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事实 | 当代宝妈睡眠质量调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皮书说 Author 皮书
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人的一生中有大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
无论新生儿的诞生是一件多么令人期待的事,对于每一位新手妈妈来说,新生命的到来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照顾宝宝意味着要牺牲妈妈们的个人自由和时间,24小时随时待命,夜间常常很难睡一个整觉,从而导致很多新手妈妈面临严重的缺觉问题。
那么,妈妈们的睡眠时间都去哪里了?
每年5月第2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今年的母亲节即将到来,本期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篇专题调查报告《新手妈妈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共同关注宝妈睡眠问题,给予新手妈妈更多理解与关爱。
前人的研究发现,女性对于自己母亲身份的适应和认同,并不是随着生育活动而自然完成的,而是以新手妈妈意识到生活开始全面发生变化为起点,以新手妈妈转变为成熟妈妈为终点,其间新手妈妈经历了复杂的心理体验、不断地学习与应对,作为“母亲”的自我发展过程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曲折发展的特征。此外,整个过程还受到来自孩子、个人、家庭、社会支持以及文化环境的多重影响,最终才能使一位女性从一个不知所措的新手妈妈,蜕变为承担母亲角色的成熟妈妈(陈晓君,2017)。
本文从“睡眠”入手,基于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分析城市居民中新手妈妈人群的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以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多数新手妈妈作息规律,
偶尔晚睡和失眠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见图1),在入睡习惯方面,22点上床睡觉的被调查者占比为37.43%,23点上床睡觉的被调查者占比为40.12%,合计占调查总数的77.55%;此外,在24点/0点、1点、2点上床睡觉的被调查者占11.08%。
图1 上床睡觉的时间点分布
在起床时间方面,每天早上6点,30.84%的被调查者就已经起床了,有53.29%的被调查者在早上7点起床,二者合计占84.13%;8~10点起床的被调查者共计占13.77%(见图2)。
图2 起床时间分布
在回顾过去一个月的失眠情况时,76.35%的被调查者表示过去一个月内失眠天数为1~7天,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失眠的被调查者仅占16.47%(见图3)。
图3 过去一个月失眠天数的分布情况
此外,超过一半(58.38%)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在过去一个月内有1~7天晚于凌晨2点睡觉;而表示自己早于凌晨2点睡觉的被调查者占比为36.83%(见图4)。
图4 过去一个月晚于凌晨2点睡觉的天数分布
受访者2就是偶尔晚睡人群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虽然她并不想熬夜,也没有长期失眠的烦恼,但几乎每周一次的失眠,还是让她很不舒服。
受访者
我大概一周来个一次吧,周期性的,就会很难入睡。我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也不是不想睡,但就是躺下了却睡不着。而且特别奇怪,每当这种时候明明睡前并没有喝多少水,也还是经常想起来去厕所,不去就不放心。有时候也会劝自己“唉,别乱折腾了,赶紧睡”,但就明明躺在床上,也会感觉腰酸背痛,哪儿都不舒服,翻来覆去就像在做运动。即使睡着了好像也睡得很浅,早上起来脸色就很差,浑身感觉没什么劲儿。(受访者2)
入睡较为容易,
但睡眠质量一般
本次调查显示(见图5),19.16%的被调查者表示几乎上床就能睡着,58.38%的被调查者表示在上床后半小时左右睡着,然而还有1.80%的被调查者存在入睡困难问题,在过去一个月里每晚通常需要两小时以上的时间才能睡着。
