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蓝衣服”到“红衣服”,一位“双奥”医疗志愿者的成长之路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党育,民进会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
说起党育和大型运动会的渊源,要追溯到1990年北京亚运会。当时党育还在上初中,参加了亚运会开幕式表演,“当时有一万多名学生在主席台对面的背景台‘翻板’,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像素。”
那时的党育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自此以后,中国举办的两次奥运盛会都有他的身影。
1990年亚运会班级背景台志愿者合影
首次参与奥运医疗志愿服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党育主动报名参加了医院负责的场馆医疗保障任务。“可能有这个情结吧,觉得亚运会参加了,2008年可以以另一种身份参与其中,做一名专业志愿者。”
2008年奥运会时,党育被分配到奥组委指定的男排训练馆——北京交通大学体育馆,场馆的医疗服务团队一共八个人,负责训练期间的医疗保障任务。不同于之前的想象,那里的工作和平时完全不同,“我平时主要的工作是出门诊、做手术,到了那儿完全不一样。外伤的清创包扎、临时夹板的固定、对受伤病人进行转运……场馆内所有医疗事件,都由我们负责。”
虽然当时负责的场馆几乎没有出现过运动员受伤的情况,但是准备工作却一点儿不能含糊。2008年北京承办奥运会,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当时大家都铆足了劲儿,一定要把北京奥运办得比历届都好,所以我们做好了各种预案,反复地演练。在这个过程中,精神高度集中,处在一个随时备战的状态下。”
2008年服务奥运会的经历,带给党育的是对治疗运动损伤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2009年,党育赴瑞士参加国际内固定学会达沃斯会议并获创伤高级研修证书;2012年,于美国匹兹堡大学骨科学习,师从国际著名运动医学专家Dr. Freddie Fu,逐渐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既能处治创伤骨折,又能做运动损伤手术的骨科医生。
从“蓝衣服”到“红衣服”
随着北京承办2022年冬奥会的消息传来,党育再次第一时间报名志愿者,“可能是潜意识中的一种召唤,我就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北京能成为双奥之城,我为什么不能成为双奥志愿者呢?’既然世界给了北京一个机会,那我为什么不能自己争取一个机会呢?”
同样是负责场馆的医疗保障任务,之前是在首都体育馆,面积5万多平米的室内场馆,而这次负责的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占地面积18.69公顷,赛道全长1975米。
另一个不同之处是,这一次党育从“蓝衣服”变成了“红衣服”。场馆里的工作人员分两种类型,大部分是普通志愿者穿蓝衣服,少数人属于受薪人员,是奥组委正式聘任的工作人员穿红衣服。
“本来我也是一个普通志愿者,但是由于赛程长、工作量大,我们五十多人的医疗队要分成早晚两班,需要再增加一位副医疗官,于是我就从‘蓝衣服’变成了‘红衣服’。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进步。”
经过2008年奥运会的锻炼,党育已经在大型赛事的医疗保障上积累了不少经验,大到如何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和不同的人怎样有效地开展合作,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的外籍人员,怎么在尊重他们文化习惯的基础上提供好医疗服务……小到如何设置医疗站,设备怎样布局,如何规划最合理的动线,药品的准备和管理……但是,对于这次的北京冬奥会来说,还远远不够。
每个弯道都熟记在心
冬奥会和夏奥会相比,还意味着更陌生的项目、更多样的场地环境、更多的人际接触和更复杂的救治状态。
中国人对冬季项目普遍比较陌生,“我们负责的项目是雪橇雪车,但是之前队里很多医疗保障人员都没有看过这个比赛。在这种情况下要去承担保障工作,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在场地还没有修好的时候,党育和团队就开始进行现场考察,设计医疗站的布局。“我们要总结运动员在哪个弯道最容易出事故,这个弯道哪一侧救护车最方便进入,个性化地设置医疗站的位置,还要去考虑动线,这跟在体育馆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这个场地的面积要远远大于体育馆,我们很多动线是要通过救护车来实现的。”
作为副医疗官,更是要对场地非常熟悉,“我们第一批保障队员徒步走了这个场地不下十几次。这么大的面积,刚进去的时候是会发懵的”,但是现在,即使在没有监控的情况下,党育也可以做到只要塔台报过来一个事故发生地,他就能够在第一时间确认位置,并且快速实施最佳救援方案。
预案也要做得更详细,“这个场地修在山南坡,白天需要遮阳。”“万一有一个灯掉下来,在那么高速的情况下,对运动员的伤害会是致命性的。”“你能想到的事都要尽量去解决,真正发生的情况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
实践训练积累了更多经验
除了培训,还得有实战训练。2020年10月的预认证赛、2021年11月的雪橇国际训练周和世界杯,“冬奥会还没开始,我们已经干了快四个月的活儿。”
在实战中,党育发现雪车项目和雪橇项目的医疗保障有不同的特点。在比赛中,雪车的平均时速约为100公里,最高可达140公里每小时,被称作“冰上F1”,雪车发生翻车的机率比较低,“一般不出事儿,但是一出就是大事儿。”因此,一旦翻车,医疗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和每一名运动员确认是否能够继续比赛。而雪橇翻橇的机率要高得多,但是运动员受伤的情况却没那么严重。“每个比赛都有特殊性,需要根据当时的状况进行判断和处理,还要做到不影响比赛的整体进程。”
2021年的雪橇国际训练周和世界杯期间,一个多月内,团队一共处理了将近80起医疗事件,其中一半是跟运动员相关的,比较重的转运有五、六次,其中一人接受了手术,“平均每周会发生一次医疗转运。”
两次服务奥运的经历,让党育从一个普通的参与者,成长为一个考虑更多事情的领导者。团队自费准备了一次性保温毯,除了作为运动员受伤时的保温设备外,还可以作为伤情处理时的遮挡屏风。“我们提供的服务不仅在于医疗保障,更多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在疫情防控的状态下,更应该想办法在服务中多提供一点温暖。”
对于党育来说,能成为“双奥”志愿者,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这份经历最大的收获,在于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文化,“我觉得这是对我人生的升华,不局限于医疗,也不局限于竞赛。”
担任开幕式执行导演、赛事裁判,参与“冰丝带”建设……民进人这样为冬奥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