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民进中央2022年重点考察调研:绿色低碳 节约先行

吕巍 民进网 2023-04-17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日,受中共中央委托,民进中央调研组就“坚持节约优先,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这一主题,对内蒙古、河北两地开展2022年重点考察调研。

《人民政协报》专版进行了报道——


绿色低碳  节约先行
 ——民进中央“坚持节约优先,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年度重点考察调研综述


《人民政协报》(2022年06月24日  第08版)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其中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广泛形成是重要任务之一。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这些不仅凸显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充分表明,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与内蒙古召开视频会议时的北京会场。赵隽 摄

近日,受中共中央委托,民进中央调研组分别由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常务副主席刘新成率队,通过线上调研和视频会议的方式,就“坚持节约优先,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这一主题,对内蒙古、河北两地开展2022年重点考察调研,并召开专题视频座谈会。从小学、社区,到企业、基地,从碳中和研究院、零碳产业园区,再到冬奥村、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调研组以现场连线、视频演示等方式深度考察调研,与相关部门、企业负责同志深入交流,询问发展情况、技术能力,聚焦短板弱项、困难问题,共商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可行举措。

与河北召开视频会议时的北京会场。侯宇 摄

成效篇:多点协同聚合力


相对于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不仅是绿色低碳的需求问题,而且是社会性的问题,实施的目标、任务、主体和路径更加复杂,需要得到更多层面的关注和重视。调研中,大家以此为重点,了解到了内蒙古、河北两地有关生活方式转变的“多维”探索。

呼哈路小学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先后4次被生态环境部授予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的学校。它以绿化校园、美化校园、环保教育为途径构建生态校园,坚持开展环保教育,将爱护环境、亲近自然贯穿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通过课堂渗透、主题活动、校园环保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镜头下,孩子们在环境教育课堂上认真学习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环保知识;在拼贴布社团,将回收的旧衣物裁剪拼贴为精巧的手工艺品,在科技社团,将身边常见的饮料瓶、啤酒罐等生活垃圾收集起来,制作成水火箭……一件件“废品”在孩子们手中被重新利用、焕发活力。

“我们将环境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环保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还以小手拉大手,带动身边的大人一起体验垃圾分类等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呼哈路小学教师李霞介绍。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团结社区团结小区北区有11栋楼,31个单元,468户,常住人口1170人,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在没有开展垃圾分类之前,虽然团结小区每一个单元都配备4个分类垃圾桶,但大风天气下,垃圾桶经常被吹得东倒西歪,垃圾外溢,严重影响小区的整体环境。2020年开始,团结社区结合实际确定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实施撤桶定点,配备三座箱房,并匹配了3名督导员给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定时、定点、定人监督引导。

“为提高小区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我们在小区的出入口设定了固定的宣传点,并入户宣传,同时,实行垃圾分类兑积分,只要居民将垃圾投对,就会获得相应积分兑换所需礼品,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张艳琴在镜头前说。

绿色建筑具有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现场装配化、建设管理信息化、运行使用低能化等特点,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张家口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新竣工民用建筑中的绿色建筑占比由2015年末的25%提高到2020年末的92%,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新建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比例达到100%,新建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审图和建造。

“张家口赛区冬奥村和冬残奥村、古杨树场馆群项目、云顶场馆群项目均取得绿色雪上运动场馆三星级设计标识证书,这也是国内首次雪上运动场馆绿色评价。”张家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大家。

张家口、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开发区、有关企业、社区、学校……调研组详细了解记录着各地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大数据应用、生态文明教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成效,总结经验,宣传推广,力求在倡导绿色生活理念的同时,在行动中深入破题生活方式转变。

推进篇:问题导向补短板


作为资源大省,2018年以来,内蒙古扎实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共退出钢铁、铁合金、电石、焦炭行业产能累计965.4万吨,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将近60%。同时,内蒙古推进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生态环保、新型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

“内蒙古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高碳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韶春介绍,“这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差距。以煤炭、冶金、煤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新兴产业占比不足、支撑不强。此外,还存在能源原材料工业和高消耗行业比重大、单位GDP能耗高,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精细化程度偏低,城镇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与垃圾分类需求不匹配,农村牧区环保设施薄弱等问题。”

“内蒙古应利用好自身资源禀赋,做好煤炭开采利用的高效清洁,大力发展风能、光伏等新能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并围绕能源消耗占比高、碳排放量大的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组织科技攻关,推进节能减排。”调研组成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建议。

