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疫情让我不得不去反思的日常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552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骏翼工作室(ID: junyi-edu)
导读:
1. 疫情中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2. 如何理解复杂?
3. 如何面对恐惧?
4. 如何不虚度光阴?
5. 如何在真实经历中磨合家庭关系?
6. 如何调节压抑的感受?
7. 更多反思
病毒、春节、封城、延期……强大外在管制力和强烈内心克制力共同作用,数以亿计的家庭,亲子两代人或三代人,被紧紧压缩在同一屋檐下。这种极端模式下的人生体验并不会常常重复,甚至可以预测,必然有数千万的家庭,这些日子,将是父母和孩子一生中最紧密、最纯粹的一段共同生活。疫情终将消退,虽然有很多人经历着伤逝、病痛或隔离的煎熬,但14亿人,绝、绝、绝大部分都会安然无恙,即使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武汉,亦是如此。
这是一篇关于特殊时期“家庭亲子教育”的亲历与思考。疫期之中,家庭教育显然不是核心话题,但也是亿万家庭的切身经历,尤其是那些未有疫病情况的家庭。
一、装病
年二十八下午,大女儿忽然在房间里嗷嗷喊肚子疼,便急忙赶过去抚慰。见她蜷曲在床角,痛苦的表情半埋在被子里,只有眼角里渗露出一丝狡黠余光,给我传递了关键的病情信息。她显然明白,在这个特殊时期,装咳嗽和头疼很容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大女儿在读小学二年级,学校假期作业不多,约定了年前就做完,拉勾勾的时候相当愉悦。已经临近过年,就算作业不多,心里还是很郁闷,更见不得她爸我还在客厅里嗑着瓜子刷屏“庆余年”。
看着她痛苦的表情,我严肃起来,摩擦双手,要用八卦掌为女儿按摩止痛。当伸手去按她肚子的时候,女儿还是禁不住噗呲笑出了声,但马上又恢复痛苦状。我继续严肃讲话,“爸爸知道你作业其实快做完了,这非常不错,接下来这几天学习任务都取消,咱们好好过年;傍晚去家乐福采购年货,并且保证听你和你妈的话,乖乖带口罩……”。
女儿的痛苦表情渐渐烟消云散,还跟我讨论着要买什么水果和零食,再后来,我还跟她讲了自己小时候,如何跟老师装肚子疼的故事……更是嘻嘻哈哈了一阵子。
家乐福里人不多,但几乎都是“装病”的人,一个口罩就足以支撑起这种仪式感。在医院之外,这是高效率的社交符号,既代表着“自己可能有病”,也代表着“怀疑别人有病”。口罩,不仅能阻断病毒,同时也能唤醒人们内心的需求,模仿生病的状态就暗示需要更多关怀、理解和照顾。这种情感诉求,在家庭中容易化解,到社会上则是难上加难,媒体中流淌着各式各样的不安和焦虑。
如何把握“疫情”与“家庭”的关系,如何度过这个特殊假期,想或不想,问题就摆在面前。思虑良久,内心渐渐形成了两条基本原则,“对外不无事生非,在家不虚度光阴”。
对外不无事生非,尊重社会临时规范,减少外出,取消聚会,外出戴口罩……而这仅仅是对外的策略,在家庭中不“装病”,尽量减少关于疫情的讨论!这与“信息透明会减少恐慌”的逻辑恰恰相反,至于为何,后续会讲。
在家不虚度光阴,调节生活节奏,两个女儿的教育很重要,不仅有益于孩子,更有益于三代人。事实上,亲子教育,是有效的情感锚点,可以畅快呼吸,能够带来愉悦。
▲ 两个女儿在家
二、疫情
评估了疫情的基本面和自己家的情况,借用“控制圈-影响圈-关注圈”的模型,才有了“在家里尽量减少讨论疫情”的思考。只要家庭每人生病,疫情就属于关注圈范畴,家庭事务与孩子教育等则属于控制圈和影响圈,纠结混杂,多害无益。