图5 过去一个月每晚入睡时间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每晚实际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26小时,处在6~8小时区间内,与70.06%的被调查者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长期望(见图6)基本一致。
图6 期望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长分布
在被问及实际睡眠时间是否够长(见图7)时,有50.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睡眠时长“不太够”,认为睡眠时长“刚合适”的被调查者占比为38.92%,另外有7.78%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睡眠时长“完全不够”。
图7 认为自己实际睡眠时间是否够长的被调查者比例
对于“睡眠后是否觉得充分休息过”(见图8)这一问题,14.37%的被调查者觉得充分休息过了;33.83%的被调查者虽然感觉不是很充分,但也觉得休息过了;同时也有11.98%的被调查者“不觉得休息过了”。
图8 睡眠后是否觉得充分休息过
调查数据显示(见图9),被调查者对自己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价一般,仅有8.9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过去一个月睡眠质量非常好,22.46%的被调查者认为过去一个月自己的睡眠质量不好,认为自己的睡眠质量“尚好”的被调查者占比达到65.87%。
图9 过去一个月睡眠质量自评
访谈发现,受访者判断自己睡眠质量的依据,除了回忆自己睡眠期间是否做梦,或者夜里是否经常醒来外,最主要的还是根据第二天早晨起床后的精神状态。有时,即使总体睡眠状况还不错,如果其中某一天做过不好的梦,那么这一梦境感受也影响受访者对之后连续几天睡眠质量的评估。
受访者
我工作日的话一般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差不多11点睡觉,虽然总体睡眠时间还行,但我感觉自己睡的效果一般。如果闹钟在我睡得最舒服的时候响了,我不得不起床,我醒来就会觉得比较难受,觉得没睡够。(受访者2)
受访者
我平时如果不做梦,醒来后状态就还不错。但如果某天做梦了,比如梦见跟别人打架,第二天就感觉真的好累,仿佛前一天晚上已经用完了全身的力气,然后那之后会连续几天都好像有点缓不过来似的。但其实这种状况也不是经常出现,一半一半吧。有时候我知道自己这几天休息还行,甚至都记不起来前几天梦见过什么了,但还是会觉得有点儿累。(受访者6)
此外,访谈还发现,在谈及理想的睡眠效果时,受访者普遍期望自己能够有较长时间的深度睡眠,例如“一觉到天亮”,希望醒来后自己是“身心清爽”的(见表3)。而实际起床后,由于并不能经常达到理想的睡眠效果,因此会报告感觉自己深度睡眠较少,醒来的状态不够理想、精神不够饱满。
“整觉”较少,
问题睡眠较多
访谈发现,从怀孕后期开始,受身体变化的不适及生育后给新生儿喂奶、新生儿哭闹和尿床等的影响,受访者的睡眠质量感受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多数受访者在评价自己怀孕前的睡眠质量时,会使用类似“倒头就睡”“睡得很好”这样的积极描述;而成为新手妈妈以后,在谈起第二天起床后的感受时,类似“睡不踏实”“睡得很浅”“常起夜”等则成了常见的描述用词(见表4)。
受访者
其实差不多从孕晚期开始,我就睡得不太好了,因为肚子越来越大,侧着睡也不舒服,朝左边、右边都不舒服,浑身痛,耻骨也会痛什么的,而且会尿频,总是想上卫生间,所以怎么睡都不舒服。生完宝宝更严重了,担心宝宝,因为现在不是很提倡母乳喂养吗,宝宝小时候总是要吃夜奶,所以为了喂奶,我夜里总是要醒。(受访者4)
受访者
生完孩子之后,我就睡得不好了,以前还蛮好的。生完孩子后,生物钟被打乱了,睡不踏实。因为宝宝睡觉很喜欢动,她一动我就会醒。虽然她睡得比我好,整夜都不太会醒,但我是一个很容易操心的妈妈,总担心她被子是不是没盖好,怕她的脚露出来。因为小孩子睡觉真的很不老实,睡在床上也能转圈的,一下在床头,一下在床尾,所以我一晚上总是会醒几次。(受访者5)
