,他出了个颅脑外伤的急诊,一直忙到凌晨两点多才眯了会儿,早晨又准时打卡上班,所以一副被“虐”得很惨的样子,但这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老邢其实并不老,可身为“80后”的他,的确是支部里除了金爷之外,无论年龄、会龄还是工龄,都是最长的。2013年,刚刚从知名医科学府——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博士毕业的老邢,和妻子双双应聘到浙大四院,一个在神经外科,一个在神经内科。像他们这样的双职工,浙大四院还有很多。

老邢所在的神经外科病房,休息室里有科室“暖男”为大家准备的值班时充饥的零食,这个盒子通常都装得满满的。

采访中,有好几次与老邢的妻子擦肩而过,他只会慢半拍地转过身,望着妻子的背影,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小骄傲介绍:“看,那是我老婆!”问他为什么当面不打招呼,他有些不好意思:“在同一家医院工作,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都习惯了。再说她也很忙,就不打扰她了。”其实两口子忙起来都不着家,孩子大多数时候只能交给老人照顾。

夫妻双方都是高知,也都不是本地人,原本可以选择去大城市的知名医院任职,但老邢却选择了义乌,选择了浙大四院。究其原因,是因为“这里鼓励创新的氛围”。相较其他几家同属浙医系统但在省城的医院而言,浙大四院的门诊量、手术量尚有差距,科室下的各类亚目也还没有划分得那么细,这就有了相当的空间可以让他去研究和尝试自己想做的事。

摆在老邢办公桌上的模型,和白大褂口袋里插得满满当当的笔。老邢说,这些笔“用着用着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得多带几支。

神经外科手术是“精细”类手术中的典范,因此神经外科医生向来都是最受欢迎的医疗题材影视剧主角。事实上,由于神经外科疾病发病率较低,且手术耗时较长,这就意味着积累同样数量的病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所以神经外科医生的成长周期也是出了名的长——扎实的解剖基本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沉稳冷静耐心细致,缺一不可。

在老邢看来,作为外科医生,“操刀”技术固然是最重要的,但医生看的不仅仅是“病”,而是“人”。“只有设身处地为病人和病人家属着想,充分地尊重和了解他们,才能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只讲技术的话,那就只能算是一个‘手术匠’,而失去了那颗‘匠心’。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作为一家年轻的医院,很多手术总会有第一次,或者经验不够丰富,这些我们都会在术前谈话时向病人开诚布公。”充分的沟通,坦诚的交流,换来的是病人全身心的信赖和支持。“说实话,我非常感激我的病人,而我能做的,就是全心全意,倾尽所能。”

来医院看病的大都是本地居民,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有些年纪大的病人甚至不识字。怕病人记不住,老邢经常会把医嘱工整、详细地写下来,告诉病人回家交给子女,“照章办事”。遇到颅脑术后伤口恢复状况不佳的病人,他也马上进行了处理,并叮嘱病人要引起重视,门诊随访。

作为支部主委,老邢经常带领支部会员,发挥各自专业所长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开展活动时虽然是以民进组织的名义,但落实到会员个人,还是浙大四院的医生和专家,也为医院打响了知名度,促进了医院各方面的发展。

亲身体验总是比口头宣传效果要好得多,有时候开展医疗扶贫活动时,由于人员调配上的问题,会有非民进会员医生参加。几次下来,感受到参加义务医疗扶贫的快乐,感受到民进组织的力量和温暖,也有年轻的医生会主动了解民主党派、甚至要求加入民进组织,这也让会员们产生了由衷的自豪感,变得更加团结。

图为支部走进义亭上宅村开展“统一战线同心社会服务”活动,和支部参与浙大四院开业三周年送健康义诊活动。




陈亚岗、金爷、老邢,他们的年龄、经历、专业各不相同,但作为浙大四院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仁心仁术、情暖人间;作为民进会员,他们则用行动诠释着民进组织“立会为公”的优良传统。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支部那些可爱的、充满朝气的年轻会员(余馨会员因工作调动已离职,组织关系尚未转出):


徐江锋,1984年出生,2015年加入民进。浙大四院普外科主治医师,博士。


杨晓晖,1985年出生,2015年加入民进。浙大四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


常杰,1985年出生,2013年加入民进。浙大四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博士,义乌市人大代表(也是医院唯一的一位)。


李斌,1986年出生,2018年加入民进。浙大四院感染科主治医师,硕士。


徐恬,1986年出生,2017年加入民进。浙大四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硕士。


张操,1988年出生,2018年加入民进。浙大四院麻醉科主治医师,硕士。



浙大四院依托浙大在杭附属各医院的力量,把更多省级优质医疗资源送到义乌百姓家门口,不断弥补浙中医疗的空白。而在医院的学科带头人、“杭派”专家中,许多都是民进会员,充分体现了浙江民进的医卫界别特色。此行我就偶遇了正在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郭庆云医师(下图右一)。

郭庆云,1980年出生,2016年加入民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



笑容暖、颜值高、仁心仁术,这个民进支部不简单!连小萱都要变“迷妹”了有木有!

其实,他们又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他们的背后,是更多的民进医务工作者——与病魔抗争,与热爱同行,与温暖相拥,时刻守护百姓健康!

让我们再次向他们致敬!

来源:浙江民进微公号,作者阮琦

浙江民进微信公众号


更多推荐:


为民进医务工作者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