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 我当了120话务志愿者,才发现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累到虚脱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仍在进行。那些身在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们成为这个城市温暖的“守护者”,他们有什么故事和感悟?
让我们一起来听上海民进会员、120话务志愿者傅勤慧的讲述——
| 讲述人:傅勤慧,民进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副主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
我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也是一名在龙华医院执业的针灸科医生,已经工作了18年。我的先生是上海急救中心的宣传志愿者,前几天他和我说最近120工作特别繁忙,在招募话务志愿者。作为医生,我本能反应就想帮助别人,所以就和我先生一起报名了。
我有很多志愿服务经历,2008年做过奥运会志愿者,还去过非洲,在中国援助摩洛哥的医疗队里工作过两年,也经常参加义诊等志愿服务,力所能及帮助别人。
这次有很多人报名想当志愿者,急救中心进行了筛选,要求志愿者具备一定急救知识、医学管理知识,沟通能力强,富有奉献精神,会说沪语和英语,因为蛮多老年人打电话过来,他们只会说沪语。
上岗前有集中培训,包括120的接线流程,我们需要记录求助人哪些信息,还有规范的回答语句,以及如何调整心理状态。打电话来的人往往特别急,可能会控制不住情绪,一味诉说病情,说不清楚关键信息。我们自己要稳住心态,冷静地和对方沟通,不能被他们带着一起着急。
我们的工作要求一定要获取求助人关键信息,包括地址、电话号码、病人病情,现在因为疫情,还要了解求助人的核酸报告是阳性还是阴性,是不是密接,楼里有没有阳性病人等等,然后我们记录下来上传到智慧急救系统里,让前方急救人员能有效地和求助人对接。
4月4日,我们正式上岗第一天,有专业人员对我们进行带教和指导。其实在上岗前,我通过培训了解到任务比较复杂,也很辛苦,但是真正开始接电话,接触到这些实际工作的时候,内心还是有一些冲击的。
每一个电话都是一个故事。不仅是生病需要急救,疫情笼罩下,有些市民还会打电话来问,我抗原自测发现阳性怎么办?小区封闭了,我想出去看病应该如何转运?哪家医院现在开门,我可不可以去看病?我觉得120接线员还承担了一些急救以外的功能,对安抚来电市民的焦虑情绪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我估计大概30%的市民,打了电话以后没有等到车,又很急,反复打来要求催车。
我们120所有的工作线路全都爆满,一个电话挂断,下一个电话铃马上又响了。这让我感到志愿服务很有意义,能够提高市民拨打120的接通率,让真正有需求的病人缩短等待电话接通的时间。
还有很多市民打电话来是为了撤单。他们已经打120求助了,但是后续自己联系到了居委安排的转诊车,或者拿到了出门就医的转诊单,自己联系好医院了。也有的病人缓了一会儿,觉得没有什么不舒服了。他们还想着打电话告诉我们,你们不用再派车了。这一点其实很令人感动,因为病人突发急症,家里肯定忙得一团糟,这时候他们还没有忘记撤单,把有限的急救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一天工作下来,整个人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觉得有一种虚脱感,因为这个工作不能有一秒钟的懈怠。每一个电话的内容又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通过这几天的志愿服务,我对120工作人员,特别是这些接线人员连续奋战在第一线的精神十分钦佩,他们许多人每天都要工作15到16个小时。
很多接线员已经几周没有回家,完全没有办法顾到自己的家人,每天高强度满负荷运作。因为他们一直坐着接电话,腰都不好,我一眼看过去,办公室很多人扶着腰,有人走路的时候腰已经弯掉了。作为一名针灸医生,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应该接受治疗的病人。而且他们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头痛,还是坚持在一线。
现在疫情很严峻,但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认为困难肯定是暂时的,也是可以被克服的,我们总会等到春暖花开的一天。
来源:上观新闻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