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么分手最难看?董洁和潘粤明就是最佳典范

2016-06-21 差不多小姐 天生这么红

如果不是四年前那场相当惊心动魄急转直下闪瞎狗眼大惊失色的分手,董洁和潘粤明不管本人的艺术追求怎样,最起码不会糊得这么难看,你看,如今闹分手和分手传言的明星也多得很,吵得再厉害,大多也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想起来也不过是憾然一笑若有所失,徒叹时光荏苒。



观众粉丝和明星之间,也有点像男女朋友,即使分手,即使观众忘记了你,最大的忌讳还是在观众心中留下糟糕的印象。这比“不再爱了”丢人太多。爱和不爱是缘分问题,撕扯着分手,把私人事务闹到公众面前甚至求公众评理,从优势地位跌下神坛,这是智商问题。



很不幸,董洁和潘粤明当年的智商就有这么惨痛。事后反思,这大概是两个缘分不到,不够成熟的青年男女对婚姻和感情维护得很不到位,以至于各自(存疑)向外发展,婚姻失败的案例。


这种事儿全中国一年发生几百万起,非要闹到各自微博发公开声明的地步,大概也是演员当太久的后遗症。女方抱怨男方嗜赌、性格粗暴,男方抱怨女方出墙,转移财产。甚至据说到了跟拍和向媒体爆照片的地步。以董洁和王大治照片曝光为最终爆发点,这场故事滑向“再也不能好”的深渊。



之所以“再也不能好”,是因为这两个成年人未能正确处理两人关系的变化。把情绪、痛恨通过社交媒体和自己的公众身份放到最大,试图在公众场合争出个你对我错,以为这样可以得到最优解。殊不知随着时间过去,大多数人早已忘记他们当时争执的焦点是什么,但是争执带来的张牙舞爪和狰狞之感,对于两人和两人团队的情商判断,则随着时间变迁变得更加清晰稳定难以更改。



这种原则同样适用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我们的人生中总会遭遇几次分手和争执,如果总是用回避、攻击,归罪于对方,大闹到朋友圈和微博的方式,并不会真正让自己的人生获得道德上的胜利。看客们只会记得你的生活失败得一塌糊涂,以至于需要通过微博寻求帮助。



很多人会觉得不甘心,明明是他错了,凭什么?明明是她出墙,凭什么?转移财产有理了?家暴是原则性问题,必须闹。


但是要知道,我们现在不再生活在乡村文化联接起的熟人社会,你的私生活也不需要而且不可以向周围人交代。你以为你只是遇上了个傻逼,但在旁人眼中,你如果不是个傻逼,怎么会和傻逼谈恋爱?



是否和伴侣在一起和谁对谁错,是两个领域的话题。因为曾经的恋爱婚姻关系,就认为自己有资格判断他人的行为对错并且要求全社会参与审判,这或许正是分手的根源所在。


很多时候我都非常期待这些不太合格的公众人物能有一门情商修养课。可是并没有。


像董洁潘粤明这种怀着误解和痛恨分手的案例,并不能有一个美好的结束。董洁上真人秀,认为孩子的父亲是她和顶顶必须面对的“命运”,激怒潘粤明在微博呛声,要求她“讲出真相”——谁稀罕听你们的真相?还是过去那么多年的真相?



如果说真的有命运的话,出道的代表作品大概真有预言式的效果。


潘粤明在京华烟云里演的少爷就是年轻热情,对未来缺乏规划,和妻子的感情也各有遗憾,甚至还试图在婚外探索感情,被成熟有解决能力的木兰婉转打消念头。而董洁饰演的冷清秋则毅然和金燕西决裂,带着孩子独立生活。



从真人秀和微博也可以侧面看出,这两个人的分手结局大概早已注定,董洁紧张、倔强,沟通方式较“硬”,内心细腻而敏感且并不善于表达。而偏偏潘粤明并不能弥补董洁性格弱项,大概年轻气盛,性格也较为粗率,甚至还有以牙还牙的传言。



都分手这么久,孩子也这么大了。他们两个,既为人父母又身为公众人物,从艰难的负面新闻中熬煎过来,却似乎并没有吸取经验教训,再一次试图把自己的生活和撕扯晒到公众面前去。殊不知公众就算喜欢看真人秀,喜欢的也是修饰过的美好甜蜜,没有表演幸福的能力却又热爱表演是一种悲哀。


而把私人的不幸生活晒给公众看,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是对自己极大的不负责任。


 

【关注我,说不定就 了呢?】

>>>本文为 天生这么红 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微信号:redredborn

由于刚开通,红组暂时还未获得文章评论的权限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直接给红组留言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