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前辈与民进成立 | 林汉达:敢为真理拼一死

民进网 2021-06-20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卷首语——


今年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75周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重温一众民进前辈筹备发起成立民进的思想历程和行动作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期,民进中央研究室联合“民进网”推出“民进前辈与民进成立”系列文章,和大家一同回顾那段历史,感受前辈们的精神和风范,在正道上行稳致远。今天推出第六期,讲述林汉达与民进成立的故事。


敢为真理拼一死


                     ——林汉达与民进成立


林汉达(1900—1972)是民进创始人之一。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曾任教育部副部长;民进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三届中央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林汉达是浙江省镇海县人,因家境贫寒,8岁就替地主家扫院子、抱孩子、打杂差,赚取学膳费。13岁那年差点儿辍学,幸好得到远房姑妈的资助,得以进入教会学校学习。中学毕业后,林汉达先是通过教书积攒了一笔学膳费,才考入之江大学读书。艰难的求学经历,培育了他勤奋、节俭、好学的品格。

1936年冬,林汉达申请赴美留学,就读于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研究院,两年后顺利取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并获得奖励优秀学生的金钥匙奖。此时正值日本侵华,国土一天天沦丧,民族面临着危亡,林汉达谢绝了美国大学的高薪聘请,于1939年夏返回上海,誓与祖国和人民同进退。同年秋,担任之江大学英语教授兼教育学教授,后为教育系主任,最后为教务长,直至抗战胜利。

//传道授业解惑  青年的启迪者与鼓舞者//


青年时代的林汉达

林汉达执教多年,形成了独到的教育理念。教学活动中,除了知识的讲授,他格外重视真理的传播。多年后,他的学生袁鹰有这样的回忆:(抗战时期)汉达师在教学中对我们灌输民主观念,非常有吸引力。从他那里,我第一次听到美国总统林肯一百多年前年提的民有、民治、民享三原则……这些内容,同他讲授的教育概论课程并无直接关联,但他一再明确地说,这些推动现代文明的观念,正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但当时中国的状况,使林汉达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

中国还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大官僚的统治,驾凌在老百姓头上,还有帝国主义当“太上皇”……我们中国号称民国,可是老百姓连基本人权——生存的权利都说不上,还谈得上什么别的权利,比如受教育的权利,更谈不上什么民主!很多学生由此初步受到民主政治的启蒙。

林汉达决心改革中国传统的旧教育,写下了《向传统教育挑战》一书,一方面有批判地引进西方的教育学说,一方面向中国的传统教育提出鲜明的挑战。讲课中,他采取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式,欢迎学生们讨论、批评,并积极参与大家的辩论。这样的教育方法一扫旧教育制度中观念陈腐、思想僵化、束缚儿童少年天性、限制自由发展的种种弊端,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学生欢迎。林汉达鼓励学生们自由思考、积极探索,曾在国文课上组织同学分组讨论世界书局新近出版的一二十部话剧剧本,让大家各抒己见;还曾开设“新文字”课程,专门请老师来讲授拉丁文字。可以说,林汉达对教育改革的实践彰显了他在教育领域的创见和胆识,而平易近人的作风和教育理念使他广受学生的爱戴。他是受人尊敬的老师,也是学生参与爱国民主活动的引路人。

//爱国的实干派  参与创建中国民主促进会//


日本投降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不愿再打内战,蒋介石政府却在暗中筹划内战事宜,迫害各界爱国人士。林汉达早已看清国民党政府的伪装。这一时期,他常常与王绍鏊等爱国民主人士联系,每星期一在上海北京西路广和居饭馆楼上集会座谈,商讨斗争策略。1945年12月中旬,林汉达与马叙伦、王绍鏊、郑振铎、周建人、柯灵、傅雷等各界爱国人士61人联名发表了《给美国人民的公开信》,呼吁美国人民反对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通过联合斗争,这些爱国民主人士团结在一起,并决定成立组织以便开展新的活动。

1945年12月30日,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大会在爱麦虞限路(今绍兴路)中国科学社举行。