家里的每个人都关注疫情,媒体资讯层层叠叠,爷爷、奶奶、妻子和我,信息渠道不同,理解方式有别,感受程度各异。讨论聊天、互通信息,收益有多少?如果观点不一致而争辩,损失有多大?特别时期,让家庭氛围不小心陷入尴尬,连个下台阶的机会都不好找;往年还能走亲访友、串门喝酒,如今这些都不行了。对社会,信息或透明许可以减少恐慌;在家里,避而不谈才能减少矛盾。我作为家庭三代人的“关系交汇点”,尤其不能主动开启这样的话题。
但疫情是大背景,再怎么减少讨论,也无法回避。大女儿已经到可以理解一些宏观社会现象,如何定位“疫情”在家庭教育的角色,也变得关键起来。科普疫情知识并不重要,若干年后,这段特殊经历,在孩子(其实也包括家长)智识与情感中留下什么样印记,才是“教育”的思考原点,由此反推,不断思考,遇到的矛盾着实不少。
“双黄连听说过么?”,这是2月1号上午,我问女儿的问题,表现得有些随意,如果她有兴趣聊,我才打算深入。
“知道,好像是种治感冒的药,我还喝过的”,女儿的记忆还不错。
“如果爸爸说,这种口服液能治好现在的新型肺炎么,你相信么?” ,就这么开始了,没想到重音竟然首先落在了“爸爸”这个词上。
“不太可能吧”,她的回答很直接,我紧跟让她解释为什么,她回应“如果这病这么简单就能治好,就不会搞得这么紧张了”。
“这可是爸爸跟你讲的哦?” 我再次强调了下。
“那你也得有证据吧,你说说是怎么治好的?” 没成想,她还把球踢给了我,还让我小紧张了下。看她对这个话题饶有兴趣,便左一句右一句延展了很多,涉及到了证明方法、药物研发、媒体宣传、甚至用词表达等等,虽然都非常浅显,却也聊得相当热乎。
“如果你在重要媒体上看到这个消息,会传播这个消息,会马上去买么?” 看火候差不多了,就抛出了这个最初设想的关键问题。
“当然不会啦”,她坚定地回答,“老爸,我们在学校学过《弟子规》中就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 我很诧异,她竟然用如此的引用来表达自己的判断,还一溜烟跑到房间把《弟子规》拿来给我看。这本保守争议的书,此刻有了积极意义。
验证了她的理解,我有些释然,蹲下身,双手扶着她的肩膀,用稍微严肃的语气,“遇到复杂问题,如果有人给你一个极其简单的答案,一定要谨慎……”
是的,翻来覆去聊了十多分钟,就是为了这一个词——“复杂”,在这个假期,这是我为女儿选择的家庭教育核心词。敢于面对“复杂”,是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挑战,是未来的必然;我这样跟她讲,其实也是讲给自己,这是所有人共同的未来。
万众关心的疫情是“复杂”的,除了疫病医治,还关联着无数社会课题。家庭教育可选的切入点很多,已经聊了不少,比如口罩如何工作、病毒是什么生物、疫情如何影响商品价格、和病毒传播很相似的谣言等等,媒体热议提供了太多素材和话题,不急不慢,任意延展,没有正确答案,只要能聊得下去就好…… 女儿也有教我,比如正确的“洗手六步法”,这是她在学校的学习成果。
每个家长都对孩子有着向善向上的美好期待,不同成长阶段,有不同的主题;春节假期,本就是家庭交流的好时机,虽然疫情肆虐,但真正陷入疫情困扰与痛苦的家庭其实非常有限。因为对疫情的过度关注,而忽视了家庭关系的建设,尤其是对孩子的教育,或许就有遗憾了……
▲ 大女儿在一土学校
三、恐惧
武汉宣布封城,恐惧开始蔓延。
