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会员倪阳获评首届全国科创名匠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让我们一起走近倪阳,了解这位“科创名匠”背后的故事——
匠,意指灵动、巧妙,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名匠,更是要在其专业领域内达到顶尖水平,被大家广泛认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华工设计院)总建筑师倪阳,正是这样一位被誉为“兼具艺术家灵动与学者从容”的名匠。
成长时扎根大学,长成时设计大学
倪阳出生在大学校园,一直也生活在大学里。他从小酷爱写字画画。高考时,父亲把他的画拿给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六叔看,六叔觉得他思想活跃,笔头功夫不错,建议他去读建筑。就这样,倪阳报读了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
初学建筑的倪阳对建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本科期间成绩独占鳌头,设计课更是常常满分,是第一个获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的华工学生,并以系第一的成绩毕业。回想当年的求学经历,倪阳意犹未尽:“我至今没有发现比建筑学更适合我的学科。建筑学很有意思,是人文与科技的结合,除了感性还要有理性,需要很广的知识面。”
毕业时,恰逢佘畯南、莫伯治两位岭南建筑泰斗在华工设计院联合招生,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两位大师的研究生。毕业后,在何镜堂院长的力邀下,他留在院里工作。
倪阳笑称,自己这辈子都没离开过大学,仿佛是从出生就注定要走的路。这些经历也在他心中埋下一颗设计大学的种子。所以当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设计招标时,倪阳毫不犹豫地报名并凭借过硬的技术方案一举中标。
广州国际校区
为达到“既要体现在地国际化办学理念,又要体现新旧校区的传承”的要求,倪阳和团队成员走访并调研了不少国内外大学校园,最终决定以“合璧”理念进行布局。“华工老校区历经近百年风雨,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采用‘合璧’除了是对国外大学街区网格化布局的‘在地转译’外,也是延续和回应华工老校区的空间基因,这种模式正好契合广东地方传统民居的梳式结构。”倪阳解释道。
基于广州国际校区的位置和气候,在采用隔热、通风、采光、防潮等传统岭南建筑设计手法外,在拔风井、立面遮阳等设计中,倪阳团队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绿色节能低碳。同时,倪阳很注重建筑的空间节奏,将人的活动和空间布局结合起来,形成情绪收放。
倪阳认为大学是最理想的人居环境。他借鉴剑桥大学的布局,将广州国际校区地块原有的坑塘、水渠整合,构建自然滨水带,“我想,以水系带动整个校园是很柔和、浪漫的事。学院区放在河南边,生活区放在河北岸,还有丰富的庭院、草地、滨水空间,在河上通过几座桥的设计,让师生们在行走、观景、交流等活动中不期而遇。在琅琅的读书声与鸟语花香的二重奏下,最具朝气的年轻人在里面生活着,这种安静与活泼的耦合特别有意思。”
在倪阳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广州国际校区的“中西合璧”实现了历史传承、时代技术、地域气候、人文活动等多维度的耦合,很好地诠释了他提出的“新岭南建筑关联设计”理论。
倪阳在工地现场勘察
像粤菜厨师般烹制出建筑的“鲜甜”谈起“关联设计”,倪阳喜欢以粤菜烹饪类比:“有一位粤菜厨师跟我说,粤菜讲究保留食材原始味道,其精髓是通过对盐的运用,利用味觉整体的关联性吊出食材的鲜和甜。真正考验粤菜厨师的,是对盐的拿捏。”这引发了倪阳的思考,他发现这恰是“关联设计”的内在逻辑。厨师在烹饪中把握新鲜食材与鲜甜口味间的内在联系,使用“盐”将其显化,建筑师在设计中把握建筑与时间、地点、人的活动间的内在关系,使用设计手法把这些静谧的关联调度起来,恰如粤厨对“盐”之琢磨。
然而“关联设计”的理念,并非在一朝一夕间诞生。
倪阳认为,一方面是深受导师们的影响。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佘畯南和莫伯治两位院士的悉心指导,让倪阳的水平突飞猛进。在工作后,他又攻读了何镜堂院士的博士学位。谈起老师们的指导,倪阳充满感激:“佘老师在设计时对人在建筑里的空间关系特别关注,强调以功能主义做设计,莫老师则对岭南的气候、环境与建筑间的关系有独特见解,还有何老师所提出的‘两观三性’理念,都深深地影响着我。可以说,没有老师们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
另一方面,则是倪阳的积累和沉淀。36载工作生涯里,他主持或合作主持了大量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包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和逸夫人文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珠江新城西塔、广州文化馆新馆、福建晋江会展中心、南京城墙博物馆等。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他作为建筑师对人文环境条件的考量,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关联设计”理念也在这些作品的设计中萌芽、成型、实践。
