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才能养育一个独立思考、积极行动的小孩?

2017-06-13 一土教育 一土教育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88篇原创文章,来自一土家长学校“小月面对面”系列直播第3期的精华内容整理。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主人:一土学校小月校长,最爱玩儿的资深儿童教育人,创新教育先锋实践者。

嘉宾:金英玉老师,一土学校教师培训专家。资深跨国企业培训师,“睁大眼闭紧嘴”的智慧妈。

整理人:阿褚,双娃妈+写作者+公关人,“耕种式”教育践行者。


前言:文末有一土家长学校“父亲节”的特别策划,明晚华章同学首次直播,小月校长面对面,了解三娃爸的“不堪”人生,欢迎大家来围观哈。

话题一: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怎么长出来的?

关键词一:家长装傻+闭嘴




“妈妈,4-9等于多少?”

“你觉得呢?”

“我不知道才问你啊……”

“我也不知道,要不你琢磨琢磨?”

“4-9=0?”

“可我记得4-4=0。”

……

过了一些天,孩子跑来说:

“妈妈,我知道了,4-9=B5”

“???”

“我坐电梯,看到一层以下有B1、B2,我就明白了,4-9等于B5。”

“孩子你可真棒,这么难的问题你也能自己找到答案!”

“妈妈,你可是个大人,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孩子语重心长地说。

这是发生在英玉老师家的真实案例。勇敢滴做个“懒妈”,不仅能开启孩子自我思考的能力,还得到了附加价值,就是孩子的自信心经常爆棚。然而作为一名大人,想管住自己不去告诉孩子答案真是太难了,尤其是孩子在你面前捣鼓半天也捣鼓不明白的时候!记住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默念三遍“闭嘴”,三遍不够再念三遍。

关键词二:学会提问

作为一名培训师,英玉老师多年的职业经验证明:不论学生的年龄,促进他们思考的最好方式永远都是提问。所以在很多问题面前,大人首先要忍住不把答案一股脑灌输给孩子,升级版就是还要试着学习“启发性的提问”。

有一次孩子拿牙签,因为方式不对撒了一床,于是妈妈问:

“你能想出一个办法,可以一次拿出一根牙签吗?”

“我不知道。”

“那你能假装想出一个办法吗?”

“我可以假装想出一个办法,我可以这样这样这样……”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啊!”

“你能假装怎么怎么样吗?”这样的句式是不是经常听孩子说起?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大人要时刻有意识避免成人思维,使用孩子的语言定式来跟他们沟通和表达,有时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硬推通常都会无效而终,如何用孩子的方式、游戏的方式及启发的方式提出开放的问题,是家长们的必修课。

关键词三:随时挖坑

说到这儿,小月校长也贡献了一个案例:


一诺加班,于是小月校长带着一诺的娃们在农场玩耍,有个娃问了:


“这儿怎么那么多苍蝇啊,怎么才能让苍蝇少点呢?”

“对啊,苍蝇真是挺多的,应该想个办法让苍蝇少点儿。”小月校长说。

“把苍蝇都抓起来,不就少了么?”孩子说。

“对啊,可是怎么抓呢?”

“做个捕蝇器吧。”

“好主意啊,怎么做呢?”

“咱上网查查?”

“行!”

于是装作一脸懵懂的小月校长带着娃上网搜到了用矿泉水瓶子做的简易捕蝇器(左手图)。捕蝇器做好之后,孩子就到处置放,小月老师顺手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递给孩子,“来,打上格子做个观察笔记吧。”

孩子记录了一会儿,从数据上发现了不足之处:“这个捕蝇器捕到的苍蝇有点少啊,苍蝇都不会向下爬进去,咱们得改良。”

琢磨之后孩子把捕蝇器按照以前曾有的相关经验,倒置过来开个口子,就这么一点小调整,新的捕蝇器捕到了好多苍蝇(右手图)!孩子想了想,得出了结论:“原来苍蝇都喜欢向上飞啊。”

再看孩子的观察报告,虽然从写字漂亮整齐的程度看,确实不如天天练字的一年级下孩子的水平。但孩子专注这件事的探究大概花了三个小时,他一直奔跑着去观察,回来做记录,遇到不会写的字就查手机问大人。这样的学习内驱力和探索精神不就是我们作为成人最该花时间启发和引导的吗?这样学习的孩子以后的发展,怎会不如夯实基础的填鸭式教育呢?

引导孩子找到一个感兴趣的任务,并主动去探索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 — 小月校长管这个过程叫“挖坑”。挖个好坑,孩子内生性的学习驱动力被激发了,家长也乐得有越来越多“偷懒”的时间用来关照自己。

话题二:玻璃心的是孩子,还是家长内在的自己?

关键词一:看清疼的是自己还是孩子


一次,英玉老师看着五岁的孩子跟屁虫似的跟着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将近半个小时,期望能和他们一起玩儿,其间一直遭遇冷眼忽视。英玉老师觉得自己的心理都要崩塌了,但依然咬碎牙忍着没介入。最后那些孩子终于说:“他老这么跟着太烦了,咱们还是带他玩儿吧……”

但通过长期观察,她发现自己的孩子也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孩子的主观意识特别强,总希望别的小朋友都按照自己的意愿玩游戏,于是不容易被其他孩子的群体接纳。所以她这样和孩子说:

“你是不是很想和那些孩子玩儿?”

