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好书 | 欧阳黔森:《江山如此多娇》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欧阳黔森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21年出版。
本书是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之一,着力于书写贵州的脱贫攻坚战。贵州作为贫困人口较多、贫困面积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省份之一,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作者选取了乌蒙山脉和武陵山脉连片贫困区域中的毕节巿赫章县海雀村、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遵义市正安县红岩村、铜仁巿万山区朱砂镇、安顺巿紫云县沙坎村这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进行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目睹了“精准扶贫”带给山乡的巨大变化,从不同角度讲述脱贫攻坚的“贵州故事”。作品情思饱满、大气磅礴,是为贵州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留下的赫赫印迹树碑立传之作。
该书先后入选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2021年专项主题出版项目,“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等国家级出版项目。
第一章 报得三春晖
乌蒙山区,万峰成林,山高谷深,美丽,却极度贫困。如何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同时脱贫致富,这是千百年来困扰当地的难题。一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展开,再次旭日东升时,大地光明灿烂、生机勃勃。
第二章 花繁叶茂
贫困荒芜,是为荒茅。穷则思变,当地政府精准扶贫,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老区旧貌换新颜。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荒茅变花茂。
第三章 看万山红遍
曾被誉为“中国汞都”“丹砂王国”的万山是全国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万山自从参与脱贫攻坚战这一伟大的进程中,发展日新月异,现代农业、新兴工业、旅游产业等全面开花,城市成功转型,迈入可持续发展新道路。
第四章 悠然见南山
通过易地搬迁、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山地特色绿色经济、助推产业扶贫等方式,紫云县精准施策,撕掉贫困标签,脱贫成效得到有效巩固。勤劳、自强的紫云人创造了自己的新的历史。
第五章 江山如此多娇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要求。通过全域化领导、高质量服务,不断健全机制与政策,确保群众脱贫致富,安居乐业,生活与发展得到保障。企业规模效应集聚,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成效初显,经济发展呈良好态势。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正安县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花茂村原名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后改名花茂,寓意花繁叶茂,这是荒茅田人一个美好愿望。荒茅田人没想到这个愿望,需要一个甲子的漫长岁月,才能梦想成真。
穷则思变,是改变现状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穷不思变,无论多久,你的境况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从1955年更名为花茂,一个甲子六十年的岁月,对一个村庄来说,确实是一个漫长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村庄从贫困到富裕的奋斗历程。
荒茅田这个名字也不知道叫了多少代人,叫了多少个朝代,一句话,这个地方就是一个贫困、荒芜的地方。即使它叫花茂了,也并未改变它是一个贫困村的状况。
十多年前,我写了一部反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的电视连续剧剧本《雄关漫道》。为了写好这部剧,我重走长征路,而地处遵义县枫香镇境内的苟坝会议会址也是我的目的地之一。这样,我才知道有一个花茂村的存在。那天,我坐在吉普车上,一路颠簸六个半小时,还没到目的地。同车的本地人见我着急,便对我说,这里已经是花茂了,最多十分钟就到苟坝。我朝车窗外一看,花茂不仅没有花,树也没见几棵,道路泥泞不堪,民房陈旧杂乱,真的有点不堪入目。说实话,这样的地方很难让人记住。
结束那次采访后,没有人再给我提起过花茂,花茂村就像我经过的很多村庄一样,没有留下任何记忆。即便五年后为了创作一部电影剧本,我再次到过苟坝,也没有想起花茂村的存在。其实,到苟坝只有一条路,我肯定经过了花茂村。
我再次来到花茂村的时候,花茂已经是花繁叶茂、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已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更是“百姓富、生态美”的模范村。
这次来花茂,主要是创作一部反映“精准扶贫”的电视连续剧,必须在这里长住,与这里的老百姓促膝谈心,体验他们的生活。五天后的一个傍晚,刚吃完饭,枫香镇的党委书记帅波说,吃完饭我陪你到苟坝散散步。我很惊讶,苟坝?这里不是花茂吗?帅波说,苟坝村和花茂村就“一步之遥”。我更惊讶了,苟坝我到过两次,第二次来是五年前,按说这个地方我必须经过啊,也看到过啊,哪有这么美丽的一个地方嘛,短短五年时间,莫非换了人间?帅波兴奋地说:“你到过苟坝?哎哟,你再看看今天的苟坝,你肯定也认不出了!”