此外,访谈还发现,在迎接新生儿到来之前,虽然6位受访者都曾为孩子精心准备了材质无甲醛、铺盖柔软的婴儿床,但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出于更方便起夜照顾孩子、增强孩子的安全感等目的,所有受访者在孩子出生的半年内,都选择让孩子直接睡在自己身边。为避免孩子被丈夫的鼾声惊扰,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更喜欢自己与孩子同睡,而丈夫在多数时间会被安排睡到另一间卧室。
受访者5就是这样一位典型代表。
受访者
生小孩之前,(为了买婴儿床)我还在小红书上做了很多攻略的。当时想得比较简单,婴儿床床垫都是买了最好的,但生完小孩之后发现跟预想的各方面还是不一样的。因为夜里经常要照看小孩盖被、换纸尿裤,用婴儿床就需要抱来抱去,很不方便。如果让小孩睡旁边,我就可以直接喂母乳,一起睡也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所以现在)我先生睡另一个小房间,因为他鼾声比较大,容易吵到我们。(受访者5)
睡前自由时间较少
根据受访者的描述,在工作日里,白天完成工作任务、晚上陪伴和照顾孩子,几乎占据了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大部分受访者只能等孩子入睡后,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才能有片刻的自由时间。
受访者
我平时享受自由的机会真的太少了。周一到周五基本下班回家6点钟,到晚上10点钟之前,我是没有自由时间的,因为我晚上11点左右也要睡觉的。虽然孩子一般晚上9点左右就睡了,但孩子睡着以后,我还要收拾一下家里,擦擦洗洗,所以没什么自由时间。如果我想做点儿什么,要挤一挤才可能会有时间,比如尽量早点儿哄孩子上床睡觉,或者我稍微晚点睡,这样能挤出1个小时左右刷刷抖音,看一下剧,或者做个面膜之类。(受访者1)
影响新手妈妈睡眠的因素
身体因素
角色的转变几乎对每个新手妈妈来说都充满挑战(Belsky & Rovine,1990),怀孕、生育、照顾小孩等经历给身体带来的种种变化和不适,如腰椎、颈椎、肩关节的劳累与损伤,以及偏头痛等,客观上对新手妈妈的睡眠造成了影响。
受访者3就因腰椎不太好而受到很大影响,而她本人对此却是后知后觉。她说待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已经无法对身体进行“完全修复”,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尽量缓解,好让自己能睡得舒服一点儿。
受访者
我从怀孕开始,腰椎就不太好,但当时我并不知道,因为怀孕时你弯不了腰,(所以)那个时候没感觉。但生完孩子以后,我就发现怎么换尿布的时候,经常腰稍微弯一点儿就疼呢?现在(这种疼痛)虽然没有刚生完孩子时那么严重了,但(这个毛病)医生也说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法,没法完全修复了,我就只能平时自己多注意。这个毛病非常影响我,床板如果稍微硬一些,我睡起来腰就很疼,所以我现在变得特别挑床,出差或者出去旅游,如果酒店的床垫不合适,我就很难睡着。(受访者3)
心理因素
有学者研究发现,国内女性在生产前,鲜有机会接触和知晓生育之后的几周或几个月里可能的生活情形,这导致很多准妈妈认为“当妈妈是不需要学习的”。因此,无论在心理层面还是护理知识层面,她们都容易对自己面临的多方面变化准备不足(陈晓君,2017)。
受访者1和受访者2就是这类女性的典型代表。由于缺乏育儿知识和相应的心理准备,她们勉强应对着接踵而来的新情况,被迫牺牲自己的睡眠,努力在育儿和自由轻松的状态间寻找平衡,她们在成长为成熟妈妈的路上奋力前行。
受访者
我们(指自己与丈夫)自己不会带小孩,所以孩子睡觉很不安稳,夜里经常哭闹,我们也睡不好。可能因为她汗多,每天晚上睡觉都出很多汗,我也不知道怎么帮她调理,反正她睡不好,哭闹,我们要哄她,就也没法睡。(受访者1)
受访者
我完全没想到当妈妈之后是这么惨的感觉,以前可以一觉睡到天亮的,自从生了小孩,我没有睡过一个“整觉”,从来没有过,特别是在孩子8个月大之前,我一晚上要起四五次。现在好好睡一晚,对我来说是很奢侈的一个愿望……我觉得照顾孩子,就是在透支我的健康,提前消耗我年轻的生命,这种感觉非常不好。(受访者2)
此外,生理变化导致的产后抑郁,也会对个别新手妈妈的睡眠造成影响。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的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为14.7%,且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生率更高(钱耀荣、晏晓颖,2013)。受访者3自述自己可能“有轻微的产后抑郁”,她知道这是一种心理问题,但还没有寻求专业帮助的打算。