珠江新城西塔
比如在珠江新城西塔原来的设计方案中,三角形的西塔只有一面对着珠江。“西塔辐射的视线以及空间区域,在于更加广阔的城市结构之中。”于是,倪阳建议把西塔顺时针“转身”75度,以获得更多的景观面积和向阳面积。最终,他成功说服了英方设计师,这一旋转,不仅使得原本略显板直的沿江立面变得富有层次感,而且为西塔增加了约9万平方米的向江面使用面积。此外,西塔的整体结构是一个斜交的网状梁柱体系,倪阳带领团队通过设计改良,将原有节点进行优化,使建筑既符合标准,又节省了约1.2亿元的建造投入。
经过一路的积累和沉淀后,在大家眼里,倪阳早已功成名就,然而此时他却刻意放慢了脚步。他回忆道:“虽然各方对我作品的反馈都不错,也获得了一些奖项,但我还是会有迷茫,不知道过去的方向走得对不对、未来该怎么走。”为了找到答案,2011年,倪阳选择前往哈佛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他回忆道:“主要是拓宽一下自己的思路。在访学期间光是讲座我就听了150多场,通过与老师、同学们的交流,完善知识体系中的漏洞。”
倪阳在国际会议作讲座
有一次,倪阳求教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皮特·罗。对方说:“你做的东西太注重美,可能是你从小的训练造成的,你应该更注重一些有趣的东西。”这引发了倪阳的思考,在做设计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建筑的趣味性,而不是单纯说好看还是不好看,“好的建筑,你进入它的空间,在里头参观走动的时候,可能会感觉环境跟你产生一些联动的作用,会吸引你不断地走下去。”
就这样,在他证和学习中,倪阳对自己的设计理念更加坚定。在2021年4月的第五届“U7+Design中青年建筑师设计论坛”上,倪阳发布新书《关联设计》,归纳提出“关联设计”理念,即在现代建筑创作中,回归建筑的原点,通过对“时、地、人”三个维度的关联性思考,发现它们与建筑之间无声的关联,探索建筑内在的生成逻辑,并用建筑语言来回应,指导理性设计,实现理性与人文自然的自洽。这是倪阳在设计理论上的重要里程碑。
因为热爱,所以笃行不怠在华工设计院工作的36年里,倪阳遇到过很多诱惑,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和本世纪初期,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像他这样的建筑设计专家非常受青睐,高薪聘请他的公司比比皆是。面对这些,倪阳不为所动。他说:“我和华工设计院是互相促进的过程。华工设计院给予了我取得成绩的机会,我通过自己的付出,尽力推动华工设计院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留在设计院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我的价值,并能更多地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甚至让学生们可以站在我们肩上继续发展,这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
带着这一份笃定,倪阳打造了“产学研+”人才培养平台,培养了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在建筑领域发挥中坚力量作用的优秀学生,一流科研与一流教学都在他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在倪阳工作室里,学生们总是亲切地称呼他为“倪老师”。博士生邱越感慨道:“倪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凡事都不要只是试试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然就不做。在这种严谨求精的态度下,老师工作很投入,常常工作到很晚,哪怕是周末和节假日都会经常和大家交流、分享,鼓励大家多思考、观察和做方案设计。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地影响着我。”
倪阳与毕业学生合影
当被问及,工作这么多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时候,倪阳说:“因为热爱!我本身就乐在其中。所以晚上十一点后,我一般不敢想设计的事,一想到设计就很容易兴奋,到凌晨一两点脑子里都是设计的事情。”
岁月不改真本色,现在的倪阳依旧怀揣着对专业的热爱,充满朝气与热情。正因为他的执着与坚持不懈,他超越设计征途中的每一个难处,在建筑艺术的殿堂里探索前行。“我想多做点设计,为社会做点事,就这么简单。”
匠人匠心,择一事,终一生。在这个被称为“卷王之王”的行业里摸爬滚打数十年,也有人问过倪阳:“如果时间倒流,让你重新回到1981年高考后填志愿的夏天,你会选择什么学校和专业?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你会选择什么行业?”
倪阳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如果时间重来,我还是会跟那个带着些许稚气和懵懂的少年说,选择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以后做一名建筑设计师!如果做一件你不喜欢的事,还要做三十多年,是特别痛苦的。但当我拿起笔写写画画的时候,是很喜欢、很享受的感觉。”
END更多推荐
❤️ 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