花茂村和苟坝村比邻,都在马鬃岭山脚下。苟坝村因为苟坝会议在这里召开而远近闻名,在党史、军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这里,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这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然而,现如今苟坝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苟坝村也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
我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便是我工作、学习的常态。这五年来,我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走村过寨,自然免不了与县乡的基层干部打交道,但更多的是与当地老百姓打交道。所谓“交道”,其实就是一个沟通和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使我非常愉悦,而这个愉悦,只有来到这里才能感同身受。因为我的愉悦,是来自于他们的愉悦,而他们的愉悦,来自于党的政策、党的关怀、党的温暖。无疑,老百姓的感情是质朴的,他们发自内心的那种表白,让人听后,不由得内心升腾起一种对共产党由衷的敬佩之情。
表白是质朴的,质朴的表白却令人震撼。这个表白,是一位年近花甲老人的表白。他说,辛苦了共产党,幸福了老百姓。老人家说的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细想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因为“辛苦了”和“幸福了”这两个词,浓缩了这一时期党的形象和老百姓的感受。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如果不是和老百姓促膝谈心,我就不可能知道这样的表白是那样的纯真和真实,而这样的真实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更是灵魂的洗礼。
那天的采访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采访的话题是从“三改”开始的。由于花茂村要搞乡村旅游,所谓“三改”即“改环境、改厨房、改厕所”,这是乡村旅游必备的整改。老人说:“一开始我不理解,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生活的,为什么非改不可?村里的第一书记周成军多次来我家给我做工作,做不通他还不走了,那个苦口婆心啊,真像一个婆婆在唠叨。我看他起早贪黑的,今天跑这家,明天跑那家,心想,人家是为了什么啊,还不是为了我们。”采访即将结束时,我说:“湄潭县龙凤村田家沟的老百姓唱了一首歌叫《十谢共产党》,你知不知道?”他说:“知道,那首歌太长了,按我说就一句话——辛苦了共产党,幸福了老百姓。”
这位老人的话,佐证了帅波和周成军的说法。我分别采访他们两位时,他们都说,基层干部的辛苦指数决定了村民的幸福指数。当时我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他们只是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话。但当我在这个村庄住了下来,与村民们“张家长、李家短”地拉开家常,相互信任地说起了心里话,才知道,这位乡镇书记和村第一书记的话是真真切切的。
村民们说,现在的干部和原来不一样了,他们到我们村,来帮助我们奔小康,每天起得比我们早,睡得比我们晚,吃一顿饭还得给钱,不给钱的话,他们不吃。
短短几句朴实的话,说出了现在乡镇党员干部下基层的工作作风,切实反映从严治党以来,共产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在群众心目中生根发芽。
《向人民报告——中国脱贫攻坚报告文学丛书》的作者阵容强大,资历深厚,皆为当今文坛实力派作家,其中三位曾获得过鲁迅文学奖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他们背负时代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奔赴到贵州、凉山、鲁甸、赤峰、闽东、张北等地区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和人文情怀,从文化、传统、观念等多角度深入剖析,全方位呈现了各地如火如荼的攻坚克难工作,深情讴歌了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书写出脱贫工作为当地带来的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并从社会学和人类学层面上阐释了脱贫攻坚的意义。脱贫工作不仅是经济上摆脱贫困,更是在贫困地区进行了一场思想和精神面貌的变革。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评论家 李朝全
脱贫攻坚是当前社会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之一。《向人民报告——中国脱贫攻坚报告文学丛书》能敏锐地捕捉时代信息,并对这一人类壮举做出文学所应承担的观察、描绘、记录的功能,同时还以宽广的历史视野与人类视野,写出时代的巨变中人的普遍命运的变化与转折以及奋斗不息的精神内涵,堪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之作。
——评论家 刘大先
《江山如此多娇》,记录着长期曾处在贫困状态的贵州红色老区在新时代全面振兴的风貌,这大的仁政,带来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统筹发展,激发了劳动和创造热情,也给普通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人民文学》2020年第十期
欧阳黔森深入到乌蒙山区,通过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目睹了“精准扶贫”带给山乡的巨大变化,深切体味出广大民众的百感交集,下笔滔滔汩汩,情思饱满,于是有大气磅礴、掷地有声的《报得三春晖》。该作讴歌新时代,赞美新农村,充满正能量,写作手法娴熟,既扎实又跳脱,深富感染力,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是一篇难得的非虚构力作。
——“弄潮杯”2018年度人民文学奖授奖词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的脱贫攻坚故事层出不穷,那些为摆脱贫困而殚精竭虑的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奋发、奋战,谱写了一曲曲反贫困之歌。欧阳黔森多年来脚踏贵州大地,深入贫困地区采访,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以报告文学为载体,呈现贵州广大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精神风貌,与时代的要求合拍,与人民的愿望应和,表达了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的良知和情感。
——《贵州日报》
欧阳黔森,民进会员,作家、编剧。先后在《人民文学》《当代》《收获》《十月》等刊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雄关漫道》《绝地逢生》《奢香夫人》《非爱时间》,中短篇小说《味道》《水晶山谷》《莽昆仑》《水的眼泪》《枕梦山河》等。任总制片人或编剧的影视作品有《雄关漫道》《绝地逢生》《奢香夫人》《二十四道拐》《伟大的转折》《花繁叶茂》《幸存日》《云下的日子》《烽火燃情》《极度危机》《不朽的时光》等。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飞天奖”等奖项。现任贵州省文联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影视专委会副主任。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