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援鄂民进会员喻成波口述:看着生命逝去,夜里暗自流泪

民进网 2020-09-06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大年初一从杭州出发,民进会员、浙江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医疗总组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喻成波到武汉已经20多天了。

喻成波(左一)


2月15日深夜,他在结束工作后向《人民日报•健康时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援鄂经历……


“刚来的时候看到的武汉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路上没有一辆车、没有一个人。”回想起刚到武汉支援时的情景,喻成波这样说。这些天,他经历了太多。


患者安好,是最值得欣慰的事


除夕夜,我在医院值班的时候,接到了带队支援武汉的紧急通知,说实话并不惊讶,也有心理准备。大年初一出发,到今天整整20天。我们接手的武汉市第四医院西院区,位于武汉疫情严重的核心区——硚口区。

2月10日,我像往常一样到医院进行交接班时,护士及各楼层医生汇总告诉我说,今天我们负责的3个病区共有17个重症患者、9个危重症患者,其中1个病区有7个重症患者、5个危重症患者。这就意味着,护士会不停地叫医生,“这位病人不行了,那位病人需要抢救……”那一天,是我到武汉之后最累的一天。

重症、危重症患者是我们每天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对象,负责1位重症患者差不多等同于负责10个轻症患者。接到这个通知,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天巨大的工作量。我照常走进清洁区,用20分钟时间仔细地穿戴好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开始一天的工作。如预料的那样,这一天,我和同事们不停地穿梭在各个病房,忙忙碌碌地照顾重症、危重症患者,同时还要负责80余个轻症患者。

到下午5点交班的时候,说不累是骗人的;但是还好,我们所有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全部平安度过了这一天。我再次回到清洁区——每次规范地脱下防护服,才算真正完成隔离病房的工作,这个过程中至少要洗10次手,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全副武装”准备进入隔离病房



看着生命逝去,夜里暗自流泪


这些天,我脑海里总是回想起曾经抢救过的一些患者。

我们接管的医院原本没有感染科,抢救设备、抢救措施不能满足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救治需要,也没有条件设置负压病房。有一个40多岁的男士,2月初住进我们接管的病区。他本身的身体状况不错,加上家里有妻儿老小,求生的欲望非常强烈。但是谁也没想到,他的病情进展非常快,第二天就开始昏迷不醒,血压和氧合下降。当时由于缺乏ECMO等特殊的抢救设备,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流逝,我作为医生,本能地感到煎熬和无助。

这样的患者去世,是最令医护人员失望和痛苦的。每当遇到这种场面,我们的医护人员总是表情凝重,在病房里强作镇定地医治其他患者,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经常看到他们暗自流泪。

喻成波(左一)和同事探讨患者治疗方案



要治病,更要治心


有一位女患者,婆婆因为感染已经去世;公公的病情非常严重,住进了的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一个很小的宝宝被感染,住在武汉市儿童医院,目前病情稳定;丈夫则被隔离在宾馆。

一家五口天各一方,她每天见到我们就伤心流泪,精神压力很大。于是我们在查房的时候,总是给予她特别的安慰,鼓励她,帮助她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现在她的病情在逐渐好转。我们也意识到,不能仅仅医治病人的身体,他们的心理也同样需要被关注。

现在,病房里的“陌生感”已经被打破。每当有患者明显好转,特别是治愈出院的时候,都是我们和病人之间的联络感情最好的时候,也是病房的气氛最活跃的时候。

在病房与患者沟通



现在的武汉已经不像我们刚来的时候那样寂寥,她正在慢慢地恢复生机,有了“春天”的气息。虽然重症、危重症患者依然很多,他们中有很多不能及时转入条件更好的医院,但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正携带医疗设备和防护物资,从四面八方陆续赶来武汉;从负责对接的医院医护人员感染较严重、人员紧缺,到如今可以正常运转;从核酸检测数量太少,到现在已经完全够用……

相信有一天,像往常一样繁华的武汉能目送我们带着胜利的喜悦、不辱使命的结果平安回家。这一天,我觉得快来了。

延伸阅读:连线武汉,听民进会员喻成波介绍一线情况


向所有参与疫情防控的民进会员致敬!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END
来源:浙江民进微公号(以上内容整理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刊登的《医疗专家援鄂20天:看着病人逝去,夜里暗自流泪》,略有删改。

更多推荐

点亮“在看”,为武汉加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