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出来的未来教育

2017-12-29 苑莉莎&Sue 一土教育

 题图:ETUx观众、嘉宾、工作人员汇聚一堂。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 154 篇文章。


  • 一土的老师、家长在2017年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什么新的感悟?

  • 来自国内体制内、芬兰、美国的教育专家对于全球范围内的创新教育有什么共识?

  • “童行计划”创始人、“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对于在AI(人工智能)时代下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有着怎样的判断?

  • 江西赣州永不放弃的乡村教师叶慧敏第二次来到一土嘉年华的舞台,与资深教育公益人梁晓燕老师关于“教育公平”产生了什么样的思想碰撞?


2017年12月16日,我们在北大附中举办了第二届一土嘉年华,用一土老师的原话,更像是“another year of celebrating creative education”。


在创校第二年,我们希望用一个展览、两个工作坊和一场ETUx教育论坛,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展示一土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儿,以及那些我们为之动容的改变。


再过两天,2017年的列车即将到站。这里想用这篇文字,去记录一下站在2017年我们看到的未来的教育,以及在过去365天,我们一步步做出的“未来的教育”,它并不完美、但至少,我们做了、反思了,也一定会迎来更好的2018。


大咖谈“未来教育”


 以不变应万变


刘丽彬

北京市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

“不管未来怎么变,教育的这五点不会变:一是教育之‘道’在于立德树人,德为先;二是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上的教育创办者之间,只有建立信任才能带来未来教育;三是心与心的链接,传播知识的有效性主要靠人心的链接,我们的教育要真正地去遵循认知规律、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成长规律;四是我们要把教育当做一门科学来做,教育的成果要靠科学数据来测量和评估;五是教育需要践行,要做到‘知行合一’。”


徐京晶

现居美国硅谷的、著名创新学校

AltSchool 的资深家长


“在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所需要的素质是‘以不变应万变’。这个‘不变’指的是孩子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念。现在大家所注重的‘知识能力’只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怎么把知识能力应用到实践中,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


未来教育培养的是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


郝景芳

童行计划”创始人、“雨果奖”获得者

“人的综合性的视野和跨界的能力,是相对于人工智能的优势之所在。所以实践中,我们要给孩子科学、人文、艺术,三个方向的启蒙。对于创新性思维, 我们要培养真正走心的、与众不同的、让人感动的创新,以及对于未知边界的探索,都是人相对于机器的优势。”


Ted Dintersmith

《为孩子重塑教育:更有可能成功的路》

联合作者、纪录片Most Likely to Succeed

(极有可能成功)执行制片人



“未来教育并不一定是炫酷的科技,事实上,未来的教育里教师的作用依旧不可替代。我们的老师需要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我们的学校需要清楚地知道我们想让孩子们在哪方面取得进步,然后去按照这方面去评价他们的学业表现,而不是测评他们重复低级步骤的能力。”


周文胜

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
梦想课程研究院副院长

“未来教育应该让孩子能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长能力、塑造品格、更多的了解自己,学会与世界相处,而一土也是这样帮助孩子的成长的。”


未来教育需要系统性变革


郑德林

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

“教育创新,在国家各级教育主管机构、研究机构、各级各类的学校、社会的一些教育服务机构等的各个层面上,每天都在发生。教育部的领导也高度关注未来教育和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一些冲击。只有各个层级立体地构成一种组合,我们的教育创新才真正有未来。”


梁晓燕

资深教育公益人士

“农村教育的变革,起初更多地来自于那些最牵挂孩子命运的老师,但是我们需要更多人的力量,包括教育行政系统、专业人员、志愿者等等来推动乡村教育的系统性变革。现在一些通过互联网衍生出来的教育自组织,已经焕发出蓬勃的主动性。当每个人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农村教育变革就会被带动起来。”


在一土,“做”出来的未来


未来...是做出来的”,一土联合创始人李一诺在ETUx的开场演讲中说到。


从创校第一天起,一土就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和“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的理念,期望通过一个创新的体系,创造充满希望的新生态。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创业必经的艰难,孩子眼里的光是我们前行最大的动力。回顾2017, 虽然我们依旧非常不完美,也走过许多弯路,但我们至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办一所根植中国、坚守育人原点、回归教育本真的学校”的初心始终未变,而我们所勾勒的一土未来的愿景正在每天点滴的教学与孩子们令人欣喜的变化中,真切地变成现实。


回归教育本真,培养内心充盈的孩子


取名一土学校,是因为我们相信教育是土壤,每个孩子都是种子,而我们希望做的,就是让孩子在丰沃的土壤中,顺着自己的方向生根发芽。一土的个性化是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内驱力、培养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孩子。


