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中央:“双减”之下,请安顿好负重的“园丁”

民进网 2022-05-12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效能;中小学阶段学校每周5天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的“5+2”模式,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自“双减”政策落地实施至今,即将迎来第二个学期,“双减”政策带来的新形势、新要求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教育是民进的主界别之一,对教育工作者民进尤为关心关注,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前后,民进中央和各级地方组织就曾多次组织相关调研,去年12月,民进中央召开了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主题为“‘双减’与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聚焦学生、家长和学校亟待破解的痛点难点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提交的11件教育领域提案中,与“双减”密切相关的有6件,其中《关于“双减”背景下合理减轻教师负担并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的提案》,就着眼于关注教师群体在“双减”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关于解决城镇中小学教师缺编问题的提案》《关于在〈教师法〉修订中更加重视教师权益保障的提案》等则进一步关注教师权益,解决教师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


“本来送走学生以后要批改作业、写教案,但是现在因为开展课后服务,不得不在结束课后服务后继续加班。”民进中央在调研中倾听了许多教师的心声,不少一线教师在岗时间达10至11个小时以上,较“双减”政策前明显延长,教师普遍反映精神压力较大。同时,繁重的工作负担使得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等活动的时间被大幅压缩,专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对此,民进中央建议,合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做好心理疏导和减压工作。而在教师最为关心的收入待遇方面,民进中央则建议,综合运用经济和管理措施,为教师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学校根据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时间和表现,向其发放补偿性和激励性的加班补助,而对课后服务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可以探索优先晋升职称和评优评先,以此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教学工作做了将近二十年,‘双减’之后总觉得无所适从,布置作业、按分排名这些自然而然的事情突然变得棘手了,只是大概了解政策规定,但是对于具体怎么做,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采访中,有教师对于“双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对能否适应课后服务政策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感到担忧。

在保障权益的同时,也要厘清责任,这就意味着,“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教学能力。现实情况中,这是许多一线教师欠缺的,一方面是由于过往教育理念形成的惯性需要调整,另一方面,这是对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出考验,民进中央认为,为坚决克服唯分数倾向,教师应具备多元评价的能力,应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开展常态化交流学习,并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展自主学习。


当然,要求教师在本来已经重任在肩的同时作出更多的改变并非易事,这就需要加强优质师资供给,因此,民进中央在相关提案中从问题根源着手,着眼于盘活编内外教师资源。

民进中央通过对全国10个代表性省份开展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查显示,在接受调研的799位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师队伍建设的行政人员中,22.5%将“大量编制外用人,教师队伍不稳定”选为所在区域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接受调研的2329位校长中,40.32%反映使用编制外教师,有的学校编外教师甚至占到在岗教师的90%以上。

通过调查数据了解到,教师编制短缺问题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也对于接下来“双减”的开展和保障在岗教师权益造成影响。为此,民进中央提案建议,完善中小学教师编制政策,用三至五年时间解决城镇中小学教师编制短缺问题。出台教师编制新标准,建立“省级统筹、市域调控、县级使用”的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体制,优化教师编制核定周期,健全教师编制年度统筹制度,建立教师编制资源刚性管理制度,并提高编外教师待遇保障水平。

“‘双减’是为了更好的立德树人,为了青少年健康发展,而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否提升是‘双减’至关重要的落脚点。”民进中央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我们需要广大教师群体同心协力,再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这也是我们关注教师权益保障的根源。”

END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作者李可。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民进履职详情。

更多推荐

点赞、在看、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