“是。”

“那我给你个建议,你需要吗?”

“好。”平时不怎么爱听妈妈话的孩子太想玩儿了,决定采纳建议。

“你看他们每人都拿着一张小宣传单在玩儿他们的游戏,很高兴。你也拿一张小宣传单,他们干嘛你就干嘛,他们说什么你就点点头,就像一伙人一样。等大家都玩够现在这个游戏了,你再提新的建议。怎么样?”

结果果然是小朋友成功融入小伙伴,玩儿得很开心。自此以后,孩子也开始懂得尝试从别人的角度考虑,再加入他人群体的时候变得易于沟通了许多。当我们足够耐心,孩子的自我纠偏能力比我们想象得强大许多。

家长对孩子受到的挫折和犯的错误,到底能给多大的容纳空间?这往往意味着我们有多接纳自己。当孩子受到拒绝的时候,我们内心可能会升起各种评判的声音,比如:“我家孩子怎么这么内向?”“我家小朋友怎么这么自我?”“我家孩子是不是社交有问题?”……而这些内心评判的背后,我们质疑的其实是我们自己。脆弱的不是孩子,那些情境触痛的,是我们内心的自己。如果能够分清这些,跳出来单纯地观察情境,会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上师,他们的勇气和智慧真是令人敬佩,也能令我们学习和提升自我。我们说理解儿童,其实最受益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关键词二:别轻易定义“被欺负”

当儿子从幼儿园回来说有小朋友天天打他时,看看金玉老师是怎么处理这样的烦恼的:

“这是孩子之间的事,妈妈不好插手小孩的事。”

孩子有点低落,妈妈说:“但我可以给你支点招,你自己试着去做。”

孩子很期盼地点头。

“有些时候小朋友总是打另一个小朋友,可能只是因为他喜欢这个人,想和他交朋友。”

“不可能,怎么可能?怎么会打我还是喜欢我!”小朋友完全不相信。

“你明天试试看,问问他是不是想和你交朋友,如果是,你要告诉他打人会让人生气不舒服,商量更好的做朋友的方法。”

“如果不管用呢?”

“如果不管用就告诉老师。”

“要是还不管用呢?”

“那……你看你个子也挺高的,还学过跆拳道,应该可以自己保护自己吧。”

第二天,儿子回家就反馈成果:“妈妈,原来他就是想和我做朋友啊!”

其实这个案例的处理,首先是基于英玉老师平时的观察,她注意到对方小孩子虽然手重,但看到她儿子的时候通常很高兴,会主动凑过来,所以才有了初始的判断。孩子在幼儿园和低年级的时候,因为沟通和表达的不畅,会伴随一些有点过度的肢体表达,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手欠”,当我们理解到儿童发展的这个特点时,就会比较容易接纳他们的行为。当然,在这个阶段,如果遇到这样的烦恼,家长和老师难免都会陷入一定程度的焦虑,这时可能就需要抱团取暖、自我调整。

其实家长作为观察者和守护者,能站在事外教会孩子带着善意揣摩对方,如果行不通再采取后续的处理方法,这也是需要功力的。要知道,当他人触碰我们的界限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反弹出“防御心理”,下意识地判断对方的行为是出于恶意,但此刻如果能停下来向内看一看,会发现那只是源于自我保护的不安全感。

一土小作业

今天的学习之后,我们明白了在一个独立思考和行动的小孩生长过程中,家长装傻、闭嘴、挖坑、觉察自我有多重要。然而知易行难,要反复地练习才能让我们从惯常的反应模式中走出。因此今天的作业就是实践“闭嘴、挖坑、看自己”,在社区动态中记录下你的故事。欢迎把我们的土豆爸妈宣言扩散至朋友圈,这会让更多人和我们一起同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践行者,我们要宣告自己的信念和坚持。

本文内容总结于一土家长学校直播系列“小月面对面”第3期 — “你对孩子有好奇心吗?”。想回看视频了解更多细节,或者和一群愿意终身学习的父母们搭伴成长、猛嚼干货,马上扫码进入一土家长学校,我们一起培养“内心充盈,乐天行动”的自己和未来。

“小月面对面”第4期预告

接下来是敲锣打鼓的起哄时刻!在父亲节临近之际,我们特别邀请了两位父亲嘉宾在家长社区陆续登场。首先隆重推出本周三(6月14日)晚21:30即将出现在“小月面对面”的特约嘉宾!他是三个娃娃的爸爸!平日里是玩儿技术的geek,一个昼夜工作的创业者,和孩子在一起就变成了“挖坑”大师、“放养”高手,男人、丈夫、父亲、team leader……这些角色要如何平衡?尤其,当他的另一半是万人崇拜的女神时,事情会不会变得更棘手?铛铛铛铛~这位神秘嘉宾就是,搞定女神的男人 — 华章!(群众的八卦好奇心应该已经被点燃了)这一期,华章将和小月校长一起聊一聊父亲在家庭中的定位,如何身兼数职仍潇洒游走江湖,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期待与标准下,男人要有什么样的智慧,且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磁场App,扫以下二维码,根据提示操作即可加入讲座。


推荐阅读:

当我们谈论磨蹭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5分钟?能改变什么?!

搞定自己还是搞定他(她)?

一土校长小月 | 做“好家长”,不容易

我孩子在一土的真实经历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