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irror头条】从《盲侠》到《铁探》,破局“新港剧”靠的终究不是情怀

熊秋晨 影视Mirror 2020-09-17

文|熊秋晨

一个是气场逼人的总区副指挥官,一个是柔中带刚的内调科总警司。

当第8集末,惠英红和黄智贤之间那场风卷雷动的对峙戏上演后,《铁探》这部讲卧底更讲警队高层角力的剧,品质便坐稳了。

风格复归,口碑回转。

从内地视频网站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合制港剧”《盲侠大律师》,到如今重回风评高峰的《铁探》,植入了大陆基因的“新港剧”在仅3年的发展轨迹上,绕了一个圈。

如果说,在2017年的合作初期,由香港团队掌舵内容,在合制中探索类型前沿的选择,是因为磨合期的客观限制;

那么,经过后续诸多内地定制的IP续拍与“情怀”翻拍的试路,如今“新港剧”摆脱特殊化的复归路线,算得上合制港剧的主观选择。

今天,如果归拢2017年以来“新港剧”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即便在合拍环境下,真正能在内地受到好评的作品,依旧是剧迷口中的“真港剧”。

不过,在两地人才、资本流动频繁的大环境下,“真港剧”的标准却越来越面目模糊。

是否血统纯正的经典IP就意味着“真”?是否港剧熟面孔+TVB灵魂台词就是“港味”?怎样的审美取向,才能酝酿出“越是香港的就越是大陆的”作品?

今天,我们跳过合作模式变迁,也不谈TVB的改革,仅从风格、题材角度细聊合制港剧如何向“真港剧”靠拢的理路。


IP储备赋能难


初获TVB、邵氏、寰亚这些“宝藏”,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巨大的片库和IP储备。

于是,老剧新拍和经典续拍,便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在续拍方面,包括《溏心风暴3》《使徒行者2》《再创世纪》在内的多部大IP续作,在近两年相继出炉。

这些作品虽然有内地资本参与,但创作主导权掌握在香港团队手中,算得上血统纯正。但从播出表现上看,这些作品大多未能承继原作的轰动。

细究原因,与IP本身的“基因”局限不无关系。

以《再创世纪》为例,它继承了前一部的宏阔笔调,以香港近10年来风云际会的发展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时代感十足的商业史。

但从根本架构来看,它并没有脱离20年前的家族恩怨主线,只不过从《创世纪》中三个年轻人的白手起家,变成了现在颇有些《纸牌屋》风味的“夫妻档”商业帝国。

然而,在如今内地剧集接受环境下,观众们对家族剧的热情,早已经不复当初。想用IP打捞的目标“港剧粉”,虽然存有期待值,但眼界渐宽的“这一群”对内容的要求也见长,想打动并不容易;对于新观众来说,已经习惯了类型迭代以“半年”为单位的剧集消费习惯,仅家族恩怨的外壳就足以构成欣赏壁垒。

因此,尽管《再创世纪》中也用年轻一代的成长,穿入了科技、金融、地产交融的新商战元素,但终究难再掀收视热潮。

如果说,续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原作的“基因”限定的话,那么翻拍虽然更自由,但也面临着难度更高的尺度拿捏。

小到应该强化哪些风格元素、偏向哪边市场和观众,大到内地团队是应当以投资为主还是要深入参与到制作中,都成为需要重新考量的问题。

与寰亚合作翻拍自经典电影IP的网剧《无间道》,追求的是港剧风味。

但是,虽然剧集配备了来自TVB的金牌制作班底,并在香港完成了超过7成的拍摄,但是由内地演员出演的男主角,以内地警察身份贯穿的卧底线,全剧普通话的配音……这些跳脱细节,让人难以唤醒对那个黑白难辨的无间世界的记忆。