妻子本就是湖北人,自己又在武汉读的大学,有很多湖北的亲人和朋友,对疫情就更加关切敏感,不肯放过从眼前流过的每一则湖北和武汉的消息;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数字,期盼早点出现趋势向下的拐点;盘算着火神、雷神的病床数,因感觉可能不够用而焦虑……每天,尤其是深夜,都有大量的时间刷屏。比尔·盖茨曾经在TED演讲中讲,瘟疫比核战争对人类更有威胁更可怕;面对网络中种种匪夷所思的矛盾和闹剧,常常想起武志红的“巨婴”比喻;当疫情过后,恐惧留下的创伤,覆盖人数将是疫病逝者的数万倍,延续时间也会比经济的波动更持久,甚至可以跨越时代。
“如何面对恐惧”,既作为女儿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自己的人生课题。努力坚守的第一条策略,尽量减少在家中谈论疫情,那其实就是对“恐惧”的“恐惧”。虽然对心理学没有深度研究,但也不肯放弃思考这背后到底有哪些神秘力量作祟。思来想去,“主观的风险”和“客观的有限”或许就是恐惧的动力之源。这个假期,可选的行动方案非常受限,克服恐惧的自我练习和亲子教育就在当下。
既然不能出门,就要在家中开展各种娱乐活动,这让我非常为难,甚至四处搜寻经验秘籍,最终发现自己错了。其实根本不该我操心,两个女儿自己就很能折腾,对我的挑战就是“放下”,放下手机,放下身段,跟她们玩闹到一块儿:玩乐高、捉迷藏、做饼干、挑战纸棍撑书、板凳小车、表演故事小剧场……只要给她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创意就会层出不穷,时不时搞些对抗比赛、挑战极限、创造家庭新记录,只要忘我投入,过程相当刺激,想赢得漂亮不容易,要输得巧妙更难。爷爷奶奶们也常常一起玩、一起嗨,欢声笑语不断。
只有这些显然不够,影视剧总归是消磨时间的好方法。女儿可以自由看些她喜欢的动画片;而我的主动选择,更倾向于“真实人类面对风险和有限资源”的电影和纪录片,她有时甚至很期待,已经看过《中国机长》《萨利机长》《冰峰168小时》《超体侠》等10多部;素材很多,并没有刻意编排。
女儿常常问我,这些是真的么?这显然是好问题,没有简单回答是否,而是跟她聊其中哪些可能真实、哪些或有虚构,更重要是时不时涉及如何面对内心、模拟思考困境等话题,让内容中蕴含的精神能量更好的发挥效用。女儿很喜欢科幻,少年得到里的音频故事,给她带来很多知识和思考,有时我也听得津津有味,科幻成了我们可以平等交流的共同话题,其中《世界重启》就是一个关键场景,故事从一场超越肺炎疫情数万倍的人类灾难开始……
内心很清楚,在参与玩耍和选择内容都很有价值,但在家庭教育中,我的首要责任,是创造大量和孩子的交流。根据情景提出问题,不求甚解,但求有趣,让交流继续活跃着远比内容重要,兴致高昂的时候,稍微加一点“教育”的味道就够了。这些体验式的家庭教育,本就是效能较低的方式,太刻意追求获得成果,表现刻板,弄出不愉快,反而得不偿失。
唯一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疫情假期里,把“如何面对恐惧”的主题放进家庭教育的范围中,映情也映景。要真得能够面对并超越内心恐惧,需要宽阔的智识、强大的能力、丰富的经验……这些只能在人生中逐步积累;过于着急,恰恰又是恐惧心理在作怪了。
▲ Photo by Caleb Woods on Unsplash.
四、无形
“教育”无处不在,这是人们之间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
家庭里的事儿,纯粹的”教学“很少,而是在大量的生活场景与交流过程中,都蕴含着教育特征。无论是否在意,共同生活的每一天,家庭教育现象就在无形之中此起彼伏地发生。长时间不出门,提高了家庭教育的密度,连续几十天重复的场景、行为、话语、情绪,更加剧了这些过程的效用。噼里啪啦之间,孩子大脑中的神经元形成链接并不断巩固,家庭教育最终以这样的形式存在并延展其价值,有些甚至伴随孩子一生。