▲ 一土嘉年华展出的一土日常、历史与愿景、及项目制学习成果


我们通过跨学科融合的项目制学习,将教育对接到真实世界的技能,培养21世纪所需的包括创造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及批判性思维在内的核心技能,以及坚毅等品格。我们通过每日晨会和总结,让学生从认知情绪到认知自我,学会如何和自己、以及这个世界相处,并在鼓励学生将学科目标与自身的目标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内心力量与学习力。


▲ 嘉年华中关于一土情绪认知及社会情感学习的内容展示


与此同时,一土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呈现方式,如项目制学习、全球领先的第二语言习得的教学法TPRS(Teaching Proficiency through Reading and Storytelling)、导师制、以及IT支持下的个性化评估等,与中国基础教育体系相结合,在当下的世界大格局下,培养“根植中国、拥抱世界”的国际化人才。这里所指的国际化人才,绝不仅是“英文好”的人,我们更注重的是让孩子对中国、以及这个世界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拥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和全球视野,兼具深刻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唯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更有力地发声。


▲ 一土外教Kimberly Gaskill在讲授TPRS教学法

与教学现场相辅相成的,是一土自主研发的IT后台—一土时空,为一土学校提供了教学管理系统,支持教师之间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反思,同时,还服务于家校沟通和学校的运营管理。截至12月初,一土时空已累积超过7000多条来自一土教师的学生行为记录和教学反思,近3000条来自家长的记录,累积近170万字,图片37,000+张,视频近2300条,为之后的数据挖掘,以及构建未来一土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评估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一土IT支持教育教学的解决方案


例如,借着一土IT平台,我们可以通过三步来实现对于学生的评估。第一步,通过个性化的学生任务系统,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生成个性化的统计结果。第二步,将统计结果与知识体系结合起来,并将知识点、行为记录、各种测评和题库关联起来,实现日常化的测评体系。第三步,通过题库管理,将每个题目和测评体系关联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自动化的评估报告。


用培养企业高管的方式培养教师


教师是教育里的核心与灵魂,只有充盈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充盈的学生。在一土创新体系中,教师职业发展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实现一土“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打造全面赋能教师的支持和职业发展体系的根本。


围绕一土教师的5个核心角色——学习设计者、引导者、教练、合作者和倡行者,我们建构了基于教师能力质素模型。同时,一土吸引了深谙企业培训的人才进入教学现场,将传统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的实施者从教育的圈内人扩展到来自现代企业、并拥有国际顶级培训资质的专业培训者,把脉教师从“术”到“道”的层面上的需求,给教师提供足够的职业和个人成长支持。


“SCL互动式教与学”工作坊让大家在体验中深刻感悟了什么叫做真正“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


在学校之外,推动当下教育生态的改变


基于“磁场”App的“一土广场社区”至今已吸引超过10000名包括教育者、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资深管理者、顶级企业培训师、资深媒体人和对教育充满情怀的行动派在内的精英群体,关注和参与到一土的教育创新行动中。2017年夏,在一土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感召下,一土上海、深圳、武汉、美国休斯顿社区分别自发举办了丰富的夏令营活动,为一土未来在当地的“落户”提供了鲜活的范本。


自今年5月,一土“家长学校社区”已吸引了来自全球的7000多位家长及创新教育的行动者,让家长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补充。借助家长学校社区,我们一方面通过近30场“小月面对面”栏目,倡导了一土创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用线上的方式把一土“带”回家;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来聚集更多与一土理念一致的创新教育探索者,和有行动力的家长一起,在交流、分享与尝试中共同成长。


▲ 一土家长学校社区中的“家庭美育课程”用一场美育展览及沙龙在嘉年华完美收官


教育生态的改变


简单地说, 一土在做的核心工作其实是四种“转化”。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和“应试者”转化成内心充盈的“创造者”;把疲惫的体制内的教师从“服务的提供者”转化成能够享受到充分职业发展培训的创造者;把焦虑的家长从“教育服务的购买者”转化为“终身学习的同行者“;把体制外的社会精英从”逃离者和批判家“转化成参与者、行动者。只有这样,我们说的“未来教育”才真正有未来。

“其实一土是选择了一条更难走、也更少有人走的路,但是为了回归到教育的本真,我们认为这条路是一条正确的路,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踏上探索的征程” ,一诺说。

*感谢一诺 fellow 海岩、小茹、老沈、Sophia 对整场活动中的嘉宾发言进行整理。

-  END  -

 推荐阅读 

【惊】一土学校上了红头文件?

一诺:教育是成人世界的事,最复杂的事

不管未来怎么变,教育的这5点不会变

2017 WISE 官网上唯一一篇中国人的署名文章

了解一土学校的建校历程、教学理念、招生介绍,请点击菜单。


如果您想分享自己对教育的见解和心得,

请给邮箱 tougao@etuschool.org 投稿。


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