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诺:战战兢兢向未来

2017-06-22 李一诺 一土教育

题图:一诺演讲的现场照。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92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


前言:本文整理自一诺在《新京报》“有时论坛:亲子共读”中的讲话。整理人:Linda,啦啦。

正文: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做分享。在座各位都是从不同方面关注教育的人,我原本是教育的外行,原来在麦肯锡做的是医疗行业,现在在基金行业关注的是贫困和医疗问题。大家可能会好奇:我为什么要做教育?又为什么起这么一个题目?

我们去年带孩子从美国回来,9月份做了一土学校,现在已经将近一年了。但越是做得深入,越发感觉我们对教育和未来要有一种战战兢兢的心态。

教育其实不仅是一个“行业”,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它跟任何一个其他的行业都不一样,由于它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未来。“教育”可能是意义层次最多的一个词汇。有时候是大的体系问题,有时候小到一个教师行为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都是教育。所以我们希望不仅做一个学校,而且能够做一项体系上的推动。

一土我们有三组不同的人在一起做这件事。第一,我们现在有大概40多人的技术开发团队,有IT工程师和设计师;第二,有很多类似我这样的人,在非教育界但是有大量管理经验的人;第三也是最核心的,是教育者和探索者。


我们做了什么事?

做学校不需要40个工程师,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参与?我们希望能够做一个创新的体系,这个体系有几个层次:一个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一个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一个是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同时以公益的平台助力教育的公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工作达到一个目的,最好能够参与围绕教育的社会创新。所以我们是个非常开放的体系。如果只是做一所学校,远远不需要这样的投入,我们希望做的这个体系能够和家长、机构等各方面同路,起到一个平台的作用,让各个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推动这场社会创新。

为什么这么讲?

不是眼光高,是我非常悲观地认为,如果不从体系的角度思考问题,任何努力,可能有微观的进步,但在宏观层面上都会是失败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刚才所讲的战战兢兢的心态,因为所有教育的创新,其实讲起来很High,坚持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成果都是不易的。

教育创新的三大鸿沟

为什么困难,因为三个鸿沟。


第一,理念和实践之间的鸿沟。我们提过的很多理念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今天早上我看到一篇微信文章,说1881年的时候有一个人提出过当时中国教育的问题,大意是孩子的精力大量的浪费和思想的僵化。现在过了100多年,还可以用同样的话讲这个事情。我原来在很多演讲里也讲过,很多理念,陶行知、杜威、甚至孔夫子的时候就提过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并不是理念有问题,而是大量的理念没有得到实践,这是一个很大的鸿沟。 

第二,学校/教育机构和家庭教育之间的鸿沟。如何让学校/机构的实践,和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而不是创新教育“自己玩”。

第三,小而美的实践和真实世界的鸿沟。这也是我上面说的观点,如果不能推动体系的变化,所有小而美的实践,放长线看,都会是“失败的”。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做了一些努力,也是希望能够在这条路上更逼近一点。

如何跨越理念和实践间的鸿沟?

理念,只有成为每天的践行,才有可能落地。我们需要有工具 47 32409 47 15232 0 0 3747 0 0:00:08 0:00:04 0:00:04 3748帮助做这件事。

一土时空APP,30个孩子在一个学期里面积累了大概4000多条记录,图片有1万多张。这些行为记录里有1/3-1/4是只有教师可见的,起到了教师教研的功能;家长可见部分,起到家校沟通、带家长一块体验学校和课堂的功能。我们在教学记录里为教师提供教学日报、课程设计、案例、听课记录、阅读笔记等支持,这些工具让我们很多日常的实践成为可能。

给大家看一个例子,这个是我们网站的截屏,有教学相关、时间管理相关、人员相关等等,可以按老师、时间分类记录。通过一土时空APP版,老师也可以在手机上传和浏览这些日常记录和反思,回顾自己的教学内容。


这个体系起到三个功能:1. 老师的教学记录和反思,在个人记录之外,由于教师可见各自的记录,老师能够互通有无和进行学科交流。2. 高效和深入的家校沟通,家长可以看到这些东西,积累孩子的成长记录;3. 孩子的成长轨迹的记录,为定性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

下面举几个例子:

一位曾在公立学校有多年经验的教师分享过,在原来学校 哪怕是隔壁班,除非我们开教研会或者听课,展示,并不知道班级里发生了什么但是现在每天翻一翻记录,跟我教学相关的其他人的课堂里发生了什么,我就都知道了,这是在潜移默化地做教学记录和共同教研。”

六一节我们搞了日常的活动,Brad老师在APP里记录了每个孩子的团队做了什么,活动结束后几个团队有一个复盘,看做得怎么样,讨论其中的反思。通过这些记录和做法,不用每天开几个小时的员工大会,在每天实践中就可以把这些跨学科的融合实践了。

另外,我们的APP真的能够让家庭参与到教育过程中。

以这个学生的数据为例,他有700多条记录,本周有14条。我们有教师版和家长版,家长版可以把孩子所有家长都邀请来,奶奶爷爷都可以,我们可以支持把家里想加的人加进来,关注孩子的情况。现在我们来自家长的记录就有1000多条,他们可以像老师一样,用同样的APP在家里做记录。


比方说,在学校的戏剧课上,老师让孩子做面具。一个孩子家里有个老二,姐姐做了面具,弟弟想要,但是姐姐不给他,家长记录了解决整个纠纷的过程。后来姐姐用橡皮筋给弟弟做了一个面具,虽然体验很差,但是弟弟非常高兴。家长把整个过程都记录下来了,老师也可见,让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成为一体。

如何跨越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鸿沟?

上面的例子已经有一个示例了,和教学一样,我们希望通过“日常”来解决。我们不能每天开家长会,但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让家长每天都能知道这些理念的践行情况。也可以在家里配合学校。

如何跨越小而美的教育和社会践行的鸿沟?

能够推动更大的改变,是我们当时做这件事的初衷。一土现在还很小,很多家长和孩子来不了一土,所以我们建立了线上的家长学校,家长们可以加入分享家庭孩子教育的问题、困惑,共同成长。 

一土家长学校刚上线一个多月,有5000多人加入,形成了45个深度学习群,包括两个线上的交互学习课程和互动讲座。

家长学校每周三晚上9点半有一个“小月面对面”,每次会请老师、教育专家和各方面有意思的人给大家做分享,让教育创新这个事情常态化,而不是到教育创新论坛才能够做这样的事情。我们最近请来儿童博物馆的创始人张旎老师,她讲系统思维的讲座,最后有几千人参加。上课的家长做了很多笔记和作业,这都是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内容。


最终我们希望能够以学校作为起点,把一土的OS提供给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使用。另一方面,我们把体系提供给100位农村教师,做教育公平的尝试。希望通过这些,能够把理念,工具,和资源带给到更多的人。


教育公平这件事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资源的不公平,我们能够接收到很多资源,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这些资源给到更多需要的人。从系统的角度考虑,能让现有的资源最大化,能够惠及更多人,就是社会创新的成果和意义了。


推荐阅读:

做“好家长”,不容易

李一诺 | 互联网时代创新学校的展开模式

一诺在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上说了什么?

一诺 | 你敢让孩子接受“不完美”的教育吗?

中国教育到底缺了什么?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