受访者
我经常做噩梦,从心底里会有一种焦虑,偶尔我也会翻翻书,我觉得自己可能有轻微的产后抑郁,但目前还好,在我能控制的范围内,所以我暂时不打算看心理医生。(受访者3)
职业发展与育儿因素
访谈发现,关于如何分配个人有限的精力,如何在谋求职业发展与照顾孩子之间获得平衡,多数新手妈妈表现得非常“要强”。她们会选择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承担工作、育儿带来的巨大压力,时常因此失眠。有些受访者甚至在自我描述的压力指数达到7或者8后,仍然会在每天睡前琢磨怎样才能“既要带小孩,又兼顾赚钱这一块”。
受访者
我的身心状态是比较焦虑的,神经紧绷,压力比较大。因为我既要带小孩,又兼顾赚钱这一块。我如果放太多时间在小孩身上,我的钱就少了,而我们家本来房贷、车贷,都是要钱的,然后每个月还有各种各样的支出。所以我每天都要想,我今天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平衡工作跟带小孩之间的关系,考虑经济收入怎么才能再增加一点,给未来减少一点儿压力,给小孩创造一些更好的条件……每天都要琢磨这些不确定的事情,所以会失眠。(受访者3)
研究显示,网络时代的新手妈妈,在育儿方式上普遍呈现“科学育儿”的特征。当她们有了育儿经验和技巧时,喜欢通过手机软件分享;当她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也会通过手机软件求助,寻求支持。但相应地,网络环境中冗杂的信息更容易让新手妈妈感到不知所措,呈现“他者化”的特征(吴玉娟,2020)。
在大家的自述中,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手机软件与信息展示平台,几乎已成为每位受访者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而通过这些媒介“他者化”生成的“完美妈妈形象”,也会在无形中降低新手妈妈的自我评价,使得她们时刻担心自己“不专业”“奉献不够”,担心自己不当的抚养措施影响孩子健康成长。访谈中发现的这一情况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相符的。
社会支持因素
有研究发现,外部支持者的参与度,也是影响母职角色发展速度和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江曼莉,2016)。英国和澳大利亚研究者的相关研究发现,父母、家庭、朋友、其他妈妈和专业人士的支持在早期阶段对新手妈妈更积极的情绪反应都有明显助益(Barclay et al.,1997;Wilkins,2006)。
社会支持的缺乏会显著增加新手妈妈的心理疲惫感。如果新手爸爸的参与积极性很低,不仅会让新手妈妈在心理上感到不平衡,甚至还会影响夫妻关系以及双方对婚姻的看法;反之,若新手爸爸对养育新生儿的参与程度、积极性都很高,新手妈妈的心理压力就能得到缓解(陈晓君,2017)。
本次访谈了解到的情况,也基本验证了以上的研究结论。受访者均表示,如果公婆、父母或者丈夫能帮忙照看一下孩子,让自己可以偶尔摆脱重复枯燥的育儿任务,能外出体验一下颈椎按摩、与闺蜜约饭,甚至夫妻二人能偶尔看个电影、短途旅游等,都能使自己像充电一般获得更轻松的心态,有更好的睡眠。
新手妈妈改善睡眠的尝试
虽然新手妈妈承担着来自职业发展、养育子女、照顾老人等压力,承受着角色转变带来的身体不适、睡眠质量下降、压力增加等困扰,但她们在尝试缓解问题、摆脱困境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学习的勤勉、积极改变的乐观、时刻心系家人的无私,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为了更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新手妈妈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身体护理
大部分受访者会结合即时的身体需要,挤出时间“对自己好一点儿”。多数受访者会利用中午时间在办公室午睡,补足精神;她们中的很多人还喜欢能够使颈椎放松的推拿按摩,或者全身SPA;眼部按摩仪、蒸汽眼罩等也被一些受访者认为能有效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在访谈中,足浴是被提及次数较多的减压方式之一,有些受访者喜欢去足疗店享受足底按摩,有些受访者则习惯在家中,利用睡前的自由时间一边泡脚,一边用手机刷直播或抖音。
心理调试