大女儿8岁,二女儿2岁,都在飞快成长。老二还相对简单,爷爷奶奶担负着养育的重担;但放假期间,身为父母自然要接过来更多,常常跟她说话、拥抱、玩耍。但要同时兼顾两个娃不同的成长需求,确实需要花不少心思。
最大的想法,就是如何激发两个孩子之间发生的“教育互动”。其实,即使什么都不做,姐妹间也互动频繁,妹妹就像姐姐的小跟屁虫,时而亲亲密密,时而吵吵闹闹。思考的重心,是要做点什么,促进这样的教育互动,数量更多些、品质更好些。
此前曾经尝试“姐姐就要做妹妹的榜样”,这是常规逻辑,似乎很正面,其实压力很大,偶尔脱口而出,就立刻感觉不对。
假期伊始,就选择了另一种策略,反而轻松很多。把妹妹的成长表现,向爷爷奶奶的表达感恩之后,也顺便夸奖其中有姐姐的功劳,爷爷奶奶常常乐呵呵地把“功劳”再转送给大女儿,激励效能再加倍。于是乎,在二女儿教养这件事儿上,全家人地位平等,大女儿在其中的角色反而最受重视,得到的嘉许也最为丰富,甚至常常主动请缨,声明搞定妹妹非她莫属,比如吃饭和哭闹的时候。
让孩子之间发生教育互动,并不是为了减少责任或节约精力,这本就是家庭教育最原初且高效的形式,只是现代社会家庭少子化趋势,弱化了这方面的价值比例。
即使有了这些思考和准备,姐妹俩之间依然有很多磕磕碰碰,不完美才是最佳状态,相互磨砺,成长自然发生。遇到矛盾,两个人呜哇乱叫,各自找家长当靠山,这让奶奶很头疼,最常被呼唤。封闭家中这些天,让我更多体会老人照料孩子的辛苦不易。遇到“警报”声,也常常过去解围,哪里有什么是非对错,实践发现“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并不好用,绝大部分时候下,简单隔离、各自安抚、倾听表达、转移话题,然后就没事了。如果不是情节严重或常常重复,并不需要什么批评说教。
年味消退的很快,到了初二,我就轻轻提议大女儿,可以把每天想做的事儿稍微列个计划,她不太乐意,我也没纠结。连续三天的旁敲侧击和小小鼓励,她才愿意试试看。其中一个情绪拐点,是给她讲了一个我小时候的糗事,让她乐了半天,“初中的一个暑假,爸爸做了一个非常牛的计划,但最终只完成了其中一项,就是写一个计划”。讲完之后,自己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好在有了这样一个乐子,让她感觉没了压力,在做计划并实施这件事上,她显然可以轻松打败她的爸爸。
至于计划做什么着实不重要,怎么写计划我也没管,她有求助意愿的时候,才顺势简单讲几句。学校给出过一些寒假指导,她就沿着这样的思路,计划中兼顾了各个学科,也包括运动和家务等方面。开始太高估自己,很多没有实现,这难道不是很正常么?帮助她把目标降低到很容易实现的程度,才是我的价值。经过三四天的调整,才渐渐有点靠谱,有时要说服她降低目标,还会遇到阻力呢!
那些学科项目,安排时间都很短;阅读稍微长些,因为她本就比较喜欢。其中最奇葩的,是计划中长达3个多小时的“陪妹妹玩”,成为整个计划中的核心组成。她的眼神里,既有自由玩耍的快乐,也有肩负责任的坚定。她还担心我反对,怎么可能,心里乐还不够呢,但我没告诉她!这是计划中最高价值的部分,我打算假期结束时再跟她分享我的这些感受。
在家不虚度光阴,说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有自律,但自律何其难啊,即使设想假期家庭教育中包含这样的元素,也是战战兢兢。很多时候,孩子的自律表现,已经超过很多成年人。至少最近这一两周,她没让家人失望,反而给我不少启发和激励,是我的榜样。或许,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家庭教育中一个常常隐于无形的真相。
▲ 姐姐在照顾妹妹
五、生病
大年初五,二女儿生病了,出现咳嗽、发烧症状,还在不断加重。紧张的情绪,扑面而来!怎么办?