翻拍自香港著名科幻IP的《冒险王卫斯理》则走得更远,踏上了内地资本搭台,香港主创唱戏的路子。

这部剧由王晶监制、钟少雄执导,主演聚拢了包括余文乐、任达华、林家栋在内的香港面孔,在制作上也搭配了大量的内地力量。遗憾的是,这种团队的混搭风和本身不甚明确的地域定位,让《冒险王卫斯理》失去了倪匡笔下的那种都市奇谈风味,导致剧作最终口碑也不尽如人意。


不易配平的“情怀”方程式


如果说,香港IP不能为港剧“保真”上保险,那么我们常说的“情怀”是否能成为“真港剧”的硬指标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情怀”,也就是很多剧迷口中的“港味”究竟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港味”是香港曲折狭窄的街道,是中环路上林立的招牌,是茶餐厅、大排档里熙攘的人情人气,是“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的灵魂台词,更是根植于警匪、医疗、律政等特长类型中的香港节奏。

简单来说,就是港地、港人和港剧类型。不过,这种看似简单的“港味”却不易复原。

比如有些剧集走“类型”集萃路线,在一部剧中集齐O记、飞虎队、卧底等诸多警匪类型元素,可惜的是在越拍越大的景,和越布越美的光之外,角色塑造和剧情逻辑却没跟上,导致记忆杀的“小火苗”总是一起就灭,呼之难出。

还有一些作品,略显急切地放大了港剧擅长的类型元素,一拍警匪就要涉及国际集团、跨国追凶的高概念,节奏“无缓只急”快到脚跟打脑勺,但故事后承却难跟上,露出诸如跨国犯罪集团搞定不了一个小厂的剧情bug,高走低落,让人兴味索然。

总而言之,情怀不等于大杂烩。“港味”的酝酿就像化学反应,元素凑齐了但方程式配不平也难企及“正宗正统”。


“合制”

更要站在港剧本土发展前沿


究竟怎样的“新港剧”才是“越香港才越大陆”的作品?

我们不妨以《铁探》为例回答这个问题。

一方面,少不了纯正的“港地、港人、港事”。

香港取景,人多地小成本高。但是在根植“港地”的故事中,一旦脱离那种繁华中带着逼仄的空间感,脱离满带记忆的地标,就难称“真港剧”了。

导演苏万聪才采访中说道,《铁探》中有好几场围捕、飞车等大场面。剧组选择在市中心最旺的地方、交通繁忙的要道拍摄,在人山人海的旅游旺区取景,为的就是纯正的港地味道。

“港人”既是从演员角度来说,也是从角色角度来说。阵容上,《铁探》集结了金马、金像双料影后惠英红和TVB如今的精英力量,算得上真正根正苗红。而角色上,不论是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的大佬女警,还是在枪林弹雨和上层内斗间都不曾退缩的警探,或是因为一次误伤而内心撕扯的卧底Bingo,一切都是港剧中似曾相识,又带有新鲜感的角色。

至于说“港事”是事件和地域的紧密关联。且不说诸如街头毒品案、扔硫酸案等有原型可循的真实案件,就单说关系复杂的警内部门表现和迁升年警局的内斗,在国产剧中,也就港剧能有此视野了。

另一方面,又要在纯正之余寻求“出位”。

在文化底色上,与内地剧有区分。《铁探》把香港特殊体制背景下生成的秩序感、严谨性和专业性表达得非常通透。而这样的引领,才是内地观众想在港剧上找到的文化满足。

在表达形式上,站在类型发展前沿。《铁探》没有走警匪老套路,把卧底元素,放在高层竞争的大框架下,含蓄、收敛,有滋味。站好港剧老大哥的岗,给观众一些“仰角”观看的机会,这或许正是“新港剧”在努力摆好的姿态。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主编 | 铁皮小鼓

编辑 | 昆仑

校对 | 黄平


END


小众论坛:“沉默的大多数”在这里找到影评新阵地

“黄子韬Vlog”圈粉背后,隐藏着偶像艺人转轨的新路径

艺人“黑天鹅”事件后的剧方自救指“难”


END



合作交流


商务合作|约稿转载

请联系:hanyingnan123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