1945年12月30日,林汉达与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徐伯昕、赵朴初、许广平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1946年2月3日,民进第三次会员大会召开,会议决定在理事会下设一处三部及若干委员会,林汉达负责联络部。同年3月22日,民进理事会举行会议,增选林汉达为民进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民进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提出本会“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林汉达等民进会员秉持这一共同信念,携手开展了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

 第一次会员大会通过的会章明确规定民进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


林汉达善于做青年工作和联络工作,他发挥自身优势,承担了大量宣传、联络、组织工作。1946年1月中旬,林汉达与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上海市中等教育研究会进行联络,并与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之江大学、复旦大学、启秀中学、格知中学、爱国中学、同德中学、新本中学、上海中学等学校的学生团体取得联系,帮助他们筹组旨在促进民主的政治团体。同年4月,林汉达应邀先后参加上海第四区电力工会、上海美商电话局产业工会、上海百货工会成立大会,助力支持工人运动。

林汉达常在上海各界发起的民主活动中发表演讲,鼓舞群众。在玉佛寺公祭于再烈士大会上,他说:“于再先生虽然死了,为反对内战争取民主而死了,但他还活在我们心里……民主的新中国必定成功!”在对学生和职工们的时事演讲中,他痛斥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协定,大打内战,破坏和平,摧残民主,镇压人民。直指“蒋介石是中国人民的太上皇,美国特使马歇尔是蒋介石这个太上皇的太上皇” 。这些演讲深刻、生动、尖锐、泼辣,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说服力,林汉达因此深为国民党政府忌恨。当时,“打倒青年贩子林汉达!”的反动标语贴得满街都是。

//坚韧无畏的战士  为民主事业鼓与呼//


1946年6月23日,上海各界群众10万余人在北火车站召开声势浩大的反内战大会,并欢送上海人民团体代表团(又称和平请愿团)赴南京呼吁和平。

1946年5月5日,民进联合上海各界共52个团体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以下简称“人团联”),林汉达被选为理事,后又任常务理事。6月23日,在中共地下党的支持下,人团联组织召开了上海人民反内战暨欢送和平请愿团赴京大会。当天早上,林汉达在山海关路育才中学礼堂向几百名小教联成员作了战前动员。随后,又作为欢送大会执行主席发表演讲,指出:现在全中国人民没有一个愿打内战。中国的主权属于全国人民,政府的官吏只是主人的仆人。但是,今天不是主人当政,而是仆人当政。我们要恢复主人的权力。并说:“今天九位代表去,就是要吩咐仆人立刻放下武器”,“现在我们的代表到南京去请愿,假如不成功,我们就第二次再去!我们全上海的人都去,我们步行去,非达到目的不可!”这番话掷地有声,全场群众为之振奋,响应着他的倡议,齐声有节奏地高呼:“去!去!去!我们步行去!”

请愿团代表乘坐的列车开出后,十万群众举行了反内战大游行,林汉达等手持小旗子,走在队伍前列。次日,上海报纸上就登出警局饬属通缉林汉达的消息。为存照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林汉达先生把这一时期报刊上的有关新闻或文章剪辑成册,并取名为《通缉与“辟谣”》。剪报中辑有《林汉达警局饬差通缉》《林汉达被通缉说不确》《法院指拘声中林汉达行踪之谜》等。1946年7月,身处险境的林汉达,仍同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200余人联名发表了《上海文化界反内战宣言》。

1946年8月底,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林汉达悄悄离开上海,辗转抵达东北解放区,后又赴辽北省任教育厅长。解放区的广阔天地,为林汉达实现教育普及的夙愿提供了大好舞台。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他夜以继日地编写扫盲教材,深入基层指导青年教师,为解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全部智慧和力量。

来源:民进中央研究室

END

民进前辈与民进成立系列宣传

民进前辈与民进成立 | 马叙伦:吾侪须努力,前路日光明

民进前辈与民进成立 | 王绍鏊:孜孜矻矻  上下求索

民进前辈与民进成立 | 周建人:士穷节乃见  民主安无倾

民进前辈与民进成立 | 雷洁琼:矢志救国  敢为人先

民进前辈与民进成立 | 赵朴初:谈笑忆群英 怡怡薪与胆


更多推荐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