家中每个人都感到不安,回忆着各种可能。为了透透气,曾经去过公园,是我的提议,也因此备受责怪;由于疫情潜伏期很长,开始回忆假期前的行动轨迹,深感复杂。有提议先观察,有提议去医院,而想到在医院也可能交叉感染,更是左右为难。疫情肆虐的消息,原本对大女儿而言并不敏感,如今她也变得紧张起来。
初始自己也不淡定,查询各种资料,很快还是平静下来。“概率”和“节奏”,是两个思考重心。首先是“概率”,北京疫情并不严重,家人也没有明确接触史,尤其是小女儿最先出现症状,最可能就是普通感冒。然后是“节奏”,普通感冒第三、四天是病情高峰,之后会渐渐自愈,关键判断点就在第四天。因此确定了“先在家观察并简单用药,根据第四天情况再决定是否去医院”的基本方案。
家人们没有明确赞同或反对,只是见我比较坚持,就暂时妥协着。女儿痛苦的咳嗽、撕心裂肺的哭、发烧到39度多萎靡不振,病情逐渐加重,心里非常难受;晚上要求跟爷爷奶奶睡,更把老人折腾不轻。奶奶和妻子偶尔问我,要不要去医院检查,虽然会若无其事说“不用”,其实内心也在焦虑等待……
夜深人静时在想,这个方案可谓是理性决策,但如果运气不好,真的是病毒感染,那就是个错误决策,必然面临各种深深的指责。决策的优劣,与结果的对错,只有在重复博弈中才有规律可循,个人面临这样的单次选择,必然受制于运气和无奈。选择了暂时不去触碰紧张的医疗资源,也就选择了承担更大的风险。
第三天深夜,起来三四次,悄悄去抚摸女儿的额头。睡前服用过退烧药,凌晨时药效已过,但发烧迹象并不明显,这颗悬着的心才渐渐放下…… 虚惊一场,着实庆幸。
或许,女儿在疫情期“生病”,跟“家庭教育”没啥直接关系,但实际上,只有在这样的真实经历中,家庭里的关系情感、行为习惯、决策理念等,才能得到有效的交互磨合。这个过程体验,可能会让积极照顾妹妹的大女儿,在面对未来生命中诸多不确定性时,少一丝恐慌焦虑,多一丝爱和冷静。如果家庭教育钻进孩子学科成绩的牛角尖,和学校教育就没有了差异;融合进家庭关系建设的大课题,可能才是家庭教育的真谛。
▲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六、反思
啰啰嗦嗦的文字,除了亲历的故事,也包含着自己对教育的一些思考。
《肺炎疫情中的家庭教育》(原文标题),如果回避“如何选报网络课程、如何辅导孩子学习、寻找高品质资源、乃至于假期弯道超车”等话题,似乎不太合常理。以疫情发展趋势,学校开学会推迟到晚,孩子还要待在家里,如何填充这个空荡荡的超长寒假,确是难题。
2003年的非典疫情之后,电商兴起;如今的肺炎疫情,对大量行业都是强烈负面影响,只有少数行业似乎成为受益者,“在线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很多机构摩拳擦掌,纷纷推出各类低价或免费线上课程,以“支援疫情”的名义,希望出现“病毒式传播”,借势获得跨越式生长。这让“线上教育”对“线下教育”展开一场非对称竞争,吊打还不能还手,确实会带来一些市场格局的变数,会影响到家庭教育近期的选择,只是最终效用可能没有想象中那般美好。
宏观而言,长达两个月的暑假都过了,这几十天的寒假延期,真不算什么,只是大家不太适应而已,重心是调节压抑的感受,而不是什么教学。大部分家庭对在线教育已经不陌生,此时只是调整下选择而已,随便怎么选,对孩子的未来学业程度的实质影响,非常短暂。
家庭教育内涵很丰富,绝不仅仅是指辅导孩子功课,还有大量的选择空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家庭的空间、时间变得极为受限,让很多人不习惯;俗话说“福祸相依”,疫情虽万恶,但对家庭教育而言,却是个特殊的机会,充分结合现实,或许最有现实意义。
有太多的“家庭教育宝典“,都盛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等,溢美之词的背后,却勾勒出深深的焦虑。平日情景,家长可以有很多世俗借口,而这个特别的寒假,父母与孩子紧紧绑定在一起,没有外界干扰,恰恰就是一场试验。
曾经通过日全食时观测恒星偏移,最终验证了相对论;在这个疫情窗口期,或许是验证“家庭教育非凡能量”的好机会。或许结论恰恰相反,父母不太可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生活中略微有些教育味道就很不容易了,刻意当“老师”很容易就搞得鸡飞狗跳;家庭教育也无法直接决定孩子的未来,成长是高度复杂的过程,有太多不确定性,父母能把握机会施加一些积极影响力,才是更加务实的表达。
父母就是父母,或可偶尔扮演下“老师”,但以做好“父母”为前提。这个时期,反而是考验和提升扮演“父母”角色的好机会,“家庭教育”或许是一种良好的润滑剂,使用恰当,常常可以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孩子的变化带来愉悦、共同的成长带来欣慰,多一些学习、就少一些焦虑,多一份关怀、就少一份恐惧,创造更多值得回味的幸福记忆。
期待疫情早日结束,面朝未来,春暖花开。
- END -
推荐阅读
支持一土家长,点“在看” ↘