访谈发现,年轻的新手妈妈普遍都很懂得珍爱自己,她们深知过重的心理负担会反过来拖累身体,所以大部分受访者愿意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寻求社会支持。例如,拜托公婆临时帮忙照顾孩子,自己便可与闺蜜或丈夫去看电影、逛街、享受美食,或者爬山、打球、游泳等,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分享生活趣闻、聊天解压。很多受访者表示,如果偶尔让自己脱离一成不变的生活,哪怕只是短暂地享受一下,也能让自己放下身上的担子,心情愉悦很多,而心情好了,睡眠自然就会变好。
养生学习及应用
当感觉自己在睡眠方面遇到问题时,受访者习惯通过看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书籍等,获取感觉对自己有益的养生信息。根据接收的信息,有些受访者会尝试吃粗粮、阿胶、燕窝、海参等,用食补的方式调理身体;有些受访者则喜欢买维生素、褪黑素、助眠茶等来调节;还有的受访者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睡前习惯,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同时强迫自己在睡前不看手机、平板电脑等,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防止屏幕蓝光影响睡眠。
睡眠环境的改善
多数受访者表示,有了孩子以后,她们会更加重视家人的健康。为了改善睡眠质量,她们会选择材质环保、软硬适中的床垫,搭配舒适的枕头,让自己和家人躺在床上时,能感觉舒适又温馨。此外,为了营造更好的睡眠氛围,在卧室使用加湿器、香薰蜡烛,播放助眠音乐……只要听说某商品可能对睡眠有益,多数受访者都愿意尝试。
个人:减少睡眠干扰因素,
适当放下“完美妈妈”的执念
本次研究发现,新手妈妈“整觉”较少,睡眠问题较多。为了改善睡眠质量,建议新手妈妈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保持健康的睡眠习惯,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会干扰大脑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生理节律,从而影响睡眠(Cajochen et al.,2011)。因而建议新手妈妈在睡前放下手机,避免电子产品干扰睡眠。
此外,尽量减少影响睡眠的干扰因素。如睡前尽量避免饮用酒、咖啡、茶等,热牛奶和汤品也要适量,减少起夜次数。注意睡眠环境的改善,如适时调整灯光,营造睡眠氛围,选用能让自己感觉舒适、温馨的寝具,还可采取一些适合自己的助眠措施,如洗热水澡、泡脚、按摩等。
同时,针对孩子的个体情况,新手妈妈可在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将孩子的睡眠节律调整到与自己更加契合的状态,尽量减少喂夜奶、夜间哄睡的次数,哪怕难以获得理想的睡眠时长,也尽量增加深度睡眠的时长。
除了受到媒介“他者化”的影响外,研究发现,年轻的新手妈妈都不愿因为工作而降低对宝宝的照顾质量,工作并不能阻碍她们对理想化母亲形象的追求(洪慧芬,2015)。所以新手妈妈要注意避免因追求“完美妈妈”形象而让自己承受过多的心理压力。研究发现,新手妈妈在遇到困扰时,最需要来自专业人士的支持,这能帮她们更好地将自己的感受和遭遇合理化(Darvill,Skirton,& Farrand,2010),所以遇到困扰及时向专业人士倾诉、求助,有助于新手妈妈悦纳自己,改善在某些问题上不知所措的现状。如觉察到有影响睡眠、身心健康的身体症状,不要讳疾忌医,应及时求助于专业医生加以诊断治疗。
家庭:构建融洽的家庭关系,
提供家庭支持
从家庭层面来说,新手妈妈的丈夫、其他家人等,应充分重视新手妈妈在育儿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变化。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影响,有些女性往往只能从事较低阶层的工作(陈惠娟、郭丁萤,1998)。因而,家庭中应避免类似偏见,给予新手妈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多替新手妈妈减轻负担。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能有效减轻新手妈妈的心理压力,提升她们的睡眠质量,对促进新手妈妈和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社会:发挥妇幼保健机构的作用,
提供育儿支持