调研组认为,内蒙古是新能源和传统能源交互发展、协同发展很好的地方,未来在新能源和煤炭发电的协同互补,新型电力系统和现代能源体系方面还有需要攻克的难题,还有绿色煤电的柔性发展以及和新能源怎样调峰改造等问题,需认真解决。

也有专家提出,煤炭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将会继续是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压舱石、稳定器,是重要的保障性能源。内蒙古作为国家煤炭和煤电最重要的供应基地,未来煤炭的高效清洁开采利用,包括节能减排仍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工作。

在调研组看来,无论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都必须坚持“节约优先”。节约是普遍推崇的文明行为和优良传统,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能源是我国的法律规定。实现“双碳”目标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原则是节约资源,首先就是节约碳资源。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浪费现象并不少见,厉行节约并不容易,更不总是处于“优先”的地位。需关注浪费资源的现象,剖析影响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为落实节约优先原则提供具体的对策。

调研组还特别强调了低碳生活的实现路径问题,提出低碳生活不仅需要理念支撑、机制保障,还需要行为导向。首先是要尽量减少取用碳能,包括坚持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包括尽可能收集利用太阳能、雨水、雪水等资源,也包括广泛利用非碳能源产品等。其次是提高用碳效益,比如及时关闭电器、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选用小排量汽车等。此外,低碳生活还需要有社会环境,包括通过特定人群的示范,引导公众的生活习惯,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节能行为的普及,通过完备的制度和法规,严明约束浪费行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统筹推进,我们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找准问题,提出建议,为促进中共中央科学决策和有效施策提供参考。”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

思考篇:把握关系谋发展


所谓统筹,即考虑多重因素,并把握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尺度,比如节约和开发、生产与生活、需求与供给、投入与收益、个体与全体、当前和长远。对此,虽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调研组已经开始了深入的思考。

首先是关于节约优先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调研组认为,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是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考量,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双碳”目标实现。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把节约意识植根于思想观念,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注重提高宣传的有效性。比如,定期出版发布全民节能减排手册并进行宣传推广,让社会公众更清晰了解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对绿色低碳的积极效果,同时了解绿色低碳带来的更多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深刻体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虽为“责任”,也是“收益”。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将其塑造为一项新风气,成为大家追求健康文明的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关于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调研组的共识是,生活是目的,生产是手段。我国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经济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生活意识的转变、生活行为的变化,必将反作用于生产。所以,以生活方式的转变促生产方式的转型,不仅涉及老百姓的日常行为,政府方面可以、也应当有所作为。比如通过建立绿色产品标识统一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全国统一的绿色消费信息平台,制定全国层面的绿色消费专项行动计划,使社会整体消费转向绿色低碳产品,形成绿色生活消费的普遍需求,从而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型,推动营造更加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环境。比如在全社会加强对绿色建材优势的宣传,使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深入人心。

绿色低碳发展与美好生活需要的关系也是调研组关注的重点。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10亿吨温室气体排入大气,由此引发系列气候及环境问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到气候环境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也感受到了改变生活方式以及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随着公众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对各种能源与资源的消耗也可能呈现增多的趋势。因此,在绿色低碳生活转型过程中依然面临知易行难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法律与行为准则的不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教育的持续深化、相关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等,虽然短期效果不一定明显,但一旦确立,影响可能更持久,并影响更为广泛的低碳生活方式转变。因此,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少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需要管理系统和社会系统共同发力。

还有行为主体与责任使命的关系问题。在调研组看来,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变革中,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都是重要的行为主体,都负有重大的责任使命。政府层面,需要明确主体责任部门,通过主责部门牵头,统筹推进政策落实、加强部门协同协作、形成良好体制机制。社会层面,需要注重营造崇尚节约、绿色生活的风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加大示范效应,形成绿色生活新时尚。企业层面,应当注重如何从全生命周期设计产品,采用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及工艺,生产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产品,提供清晰、可靠、量化的低碳产品信息,重视资源循环利用。个人层面,则应当不断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弘扬“取之有节,用之有度”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当前一些工作已安排部署落实,但还有一些工作仍属于倡导性质的呼吁,应当注重推动形成有效的工作抓手,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民进中央副主席、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表示。

END

更多推荐

点赞、在看、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