从社会层面来说,相关媒介应鼓励新手妈妈更多地公开分享、讨论自己正在经历的种种困扰,以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另外,多宣传正确、科学的健康知识,引导民众科学睡眠,同时注意舆论导向,避免加剧新手妈妈“他者化”的压力。另外,国内有研究认为,必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新手妈妈的角色转换(李颖,2014),因此,相关社区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加强相关健康服务的规范供给,利用各种网络平台、线下宣传等,向新手妈妈宣传必要的生理、健康和养生知识,帮助新生儿家庭在面对各方面变化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在提高育儿质量的同时,让全家人都能获得更好的睡眠。
研究方法说明
(向上滑动阅览)
(一)调查对象
新手妈妈,即第一个孩子处于0~3周岁,且尚未孕育第二个孩子的成年女性。依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有0~3周岁孩子的家庭正处于家庭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此时,家庭中的女性第一次经历身份角色的重大转变,正处于学习如何扮演好母亲角色的关键期。而且大部分家庭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在家抚养,不会送到幼儿园,因此,这一时期也是孩子与母亲建立亲密情感联系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新手妈妈,无论在角色认知还是在生活方式、心态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其他阶段的女性不同的特征。因此,本研究以新手妈妈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她们的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
(二)资料收集
1.访谈
为了尽可能收集城市居民中有关新手妈妈睡眠的资料,在访谈环节,课题组筛选、招募了6位来自全国不同城市、有睡眠问题、有3周岁以下孩子的新手妈妈作为访谈对象。
通过访谈的方式,课题组收集了6位受访者在经历初任新手妈妈角色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习惯、睡眠质量变化等方面的资料。研究中,访谈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访谈大纲,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提问或给予回应,鼓励受访者畅所欲言。
2.问卷调查
除了访谈资料外,本研究的数据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21年11月开展的中国居民睡眠状况线上调查,其中有334个样本符合新手妈妈的定义,其中0.89%的被调查者为“00后”,66.16%的被调查者为“90后”,32.93%的被调查者为“80后”。
本文摘自《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新手妈妈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作者:睡眠指数课题组。有删选。
想阅读更多关于睡眠问题的研究报告,请在首都图书馆馆内使用“皮书数据库”查阅《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
以上内容由首都图书馆“皮书数据库”提供
“皮书数据库”使用指南
PC端访问:
登录首都图书馆网站—“资源”—“中文资源”—“数值事实”—“皮书数据库”(仅限馆内使用)
数“斜杠青年”:当代青年就业新形态
值
双十一遭遇商家“价格陷阱”?这里有一份反套路指南!
事聚焦中国热点产业,解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实直播又双叒叕“翻车”,消费者权益到底该如何保护?
温馨提示:
未办理读者证的读者,可参考以下文章了解虚拟读者证的办理方法。
海量数字资源的通行卡——首都图书馆虚拟读者证 (点击进入)
版权归首图数字图书馆所有
转发请注明出处
首图数字图书馆
馆藏查询
借阅信息
海量数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